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盧氏縣大事記

盧氏
大事記

盧氏縣大事記

北山眺望盧氏

盧氏縣大事記

盧氏最大廣場

盧氏縣大事記

城隍廟

圖片李長新攝 部分來自網絡

(公元前21世紀至1988年)

(公元前21世紀)夏禹治水,導雒(洛)至熊耳(見《史記·夏本紀》)。

(前770~前256年)

盧氏曾鑄造"盧千幣"、"盧氏涅金幣"、"盧千涅金幣",均為鏟幣或刀幣,還有斜肩弧足空首布和中型肩足布(縣內近年有"戰國銅刀幣"、周鼎等文物出土)。

戰國時,盧氏已有城堡,設有邑治,隸屬於西周東遷之西虢,故又稱"虢邑"。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盧氏歸韓。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初置三川郡,盧氏屬之。

秦末,博士盧敖避戰亂於熊耳,煉丹治病,撲滅瘟疫,死後百姓立廟祀之,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建縣時,相傳取其姓氏為縣名。

西 漢

高後四年(前184年),洛河大水。

元鼎元年(前116年)夏薄收,秋亦不登。

元鼎四年(前113年),建

盧氏縣,築土城,屬弘農郡,並建成縣署(衙門)。

元鼎六年(前111年),趙過任治粟都尉,在弘農推行"代田法"。

本始四年(前70年)四月地震。

東 漢

建武七年(31年),弘農郡領陝州、澠池、新安、宜陽、盧氏、陸渾、湖城、華陰等縣。

建武廿九年(53年)蝗蟲成災。

建光元年(121年)地震。

永壽元年(155年)六月洛水溢。

熹平六年(177年)螟成災。

漢時,各縣置有學官及博士弟子員,盧氏縣城東南隅設正、副學官,廣聚博士弟子員,日省月試課業。

三 國

太和六年(232年),霖雨二十餘日,洛水溢。

西 晉

咸寧五年(279年)八月庚子,雹災,兼傷秋稼三豆。

永平元年(291年)六月,雨雹三尺。

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神庸三年(430年),雍州刺史王涎派中兵參軍柳元景、振武將軍尹顯祖、奮武將軍曹方平、建武將軍薛安都、洛陽太守龐法起率兵人弘農,乃自貲谷(今洛寧下峪)入盧氏,進入高門木城,薛安都自熊耳山出。

北魏太武帝神庸四年(431年),後軍外兵參軍龐季明招集盧氏青年,進入洛寧苟公谷。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閏十月,龐法起率兵入盧,柳元景自百丈崖從諸軍於盧,龐法起自盧人弘農郡,俘魏弘農太守李初古。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魏劃盧氏置朱陽郡,並設朱陽縣,隸淅川。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在原弘農址置西恆農郡,領弘農縣,劃盧氏

地置玉城郡,領有玉城縣(今靈寶縣蘇村境)。

義寧元年(617年),置虢郡於盧氏,轄弘農、桃林、盧氏三縣。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李密叛唐後和王伯當東行至盧,被唐行軍總督盛彥師軍殺於官道口的將軍山,王伯當葬於此山,李密葬於樊村峪三官廟。

貞觀元年(627年),民大飢,米、麥俱無,餓死者很多。

貞觀八年(634年),徙郡治於弘農。

神龍元年(705年)五月申辰,洛水溢。

先天至開元年間(712-741年),官府在八寶山開銀礦,因盜礦死人很多,故稱"萬人洞"。

開元十四、十五兩年(726一727年),水災霜旱,五穀絕收,縣令房琯開倉放糧,救活百姓,後百姓自願捐資,在祁村灣為其立生祠。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冊封太子李亨於靈武,房瑁得以重用,後官至平章事,終任刑部尚書。

乾元元年(758年),改虢郡為虢州,轄弘農、闋鄉、湖城、朱陽、玉城、盧氏六縣。

大曆元年(766年)五月,地震有聲,洛水溢。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義軍60萬攻入長安。中和三年(883年),李克用率沙陀兵進逼長安,黃巢兵敗。正月初十日,黃巢軍經商洛、盧氏、欒川,回師東下。

