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洛陽名人大全,您認識幾位?

洛陽位居中原腹地,自古以來地靈人傑、群星閃耀。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歷史人物層出不窮、燦若星河,為後人留下一座璀璨的文化長廊。遙望他們在不同領域產生過的重大影響,彷彿穿越深邃的時空,感受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滄桑鉅變。

洛陽曆史名人

古代

伏羲 宓妃 倉頡 后羿 嫦娥 夏桀 杜康 商湯 伊尹 周武王 周公旦 周成王 周平王 老子 蘇秦伯夷 叔齊 白圭 張儀 呂不韋 劉邦 賈誼 桑弘羊 師史 卜式 漢光武帝 馬援 董宣 班超 班固 班彪 班昭 竇憲 蔡倫 張衡

許慎 華佗 蔡邕 王充 皇甫嵩 曹操 曹植 曹丕 司馬懿 關羽 蔡邕 蔡文姬 稽康 阮籍 劉禪 袁紹 呂布 司馬師 鄧艾 鍾會<

鍾繇 馬鈞 司馬炎 左思 陳壽 祖逖 劉琨 陸機 潘岳 韓壽 劉徽 皇甫謐 裴秀 石崇綠珠 桓溫 杜預 拓跋宏 檀道濟 高歡

蘭陵王高長恭 楊廣 韓擒虎 賀若弼 宇文愷 陳叔寶 獨孤信 李世民 長孫無忌 王之渙 武則天 太平公主 上官婉兒 宋之問

李白 杜甫 李隆基 狄仁傑 白居易 李賀 玄奘 韓愈 吳道子 顏真卿 劉禹錫 元稹 劉希夷 朱溫 李存勖 李煜 趙匡胤

程頤 程顥 趙普 呂蒙正 司馬光 富弼 范仲淹 邵雍 歐陽修 李格非 文彥博 尹洙 藤子京……<

洛陽名人 現代:

吳佩孚 馮玉祥 張鈁 武庭麟 紀登奎 焦裕祿 李立 劉剛 楊立功 王凌雲 劉冰 紀希晨 孫善武 周鶴洋 閻連科 張海 司馬武當 程琳 陳明 李準……

先秦前賢功不可沒

伏羲:人文始祖。大約距今七八千年。伏羲氏發現“河圖”與“洛書”,並畫出“八卦”,用簡單而寓意深長的符號,概括了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文明的新曙光,它奠定了人類文明的初基,反映了河洛先民在和大自然鬥爭中所形成的人類思維的偉大成就,是河洛先民智慧和社會實踐的結晶。

杜康:字仲寧,相傳為造酒鼻祖,在我市伊川、汝陽一帶造酒成名。如今,兩縣留有大量的杜康造酒遺蹟,兩縣的杜康酒業發展旺盛。

伊尹:生卒年待考。商初名臣。名摯,洛陽伊川人(亦說欒川人或嵩縣人)。因官封為尹,故稱伊尹,又稱阿衡或保衡。原為有莘氏女陪嫁於湯的媵臣,因精通治國之道,湯授以國政,在助湯滅夏中所建功勳卓著。伊川縣平等鄉有伊尹墓遺址。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為其采邑,故稱周公。營建洛陽邑,在洛陽制禮作樂,被後人尊稱為元聖。

老子:道家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曾為東周王朝“守藏室之史”,長期在洛陽管理圖書典籍。所著《道德經》,亦稱《老子五千文》,簡稱《老子》,是道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作。

白圭:生卒年待考。戰國著名商業活動家,魏惠王時大臣。洛陽人。主張用“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辦法貿易致富。遇到豐年,收買穀物,賣出絲漆;遇到荒年,賣出糧食,購進帛絮。被歷代商賈尊為鼻祖。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說的重要活動家。字季子。洛陽人。傳有頭懸梁錐刺股發憤讀書之故事。致力於縱橫之術,先後遊說六國,勸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縱之勢。蘇秦為縱約長,佩六國相印。歸趙封為安君。後奉燕昭王命入齊,從事民間活動,被齊人車裂而死。

秦漢隋唐人才輩出

呂不韋:秦國相國,史記中稱他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編《呂氏春秋》為秦的統一事業做出了貢獻,封地有河南洛陽十萬戶,在洛陽自盡,葬於洛陽。

田橫:劉邦稱帝,遣使詔齊王田橫降,橫不從,於洛陽途中自刎,葬於洛陽。島上五百壯士聞此噩耗,集體揮刀殉節。

賈誼:(公元前200~前168),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洛陽(今屬河南省)人。18歲時,就以博學能文而聞名於郡中,得到郡守吳公的賞識,收為弟子。文帝即位後,因吳公的推薦,任為博士,掌文獻典籍。其時,賈誼不過20多歲,在博士中最為年輕,但以見識和議論,贏得博士中年長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視,不到一年,被擢升為太中大夫。朝廷上許多法令、規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進行。賈誼的才華和文帝對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滿。他們以"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流言,動搖了文帝對賈誼的信任,結果文帝讓賈誼離開長安,去做長沙王的太傅。

桑弘羊:(前152~前80)西漢大臣。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人。在他的參與主持下,先後制定、實行了鹽、鐵、酒官營、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統一貨幣等經濟政策,從富商大賈手裡奪回了鹽鐵和貿易的控制權,增加了西漢政府的財政收入,對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班超: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使西域,漢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鎮撫西域各國,西域與漢斷絕65年的關係至此恢復。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從西域返回洛陽,葬於洛陽。班超在西域30年,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班固:修《漢書》)。東漢建初七年(82年),蘭臺令史班固在洛陽著《漢書》。《漢書》用了20餘年時間修成,從秦末農民大起義寫到王莽失敗,計120卷,分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班固死後,部分“表”、“志”由其妹班昭和馬續續成。《漢書》是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內容豐富的斷代史。

