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霍金的預言是真的嗎?203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嗎?

類似於這種人


在網絡上,霍金的“預言”太多了,有很多個版本,但事實上所謂“霍金的預言”真的是霍金自己的預言嗎?被稱為“宇宙之王”的霍金真的會去預言世界末日嗎?

答案是否定的。的確,霍金曾經表示過對人類未來的擔憂,比如有環境的日益惡化,高科技的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猛烈宇宙事件的到來,或者人類與外星文明的聯繫等都有可能給人類帶來大災難,甚至有可能是世界末日。不過霍金的本意更多的體現在一種警告擔憂,並沒有所謂的預言。網絡上所謂的“霍金預言”基本上都是藉助霍金的名人效應故意傳播罷了!

根據天文學家對外太空的觀測,在2032年前後確實會有一顆直徑大約400米的小行星飛行到地球附近,與地球相撞的幾率大約六萬分之一,這樣的幾率在我們生活中幾乎相當於不可能發生,但在天文學上來看已經是相當高的幾率,天文學家也時刻監視這外太空各種小行星的運行軌跡。

且不說這顆小行星能不能撞上地球,即使能撞上也不會是世界末日,不過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這是不可避免的。6500萬年前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滅絕,同時地球3/4物種也因此滅絕。

作為人類歷史上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並沒有明確表示“世界末日”的看法,他對地球和人類的擔憂經常會被某些人誤讀或者過分解讀。比如說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人,網絡上就流傳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尋找聯繫外星人,以免給人類帶來災難。霍金本意並不是這樣,只是在尋找外星人是要持有謹慎態度!

不管有沒有世界末日,我們都應該更加珍惜地球,它是目前人類唯一的家園,即便人類未來能夠找到第二個家園,也很難有地球如此的完美!


宇宙探索


世界末日的預言

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特別多,最著名的是瑪雅預言出的2012年世界末日,結果呢,啥也沒發生,我們平平安安的活到了2019年。

但是2010年,霍金也在一個著名知識節目上警告人類,稱地球將會在200年內毀滅,人類想要活下去只有一個方法:移民外星球,同時,霍金還警告人類:不要和外星人聯繫。

霍金的這些內容,被人稱為霍金

那麼,他說的語言是真的嗎?地球真的會在200年後面臨滅亡嗎?

根據霍金的強調,毀滅地球的主要是小行星撞擊以及全球變暖。我們一一分析一下。

小行星撞地球

地球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大範圍生物滅絕,在恐龍生活的時期,小行星曾撞擊地球,引發生物大滅絕。

事實上,關於小行星闖入地球軌道這件事,每隔幾十年或者幾百年都會發生一次,不過大部分被木星利用引力彈弓給清除了太陽系,唯一一次防守失敗,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

但是,現在情況有些不同,首先,各國都在對出現在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實行密切觀測,一旦觀測到有小行星飛來,我們有兩種辦法可以讓它偏離軌道。

第一種方法是利用火箭達到這個目的,撞碎它或者撞飛它。如果火箭無效,可以用太空飛船把小行星拉到一邊。

可能有人說,萬一出現像滅絕恐龍時那麼大的小行星,太空飛船拉不走怎麼辦。

事實上,咱們並不需要把小行星拉開特別遠,只要稍稍讓它偏離自己的軌道,再加上地球的自轉,就可以躲開這個危機。

不過,科學家擔心的不是小行星的問題,而是真的有小行星撞地球時,各國會統一力量去對付小行星嗎?比如,如果有一個小行星有90%的概率會撞到美國,利用太空飛船攔截後,有5%的概率會落到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會同意嗎?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應該是世界性質的問題了, 按照主流的說法,全球變暖是因為人類活動的頻繁,造成二氧化碳的增加,從而增加了溫室效應。

根據《美國科學院院報》的文章報告說,到2100年時,全球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127釐米,美國大約有1400個城市將有淹沒的危險。從這方面來看,全球變暖確實有可能導致世界末日。

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球的溫度並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有冰期與間冰期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冰期溫度會低一些,而間冰期溫度則會更高一些,目前我們就生活在間冰期,且溫度還有上升的趨勢。

這些科學家認為,雖然人類活動也會造成溫室效應的增加,但最主要的是因為間冰期。

比如地球大氣科學專家Lindzen在2007年時指出,20世紀全球溫度上升最快的是1910-1940年,但是之後就開始了長達30年的降溫,直到1978年溫度才開始重新上升。

如果人類的活動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那麼如何解釋1940~1978年的降溫,要知道,這個時期可是人類大規模工業化活動頻繁的年代。

氣候博士學教授蒂莫西在文章《全球暖化:有硬數據支持嗎》寫道: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恐慌的是全球冷化,而到了21世紀人們又開始擔心全球變暖,真的有地球恆溫這樣的制度嗎?