後 晉

開運元年(944年)六月,洛水溢。

後 周

顯德四年(957年),建"成德觀",觀址在縣城東門內北側(今汽車站處)。

北 宋

宋將楊延昭,曾破賊於盧氏鐵嶺。嶺前楊家寨,系屯兵處。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三月洛水溢。

端拱二年(989年)大旱。

南 宋

紹興五年、金熙宗天會十三年(1135年)九月,岳飛派遣統制王貴、郝晟、董光收復虢州、盧氏

乾道九年、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洛陽農民起義,攻盧氏縣,殺縣令李庭林。

貞佑元年(1213年)割虢州為陝州支郡,盧氏屬京兆府。

正大年間(1224~1231年)二月壬午,元兵次盧氏鐵嶺,值大雪,陝西金兵納合、合閏兩軍俱潰,數十騎走山間,為追騎所擒殺。

天興元年(1233年)正月,金將張翼領兵走朱陽入盧氏,投蒙古兵。

至元六年(1269年)大水。

至元十一年(1274年),今之嵩縣、欒川、盧氏縣屬南陽府嵩州。

至元十九年(1282年)五月蝗災。

元朝教育初興,縣內始有教授、學正、教諭,城東南隅設正、副學官,廣聚博士弟子員。

洪武元年(1368年),知縣李可民督民重修盧氏土城,始建城隍廟。

洪武二年(1369年)大有年,鬥米10錢。是年,盧氏歸南陽府。

洪武四年(1371年),據碑文和有關家譜記載,元末以來由於天災兵禍,釀成河南"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數次從山西洪洞大規模移民河南,遷盧者不在少數。

宣德二年(1427年)夏大旱。秋免交稅糧。

景泰三年(1452年),修城鑿壕。

成化十二年(1476年),地震有聲。

弘治四年(1491年),盧氏歸河南府。

弘治十四年(1501年)正月廿九日,陝西朝邑發生強烈地震,波及

盧氏,地裂出水。

弘治十八年(1505年),劉繼主修《盧氏縣誌》八卷,原存天一閣,後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前佚失。

嘉靖七年(1528年)歲大飢,人相食。

嘉靖九年(1530年)春,大疫,蝻食禾。

嘉靖十六年(1537年)地震。

嘉靖廿九年(1550年),城隍廟、文廟先後毀於火災,廬舍俱燼。修建歷三載,二廟始修復。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靈寶、閿鄉、陝縣大地震,波及盧氏。同年臘月初,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縣東伏虎山祖師廟震塌。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臘月二十三日,陝西華縣發生強烈地震,盧氏為波及區。

萬曆年間(1573~1619年),在高嘴(即今杜關窯峪)開銀礦,並就地冶煉,建大爐72座,小爐甚多,於崇禎年間(1628~1644年)停產,因盜礦死人很多,清順治四年(1647年)封閉禁開。

萬曆十七年(1589年),在縣城東南隅建成魁星樓(現搬運公司址)。

萬曆廿年(1592年)七月終,雷雨大作,東沙河洪水氾濫,"北關村房舍沖塌,無算貲財,漂男婦、沒溺者以八十計。"

萬曆廿一年(1593年),盧氏縣的欒川鎮民間數千人,在赤土店開挖黑醮庵銀洞,十月初二,知縣偕主簿婁恩恭統兵圍剿,戮數十人,礦首四人梟首。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地震,廬舍崩塌,僅存城隍、關帝二廟。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王邦才為其父建牌坊,挖出銅鼎一隻,存於城隍廟作香爐。

縣令單敬主修萬曆年間《盧氏縣誌》,後毀於兵火。

泰昌元年(1620年),靈寶張國安聚眾起事,盧氏官兵前去征剿,起義首領李宗善被捕獲。

天啟六年(1626年),黃霧(即塵暴)四起,繼降雨雹,莊稼被毀,人民飢餓,觀音山饑民起義,官府派兵鎮壓,把總張翼衝等3人被擊斃。

崇禎五年(1632年),桃李冬花。

崇禎六年(1633年),李自成起義兵,出陝東下,臘月初六日攻克盧氏城,住六個月,焚縣治倉庫。義軍走後,縣印郝正芳監工,晝夜修城,加高五尺,繼有知縣劉爾斌,督民以磚瓦為主,建成城樓堞臺。