蔡倫:東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宦官蔡倫改進民間造紙方法,用樹皮、麻頭、敝布、魚網作紙,獻給和帝,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化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許慎:(54-149年),古文經學家、古文字學家。他初舉孝廉,後入京,官至太尉南閣祭酒。曾從賈逵受古文經學,博通經籍,當時洛陽儒生稱其為“五經無雙許叔重”。他收集小篆、古文(戰國文字)、籀文(西周文字,即大篆)共9533個字,逐一按形體、聲韻、訓詁進行簡要地解說,撰成《說文解字》14篇,凡13.3萬餘字。這部書創稿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至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九月,許慎遣其子許衝進奉朝廷,歷時22年。《說文解字》集西周以來文字之大成,也集古文經學訓詁之大成,是我國一部系統而比較完備的字典。

武則天:(624-705年),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出生於洛陽。十四歲被唐太宗選入宮內為才人,太宗死後為尼。她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洛陽度過的。唐高宗時被封為昭儀,後被立為皇后,參與朝政,與唐高宗並稱“二聖”。684年中宗即位,她臨朝稱制。同年,廢中宗立睿宗。690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她開創殿試製度,注重選拔人才。任用酷吏,大興冤獄。晚年奢侈專斷。神龍元年(705年),中宗復位,武則天病死。

洛陽名人大全,您認識幾位?

玄奘:(600-664年),俗名陳褘,法名玄奘,俗稱唐僧、唐三藏、唐高僧,通稱三藏法師,唐代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是中國歷史上的佛學大師、佛經翻譯家、旅行家。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現存詩歌達1400餘首。

李龜年:生卒年不詳。唐朝時東都洛陽人。著名歌唱家、宮廷樂師。他精通音律,通曉多種演奏技巧,笛子和篳篥也吹奏得漂亮,還會擊羯鼓。

洛陽名人大全,您認識幾位?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原籍洛陽人。其詩“我家本瀍榖,有地介皋鞏”可證,後遷至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因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唐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也是一位開啟宋明理學唯心主義初源的哲學家。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行九,世稱元九,洛陽(今屬河南)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小說家。其詩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白二人的文學主張相同,詩風接近,互相影響,因此又稱"元白體"。

白居易:(772-864年),字樂天,號“醉吟先生”,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出生於河南新鄭。是我國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杜甫齊名。

宋元明清名人承前啟後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年),祖籍涿州(今河北涿縣),宋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的生父趙弘殷,少驍勇,善騎射,為後周鐵騎第一軍指揮使,轉右廂都指揮使,領嶽州防禦使。曾為後唐禁軍軍官,故安家於洛陽夾馬營。後唐明宗天成二年,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據說他出生當夜,附近火光沖天,故這裡又叫“火燒街”。如今這裡還有一處破窯院,傳說為趙匡胤故居。

呂蒙正:(944-1011年),字聖功,河南洛陽(今偃師佃莊鎮相公莊)人。祖父夢奇,官至後唐戶部侍郎。父龜圖,曾任後周起居郎。龜圖妻妾甚眾,與妻劉氏不睦,因而蒙正幼時與母一起被逐出在東京(今河南開封)的家宅。母子二人遂回到故鄉洛陽,棲身於寒窯中,頗受困頓窘乏之苦。他少有壯志,發奮攻讀,孜孜好學。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中進士第一(即狀元),從此青雲直上,成為北宋一代名相。

邵雍:(1011-1077年),字堯夫,自號“安樂居士”,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是我國宋代著名的象數學家,也是伊洛理學的奠基人之一。被封建統治者捧為"聖人"、"夫子"。

程顥、程頤:二人為同胞兄弟,二人同為北宋教育家,宋明理學的奠基人,世人尊稱“二程”。他們繼承周敦頤和邵雍的哲學觀點,並融合佛、道內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代表儒家思想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後世稱之為“洛學”或“伊洛理學”。到了南宋,其學說經朱熹繼承和發展,成為代表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官方哲學,即“程朱理學”。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出身在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西夏縣。司馬光是宋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歷史學家。他一生傑出的成就表現在史學方面。在閒居洛陽時負責編修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姚燧:(1238-1313年),字靖甫,號牧庵,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太子少傅、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元代著名的文學家。姚燧祖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後遷居河南洛陽。

呂維祺:(1587-1641年),字介孺,號豫石,學者稱明德先生,明末河南府(洛陽)新安縣人。他著書頗豐,主要有《孝經本義》、《或問大全》、《明德堂文集》、《敬學詩》、《呂豫石集》、《奏疏音韻日月燈》。

王鐸:(1592-1652年),孟津人,世稱“王孟津”和“神筆王鐸”。明末清初大書法家。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連科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編修,累官禮部尚書。明朝滅亡後,他入清做官,順治年間以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充任明史副總裁。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為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順治九年(1652年)3月病死故里,諡號文安,終年61歲。

李綠園:(1707-1790),本名海觀,字孔堂,號綠園。清代文學家,長篇古典小說《歧路燈》的作者。

關於洛陽的名人,太多太多,在此只是列舉了一部分。上述名人或生於洛陽,或死於洛陽;或長期居住在洛陽,或對洛陽進行過重大的訪問;或創作在洛陽,或發明在洛陽;或在洛陽建立了巨大的功勳,或洛陽造就了他一生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