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在藏語中意思是“僧人的宮殿”,拉卜楞寺與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和青海的塔爾寺同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宗主寺。

那一天,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不為來生。

只為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據說這首詩並非出自倉央嘉措之手,但無論怎麼樣,這首詩流傳廣泛,深入人心。今天感受這首詩的含義,寫盡這世間的的愁腸百結,掙扎彷徨。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轉經長廊上,有一臉凝重的藏族漢子,有滿臉風霜的藏族婦女,有拄著柺杖步履蹣跚的老阿媽,也有牽著媽媽的手的孩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轉經路上,神情專注虔誠,絲毫不為外界所打擾。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站在山坡上俯瞰拉卜楞寺,生出許多感慨,在這佛國秘境裡,我感覺到信仰的強大,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更有凝聚力。

拉卜楞寺的轉經筒總是吱吱呀呀轉個不停,佛殿內的酥油燈和桑火也不曾熄滅過,藏民們來到拉卜楞寺,一圈又一圈的繞著寺院轉經唸經,一遍又一遍在佛前磕頭祈禱。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我坐在山坡上的花叢裡,遙望佛國。

三坡上有成群結隊的人,有三三兩兩的僧人在遊玩。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自1709年創建至今,已經成為包括顯、密二宗的六大學院、108屬寺和八大教區的綜合性大型寺院,形成了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包括建築、學院、法會、佛教藝術、藏經等,被譽為“世界藏學府,這裡也是甘肅佛學院的所在地。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卻仍有那麼多人卻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跟著奶奶轉經的藏族小孩,他一直回頭看我們,好奇的打量著我們這些外來人,又毫不遲疑的去追隨奶奶的腳步,在奶奶的誦經聲中,他也轉動著沉重的經筒。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有一條環形的轉經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共有一千七百多個轉經筒,環繞整個寺院,綿延3.5公里,長長的轉經長廊,是藏民的希望之路,他們嘴裡默唸六字真言,目光堅定沒有雜念,他們永不停歇的朝拜,以期靈魂超越塵世進入天國。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貢唐寶塔是拉卜楞寺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除了大經堂外,它是拉卜楞寺最引人矚目的建築。

在貢唐寶塔上可以拍到拉卜楞寺全貌,登上寶塔需要20元門票。

在對面曬佛臺的山坡上,也可以俯瞰拉卜楞寺全貌。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的轉經筒總是吱吱呀呀轉個不停,佛殿內的酥油燈和桑火也不曾熄滅過,藏民們來到拉卜楞寺,一圈又一圈的繞著寺院轉經唸經,一遍又一遍在佛前磕頭祈禱。

柺杖蹣跚的老人,稚氣未脫的孩子,滄桑的藏族婦女,有的千里迢迢跋涉而來,一身疲憊,滿身灰塵,但此時此刻,他們的必定是心中充滿歡喜,走在拉卜楞寺的轉經路上,與佛的距離是如此之近。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從山坡上看大夏河北岸,拉卜楞寺,密密麻麻的僧舍猶如阡陌縱橫,鱗次櫛比的佛殿猶如帆檣林立,四下升起的桑煙如雲霧繚繞,民居散落其間,不知是不是與釋迦牟尼“凡聖同居”的理念暗合。

山坡上開滿了格桑花,斜陽裡,在風中搖曳,三坡上有三三兩兩的蹭人走過。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暮色中的拉卜楞寺,是那樣的靜謐安詳,夕陽照在金鼎,輝煌耀眼,深藍色的天空上不時有老鷹鳴叫盤旋,塔頂風鈴叮咚,經幡隨風舞動。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清晨,拉卜楞寺從夢中醒來,佛光又照耀在轉經的路上,拉卜楞寺生機勃勃。我穿過一個小門,走過錯落的臺階,到了大經堂,很多喇嘛在經堂外站著,三三兩兩,成群結隊的,我從幾個門口往裡張望,經堂裡莊嚴肅穆,門口放滿了喇嘛的鞋,我也看到有的藏民抱著不知道什麼花,一束束的放到經堂門口,想必也是祈福的意思。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街頭,遠處山上雲霧繚繞,有群鳥掠過天空,狗兒在馬路上玩耍,鴿子在人們腳邊悠閒的覓食,街頭上掛滿了紅旗,迎接“七 一”黨的生日,拉卜楞寺的桑煙繚繞,和諧安詳。

藏人的“清華大學”拉卜楞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