崇禎七年(1634年)四月,農民軍高迎祥部數萬人,自湖廣進兵盧氏、靈寶縣境,明將孫紹烈自潼關馳援,方解圍。

七月十三日,明總兵尤世威在虢臺與義軍對抗被擊斃。

崇禎八年(1635年)臘月廿八日,李自成率義軍出朱陽關,再克盧氏縣城,縣令白楹率部抵抗,面部中箭自刎而死。

崇禎九年(1636年)。飛蝗蔽天。

崇禎十年(1637年),地生黑螟,長寸許,禾食盡。

崇禎十三年(1640年)四月,李自成起義軍突破明軍包圍,經商洛人盧氏

。夏旱,七月降霜,蝗蝻食禾殆盡,瘟疫流行,大飢,米鬥銀廿兩,麥鬥銀十六兩,父子相食,餓殍遍野。

十一月廿七日,餘少樓杆眾登城,東南已陷半壁。鄉民胡應聘、宋成功、楊忠義等五人,奮勇爭先,刺中杆首,趕殺杆眾,圍城未解。是夜,生員孫孕秀集合鄉勇,自火炎城人援,戰數日,杆眾退,始解圍。

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倍飢,民食樹皮、草根,瘟疫流行。

五月,李白成、張獻忠、羅汝才率義軍集盧避暑,三克盧城,火炎城拒守,後攻克之,屠該城。饑民從者日眾,其勢甚強。義軍每克盧氏,均以軍戲"秦腔"演出,以示慶賀。

崇禎十六年(1643年)臘月十七日,雷震地裂。

明末,李白成在盧氏鑄造永昌幣。

順治元年(1644年),雷震地裂。

順治四年(1647年),因盜礦傷人很多,封閉窯峪礦口。

順治五年(1648年),知縣劉瀾課農桑、清地畝、均賦稅、勸學校。

十月初一夜三更,杜見川率農民軍五、六百人圍攻縣城,因官軍防守甚嚴未克乃退。

十一月初一,石朵山(今石大山)張六澤等聚眾起事,計劃攻襲盧氏城,知縣劉瀾左揹帶箭,大兵征剿,至甲午年(順治十一年)始得平定。

順治六年(1649年)豺狼成災。

順治八年(1951年)六月,大風拔樹。是年,重修縣學校舍。

康熙元年(1662年)洛河大水,地震。

康熙八年(1669年)縣初建驛鋪,總鋪設縣署前。當年大豐收。

康熙十八年(1679年)八月初四至九月初十,連續陰雨,房房倒塌,人多露宿。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縣令張國卿招撫流民,開墾荒地,勸課農桑。同年,重修虢臺廟。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縣令謝庭爵主修《盧氏

縣誌》八卷。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知縣王玥督民修城疏壕。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修建崇聖寺。

康熙年間,盧氏鑄造"康熙制錢"。

雍正七年(1729年),縣城建義學兩所,一在魁星樓附近,一在城隍廟西。

雍正八年(1730年)地震,五月二十七日,雨雹如拳。

雍正九年(1731年)縣令常文質創修澗河堤。

雍正十二年(1734年),盧氏由河南府劃歸陝州。

乾隆七年(1742年)八月十二日,雨雹。

乾隆十一年(1746年),於東城門外龍山下(虢臺廟)建立龍山書院。

乾隆十二年(r747年)縣令李裄主持,由侯肩復總修《盧氏縣誌》17卷,以lO冊刊印。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縣內回民群眾積資修建清真寺,在縣城北關北窯徵地開始籌建,於五十九年(1794年)建成。

嘉慶二年(1797年)三月,川楚起義軍女首領王聰兒(即齊林妻,清王朝誣稱之為"齊二寡婦")率部由廟子人盧氏七虎溝口,將縣令楊某擊斃,曾活動於陶灣、三川、叫河、朱陽關等地,後入陝。

