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平安福2019II vs友邦全佑惠享,誰更勝一籌?

終極對決 | 平安福2019II vs友邦全佑惠享,誰更勝一籌?

01

聽說了嗎?平安福2019II榮獲了“最具影響力保險品牌獎”,

嚇得我驚掉了下巴,但細想,這榮譽“當之無愧”呀,畢竟是靠錢砸出來的…

眾所周知,平安福是平安家的拳頭產品,說到中國平安,就自然而然會想到平安福,

那是不是就說明平安福知名度高、保障功能強大呢?

恰恰相反,網上“噴”平安福的言論一抓一大把,竹子之前也寫過幾篇平安福的文章,有人就會問,老盯著平安的產品什麼?

竹子想說,平安福作為一哥平安的核心產品,站在舞臺中央,自然受人關注。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受得起多大的讚美,就得經得住多大的詆譭。至少,好過從來沒有上過舞臺,是不是?

但好歸好,差歸差,如果有理有據,就算不上是故意詆譭。

平安福2019II升級的時候,竹子也寫了,對這次升級我還是持積極肯定的態度,滿分10分的話,可以打8分,算是挺不錯的了,至少是把之前吐槽的幾個漏洞都堵上了,

今天我們主要來對比兩大保險巨頭的拳頭產品,友邦全佑惠享和平安福2019II,這也算是這兩款產品第一次正面槓,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探討。

02

平安福2019II:

2013年,平安福作為平安第一代費改重疾險上線,以平安命名,可見它在其公司內部的戰略意義。上市以來,經歷過幾次升級,包括病種升級、平安run理念的加入、推出同名少兒款等,

其中,平安福2019II的升級,是竹子覺得比較有吸引力的一次,

1)一直被詬病的三種缺失的高發輕症“不典型急性心梗、輕微腦中風、冠狀動脈介入術”,終於補全了,雖然輕症比例仍然是雷打不動的20%;

2)一直被看作是“拖油瓶”的長期意外險取消了捆綁銷售,這個也是大勢所趨,畢竟在竹子看來,此前的設計有種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意思,升級後反而間接提高了它的性價比;

被人詬病、不好的地方,基本都在這次升級中解決了,不過還是一樣的貴。

友邦全佑惠享:

全佑之於友邦的意義,可能超過平安福之於平安,完全可以看做是友邦的代名詞。從2010年的全佑五合一,到現在整整經歷了十年。

友邦全佑惠享2019這款產品,分兩個版本,

一個就是普通版的全佑惠享2019,還有一個版本叫全佑惠享榮耀2019,除了輕症保障次數不同外,基本沒有發現其他的保障區別。

因為友邦的產品也是竹子第一次講,先來簡單瞭解下產品形態,以普通版全佑惠享2019為例:

1.重疾保障

100種重疾保障,賠付1次;另外可附加重疾多次賠付,最多賠3次,間隔期1年;

2.輕症保障

60種輕症保障,不分組,最高賠付6次,賠付比例依次遞增:第1-2次,20%保額;第3-4次,30%保額;第5-7次,50%保額;

3.身故、全殘、生命終末期、老年護理金保障

這四種保障與重疾保障一起,5種責任只賠付一種。其中,老年長期護理金分開120個月領取,累計領取100%保額,

這是目前在國內其他公司重疾險產品中,很難看到的保障;

4.意外保障

意外身故/殘疾可以獲得基本保額,9大重大自然災害導致的意外,保額翻倍。

5.可附加惡性腫瘤多次賠付

兩次惡性腫瘤間隔期5年,市面上惡性腫瘤多次賠付產品間隔期一般是3年,這間隔期要求有點長了。

總體來講,友邦全佑惠享2019保障還是比較複雜的,但我們也並不陌生,

基本可以看作是一款重疾多次賠付(附加多次保障後)+惡性腫瘤多次賠付+長期意外險的保障產品,和平安福2019II非常類似。

03

同樣是大公司產品,誰更勝一籌呢?接著來看具體的利益演示表,詳細對比如下:

終極對決 | 平安福2019II vs友邦全佑惠享,誰更勝一籌?

幾個細節單獨對比一下:

1)等待期處理的區別

平安福2019等待期出險退現金價值這個槽點,在去年19號文之後就已經改掉了,現在是返還保費,合同終止。

全佑惠享的做法是不賠付,但是合同繼續有效,對客戶有來講更有利。

終極對決 | 平安福2019II vs友邦全佑惠享,誰更勝一籌?