說了這麼多,其實不是反對全球變暖,而是造成全球變暖的原因不止一個,單純從一個角度出發看待問題,就下判斷,多少令人不信服。

因此從全球變暖這個角度,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霍金的預言會成立。

總結

霍金的預言一方面是要讓人們100年內必須離開地球,但是相比於茫茫宇宙的生存環境,目前地球毫無疑問是最適合咱們的。

而且他所預言的小行星撞地球,一方面沒有實際觀察到真的有一顆行星對地球產生了威脅,也沒有數據表明未來100年會有一顆行星進入地球軌道,因此不成立。

其次,全球變暖這個話題單純從一個角度,既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就下結論地球100年後不適宜人類生存太過於武斷。因此,霍金的預言不成立。


鍾銘聊科學


霍金晚年神志不清,癱瘓在床,特別是最後快死的幾年,從末說過2o32年是世界未日!至今也無任何權威機構證明霍金說過這種話。

有些人想製造混亂,企圖亂中取利,擾渾水來摸魚,借霍金之名大造謠言,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去相信那些鬼謠言。

網絡發達的今天,只要一兩個人在網絡上造謠,馬上就傳遍開了。他們是這麼想的,反正霍金已死去了,造天大的謠言也無人追究責任了,其實,在霍金快死的那幾年,就有不少人借他之名造謠,反正,他趟在椅子上,神志不清,任由別人去造謠,無力反擊了!

相信科學,過好每一天,做一個有頭腦的人,才是正道。

試想,以前的那麼多世界末日論,哪一個是真的呢?後來證明全是假東西,騙人的。


要向本視頻的鼠福學,儘量吃好玩好,少想些雜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file_sign": "e1d009963fb8809e006a6ab8d1705aa9\

用戶創維


世界末日的言論從古至今都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還記得之前的2000年、2012年,這些年份都被某些神秘的預言定為了末日年。但事實呢?甚至我們還拍了一部電影叫《2012》,既有娛樂也有警示的作用。

斯蒂芬·霍金的盛名主要是建立在他對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的研究之上。就像我們熟知的霍金輻射,其證明黑洞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的蒸發。這也解釋了我們為什麼認為在宇宙中不可能存在微型黑洞的原因,它會在極端的時間內衰變直至完全蒸發。這可能是霍金對科學最大的貢獻了。

但它在科學界的名聲貌似比成就還要大,這完全得益於他身殘志堅的個人品格,在如此身患殘疾的情況下依然對科學保持熱情,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不凡的貢獻。

但霍金也經常走出自己的研究領域,利用自己的認知來給人類強調未來幾十年可能面臨的巨大挑戰和生存威脅。他的聲明引起了廣大媒體的關注,但是他所提出的預言在科學界是飽受爭議的,並沒有稱為科學界主流的言論。下面我們就說下,霍金對人類未來的警示。

離開地球

我們人類現在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了一個籃子裡,這個籃子就是地球,霍金本人對此顯然十分擔憂。幾十年來,霍金一直呼籲人類要加快永久定居其他星球的進程。這個言論一次又一次地成為了新聞頭條。這裡需要清楚的是,媒體一般具有很強的娛樂性,而非完全基於科學去報道一件事。

霍金的理論基礎是,人類最終將成為一場滅絕級災難的受害者,就像地球歷史上的幾次生物大滅絕,最近的一次“城市殺手”級別的小行星導致恐龍滅絕事件,在人類身上滅絕事件也許是遲早的事。霍金其實最擔心的就是所謂的低概率、高能撞擊事件。但霍金也察覺到了許多其他的潛在威脅:人工智能、氣候變化、轉基因病毒和核戰爭等等。

