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接收代開普票涉稅風險分析

接收代開普票涉稅風險分析

代開普通發票是稅務機關一項日常性納稅服務工作,旨在滿足零星或偶然發生經營業務的單位和個人的用票需求。商品混凝土製造業由於行業特徵等原因,接收代開普票現象非常普遍。本文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商品混凝土製造業接收的省內普票數據為基礎,分析代開普票存在的稅務風險。

代開普票現行規定

根據《發票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需要臨時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憑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書面證明(有關業務合同、協議或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資料)、經辦人身份證明,直接向經營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

除上述規定,當地稅務機關一般會對代開自助機和代開窗口的單張代開金額作出限制。比如,在窗口代開普票超出一定限額的,稅務人員需要了解具體的經濟業務的真實性是否有問題以及發生的經濟業務是否具有偶發性。

接收普票數據分析

筆者對吳江區商品混凝土製造業接收的2017年~2018年普票進行分類,統計結果顯示,全區商品混凝土製造業接收的代開普票佔到全部普票的19.23%,佔比接近1/5,比例較大。對接收的代開普票數據從品名、代開點、代開時間等維度進行分析後,發現以下特點:從品名看,主要集中在石子、黃砂、水泥、泵運費、吊裝費等企業所需的原材料或者是運輸費用,這與商品混凝土製造業的行業特徵相符合。從金額看,一個代開點接收同一個人申請的代開金額巨大,個人申請的最大代開金額達3000多萬元。從時間看,代開時間點集中。從代開人看,某些代開人歲數偏大,更有甚者年齡達到了80多歲。從以上特點來看,申請代開普票存在較大的涉稅風險,而相關的稅務幹部也存在一定的執法風險。

代開普票存在風險

從對吳江區商品混凝土製造業接收的代開普票數據分析來看,筆者認為代開普票存在的涉稅風險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是應辦而未辦稅務登記從事生產經營的單位或個人,利用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滿足付款方索要發票的需求,既不影響自身的生產經營,又避開了稅務機關的日常監管。

二是已達起徵點的納稅人為維持未達起徵點的假象以及定額徵收的納稅人為避免被稅務機關調高定額,利用本人、家人或其他不相關人員的身份證件,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

三是按照發票管理規定,稅務幹部代開發票時要注重對收款方提交的材料作形式上的審核。而在實際工作中,稅務機關還要求對超過一定限額的代開業務進行業務真實性審核,該規定對稅務幹部的業務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同時稅務機關缺少後續的相關監管機制。

相關監管機制建議

一是統一代開發票所需資料。為避免在代開發票中因各稅務機關對所提供資料要求不同而產生不必要的工作量,應統一規範代開發票所要求提供的資料。資料範圍應以證明業務的真實性為原則,以便稅務機關事後監管。比如,銷售貨物申請代開發票時,應提供貨物或原材料購進環節的發票複印件以及收取或擬收取貨款的銀行賬號。銷售勞務、服務申請代開發票時,還應提供勞務合同或協議、勞務進程情況說明(完工報告或工程預決算報告)、收取或擬收取貨款的銀行賬號。其中,從事運輸的企業代開發票的,還應提供運輸貨物所對應的銷售合同、銷售發票等原件或複印件。從事租賃的企業代開發票的,付款方證明上必須寫明租賃雙方的名稱、租賃地點、標的物、用途以及金額。

二是規範申請代開普票行業。部分納稅人代開的項目屬於長期經營的項目,如建材銷售、門窗加工勞務等,甚至屬於需要特許經營的項目,如水、電、煤炭、藥品等,這些不符合發票代開的條件。

三是加強代開發票風險管理。第一建立代開申請人數據庫,採集並分析代開申請人信息。通過查詢統計收款方代開增值稅發票涉及的貨物或服務編碼、代開金額、發票流向等信息,分析收款方是否存在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疑點,是否存在可疑付款方的情況。通過查詢付款方信息,統計付款方接受普通發票的業務範圍、金額、獲取代開發票次數,分析是否存在付款方多次多戶代開發票、偷繳企業所得稅的問題。第二建立代開發票後續的風險管理體系。對申請代開發票的納稅人進行分層、分級風險識別,形成嚴密的代開發票風險管理體系。第三關注接受代開發票的付款方,建立相關快速防控指標。例如對接收單筆金額達10萬元以上的付款方;代開品名為石子、黃沙、水泥、泵運費、吊裝費等情況建立防控指標。通過防控指標實時快速篩選出風險付款方,快速應對,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

本文來源於中國稅務報,作者:胡怡,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蘇州市吳江區稅務局

喜歡明稅的朋友請記得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