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青島記憶:說說青島的這些方言土語,如今的年輕人可能早已不懂

青島地區的語言較複雜,融合了即墨、嶗山、膠州方言,還有來自德語、英語的音譯。就連鄰近區、市也不盡相同。與普通話相比,有的屬語聲上的變異,如風匣叫"風現";有的則屬稱謂上的不同,如高粱叫"胡怵",餃子叫"箍扎";還有很多土語難以用文字表示。

隨著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和改革開放後各地區之間交往的增多,有的方言土語已被淘汰,有的在繼續流行,有的因形象生動,還經常在文學作品中被採用。

青島記憶:說說青島的這些方言土語,如今的年輕人可能早已不懂

本地方言中大多不使用"很"、"非常"等詞,而以其他單音節形容詞代替,如很苦說"倍苦",非常甜說"甘甜",另外還有"候辣"、"焦酸"、"鋼硬"、"稀軟"、"噴香、"稀爛"、"風快"、"繃緊"、"崩脆"、"酥焦"、"溜薄"、"甘黃"、"烘黑"、"通紅"等。

普通話中的一些雙音節詞在青島方言中常用單音詞表示,如窗戶稱"窗",被子稱"被",哥哥稱"哥",屋子稱"屋"。

方言中還有些與普通話意義相同、詞素也一樣的詞,但在運用語序上大不相同,如誠實說成"實誠",擺佈說"佈擺",積攢說"攢積",顛倒說"倒顛",搗鼓說"鼓搗",偏就說"就俯",男女儐相說"男女相儐"等。

衣食居住方面

稱絨衣為"衛生衣",汗衫為"汗溜兒",拖鞋為"呱打",雨鞋為"水鞋";

金戒指為"金嘎子"、"金鎦子";

饅頭叫"餑餑",麵條叫"麵湯",油條叫"香油果子",菜團叫"氣餾",

豬油叫"葷油",醬油叫'清醬",醋叫"忌諱";

院子為"天井",堂屋為"正屋",爐灶為"鍋頭",煙囪為"釜臺",走廊叫"廈簷",大門洞叫"過道",影壁叫"照壁",門檻叫"門坎兒",

紙製的天花板叫"仰棚"或"糊糊",籬笆叫"障子",廁所叫"茅房"。

青島記憶:說說青島的這些方言土語,如今的年輕人可能早已不懂

性質狀態方面

飯菜餿了叫"酸了",很少叫"丁點兒",很多叫"若干";

整潔叫"板正",髒亂叫"派賴",生活富裕叫"超盈",

工藝精美叫"刷刮",技術熟練叫"涮流",

物品受潮叫"艮,粥不稠叫"懈漓",

較好叫"不離",極壞叫"刺毛",

皺 紋叫"楚楚兒",圓圈兒叫"嘎拉兒",一切就緒叫"入官入府"。

行為情態方面

稱估計為"估摸"、"謀量",考慮為"尋思",袒護為"偏向",教唆為"挑慫";

修理、醫治、打扮都叫"扎箍"(如"那張桌子壞了,快找木匠扎箍一下。""這孩子凍著了,到醫院扎箍扎箍吧!""那小曼扎箍起來還真俊!")

損壞叫"踢蹬",收攏叫"劃拉",藏物叫"掖",剪叫"鉸",

批評叫"訓",斥責叫"審",誇獎叫"願",勸說雙方把事辦成叫"圓成",屈服和疲憊不堪都叫"草雞";

把東西從容器中倒出叫"押",泥牆叫"鏝牆",砌磚叫"理磚",把東西タ小斑裂鎩薄

筷子夾物叫"刀",刀削叫"旋",

腳踢叫"卷",腳踹叫"膀"(pang,一聲),拳打叫"歪",掌擊叫"忽",

罵叫"倔",躺下叫"趄下";

胡作非為叫"作動",敷衍搪塞叫"胡弄".