2016年,他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儘管某一特定的年份地球上發生災難的可能性很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災難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在未來一千年或一萬年幾乎可以肯定會發生一些重大的事件。”

霍金相信,人類屆時將會擴展到宇宙中,但至少在未來100年內,我們還不能在太空中建立自給自足的殖民地,因此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的時期,我們必須非常小心。

霍金的觀點與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觀點相吻合,後者是另一位科學巨星,他的思考也吸引了廣泛的關注。2013年,馬斯克在一次會議上說:“要麼我們把生命傳播到其他星球,要麼我們將會面臨滅絕的風險。”

其實滅絕事件真的不可避免,我們都知道太陽總有一天都會死亡,但這也是數十億年以後的事情了。那霍金所擔心的毀滅地球的小行星真的足以讓我們在短期內擔心嗎?

美國的B612研究小行星風險基金會估計,其中每一千年就會有一顆大於1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上世紀的通古斯大爆炸),其中每隔一萬年,就會有一顆直徑約4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每10萬年,我們就會有一顆直徑約160米(約1.5個足球場)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大約每過1億年,就會有10公里或更大的“行星殺手”朝地球飛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

因此從短期來看,我們還不足以為小行星襲擊地球而擔心,當然地球每年都會遭受隕石的襲擊,但這些隕石造成的任何一個人傷亡的幾率在7000萬分之一。霍金的擔心從長遠來看沒有錯,但這不足以讓我們恐慌。認為一二百年內就要末日之類的。

機器的崛起?

霍金認識到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人類社會會帶來巨大的機遇,但也警告了其中的危險。2014年,他告訴BBC:“全面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意味著人類的終結”。這是不是讓你想起了電影《終結者》。

霍金表示,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的原始形式已經被證明非常有用;而且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但霍金擔心:先進形式的機器智能可能會帶來與人類匹敵或超越人類的後果。

霍金的這個擔心相信你心裡也有自己的判斷,也不會說未來的人工智能不會達到如霍金所擔心的那樣,產生自主意識,並能複製自己。但是我們現在所知的人工智能真的還很落後,我們經常也戲稱它們為:人工智障。現在連基本的語音交互功能都變現的不是很穩定。還有網友開玩笑說,它在智能也扛不住我拔掉電源。因此人工智能崛起也是十分遙遠的事情,而且略帶點科幻色彩。

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布拉德利•洛夫(Bradley Love)等其他人也認為人工智能存在風險:“聰明的人工智能將為社會創造巨大財富,但會讓許多人失業。如果我們要擔心人類的未來,我們應該關注真正的挑戰,比如氣候變化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不是異想天開的殺人機器。”

不過我們確實已經走在了人工智能的道路,未來會不會如霍金擔心的那樣,這誰也說不準。

地球氣候的臨界點

這位劍橋的物理學家認為全球變暖是地球上生命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霍金特別擔心所謂的“氣候臨界點”,即全球變暖不可逆轉的點。

霍金甚至認為:“我們已經接近了全球變暖不可逆轉的臨界點。未來的地球將變得像金星一樣,溫度高達400度,還會產生大量的硫酸雨。”

霍金的這個擔心是最靠譜和接近現實的,因為全球變暖是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事件,而且已經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例如地球兩極冰蓋融化,生物生存空間減小。科學家預計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有可能上升2米,理論上講,如果地球上所有的冰都融化了,海平面將上升約55米。但這在短時間內也不會發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也強調了隨著氣溫升高而觸及氣候臨界點的潛在風險,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全球變暖是未來幾個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噓,小聲點

有一整個科學領域,被稱為Seti(尋找外星智慧生命),致力於監聽來自宇宙其他地方的智能生命的信號。但霍金警告說,不要試圖積極地向任何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發出信號,或者試圖與外星生命聯繫。

2010年,霍金認為:外星人可能只是為了獲取資源而襲擊地球,然後離開。他說:“如果外星人來拜訪我們,結果會和哥倫布登陸美洲時一樣,對美洲原住民來說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霍金的擔心的也是不無道理的,縱觀人類的發展史,弱肉強食,落後就會捱打,這應該也是宇宙的鐵律。

