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散戶炒股抑鬱症

散戶炒股抑鬱症


最近發現投資遇到了瓶頸,想了很久也沒有好的思路。

意外所得,在增量到存量的過渡階段,茅臺恆瑞被炒成這樣,也是無奈,起了個名字確定性溢價。

再看看其他行業,市場上主流的情緒都是啥樣的?

地產不能搞,政策因素,預期差

銀行不能搞,賺的都是假錢,預期差

環保不能搞,現金流嚇死人,隨時暴雷

商業連鎖不能搞,傳說都被網上幹趴下了

空運/高速不能搞,經濟下行

日用不能搞,經濟下行

化工不能搞,經濟下行

建材不能搞,地產的下游

建築不能搞,地產的下游

工程機械不能搞,地產的下游,加上GOV沒錢

鋼鐵不能搞,強週期股,景氣度高,加上地產的下游

水泥不能搞,強週期股,景氣度高,加上地產的下游

船舶不能搞,世界性經濟衰退

航運不能搞,世界性經濟衰退

有色不能搞,世界性經濟衰退

醫藥不能搞,醫保是對手盤

造紙不能搞,人民幣貶值,加經濟下行,產能過剩

火電不能搞,國常會剛說的

水電不能搞,因為會被火電連累

煤炭不能搞,因為會被火電連累

汽車不能搞,產能過剩加上消費下行

5G看上去能搞,其實也不能搞,因為風早就來了,最後大部分還是要摔下去的,過了能搞的時候了

石油及產業鏈不能搞,自己去看看神油的圖

旅遊不能搞,GOV要降價呢

證券不知道,大家隨意

保險不知道,大家隨意

豬肉不知道,大心臟的隨意

騰訊阿里美團小米這樣的,貌似可以搞,但不敢搞多。可轉債是個好東西,可惜要耐心等,而且市場水位提高之後,想等到完美的價格,也很不容易了。

市場真正的底部,都是壞消息滿天飛;現在就是壞消息滿天飛,可惜不能倒推現在就是底部。

bismackzhang

小寶寶饞又饞

想吃好的不吃飯

想吃桃桃有毛

想吃杏杏又酸

想吃西瓜怕吐籽

想吃魚又怕有刺

想吃蘋果要削皮

想吃核桃殼太硬

想吃葡萄洗不淨

想來想去太麻煩

還是媽媽說的對

好好吃飯長得快

其實,大智慧都在這裡了。

161812

交易生活,多數時間是“熬”,熬到機會來臨

能熬,也是一種本事

“大多數人認為,戰爭是由拼搏組成的。其實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進攻,等待下一頓飯“-《我們的父輩》

wxhcome1987

我也來說說,我好像剛好反了。

2017年聽說小市值賺錢,能搞,好嘛,來個小市值輪動,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國企都大面積退市,涼了,虧20%走人。

2018年聽說f大厲害賺錢,能搞,好嘛,來個抄作業輪動,結果大家知道了,沒賺到錢,不過也沒怎麼大虧。

2019聽說科創板年化10%,能搞,好嘛,把股票都賣了,72的平安,12.72元的平安銀行,集中市值開通科創板,好嘛,還真中了新股,可是補不了開通期間的漲幅。

2019年實在是夠了,好嘛,我要有自己的想法,來個低pb輪動,好嘛,原來跌的也一樣多,好嘛,不知道虧了多少,我只知道2018年年初的淨值是1,現在只有0.9。

2019年繼續聽說雙低轉債好,茅臺美的好,好嘛,低pb清掉,今天剛剛建倉雙低轉債,這次不能再虧了吧,茅臺太貴沒買,買了美的和保利,一買就暴擊。

問題是越虧自我感覺越好,真是不得不佩服自己,哎。

分金街

我就是被這種想法害的。老覺得經濟不行,不敢搞,又捨不得放棄,結果就是買了又懷疑然後割肉,結果又漲了又追,又懷疑又割,像是神經病。搞得今年這麼好的行情還虧錢,再也不看宏觀了。

飄渺孤鴻

我們往往都是後知後覺,等過一段時間,才發現有可以搞的,只是當時我們沒有發現。

罔兩

本大師掐指一算,樓主得了散戶炒股抑鬱症。

在抑鬱症的眼中,一切都是灰色,沒有未來都是悲觀。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

本大師9月份買了一次又一次,非常過癮。9月份總共投出去60多萬元買股票。

目前持股每年分紅已經超過6萬元,平均來講每月超過5000元。

股票就是衣食父母,要感恩啊這個偉大的時代!

抖腿狂魔

說有些人膽子小吧

可惜膽子小的怕的要死

說有些人膽子大吧

膽子大的富得流油

又說有些人膽子小吧

偏偏膽子小的追漲殺跌

又說有些人膽子大吧

膽子大的謹慎抄底

起初

膽子小的畏手畏腳

膽子大的收放自如

後來

膽子小的哀聲怨道怨天尤人

膽子大的夜夜笙歌歌舞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