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有時候,你是很難用一兩句話總結出來一個觀點,然後完全解釋一部電影的。無法言喻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們不能妄求用觀點來解釋各種各樣的道理或者是現象。往往出現這樣的想法的時候,我們自己就已經被自己困住了。試想一下,現實中的種種並不能成為解開那些未知的問題的參考資料。我們追求到那些難以求解的問題的時候,究竟是在想著什麼?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死亡,是一個大家都會遇到,但是卻不能解釋的一個問題。真正對於死亡有著很深理解的人,大都已經死去了。只有在自己親身經歷的時候,對於它的感覺才是最直接的。因此我們也會得到最真切地認識。當現實中如果有人妄言死亡,並且試圖教會你什麼的時候,那他一定是在胡說。真正瞭解的人,一定是經歷過的人。即使是經歷過的人也不會說自己會百分百的對於死亡有著直接的理解,並最終用語言留存等等。那麼別的人胡說就是肯定的了。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這個世界上未知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們不能乞求每一個問題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回答,而且不能保證每一次的回答都是正確的。當一個問題的答案開始千變萬化,那麼回答僅僅是代表著一種方向,不會有太多的意義。回到最初的問題上,既然如此,我們在追求什麼呢?問題的出發點是我們自身真正需要找到答案,還是僅僅因為自己單純要做出回答而已。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問題,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而且整部電影給人的直接感覺就是震撼以及難以形容。你不可能用一種固定的觀點來描繪這部電影的全部內容,能找到的僅僅只有方向感,然後問題的答案,每一個人自然有著每一個人的見解。這部電影就是《殉道者》。很明顯,聽一聽片名,你就知道這是一部有著某種宗教視角的作品。如果你一開始是奔著一部恐怖片去看的話,那麼多半你會迷惑。本片後半部分的內容已經遠遠超出恐怖片的範疇了。

《殉道者》依然是一個經典的恐怖片開頭。一個小時候有著心理陰影的女孩,十五年之後,找到了曾經對自己施暴的兩口子。她毫不猶豫地槍殺了他們全家。看似為自己之前雪了恨。但是故事遠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打電話給自己的好友之後,眼前的一切變得複雜了。本以為自己成功復仇的她還是沒能走出這個陰影。甚至於最後自己自殺了後,好友也開始出現了幻覺。正在此時,本片從一部恐怖片華麗麗的轉身成為一部某種宗教性質的邪典片了。故事的深度開始展現給觀眾了。

某個富人團體想要研究一個人瀕死之際,究竟會看到什麼,換言之,一個人的死亡之後,究竟還有什麼未解之謎。於是,他們將她的好友帶走了。這個無辜的女孩開始遭受到了人生的最最黑暗的時刻。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虐殺之後,女孩的生命力依舊頑強。最後時分,也是本片的高光時刻。女孩終於有一種感覺了,他終於通曉了富人們夢寐以求的結果。而故事在這個時候也畫上了句號。

這是一部很容易就被導演騙過的電影。他本質是一部恐怖片,而且裡面的那些暴力血腥的場面會讓人心有餘悸。但是通過本質看問題的話,你是會有別的收穫的。尤其是在片尾處,那個一直在求答案的老太太最後時刻,在獲得了答案之後,卻選擇了自殺。這本身就耐人尋味。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死亡的背後是什麼?誰也不曾知道老太太與女主最後的談話究竟是什麼內容。因為她的自殺,我們可以粗淺的認為,老太太可能就是唯一那個一心追求真理的人。我們不能簡單的從本片的內容上來判定到底誰才是正確的,誰才是錯誤的。就跟老太太的臨終遺言一樣。死亡的背後是無窮的困惑。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而這是唯一的答案嗎?顯然並不是。我們只不過聽到了一句話,這句話對於我們的意義並不大於本片一開始的時候,營造出的那種恐怖片的氛圍。用一個暴力血腥的故事,甚至於用一個人對於過去的執念的殘影來勾勒出一個超越了故事本身的故事。這或許才是重點。試想一下,如果這些人在追求真理,這個與死亡有關的真理或許能拯救成千上萬的人,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需要對一個女孩施暴。我們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會不會去做?這又是一個跟“死亡的背後是什麼?”一樣的的問題了。

剛開始是恐怖片,中間是邪典片,最後原來是哲學電影

如果你覺得你理解了,那麼你一定沒有理解,如果你覺得你沒有理解,那麼你或許沒有理解。本片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你會有自己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