但霍金的話裡也存在些許的邏輯問題,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資源在宇宙中很普遍,沒有啥特說的,甚至在有些星系的中心,由於恆星更加巨大、活躍甚至能產生一些我們地球上沒有的元素。這在物理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要是外星人對資源感興趣,他們也絕對有辦法在它們附近找到一些岩石行星來開採,而不會大費周章的穿越數十億光年的距離,就未來開採地球上的資源。除非外星人腦子鏽實了。

但霍金的擔心是完整正確的,如果我們向宇宙不斷地發射無線電信號,真的被有能力的外星智慧生命發現,它們還是很有興趣來地球轉一圈,甚至把地球變成它們的殖民地,不為什麼,就為向人類顯示它們科技的優勢!

總結:霍金的擔心都是些比較遠大、宏偉的問題

綜上看來,霍金的擔心也是由些許道理的,但他所說的問題,在我們目前看來都比較遙遠,沒有所謂的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就末日的說法。

但以上的事情:例如離開地球,AI智能,氣候問題,外星人都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未來會發展到哪裡,誰也說不準。


量子科學論


知名宇宙物理學家霍金爆出驚人言論:在未來15 – 20 年內,太陽將會進入到休眠狀態,太陽的這種變化,將對地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難道地球將會在數十年內迎來世界末日,最早2030 年滅亡嗎?

噢…..這次竟然是物理大師霍金說的耶!這可不能等閒視之,畢竟霍金是當代極富盛名的大科學家,如果是真的,那解剖員就得好好地為接下來的20 年打算,如果是假的,那也要還給霍金一個公道。就讓我們拿起隨身攜帶的兩把手術刀,一層一層地來看看事情的原貌。

解剖科學疑點一:太陽活動減少,世界就會毀滅嗎?

……霍金預言說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由瓦倫蒂娜扎爾科夫教授與團隊研發的太陽活動週期新模型,…… 預測到太陽活動將在 2030 年左右減少60% ,屆時地球將很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這一段新聞的內容似乎在說明霍金預言2030年太陽要「休眠」,而且研究團隊也預測太陽活動在2030年會減少60%。屆時人類就要進入冰天凍地的小冰河期。但值得思考的是,太陽活動真的和地球的氣候變化有關係嗎?科學說明因果關係時要非常謹慎,所以科學家真的有這樣說嗎?

這裡面其實有幾個不同的概念被混淆了,首先,這裡所指的「太陽活動」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太陽發光發熱的現象,而是指人類透過天文儀器才能觀察到的太陽表面活動現象,例如太陽黑子(Sunspot,最容易被觀察到的太陽活動)、日珥(Solar prominences)、閃焰(Solar flare)等等。地球可以孕育生命,依靠的是太陽核心的核融合反應,再以熱輻射的形式傳送給地球,根據太陽中氫的含量來看,太陽核融合反應還可以維持近100億年(噢噢)。因此,「太陽活動減少」似乎不能那麼快地就直接等同於小冰河期的來臨,當然距離「世界末日」就更遙遠了。

再來,「小冰河時期」和太陽的關係其實是很複雜的,過去地球上出現小冰河期的特點之一是冰川迅速擴張,發生的時間約是從1550 年持續到1850 年之間。從數據資料來看,其中有三個冰河期高峰是1650 年、1770 年、1850 年,如果我們再對照圖一的太陽黑子活動狀況來看,除了圖表最左邊的蒙德最小期(Maunder Minimum, 1645 -1715)太陽活動不活躍之外,1770 年與1850 年的太陽活動仍然相當穩定。所以,太陽活動和小冰河期之間的關聯還有待時間提供更多的證明,可別急著就這樣下定論喔。

其實當研究團隊預測2030年的太陽活動降低60%之後,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刊登報導就指出2030年人類會進入小冰河時期。隨後國際天文學協會就立即發佈了一篇新聞稿,說明從1700年到現在的太陽活動其實都非常穩定,很難再以太陽活動趨勢來解釋工業革命以後到20世紀的氣候變化。從這裡可看出新聞報導對太陽活動有明顯的錯誤認知與解讀,透過種種證據與解剖員的推論,霍金和研究團隊有可能被栽贓了,究竟真相如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科學疑點二:霍金到底說了什麼?!黑鍋不是這樣背的… …

經過解剖員們繼續搜尋相關資訊、抽絲剝繭之後,蓋章認證霍金根本沒有說過2030 年地球要進入小冰河期這樣的話,整起新聞報導和霍金根本毫不相干(一腳踢開霍金背上的黑鍋)。那麼為什麼會有霍金會被抓來當發言人呢?

