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基金可以這樣買?投資者買基金虧了,代銷銀行被判全陪還付利息

基金可以這樣買?投資者買基金虧了,代銷銀行被判全陪還付利息

溫馨提示:愛學習的人,都點右上角關注了!

基金報發了一篇文章《資管圈“炸了”!客戶近百萬買基金鉅虧57萬,代銷銀行被判全賠,還另付利息!銷售機構做錯了啥?》

基金報這篇文章的標題很標題黨了,這種標題現在自媒體都不讓用了啊。

首先簡單說明一下是個什麼事,有位投資者在2015年A股高點的時候,在建行北京恩濟支行買了一款股票型基金,後果如何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一下子虧了60%,虧損的金額57萬多,投資者於是把建行這家支行告到法庭。

基金可以這樣買?投資者買基金虧了,代銷銀行被判全陪還付利息

一審法院判了銀行賠償這個投資者所有損失,建行不服,於是二審。結果二審還是維持原判,建行再次不服,去到北京高院。最後被駁回再審申請,這下建行不服都不行了。

有基民看到這則消息覺得真實大快人心,往常不管虧了賺了,錢都被你們機構賺去了,這次終於有人出來給基民主持一回公道。不過資管圈和銷售渠道可炸了鍋,以後投資者賠了錢都來鬧可怎麼辦?

基民也不用太高興了,銷售渠道也沒有那麼大的風險,這次判決之所以投資者會勝訴,主要在於基金銷售方未嚴格履行銷售責任。

雖然互聯網如此發達,但是基金很大一部分銷售還在銀行體系內,現在去銀行辦個業務還會遇到推銷基金的情況。特別是要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客戶經理更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給你推銷基金。

銷售渠道推銷基金一般不會太給投資者提醒風險(雖然這是必須要做的),老提示風險不講收益,就不容易成單啊。客戶經理為了完成業績,提升成單率,在基金銷售過程中肯定會使用一些銷售技巧。

再有一點,客戶經理名義上會服務客戶的整個投資週期,實際上他們只在乎你買還是不買,只要買了,以後是賠錢還是賺錢就和他沒有關係了,不管你賠還是賺,他都把銷售佣金賺到手了。也是基於這種銷售模式,一般客戶經理都會給客戶推薦銷售佣金高的產品,這類產品往往費率也高,從而影響投資者收益。

銀行方面的失誤主要出現在以上幾個方面,忽視客戶真實需求,有意引導客戶購買自己不瞭解的金融產品。如果銀行完全做到了合法合規,這種判決是肯定不會出現的。

基金可以這樣買?投資者買基金虧了,代銷銀行被判全陪還付利息

雖然這次判投資者勝,但不代表投資者以後出現虧損都可以找銀行要賠償。要知道也有很多虧損了找銀行要賠償的,都沒有勝訴。那些沒有勝訴的不能叫新聞,沒有被爆出來,我們不知道而已。

這位投資者能夠勝訴,此案有其特殊的地方,或許只是個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完整案情看看。

我們廣大投資者還是要把投資安全掌握在自己手裡,投資之前多瞭解投資理財知識,清醒認識收益與風險的關係。

此案給銀行敲響了警鐘,誤導投資者也是要賠償的。同時也給廣大投資者上了一課,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投資建議。

上述案件中的投資者購買的產品是中證軍工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指數型基金的風險一點也不小,買的貴了依然會嚴重虧損,不要忘了再好的產品也要買的便宜啊。

好啦,本週五外圍市場美股大跌,納斯達克下跌3%,週一估計又是精彩的一天。現在的點位繼續下跌還會出現不錯的投資機會,繼續上漲很多指數離正常估值就不遠了。

是想在下跌過程中買的便宜,還是在上漲過程中買的貴點,自己做決定。

(感覺這篇文章幫助到了您,請點贊、評論、收藏,最後別忘了關注喲)

基金可以這樣買?投資者買基金虧了,代銷銀行被判全陪還付利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