令人難堪、無法處理的事叫"坐蠟",注意觀察叫"瞅候",未注意叫"沒果睬"。

慷慨解囊叫"大手",斤斤計較叫"小氣",吝嗇叫"嘎固",貪婪叫"下作",懈怠叫"疲塌",背後議論叫"岡古",當面譏諷叫"醋流",搶白叫"嗆促",拍馬叫"舔抹";

不順心叫"窩囊",不愉快叫"骯髒",餓叫"飢困",舒服叫"欲足",享受叫"恣悠",放縱稱;扎撒",討厭叫"煩氣";

能精打細算叫"會過",據為己有叫"候食",動作快叫"麻溜",態度安詳叫"大樣",交了好運叫"走字兒",碰上壞事叫"倒槽",消極怠工叫"迂磨",主動求索叫"鑽算",背地裡給人虧吃叫"插把",不厭其煩地央求叫"粘纏";

不要臉皮叫"死皮賴臉",心靈手巧叫"技良",反之則叫"魯笨",不修邊幅叫"埋態",反之叫"時行",歷數過錯叫"把數",不孝順叫"生分",差點發生危險叫"真玄乎"。

青島記憶:說說青島的這些方言土語,如今的年輕人可能早已不懂

時分氣象方面

稱涼爽為"風涼",乘涼也叫"風涼"(萊西稱"涼快")。如到樹蔭底下去風涼風涼(或涼快涼快);

氣溫偏低為"涼森"或"冷清";

太陽為"日頭",月亮為"月明";

霧為"霧露",如諺語"早上霧露天,晌午曬死獾";

月暈為"風嘎拉",流星為"賊星";

昨天為"夜來",晚上為"黑夜"(萊西、平度稱"瞎黑");

夏天為"伏天",結冰為"上凍";

長庚星為"大毛愣",啟明星為"三毛愣"(萊西稱"大毛郎"、"三毛郎")。各市都有"大毛愣出來二毛愣攆,三毛愣出來明瞭天"的民諺。

人體與疾病方面

稱額頭為"眼靈蓋"或"葉楞蓋",頜為"下巴骨",

肘為"拐脊頭",臀為"腚垂子",腋為"胳膊窩",

脛骨為"幹腿子",膝蓋為"波洛蓋",拳頭為;皮錘";

稱輕度駝背為"馬棚腰",重度駝背為"鍋腰子",

兔唇為"豁嘴子",口吃為"結巴",

夜盲為"雀瞽",白內障為"青睜眼",

左撇子為"左巴來子",

生天花為"生痘",長麻疹為"生痧子",

胃痛為"心口痛",患瘧疾為"發脾寒",感冒為"凍著了"或"閃著了",痢疾為"拉肚子",中耳炎為"耳朵底子",花柳病叫"長大瘡",

輕病叫"不愉足",病重叫"不善乎",

夭折叫"不好養",體格健壯叫"挺妥"。

婚喪禮儀方面

男方娶親叫"將媳婦",女方出嫁叫"做(zuo)媳婦"(萊西、平度叫"出門子")

女方嫁女叫"發付閨女".嫁妝叫"陪送";

親友向男方送賀禮叫"看喜",向女方送賀禮叫"添箱";

懷孕叫"有了",小產叫"小月子";

弔唁叫"弔孝",掃墓叫"上墳";

祝賀喬遷叫"燒炕";

請求陌生人幫忙說"勞駕",要求人讓路時說"借光"。

人品稱謂方面

稱智力低下。常辦蠢事的人為"半吊子","半吊子"與"二百五"含意相同;

不識好歹又有些"神道"的人為"半仙";

頭腦簡單、說話粗魯的人為"二虎頭";

脾氣倔強又好抬槓的人為"槓子頭";

言行不端的人為"雜碎";

不務正業和不辦正事的人稱為;屎蛋"、"流球"

泊來語

稱鋼捲尺為“米達尺”(取英文meter音);

用於盛水或飯的小鋁桶為“米達鑼”(取英文meter round音);

上、下水管道檢查口稱“古力”(源自英文gully);

煙囪稱“扶臺”(源自英文vent)

老青島們還知道有哪些特色方言,歡迎留言一起來說說!

青島記憶:說說青島的這些方言土語,如今的年輕人可能早已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