從搜尋的資料顯示,這次最早將霍金和2030年世界末日做連結的新聞來自於「中國網東海資訊」,標題是「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傳聞:霍金預言末日說世界末日十大猜想」。這篇新聞有標示是引用自前一天「中國經濟網」的報導,標題是「專家稱2030年太陽將"休眠"地球進入"小冰河期"」。噢?僅僅過了一天,霍金就從科學家變成了末日預言家,這太神奇了!

為什麼這些新聞要找上霍金而不是其他科學家呢Earth—Or Face Extinction訪談中霍金認為在未來的幾百年內人類將很難避免在地球上發生災難為了分散風險他認為人類應該前往太空而非僅僅守於地球其中有段話正是對應媒體錯誤轉錄的末日說“But I'm an optimist. If we can avoid disaster for the next two centuries, our species should be safe, as we spread into space.”霍金這段話主要是說如果人類可以撐過接下來兩百年的災難那是因為人類已經在太空中展開生活所以這段話的重點不在於說明究竟是哪一種災難而是在討論未來災難的可能風險霍金主要是要強調人們必須對科學風險有基本瞭解才能對未來做出明智的解決策略顯然媒體不僅畫錯了科學家的重點還將霍金舉例的兩百年解釋成世界末日腦補神技令人咋舌

順道一提,這則新聞中的研究團隊分析近33年(1976 – 2008)的觀測資料,終於可以成功預測太陽活動週期,並達到97%準確率,而預測結果也連帶顯示2030年太陽活動將會下降60%。由於過去科學家觀測到如此不活躍的太陽活動時期是1645 – 1715年間,也就是蒙德極小期,而這段歷史時期只是恰好遇到1650年開始的第一個小冰河高峰,我們在前面已經知道無法用太陽活動解釋氣候變化,所以科學家對於2030年的預測結果也不代表小冰河的到來,但是如果媒體不去深入瞭解,很容易過度解讀成「太陽活動減少就等於小冰河期的來臨」。然而研究團隊從頭到尾都沒有在預測兩者之間有任何關係,他們發表研究成果的目的並不是要提出世界末日的預警(鄉親啊,請冷靜)。

在這則新聞裡,媒體專挑大咖的科學家來背書,也曲解了研究團隊的內容,集三個黑鍋可以兌獎嗎?!


科研小蟲


好吧,在2013年的時候,美國的科學家在觀測宇宙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顆名為TV135的小行星,那麼根據當時的計算來看,該小行星可能會在2032年和地球相撞,且相撞的概率達到了六萬三千分之一,這個概率實際上非常高,所以從人類發現這顆小行星開始,就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度。

另外這顆小行星的直徑約為400米左右,假設它真到撞在地球上,產生的能量雖不足以毀滅地球,但也能讓人類付出慘重的代價,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隨著時間的逐漸更替,這顆小行星的軌道可能會偏離地球,所以它最終撞在地球的可能性非常之低,甚至可以完全被排除掉。

那麼退一萬步說,就算這顆小行星真的要和地球相撞,人類也不會坐以待斃,因為人類從很早的時候,就制訂了一套應對的方法和體系,例如我們可以發射一顆飛行器去撞擊這顆小行星,以此改變它的飛行軌道,或者擊碎這顆小行星,使它變成若干個碎片,這些碎片即使撞在地球上,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所以2032年地球不會毀滅,我們根本沒必要杞人憂天,另外再說說霍金預言,霍金確實有留下一些預言,但這些預言並不靠譜,例如霍金認為地球可能會在200年內毀滅,但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地球的環境在短時間內並不會發生劇烈的改變,所以所謂的霍金預言,我們看看就好,不必過於當真.......


