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作為數碼發燒友的我來講,雖然不是專業攝影師。但是也希望自己有更好的裝備,畢竟日常自己也會拍不少數碼產品圖片。本身自己也算是一個藝術生出身,雖然最後沒能走到最後。但是對於攝影也有自己的想法。目前選擇上也會在自己的預算內選擇儘可能好的設備,目的也簡單,其實都是為了自己可能更好的完成體驗。

做了思維導圖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整體會從這些方面回去介紹我的攝影修圖桌面方案。會從色彩管理談到屏幕選擇以及色彩管理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再到重要的儲存和備份環節,分享我對存儲備份的一點心得。最後從我為攝影和後期修圖所購置的裝備分享我為了更高效的攝影后期、工作所購置的快捷裝備以及推薦桌面好物給大家。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色彩管理:

雖然並不是專業攝影師,但是對於色彩管理我一向很認真。在最早選擇顯示器的時候就儘量選擇色彩更好的顯示器產品,比如最早入手的U2410這樣經典的型號。在最早入門的時候會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而在其他方面早期我有購置紅蜘蛛4代定期對顯示器顏色進行校準和管理,紅蜘蛛4在當年算是奢侈品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明基 SW240:

前面一篇文章也提到了這次更新了書房新桌面,為了更好工作,也為了攝影后期修圖考慮,希望可以選擇一臺支持AdobeRGB廣色域顯示器,因為一般拍攝的照片都是RAW格式的方便後期修圖,所以為了後期修圖的時候可以最大的保留相機色彩最好可以選擇一臺AdobeRGB廣色域的專業顯示器就最好了。當然在選擇顯示器顯示器的比例也是重要一環,16:10的在後期修圖上會比16:9的尺寸更好些,畢竟一般照片都是3:2的比例,16:10的在修圖的時候可以顯示更多畫面。再有就是價格方面了,最終選擇了目前性價比很高的明基SW240專業顯示器。這次可以用3K多的價格窺探專業顯示器的表現感覺還是錢花的還是非常值的。而且顯示器開機顯示的時候最直觀的體驗就是顯示器色彩上十分抓人眼球。色彩豔麗,整體都符合專業攝影顯示器的直觀表現。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顯示器採用16:10的外觀設計,大家應該都知道一般照片都是3:2的原始比例。而16:10的顯示器會比16:9的顯示器可以顯示更多的畫面,縱橫比也會壓縮太多。10Bit的顯示面板也讓過渡更加自然。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顯示器背後設計依舊是明基一貫的家族式風格,可以多角度調整旋轉的支架使用方便,而且顯示器左側還集成了USB3.0 HUB功能,方便使用。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豎屏模式下也非常適合調整豎拍的照片或者作為副屏修圖使用。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支架部分與之前明基產品採用類似的設計,安裝拆卸方便。後買藍色的理線孔可以方便線材收納。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底部的接口方面,除了配置了DP以及HDMI接口之外DVI接口的保留對於老玩家也有不錯的兼容性。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一側的USB HUB3.0接口可以方便擴展,兩個USB3.0接口以及一個SD卡接口方便用戶使用。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OSD菜單也顯示這款顯示的專業度,正面的OSD按鍵讓你不需要再去屏幕背後摸索。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單獨的Color菜單選項,對於專業人士來講尤為方便。可以直接選擇不同的色彩模式,你需要印刷還是影視後期都可以快速選擇合適的色彩模式,更是有專門的黑白模式,黑白模式又細分了3種模式可選。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此外信號模式、亮度、對比對都有專門的按鍵可以選擇。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OSD菜單方面除了最左側的是獨立的色彩模式選擇按鍵之外,其他按鍵依次是信號選擇、亮度、對比度以及菜單和取消按鍵。整體邏輯操作清晰,更可以在菜單選擇中自定義按鍵具體功能。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作為專業顯示器的OSD菜單中可以在設置中首先看到當前色彩模式,在第一級顯示菜單中可以看到信號以及寬高比選擇。畢竟這是一款16:10的顯示器,觀感上要比16:9寬一些。畢竟分辨率也是1920*1200的。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此外在OSD總菜單中設置內容更多,像是顯示、色彩模式中可調節選擇很多。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在系統調節下可以調整的內容就非常多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此外遮光罩的加入也讓設備看起來更加專業。裝上配套的遮光罩之後有沒有一種自己也變成大師的感覺?遮光罩的實用性也很高,可以屏蔽外接環境光對顯示效果的干擾,讓修圖的時候不會對色彩進行誤判,最好的還原拍照時的色彩。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由於這款顯示器本身也支持硬件的色彩校準,日常可以定期根據顯示器自帶的色彩管理軟件配合校色儀對顯示器顏色進行校準,一款專業的顯示器想用好,定期校準也是必不可少的。與軟件校準相比,硬件校準的優勢就在於校色數據直接存儲在屏幕的3D-LUT中,更換了主機也無須重新校色。當然,如果你沒有校色儀無法進行色彩校準也不必擔心,畢竟這款顯示器經過了出廠校色,△E≤2已經能確保色彩準確傳達,所以拿到手就可以放心使用。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Spyder X

