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圍城》裡有這麼一段:“在大學裡,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國語文學,瞧不起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系瞧不起哲學系,哲學系瞧不起社會學系,社會學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的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學歷鄙視鏈自古由來已久,且古今中外通用。為方便理解,整理了幾條,請自行對號入座,看看你在第幾層?

中國的學歷鄙視鏈:海歸碩博>國內博士>國內碩士>全日制本科>大專

清北復交浙>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大專>高職

全日制>非全日制

說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很多人都會慣性地選擇前者,覺得前者含金量更高,社會認可度更大。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一直遭受各種歧視,這當中最嚴重的就要屬就業歧視了。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在互聯網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感慨到。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感覺好不公平啊,現在都不一樣了嗎?你們招人的時候都會介意候選人是不是非全嗎?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有網友就說到。本質上來說,確實是不一樣的,確實有這個情況,今年秋招很多公司都明確了說不要非全的。不一樣好吧,非全的研究生跟沒上研究生一樣。瞧不起這種上非全的,沒能力考上全日制,還要求一樣的待遇。

不會,大專我都不介意,更何況是非全的。這個怎麼說呢,非全的確是沒考上全日制調劑的。你當時也是看著非全難度低才考的,為啥要求全日制的待遇。去多瞭解瞭解,非全碩士現在沒那麼差了,貌似BAT、TMD都沒卡這個,就京東。58同城。國企和銀行卡這個。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也有網友說到。要是考了名校非全都跟名校全日制等同而視,那誰還考全日制呀?名校非全大部分是考名校被刷調劑的,要是都一樣,估計大家都去考top5了。非全可以用研究生學歷,但是不能考了top學校的非全就把自己當做名校全日制一樣,搞得人家都以為比中下985全日制都吊。

我想說,有些企業看背景要985/211的人,只認本科的學歷是985/211,就算全日制碩士是985的都不要,更別說非全。如果那麼看重學歷就不去唄,只能教育中學生要好好努力不要被門檻給拒了。但無論是非全還是全日制,學習了總比沒有學習強,至少有追求,至少國家是認的。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也有網友吐槽到。社招的先不談,校招是肯定不行的啊,本來就是開給全日制的一些優惠通道,篩選機制也是面向幾年全部在學校裡讀書的學生的,憑什麼能讓你以同樣的標準和別人競爭呢。

也有網友認為。當時大部分人都是考的全日制,但是非全的第一年學校為了掙非全名額極力促進全日制調劑非全,這才有了很多的全日制應屆讀非全。每個高校都在極力的找人讀非全,全日制在那一年根本不能找到一個匹配的全日制可調劑選項。並且複試的時候都會促進你讀非全,基本上是過了統招分,複試沒發揮好的,並不是看著分底才考非全的。即使是這樣,也不至於讀了三年還不如原來的本科吧,照這麼說的話,是不是高校的培養機制完全沒有作用?因為都是相同的畢業要求,相同的複試線啊!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也有網友分析到。諸位吃瓜群眾發言之前先區分幾個概念:1.全日制研究生;2.“非全日制”研究生(2017年新改革的,此處“非全日制”是專有名詞);3.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2017年新改革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和大四的應屆生考普通全日制研究生同一個考場、同一個試卷、同一個名義分數線、同一個培養方案、調檔案和戶口、可派遣走應屆、有國家獎學金資格。

也有網友感慨到。其實就個人觀點而言,首先我985沒畢業(大學肄業),所以我應聘特別難每次都是靠死磕(就是現場比劃那種),然後也能正常生存下來,這裡感謝面試官和HR給機會。其次我曾經也當過面試官,我看非全的感覺就好象北京大學與北京的大學這種差距,雖然我很理解這裡面怎麼回事除非時間寬裕我會給對方一個死磕的機會,簡歷啥的不看了,問題不問了,來吧,直接整。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也有網友解釋到。這很正常,考的人多了分自然高,這是北大個例,不能說明非全問題,這幾年非全確實是想提高含金量,但是不能同校全日制和非全等同看待,可以承認研究生學歷,但是具體學校加成要區分。一般985非全調劑就目前含金量不過最高末流邊遠211水平,很多稍微好點的211根本不接受調劑,有些奇葩211調劑會要求本科985。

雖然現在非全和全日制都參加國家統考,統一試題,統一劃線,國家也宣傳同樣對待,但實際情況是,非全研究生就是三等公民,鄙視鏈:學碩》專碩》非全,不進在學校被鄙視,出了社會也是一樣。如果僅僅為了一個碩士學歷,可以讀非全;如果想要通過考研進而提升自己的價值和競爭力,還是老老實實考全日制吧。

阿里HR感慨: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各位招人的時候介意嗎

看了網友這麼多爭論,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

對於全日制碩士跟非全日制的區別,教育部是明文規定過,不管哪種方式畢業,都屬於正規的統招研究生學歷,同等質量。

但近日的職場,像該阿里員工遇到的狀況,也是非常普遍,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屢遭歧視。甚至有企業明確回覆:不招收非全日制,有的HR甚至直接標明:非全日制=本科生!還有人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很多人是為了“混學歷”才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也就意味著無論你是應屆生考研,還是往屆生考研,一旦你選擇了非全日制的上課方式,從此,不僅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鄙視,還會受到各項福利政策的歧視。含金量的問題也漸漸的就暴露出來。

雖上有政策,但只要兩者有區別,執行下來,市場還是會把兩者分個優劣。當然,讀與不讀,還要看個人的認知能力與實際情況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