嘉慶三年(1798年)臘月,白蓮教起義軍首領張漢朝率部千餘人,活動於橫澗一帶,農民聚眾響應。

同年,盧氏縣城城牆加厚,增修垛口,疏通城壕。

嘉慶十四年(1809年)高村麥一莖五、六穗。秋季豐收。

嘉慶十八年(1813年)旱,大飢。

嘉慶二十年(1815年)九月廿一日,山西平陸發生地震,盧氏有感。

道光元年(1821年)四月,大風拔樹,大旱。

道光二年(1822年)八月暴雨,洛水溢。

道光六年(1826年)大雨兼旬,東沙河漲水入城,東門一帶城牆地基蕩然無存,修築數月竣工。

道光廿六年(1846年)四月初四酉時,東沙河漲水,衝破城牆十餘丈,時天旱祈雨,南門封閉,水無出路,壞民房無數,人畜溺死者很多。

道光廿七年(1847年)天旱,民大飢,死人很多。

道光三十年(1850年)增設朱陽關、欒川二里,全縣共分十里。

咸豐元年(1851年),二月初六日,大風猛起,熱如酷暑。四月初八,大風又起,冷若三冬,日降雨雹。

十月,各地捻党進一步發展。朝廷曾明令:以捕獲"捻匪"多少鑑定州、縣官吏政績。盧氏等地官府,編印《教俗勸士文》、《勸民歌》、《勸孝歌》等,以"教化"民眾防捻。

咸豐七年(1857年)臘月初二日,湖北肖貺、王三辮子率眾二千餘人,由廟子、陶灣入縣城,在三川龍項前坪與官軍激戰,擊潰知縣黃縉昌部,殺死總稅金萬成和蘇金、羅永貴及知縣之子等10餘人。

四月,高文升、張第三等在嵩縣、盧氏交界處之樓子關、明白川聚眾。

咸豐八年(1853年)七月,飛蝗蔽日。

同治元年(1862年)春,張宗禹、任化邦奉張樂行之命,率領一支捻軍,由淮北西進,在盧氏、宜陽一帶活動。

同年四月十六日,太平軍西北遠征軍馬步兵萬餘人,在英王陳玉成率領下,由洛南經木桐溝、沙窩(沙河),攻克盧氏縣城,縣令梅曾華、守備馬宏恩早遁,遂駐三日,由範裡三門人白土,又折回冷水,向欒川而去。

八月初一日,太平軍張樂行部數十萬人,自靈寶而來,縣令楊彬、守備馬宏恩等又先期早遁,義軍環城數十里而駐,晝則煙塵四起,夜則烽火通明,殺貪官、抄富室,駐廿餘日,經永寧(洛寧)東去。

義軍圍張村,去後修張村寨。

八月十一日,蒙、亳捻軍圍攻靈寶、闋鄉,凡十四日,移兵盧氏、永寧(洛寧)。

太平軍扶王陳德才由商洛取道盧氏

,又折返出潼關,人閿鄉、靈寶等地。

同年,捻軍大舉進入河南,首領姜大林、孫四牙、王懷義、周化臨、孫小明、韓老萬等分率黃旗、藍旗、紅邊白旗、黃邊白旗各部入盧氏山中。

同治二年(1863年),邑令秦家駒率民修建石基磚城牆,將城壕挖深加寬,重修四門,並加修子城(西門甕城)。

同治三年(1864年)3月17日(二月十日),由陝回師的西北太平軍前鋒部隊,抵淅川縣西坪,在豫西活動的捻軍張宗禹部,同時由南召、嵩縣進入盧氏。三月十五日(4月20日),由嵩縣人盧氏境內欒川。廟子諸山區的張宗禹、陳大喜部,在宋發、張曜等部清軍的連續攻擊下,向東南方向突圍,經馬山口人內鄉境。