對於專業顯示器,日常色彩管理是必須的而遮光罩頂部還預留方便調色儀校準顯示器,校色儀設備可以通過預留的區域放入。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一直以來顯示器校準這一塊我選擇的都是Datacolor的紅蜘蛛系列,最近也更新了最新一代的Spyder X Pro版。主要還是由於這一代的Spyder設備有了較大的升級。在校色速度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可以大大提高我的工作效率。日常色彩管理也是更加方便。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色彩校準速度更加快速高效,日常一週一次的校準計劃可以幫助我保持顯示器的色彩。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通過遮光罩進行顯示器測試效果。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這裡也對SW240進行了色彩測試和校準,可以看到測試顯示器的色域為98%sRGB、99%AdobeRGB。以及86%的DCI-P3。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伽馬曲線方面完美貼合光度2.2的曲線範圍,在100%色溫為7450.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在AdobeRGB模式下測試亮度對比度方面最大亮度182.2nit,最低亮度27.4nit,對比度460:1,白點為7200~7500k。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在不同模式下測試亮度、對比度以及不同預設的白點,可以看到在黑白模式下亮度最高。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在屏幕色度均勻性上,4號區域最接近D65,3號區域色度差值最大為2.6。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屏幕亮度均勻性方面,9號區域亮度最大為154.5nit,5號區域亮度最低為127.4nit。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屏幕色準方面,48種顏色測試下來,最大△E=1.98,最小△E=0.07,平均△E=0.62。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此外SW240還支持硬件校色,搭配明基自家的Palette Master Element軟件就可以進行顯示器校準,目前主流的校色硬件都是支持的。這裡也可以看到我常用的紅蜘蛛4代以及5代,不過目前還並不支持最新的Spyder X系列產品。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可以查看顯示器設置,默認就是原生色域。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搭配紅蜘蛛5可以看到校準完成的顯示器參數,亮度與色溫都十分接近目標色溫。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此外為什麼把iPad 2018放在色彩管理上?

其實iPad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娛樂,日常在桌面追劇。日常記錄代辦事項,以及做思維導視圖等等。文章開頭的思維導圖就是iPad製作的。偶爾也會畫上幾筆,這裡先拿出來的意義主要還是後面也談到我最近又選擇了Wacom的新設備,影拓Pro手繪板,在後面的內容會詳細介紹兩者的不同應用。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iPad 2018性價比我覺得會非常高,當然目前iPad mini5也會是一個不錯選擇。畢竟處理器更高、屏幕也會略好些。(看似生產力,實際愛奇藝)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儲存管理備份:

其實不管做什麼工作,日常對於工作資料的備份方式是多種多樣。可能很多用戶選擇優盤或者移動硬盤都可以完成備份。但是對我來講可能這些都不太夠,我一年大概會拍攝300G~400G的照片文件,當然這些都是歸檔的內容,其中包含全部的RAW格式文件以及我輸出的各種版本的jpg格式文件。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對於這些照片的管理備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照片、硬盤或者其他資料管理上我一般都會選擇NAS產品來進行備份和日常管理。理由也很簡單,隨著電腦性能越來越高,其本PC身存儲也都主要選擇SSD來保存。SSD目前來講還是價格較高,容量遠比不上傳統機械硬盤。所以日常選擇NAS對多平臺多設備文件管理都更加方便,性價比和安全性上也都有充分的保證。

QNAP TS-428:

NAS設備,我選擇的是QNAP的TS-428這款,日常這款除了價格便宜之外在其應用上也十分方便,像是快照功能,文章多了之後的Qsirch內容索引功能都非常好用。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TS-428採用白色的外觀設計,相比傳統的黑色NAS似乎可以更好的融入家居環境。ARM構架的處理器4盤位NAS設計。最主要價格十分便宜,1600左右就可以購得4盤位NAS,日常讀寫、應用打開速度都很快。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正面7個隱藏式指示燈設計,底部兩個按鍵設計分別是電源鍵以及一鍵複製鍵和一個正面的USB3.0接口。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主要接口都在NAS背後,兩個千兆網絡接口支持聚合,還有3個USB接口以及一個AUX接口和電源接口。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附件方面,最大功率的90W的電源適配器以及兩根CAT5類網線和若干2.5吋硬盤固定的螺絲就是全部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硬盤支架支持快裝設計,我選擇的依舊是4T紅盤的組合。16T的容量作為內容備份也是足夠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西數紅盤作為NAS專用盤,NASware3.0技術而可以讓硬盤更好的被NAS使用。日常及時長時間讀寫也沒有問題。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內部結構一覽,值得注意的是這款並不支持內存升級哦。但是目前2G的配置也肯定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拆機方面和之前一致,取下機身背後螺絲即可拆解。注意裝回去的時候對齊一下鎖位。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雖然非X86構架,但其本身1.4GHz的主頻+2GB DDR4 RAM的組合日常也都是足夠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NAS管理:

