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父留下传家宝,女儿收藏30年,专家300元收走,现成镇馆之宝


明朝初年,一丁姓人家逃荒讨饭来到山东黄县,丁家人来到黄县后偶得机缘被当地一善人所救。善人不仅给了丁家人一顿饱食,还给了丁家几两散碎银子做本钱。丁家人就靠着这几两碎银子起家,从开烧饼摊、卖稀饭开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家财。图为:丁家庄园

康熙年间,经过丁家几代人的努力,丁家日渐繁兴。丁家秉持“以学入仕,以仕保商,以商养学”的家风,逐渐走向繁荣鼎盛。在康熙年间,丁家总资产达54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两年的财政收入,时人称之为“丁百万”。图为:丁百万

时至今日,当地仍然流传着“黄县房,栖霞粮,蓬莱净出好姑娘”的民谣,黄县房指的就是丁百万家的房子。丁百万家在鼎盛时期共有宅第3000多间,占了黄县的大半个县城。如今在龙口,依然可以看到丁家遗存的“西悦来”宅第55栋243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但这几百间房屋还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图为:丁家庄园


丁家为黄县首富,延续了长达三百余年。其长盛不衰的原因在于以仕保商的政策,丁家在发家致富之后,便非常注重培养族人子弟读书,这些子弟读书考得功名有个一官半职之后,便成为了丁家生意的靠山。也因为如此,丁家开设的当铺、钱庄遍布全国11个省市。图为:丁家庄园

清朝末年,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宫内一位太监盗出一床席子卖到了丁家在北京的西悦来当铺,太监当场要5根金条。丁家掌柜丁宝检当场买下了这床席子。丁宝检买到席子后,将其带回了山东龙口的丁家庄园。图为:金条

转眼清朝灭亡,民国已降。在军阀横行,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年代,像丁百万这样的富户人家倒成了最容易被关注的对象。于是当得知丁家藏有大内席子一床时,当时的黄县伪税务局长孙某,以威逼利诱为手段,用几百块大洋强行从丁家买走了这床席子。图为:武昌起义


孙某夺得席子后,对这床席子爱不释手,于是将其带回了牟平解甲庄老家珍藏起来。1930年代,孙某在家中病危。临死之前,孙某叫家人将那床席子拿出交给女儿孙秀英。孙某对女儿说道:“此物是传家之宝,千万要好生收藏,不能贱卖!”交待完后事,孙某便很快死去。民国警员

孙秀英接过传家宝,成为了这一宝物的继承人。她不清楚这席子的来历,但她知道这东西是父亲传下来的,要她用性命来看护的宝贝。于是孙秀英不敢掉以轻心,用一个木盒子将这床席子装了,再用绳子捆好藏在一个大衣柜里。图为:家中的旧柜子

1963年,烟台地区成立了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史征夫亲自带着一个小队到牟平进行文物普查和征集工作。一位村民告诉史征夫等人,孙家有一床席子据说有百余年历史,席子系孙家先人所传,藏在家中已经有30余年,兴许是件宝贝。图为:农村老照片


史馆长听闻此事后,当即找到了孙秀英。此时的孙秀英已经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当年老父的嘱托历历在目。孙秀英起初否认家中藏有席子,但经过专家多次登门求购,又晓以大义,最后专家以300元将席子征收上交。图为:象牙席

原来这床席子不是普通的席子,这是一床象牙席。清朝雍正年间,清廷内务府督办了5床象牙席作为皇帝御用,当时由于广东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象牙来源,于是象牙席由广东的牙雕艺人负责完成。图为:象牙席局部

象牙席先要将象牙分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极细小的宽约0.2厘米的薄片,又称之为牙丝。用象牙劈成的丝,磨光打平之后,然后编成人字形纹路的席子。象牙席制作费工费料,耗损大量金银。因此在制作了5床象牙席后,雍正皇帝便下令停止象牙席制作,象牙席因此仅有5条,极其珍贵。图为:象牙


这五床象牙席,如今仅有3条存世,一条在故宫博物院,一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条就是孙秀英收藏了30多年的传家宝。这3条象牙席稀世罕有,被称之为绝世珍宝。1960年,故宫博物院的象牙席被定为一级文物,无价之宝。图为:北京

最后,孙家的这件象牙席被收入博物馆。1984年,这床象牙席被定为一级国宝,无价之物,成为了烟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若论市场价值,其价值至少超过5亿人民币。图为: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