同治五年(1866年),四月降霜,麥枯黃,果實盡落。

同治六年(1867年),太平天國西征軍由南陽人盧氏,不少青年入伍,三日後東去。

同治八年(1869年),陝西亂軍逃竄,由盧氏城南經過,幸不為災。

同治九年(1870年)正月,盧氏有火光自東而南,風震林木。

同治十年(1871年)九月,駐紮潼關的豫軍丁勇、楊開運等"倡亂劫掠",入閿鄉、盧氏境,旋被鎮壓。

光緒二年(1876年),城內先後開設兩家當鋪。

光緒三年(1877年)旱,大飢,人相食,死者極多,餓殍遍野,此後數年殯葬無鼓樂,廟內無戲,學堂無讀書聲。

光緒四年(1878年)春,瘟疫流行,大旱,夏無麥,秋季谷豐收,多鼠。是年三月,靈寶人張尚義與白蓮教暗約起義,事洩被捕,餘部千餘人在官道口一帶搶糧,焚燒官、富房舍,曾打敗官軍,後因組織散渙失敗。

光緒八年(1882年)六月初四,洛水溢,漂沒田舍、人、物甚多。

光緒十三年(1887年)四月初一,降酷霜,小麥損失嚴重。八月初二巳刻,洛水大溢,上下百多里,洛河渡口六處同時翻船,俱未傷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縣令郭光澍主修的《重修盧氏縣誌》18卷10冊付印。

光緒廿四年(1898年),本縣欒川人柴雲升起事,襲擊盧氏縣城,劫富紳劉吉之母,勒令以lO袋銀子贖回。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十九日,地震。秋,盧氏人民聚眾抗捐,反掉錢糧桌。

光緒三十年(1904年),通令各州、縣,均設高等小學堂,盧氏莘原書院改為高等小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童子試。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創辦郵政代辦所。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縣城北關設稅務機關厘金局,葉某任局長,私加稅額,任意訛詐,商販不堪其苦,致使市場蕭條,激起民憤,遂聚集數千人圍局,將葉痛打一頓,並拉到縣衙論理。縣令懾於眾怒,當眾斥責葉某,並應允調整稅額,葉星夜逃走,此後數年內,

盧氏無厘金稅收。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縣創辦勸學所。

宣統元年(1909年),縣創辦師範講習所,增設第二高等小學堂。

知縣丁炳文為其父慶壽,大唱對臺戲,使用學校課桌設宴,並讓教師幫忙。學生入內堂看戲遭鞭打,於是一哄而起,掀翻宴席,拆毀戲臺,歷數丁某罪狀,勒令丁設宴賠情,師生並呈文省府,不久丁被撤職。

同年秋,為爭民主,縣高小師生圍打盧氏議會參議員常遠太,並呈文省府,旋將縣長李春和撤職,令議會重選。李恆春被選為議長。

宣統二年(1910年),全縣開辦"簡易識字學塾"12所。

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盧氏人民散發傳單,反對徵收巡警稅。

十月,嵩縣王天縱與張治公、憨玉琨率三千人馬,經盧氏出函谷關,加入張鈁統領的"秦隴復漢軍"。

是年,縣第一、第二兩所高等小學堂合併為一校。同年,鎮嵩軍王參軍率兵駐盧"清鄉",在城郊地區殺人數百。

中華民國

元年(1912年),市面流通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縣設中華民國縣署。盧氏稅收機構沿用清制,改為徵收課。

正月二十四日,永寧(洛寧)楊發清率杆眾攻盧氏縣城未克,在高村駐兩日而去。

民國2年(1913年),鎮嵩軍團長付應黃率部駐盧氏清鄉,殺人很多。同年,郵政代辦所改為三等乙級郵局。

6月15日,白郎軍攻人禹縣城,傍晚撤離,時全軍已發展到五、六千人,旋又西進,於30日三路圍攻盧氏城。7月2日離去,出淅川,佔領豫陝重鎮荊紫關。同年10月15日,白朗軍又克新野,次日克鄧縣,旋分兵克唐河、桐柏、裕州(今方城)、盧氏等縣。