種植恆星


關於霍金預言人類多久滅亡的消息,至少聽到過2次。帶上這次,已經算是第三次了。前兩次說霍金預言人類2020年毀滅,還有一個是說人類200年後毀滅。這次題主又說霍金預言2032年世界末日。看到這種新聞閉著眼都知道是不靠譜的。


地球是否毀滅,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是太陽。假如太陽進入最後時刻,變成紅巨星,那麼地球可能就會被太陽吞噬。到時候地球就真的壽終正寢,人類也走到了盡頭,必須尋找新的家園。不過,距離太陽變成紅巨星,至少還需要50-60億年。所以,地球真正不可避免的毀滅,距離我們還太遙遠。


第二,假如有巨大行星撞擊地球,地球也可能會被毀滅。但這種概率是極小的,地球存在56億年,也就6500萬年前一顆稍微大點的小行星造成了恐龍滅絕。所以說,一顆足以導致地球毀滅的小行星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且,人了現在也在嚴密監控太陽系,只要有威脅地球存在的小行星經過地球,人類都會集中十二分注意力。如果存在撞擊地球的危險,人類會使用核彈直接炸燬。

所以,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因素可以導致地球毀滅的。而霍金所謂的世界末日預言,卻是有。但他僅僅是提醒人類要保護環境,別向太空發射信號暴露自己。否則,人類可能會自食其果,被自然報復,被外星人進攻,最終導致自己毀滅。


科學探秘頻道


霍金。他的前半生清醒的時刻或許可以的有百分之已的對吧。但是處於後半生植物人似的病臥在病房床的霍金只是一個軀體,他只是一個任由別有邪惡之心的人任人擺佈的無骨之肉了。連行屍走肉都難以比喻這一灘無生無情之肉了。此時此刻霍金的這個肉體只是還沒有臭爛而已又能有何神秘不可思議之靈能奇意呢?只有天下第一唯我獨尊帝國主義者美國人還有這個邪惡的魔鬼心態利用霍金的這堆無情肉體罷了。也只有死心塌地一心一意的全心孝忠於魔鬼主人的英國人才會配合美國人完成自導自演的欺騙謊言而已。故選擇霍金的這個無靈魂的肉體就是名正言順在和情和理不過了。而且還能以霍金這個所謂的先知先覺的科學家更能更好的讓全世界人民更加的信服。可惜欺騙性的謊言是經不得時間真理的烈火的考驗溶煉的呀?騙局早晚的是要被人們接穿並且是大白於天下的呀?霍金及霍金的肉體是清白無罪無錯誤的。只是被美國人英國人利用了而已。


李承岱


世界末日一直以來在人類社會被流傳,關於世界末日似乎好多人對此樂此不疲,並且說起來頭頭是道。


還記得瑪雅人預言的2012世界末日,今天是2019年,距離2012年的世界末日人類已經平安的度過了7個年頭,並且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眾所周知,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物理學上的研究方面上造詣很深,即使全身癱瘓依舊在科學的道路上勇敢創新。


同時霍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言論也會受到科學界一定的認同,而關於霍金預言也有很多個版本。

霍金預言未來人工智能也會取代人類,也預言地球將進入冰河時期,不過離我們最近的一個預言應該是2032年的世界末日。

其實關於2032年的世界末日是因為科學家觀察到一顆一顆危險小行星“TV135”,正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地球,這對地球來說是個危險的信號。


不過通過科學家分析計算,得出如果小行星一直沿著這個軌跡這個速度向地球行駛,那麼就會在2032年8月26日的那一天和地球來個親密接觸,並且相撞的機會為63000分之一。

小行星撞擊地球其實是不會導致2032年的世界末日,因為那顆小行星“TV135”的直徑僅400m,如果要想造成世界末日的話,那麼至少是需要直徑10000m的小行星,更何況這顆“TV135”只有63000分之一的概率撞向地球。所以我們不用擔心2032年世界末日的到來。


世界末日的到來也許是在提醒著人類好好保護地球,愛護地球!


小楊說地球


誰預言都是瞎扯,筆者一句話總結:“太陽系還存在就沒有世界末日。

霍金預言是沒有科學道理的,萬物生長靠太陽,地球離太陽不遠不近,恰到好處!就有了,水,溫度,空氣,才有萬物生長環境!

聽霍金預言,還不如研究太陽系找答案,找到太陽什麼時候息滅,什麼時間就是世界末日,誰也沒本事改變這個事實。

霍金就是鬼話騙子,何必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