日常管理方面推薦Windows用戶使用Qfinder Pro進行NAS的管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Qfinder可以查看目前設備配置,設備內硬盤使用情況、硬盤型號。還可以直接在這裡對設備進行升級,可以查看當前設備升級狀態。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NAS的系統管理界面依舊是熟悉的 系統,整體非常清爽。而且可以查看目前設備的運行狀態。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在存儲管理上過本身4盤位設備可以組建多種Raid模式,我是比較推薦Raid5,兼顧容量、讀寫速度以及安全性。本身選擇NAS就是為了數據安全。當然如果設備中有非常重要的數據內容,我是不建議數據盤和PT下載設備掛鉤,其實三盤就可以實現Raid5了,另外分一個單獨的硬盤作為PT下載就好了。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當然第4個盤位用SSD來做高速緩存也是不錯的選擇,3塊HDD做Raid5保證容量和數據安全。在有一塊ssd用來做高速緩存也是不錯的選擇。本身QNAP對於SSD加速就有不錯的支持。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備份方面我建議使用Qsync來進行設置,選擇你需要備份的文件夾。像是我主要來備份日常我的照片管理,畢竟這些是無價的。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通過Qsync還可以測試當前的設備鏈接速度,這個速度直接和你當前的網絡環境有關係。日常開機自動備份還是比較安心的。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選擇開機啟動這個程序,就會進行自動的備份管理,在設置時注意準則中衝突時的動作準則、分享準則。最好的方案就是“我自己會為各個檔案做決定”。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安裝了軟件之後,選定的備份文件夾可以看到照片當前是否已經備份了。方便了解備份進度。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日常備份主要還是通過網絡中存儲管理進行讀寫,測試可以看到在千兆條件下讀寫速度都可以達到峰值速度。所以並不需要對於速度有過多的擔心。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iSCSI硬盤擴展功能:

當然為了更方便,依舊為電腦增加存儲空間,我一般會選擇iSCSI設置,可以給電腦掛載網絡硬盤。日常使用更是可以像是本地一樣達到存儲要求。在NAS上簡單設置之後就可以在電腦上設置了,在存儲與快照總管種可以看到iSCSI存儲,這裡設定好你分出的空間即可。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在計算機控制面板中找到管理工具點進去就可以看到iSCSI發起程序點進去進行設置即可。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在iSCSI發起程序屬性中查看發現,點擊發現門戶。之後可以在目標下看到NAS中設置的iSCSI下的網絡硬盤了。如果你是多設備用戶的話,可以看到這裡的設備名稱。開機沒有看到網絡硬盤的話這裡可以查看硬盤的當前狀態。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做了上面的步驟下面就要在計算機管理中找到硬盤管理,和一般硬盤一樣新建磁盤即可。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後面網絡硬盤其實就和本地磁盤一致,只要在網絡環境下都可以使用。1T的容量對於現在筆電或者僅有SSD的臺式機的話都是一個不錯的硬盤解決方案。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iSCSI掛載硬盤速度測試,可以看到在千兆下已經可以跑出傳統硬盤速度。所以實際體驗並不輸給主機上掛載的機械硬盤速度。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手機備份Qfile應用:

本身手機上一直有QNAP配套的app,使用還是比較方便的。最主要的還是Qfile這款軟件,可以查看NAS存儲管理還可以做好手機端的備份同步。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其實整體感覺手機只要有Qfile一個軟件就可以搞定全部NAS功能,當然是說其他的不重要。只是說這款真的很好用。可以查看NAS保存的文件,照片管理、視頻影音管理等等。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另外還可以設置移動設備的文件備份,對於手機主要還是照片備份。像是蘋果用戶這個功能可比iCloud好用多了,而且空間很大,在不用每月那21塊錢買空間了。支持Live Photo照片備份,可以備份照片以及視頻格式。而且對於蘋果用戶的HEIC格式文件可以直接選擇上傳為JPG格式。整體還是非常方便的。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優盤及移動硬盤:

對於NAS之外我還會選擇移動硬盤和大容量U盤來進行充分的內容管理。相比NAS的備份,這裡就日常就需要手動管理,這樣的冷備份也是日常對於重要資料備份重要的一環。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日常重要資料也可以通過優盤插在NAS前的USB接口一鍵備份。

#桌面分享#工作桌面重建,分享攝影師桌面好物(上)

還有部分內容在下篇,請連續閱讀。

以上就是我這次分享的內容,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在搭建自己的攝影或者修圖桌面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