11月,張振芳按照袁世凱部署,制定了東西南北中五線"圍剿"白朗軍計劃,其中西線為盧氏、洛寧(永寧)、宜陽、嵩縣等,由鎮嵩軍統領劉振華負責,白朗軍突出重圍而去。

民國3年(1914年),盧氏黑木耳、鹿茸、蘑菇、樹花四種土特產品,送往美國舊金山參加萬國商品賽會,其中黑木耳獲金質獎。

劉協通率官軍道經盧氏追剿白朗軍。

盧氏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元。

寨子西設苗圃一處,面積80畝。

縣創辦師範講習所,設試院(貢院)。

8月,根據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訓令,設盧氏縣佐於欒川鎮。

11月,民勇局長陳繼舜(陳大帥)在靈寶聖文灣捉拿匪首徐保三,交縣處決。

民國4年(1915年)縣創辦女子初級小學校(校址在中廟巷路南)。

當年,徵收公債1.4萬元。

民國5年(1916年),奉省長令,盧氏設立巡緝營。

民國6年(1917年),盧氏縣教育會成立(會址設箭亭)。

10月,杆首陳天治、周大帥率眾攻打盧氏城,未克,燒民房50餘間,杆眾死30餘人。

民國7年(1918年),建立盧氏縣簡易師範學校,校址設儒學前院明倫堂。

秋旱,禾苗斷青,全縣逃往黃河北二千餘人,瘟疫流行,不少人死亡。

民國8年(1919年),連續陰雨四個月,洛河水漲成災,僅城關就衝地500多畝。

5月4日,北京爆發"五四"運動,不久盧氏籍大學生李士偉等5人自北京大學等校返回,傳播新文化、新思想,使盧氏青年耳目一新。

民國9年(1920年)初,正在開封省立二中讀書的盧氏籍學生曹靖華,被選為河南學生代表,赴上海參加全國第一屆學生聯合會代表大會。

三月中旬,杆首孟光彪率部在盧氏縣欒川一帶焚掠。

六、七、八三個月大旱,作物很少收穫,農民生活極苦,有吃樹皮、石頭面度日者,北關設有"人市",賣兒賣女時有見聞,外出逃荒者甚多,有些人被餓死。

學校始改為課堂教學,教材更新為國語、算術、常識、格致(理化)、歷史、地理。

設立模範初級小學校,地址在儒學前院。

10月18日,《新中州報》載,陝縣、盧氏、靈寶、閿鄉等地學生聯合發表文章,對學生抵制日貨,政府從中作梗一事,提出抗議。

民國10年(1921年),夏季豐收。8月,臨汝縣張慶(老洋人)率部萬餘人,攻佔陝州、靈寶失利,敗入戶氏西部活動。

民國11年(1922年),縣府頒佈禁止鴉片條令,但措施不力,禁而不止。

民國12年(1923年)春,陝軍第一混成旅趙樹勳團五個營兩個連,第二路統領郭金榜部五個營駐盧剿匪,逼要糧餉,敲詐勒索,害民甚於土匪,激起民憤。3月,由東灣村開明士紳李庶琨(字仲美)率全縣民眾,陳繼舜率全縣十里局子數萬人圍城驅趕陝軍,陝軍答應三個條件後議和。因陝軍不執行議和條件,次年2月二次圍城,陝軍又諾以再不向農民攤派糧餉而得解圍,糧餉則全加派於城內居民。城內居民不堪其苦,遂向李庶琨求救。同年4月,李又邀集靈寶、洛寧、嵩縣局子和盧氏軍民約10萬人三次圍城,終於趕走趙、郭所部陝軍。1924年5月18日,北京《益世報》發表了共產黨人劉仁靜所寫《豫西盧氏縣民驅趕陝軍記》的消息,影響波及全國。

