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隨代花園,名滿神州】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隋代花園,名滿神州】

絳守居園池,位於新絳縣城內西部高垣上舊縣衙後,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隨代花園,名滿神州】

絳守居園池創建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當時為臨汾縣治。臨汾縣令梁軌,引導鼓堆泉開渠灌溉,造福於民;餘水引入城內舊衙後蓄為池沼。池上建洄漣亭。園門名虎豹門,與州衙相聯。蓮池在園西部,與蓄水池負渠貫通,渠上有拱橋券門;洄漣亭在池南,池西有冬景亭(亦稱半亭)。翠竹環繞,百花爭豔,景色秀麗。園中心南北間有一土丘,可通向靜觀樓,樓下有一甬道(亦稱子午梁)。兩側建有花牆,上置花盆,奇異花草,清香撲鼻。子午梁東側有疊石山、影壁、六角形拱券門、春景亭、八卦亭、拙亭、晏節樓、望月臺、蒼塘風堤、孤島等景點。一渠清流,蜿蜒其間。跨水渠,過小橋,登亭閣,留戀於島臺之間。觀花賞景,雅靜宜人。當時專為官宦(太守)、夫人、土大夫遊覽消遣而設,故名守居園池。據史冊記載:唐宋時的知名文人學士奕宗師、岑參、歐陽修、梅堯臣、范仲淹等曾閒步其間,誦詩作賦,飲酒賞月。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隨代花園,名滿神州】

唐長安三年五月(823年),奕宗師撰有《絳守居園池記》,范仲淹有《居園池》詩云:

絳臺使君府,

亭臺參園圃。

一泉西北來,

群峰高下睹。

池雨或躍金,

水簾常有雨。

怪柏鏡蛟龍,

醜石聞驅虎。

群華相依笑,

垂楊自由舞。

靜境合通仙,

清明不知暑。

每與風月期,

可無詩酒助?

登臨問民俗,

依舊陶唐古。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隨代花園,名滿神州】

宋威平六年七月(1003年)通判宋衝撰有《重刻絳守居國池記序》。另外,《集古錄》、《金石錄》、《四庫全書提要》、《山西通志》都有絳守居園池記載。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隨代花園,名滿神州】

明正德十六年(1522年)知州李文浩,清未知州李壽芝等都屢有增修。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隨代花園,名滿神州】

園內盛設亭臺樓閣,建築秀麗,假山聳峙,清水環繞,花卉爭豔,古柏參天,曲徑小橋,景色幽美。閒步其間,心曠神恰。雖經漫長歲月,其總體規規模佈局,尚清晰可辨。這是我國較早的園圃,也是研究我國園林藝術史的重要實物資料。1960年文化部文物局局長、考古專家王冶秋同志,曾專程來新絳縣考察遊覽這座園池,並撰寫有《撥開澀霧看園池》一文,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引起全國各界人士的重觀。文章一開始即吟詩一首:

晉南好戲不尋常,

史蹟綿延萬古長。

猿人更有猿人早,

那論唐虞與漢唐。

他在遊覽絳守居園池時寫道“果然亭臺有致,池沼清涼。”“北面有一座高臺,可以登臨遠望,也可以俯首近觀。我們上去一看,西北是姑射山雄峙,東南面有汾河澮河環繞,城中房屋櫛比,好一座繁華的城市。這就是古絳州的所在。”

【新絳縣絳守居園池,隨代花園,名滿神州】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凡是來新絳的遊客,都要到園池一遊。欣賞我國最古老的園林建築和文人雅士的詩詞歌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