10.23 害了戚姬母子,卻放了薄姬去代。呂雉是洪水猛獸,還是恩怨分明?

呂后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個惡毒的女人。劉邦死了以後,她就開始報復劉邦後宮的妃子,蛇蠍心腸,當真是壞得緊了呢。

害了戚姬母子,卻放了薄姬去代。呂雉是洪水猛獸,還是恩怨分明?

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麼?


報復後宮

《史記·外戚世家》:高祖崩,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從如代。


《史記·呂太后本紀》: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趙王......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根據《史記》上述內容記載,劉邦死後,呂后對待其後宮的這些妃子,一共採取了三種不同的方式對待:

1、戚夫人(劉邦寵妃,趙王劉如意之母):先幽禁於永巷,後被製成人彘。

2、其他妃子:幽禁於永巷,做苦力。

3、薄姬

(漢文帝劉恆之母):因為不受寵,被放出去追隨她的兒子代王劉恆。

害了戚姬母子,卻放了薄姬去代。呂雉是洪水猛獸,還是恩怨分明?


永巷,皇宮中皇宮中一處特殊的所在,它是宮中一條幽長的小巷,用處就是宮女和一些受懲罰的嬪妃、女眷所居住、做工(一般來說就是洗衣、搗米之類的工作)的地方。這些當年受寵的妃子來到永巷,勢必比之前清苦許多,但是說是被報復、殘害,好像也不太說得過去,畢竟後世比呂后所作所為惡毒的女主,比比皆是。

這麼看起來,呂后似乎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殘暴,僅僅是把這些寵妃送去永巷做苦力,這似乎有點兒不符合她的人設了?她理應如我們一貫理解的那樣,大老婆一朝得志,便各種報復蹂躪一眾“小三兒”們。幸好,還有戚夫人這個例外,被砍斷手腳,剜掉眼珠,燻聾耳朵,喝下啞藥,製成“人彘”,這才充分展現了呂后心如蛇蠍的人設。


但是,針對呂后的“報復後宮”行動,似乎還有一個問題。

“御幸姬”指的是?

根據上文引用的《史記》所載:被送去永巷的,是“

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這裡面的“御幸姬”指的是什麼呢?是說像戚夫人這一類的受寵幸的妃子呢?還是像戚夫人這樣曾經被高祖臨幸過的妃子都包括在內?

假如是臨幸過的,那麼薄姬應該也是位列其中的,她為什麼會被放出宮?何況還讓她去代國找她的兒子代王劉恆?呂后似乎對薄姬太好了。但是,在《外戚世家》中又說到,薄姬是因為“希見故”,指薄姬很少能看見劉邦,即不受寵,所以被放了出去。

那麼,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當時呂后幽禁在永巷的只有一少部分受寵的妃子,而絕大部分不受寵的妃子都被放出了宮?雖然薄姬被劉邦臨幸次數有限,但畢竟她是為劉邦生過皇子的,所以相對而言,比她更受寵的妃子數量還是有限的,更大比例的應該是那些曾被劉邦臨幸過,但卻不大受寵的妃子。

害了戚姬母子,卻放了薄姬去代。呂雉是洪水猛獸,還是恩怨分明?

所以,針對呂后當時的做法,有兩個可能的合理推測

1、只有一部分受寵的妃子被幽禁在了永巷;薄姬和其他大部分不受寵的妃子都被打發出宮了。

2、所有被劉邦臨幸過的妃子都被幽禁在了永巷;但薄姬被呂后厚待,得以被釋放,投奔代王劉恆。

薄姬是不是被呂后優待了?

根據上面的兩個推測,我們先來討論一下,薄姬是不是被呂后優待了?

按理說,薄姬應該是受到呂后的優待了。不管薄姬是不是受寵,畢竟薄姬為劉邦生了個兒子,如果呂后真是那種醋罈子,是不可能給薄姬自由身的。

還有一點,也能看出來,呂后對薄姬確實不太一樣。

害了戚姬母子,卻放了薄姬去代。呂雉是洪水猛獸,還是恩怨分明?

在呂后稱制的這段時間,趙國先後有四任趙王,當屬諸侯王之最了。

其中前三位都是劉邦的兒子:

第一位趙隱王劉如意,也就是戚夫人那個寶貝兒子,最後被呂后命人毒殺(一說縊死);

第二位趙幽王劉友,生母不詳,被一呂姓王后舉報有謀反企圖,最後被呂后一紙詔令,召到長安城,活活餓死在一官邸之內;

第三位趙恭王劉恢,其最愛的寵妃被一呂姓王后毒殺後,抑鬱四個月自殺身亡。

連續三任趙王相繼身死之後,呂后把目光投向了代王劉恆,給他下了一條詔令,想讓他做下一任趙王,劉恆倒是也挺“雞賊”的,很快就拒絕了,理由是“願守代邊”,意思是趙地雖好,但我劉恆無福消受,還是老老實實守邊境吧。

《史記.呂太后本紀》:“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趙。代王謝,願守代邊”

雖然說很快,呂后就把趙王的位置給了她的侄子呂祿,看起來好像劉恆挺“懂事兒”的。但實際上,敢於在呂后臨終前兩年內,敢於拒絕呂后,劉恆也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即便呂后因此調他進京接受處理,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呂后不但沒對他進行處理,而且這個事兒就這麼過去了。其原因,或者是呂后和薄姬的關係不錯,或者是薄姬對呂后非常瞭解。

不過,不管哪一點來看,呂后都沒有害薄姬和劉恆的心,她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壞。

害了戚姬母子,卻放了薄姬去代。呂雉是洪水猛獸,還是恩怨分明?

呂后與薄姬的良好關係

薄姬雖然姿色不如戚夫人,但是她也是魏國宗室後裔。相比較於戚夫人那種一心想為兒子爭權奪勢,薄姬卻看起來更加知書答禮、平易近人。在後宮之中,同樣作為劉邦的“棄婦”,呂后和薄姬反而更加容易有共同語言,也正是在這點滴的接觸之中,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一定的感情。

所以,在呂后看來,薄姬並不像劉邦的其他妃子那麼討厭。因此,薄姬才能夠在劉邦死後,被放去做其子代王劉恆的太后了。

但是,假如說,當初劉邦放出去的妃子只有薄姬一人的話,那麼又如何理解後來劉恆能夠成為群臣心目中皇帝的最佳人選呢?這對於剛剛平滅諸呂勢力的群臣來說,是不太符合其利益的。所以,只有一種可能,當時真正被呂后幽禁在永巷之中的妃子,不過是一些受劉邦寵愛的妃子而已;對於薄姬這樣不受寵愛的妃子,呂后從始至終也沒想過主動為難她們,反而放了他們一條生路。

水言水語

總結一下結論:

1、劉邦死後,被送去了永巷的妃子很可能僅僅是劉邦寵幸的妃子,而不受寵幸的妃子從始至終也沒有被迫害。

2、薄姬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受到了呂后的優待。

3、呂后既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善男信女。更多時候,她也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

害了戚姬母子,卻放了薄姬去代。呂雉是洪水猛獸,還是恩怨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