勸學所改稱教育局,駐箭亭。

民國13年(1924年)秋,縣署頒佈。

設陰晴雨量員及度量衡檢定員。

麻疹大面積流行,不少村莊兒童死亡三分之一以上。

商會會長相國正勾結縣令王文煒把持訴訟,從中索賄,激起民憤,趁為其父祝壽之機,群眾將"博施濟眾"匾砸碎,並向上呈文,縣令被撤職。

民國14年(1925年)7月,連日大雨,黑馬渠水溢漫流,西關遍地皆水,淺處埋足,深處過膝。

老洋人(張慶)、王志武、姜明玉等率眾幾千人,在縣境活動數月,地方紅槍會追至潘河,該部退至靈寶秦池,後又回駐龍駒。

縣基督教會女子小學成立,地址在南巷安家院。

民國15年(1926年)1月,鎮嵩軍柴雲升、王振、憨玉琨、梅發奎等,率部出盧氏北上靈寶。

開始由外地引進人推木質獨輪車。

民國16年(1927年)河南省政府成立,通令縣知事改為縣長,下設民政、財政、建設、教育4科。

盧氏進行第一次土壤調查,在文峪、範裡、五里川、城關布點15個。

創辦私立中山小學,校址設西關關帝廟。

派地方公債款6萬元,又募捐商款6000元。

農曆四月十五日,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一混成旅馬光齋部駐盧氏,八月初五日夜發生兵變,馬被槍殺。

7月,縣設立三年制師範學校,校址設東街文廟。

10月,國民黨盧氏縣黨部籌備委員會成立。

改植樹節為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

教育局由箭亭遷縣城東南隅。

盧氏高等小學校,由駐盧的國民黨馮玉祥新一旅政治部主任餘心清、教官範同兼課,受到學生歡迎,餘、範分別被任縣長、校長。

民國18年(1929年)春,王太、孫士貴率杆眾千餘人,騷擾西南山一帶,殺人兩千餘。搶掠財產無數。

魯山杆首王有率眾402多人,騷擾西南山,燒殺綁票,蹂躪地方。

民國19年(1930年),全縣設民眾學校5所。

創辦盧氏縣環境電話局。

同年,霍亂流行。

民國20年(1931年)廢裡,全縣設3個區,城關鎮成立"文化"、"中華"兩鎮。文化鎮設瘟神廟,管轄城關居民,中華鎮設西街,管轄城內商戶。

兵匪李萬松到盧氏,燒房30多間,搶掠財物、姦汙婦女。

7月,成立民眾教育館,館址設東觀(今汽車站院)。

秋,縣城駐軍獨立旅梁團營長張居娃,勾結南山土匪鬍子平譁變陷城,盤踞29天,姦淫燒殺,將縣城洗劫一空,後由山西警備師馬青宛部剿滅。

建立北關回民小學。

縣成立直接稅、菸酒稅、地方自治稅稽徵處。

盧氏城牆加修炮樓4座,連同原有共8座。

遊醫毛鵬飛在東街設第一傢俬營紅十字診所。

秋,國民黨第七旅旅長王文道,在縣招收綠林武裝部隊,隊未編成,發生潰亂。

民國21年(1932年)正月初十,兵匪劉桂堂萬餘人馬力攻盧城,因城內軍民頑強抵抗,三日未下,竄入欒川。

五月,山洪暴發。六月狂風,冰雹危害最烈。入夏,疫情大作,傷寒、霍亂患者多屬全家,死者甚多。

八、九月間,有官軍張團(張仁軒)、楊團(楊善人)譁變,竄擾盧氏,到龍駒駐月餘,百姓深受其害。

在第四次反"圍剿"中,紅四方面軍在鄂、皖失利,紅三軍在賀龍率領下,自大洪山地區向鄂、豫、陝轉移。11月19日由嵩縣進入盧氏的欒川、香子坪、大石河、文峪、澗西、範村、衙前折人卜象峪,經杜家嶺、橫澗、龍駒、官坡、蘭草,24日出鐵索關進入陝南。

盧氏被定為二等縣,劃設8個區95個鄉,30個鎮,138374人(包括今欒川縣一部)。

民國22年(1933年)三月,國民黨縣政府命令將已種植的罌粟全部毀掉,改種早秋。

十月初二,魯山王有杆眾自嵩縣犯盧,在文峪燒殺搶掠,人民深受其害,後竄入南陽。

民國23年(1934年),全縣舉行第一次運動會,選拔運動員參加河南第十一行政區陝州第一屆運動會,盧氏代表隊榮獲網球冠軍。1936年盧氏代表隊又在省運動會上獲網球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