2)全佑惠享的輕症保障更出色

不管是在輕症數量、賠付次數還是賠付比例上,全佑惠享都要比平安福略勝一籌,輕症第三次開始賠付額度已經超過平安福,

雖然輕症賠6次,200%保額,噱頭大於實際,就算是真的拿到了,不知道算是幸運還是不幸?

另外,兩款產品都規定,冠狀動脈介入、激光心肌血、不典型心肌梗塞三種只賠付其中一種,這是需要注意的。

另外,平安福早期癌症一分為三的做法,之前一直被吐槽,不過我倒發現這麼做的一個好處是,三種早期癌症都有機會賠到,這比其他重疾險只能賠其中一種要友好一些。

終極對決 | 平安福2019II vs友邦全佑惠享,誰更勝一籌?

3)全佑惠享在癌症額外賠付上的保障更全面

兩個產品都可以附加癌症二次賠付,但在激活機制和終止機制上都不一樣。

平安福2019II,要求第一次確診必須是惡性腫瘤,然後再生存滿5年或以上,再次確診惡性腫瘤,才能獲得額外賠付;如果第一次得的重疾不是惡性腫瘤,那麼這個附加險就終止了,

不是我說,這真的是竹子見過最雞肋的癌症多次賠付了。

再來看全佑惠享,它的惡性腫瘤多次賠付觸發條件第一次並不需要一定是惡性腫瘤,

其次,如果得了非惡性腫瘤的重疾,主險賠付終止了,那麼附加險不終止並且剩餘的保費得到豁免,並將以獨立主險的形式存在。

舉個例子,如果客戶第一次得了乳腺癌,五年後確診乳腺癌復發或轉移,那麼這兩款附加防癌險都能得到理賠;

但如果客戶第一次得的是腦中風,那麼差別就大了,對於平安福2019II,得腦中風時賠重疾責任,附加防癌險終止;

全佑惠享,腦中風時賠重疾主險,附加防癌險不終止並豁免後續保費,後面如果得了癌症可以再次獲得理賠。

當然,相比於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3年間隔期,5年間隔期確實不是很友好。

再來看附加癌症的成本,我簡單計算了一下,基本要比不附加前增加15%左右,這個區別不大。

總之,平安和友邦的這項保障,每年多花2000多,20年就多花好幾萬,但不管是觸發條件還是間隔期太長的原因,大概率是賠不到的,竹子不建議附加。

4)特色保障不同

全佑惠享2019比較有特色的是含有老年護理金保障,

如果被保人在60歲以後,喪失自主生活能力(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生活中的三項),保險公司會給付長期護理保險金,給付10年,累計給付限額是基本保額,如果買50萬保額,大約每個月給付4166元,

當然,它和重疾、身故、全殘、生命終末期共享基本保額,只賠付其中的一種。

平安福2019II,輕症賠付後重疾/身故保額增,RUN計劃達標後保額也可增,全佑惠享2019沒有。

04

最後來對比下保費,同樣以30歲男性,50萬保額為例,附加癌症二次賠付的情況下:

平安福2019II保費:16338.76元,

終極對決 | 平安福2019II vs友邦全佑惠享,誰更勝一籌?

全佑惠享保費:16500元,

終極對決 | 平安福2019II vs友邦全佑惠享,誰更勝一籌?

友邦全佑惠享要比平安福貴那麼一兩百塊錢,但平安福繳費期要比全佑多5年,總計保費差的不多。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每個被附加的產品的保費都單獨計算展示,所以會出現多次“豁免”的字眼,選擇的時候仔細鑑別一下。

最後再來回答一個千古不變的問題,

兩家保險公司,誰更好?

說實話,大公司,都不錯,不過倒可以從公司類型去簡單分析下,

平安算得上是內資保險公司中的龍頭老大,整個金融集團非常龐大,在資金儲備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在理賠問題上,只要在保障範圍內,也能享受極速理賠。

友邦作為目前內地唯一一家外資保險公司,從專業度上來講會更好一些,另外友邦的代理人團隊,我個人覺得可能會比平安的整體專業性上會更強一些,

再就是之前說過的一個國外理賠的問題,一般如果在國外出險,理賠時雖然接受國外理賠,但需要寄送相關資料,比如病歷翻譯、機構資質證書等,這一點上最方便的就是像友邦這類相對國際化的保險公司,接受全球理賠,操作起來更方便。

如果有出國計劃,比如留學、中期定居等,可以考慮這類保險公司。

當然,沒有一款產品是完美的,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這個都需要正視和承認,

比如平安福運動漲保額,比如全佑惠享提供長期護理險,而它們長期存在的問題,也確實會影響整體的吸引力,

當然,在平安福和全佑兩者中,我或許會選擇全佑,

不過,最後我還是買了弘康哆啦A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