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蘇州園林的絕妙之處,不僅在於其精巧的設計,更有趣的是與其相關的淵源、人物和故事。有人曾說過,一座拙政園就是一部濃縮的《紅樓夢》,今天我們就挑一個小章回來說說“鴛鴦廳”的人和事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拙政園的鴛鴦廳是一處很特別的建築,四個耳房的窗戶上鑲嵌著菱形的藍色玻璃,透過藍玻璃,可以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園林,很有趣。之所以稱其為鴛鴦廳,大概有這麼三個道理,一是從其建築形式上講的,這個大廳內部一分為二,北邊是男主人會客場所,俗稱“男廳”。南邊是女眷會閨蜜的,俗稱“女廳”朝向上男廳朝外而女廳面裡面積上男廳大而女廳小。這種佈局,古建築裡就叫鴛鴦廳。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二是男廳面水,池塘裡養著36只鴛鴦,所以名為“卅六鴛鴦館”。女廳臨院,天井裡種著18株山茶花,古人傻傻分不清,把山茶花也稱為曼陀羅花,所以名為“十八曼陀羅花館”。鴛鴦戲水,琴瑟和諧,也有祝福主人家庭幸福的寓意。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三是在蘇州話裡,鴛鴦一詞往往用作形容詞,指那些本該一樣而實際上不一樣的兩樣東西,比如說今天早上我趕著出門,居然穿了兩隻不一樣的襪子,到辦公室坐定才發現,只能苦笑著自嘲一下:竟然穿了雙“鴛鴦襪子”。所以南北差異大的廳房自然就是鴛鴦廳了。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卅六鴛鴦館”由洪均題寫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陸潤癢書寫的“十八曼陀羅花館”

鴛鴦廳裡的兩塊匾額可是大有來頭。“卅六鴛鴦館”出自清代同治7年狀元洪鈞之手,“十八曼陀羅花館”則是由同治13年的狀元陸潤庠書寫。在蘇州話裡,陸和綠同音,兩塊匾額分別出自紅綠兩位狀元,又契合了“紅男綠女”之說。洪鈞的故事,我們之前說過了,今天再來說說陸潤庠其人。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陸潤癢半身照

陸潤庠,生於1841年,來自享譽江南的“米自量”家族,父親名叫陸懋修。現在閶門內下塘街9、10、11、12號,就是陸家故居。陸家雖是蘇州世家,但陸潤庠的出生地卻是鎮江丹徒(今江蘇鎮江)學舍。鎮江,古稱 “潤州”;地方學校,古曰“庠”,所以取名“潤庠”。陸潤庠是清代第101位狀元,也是蘇州的最後一名狀元,官至太保、東閣大學士,曾任光緒與宣統兩帝的老師,也是一代名儒。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陸潤癢《書法四屏》

陸潤庠很儉樸,雖貴為一品,卻衣著如寒士,而且性格內向,甚至有些刻板,喜怒從不形於色。比如,陸潤庠喜歡京劇,但他從來不自己提出去看戲。別人喜歡叫好,捧角,而他正襟危坐,紋絲不動,有時還閉著眼睛,類似老僧入定。戲園子裡的服務員見他一身布衣,以為他是高官的僕人。其實,陸潤庠那是在傾心聽戲,暗中擊節,心中隨唱呢。

民國四年,陸潤庠病死,享年74歲。陸潤癢生於鎮江,長於蘇州,死於北京,可最後卻葬於湖州,這是為什麼呢?這裡面有講究。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如今的湖州妙西鎮

據說清末同治年初,湖州妙西鎮潘村有位潘姓的大地主,為及早安排後事,請風水先生在村西南的一個山塢裡為自己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隨後即叫工匠為其營建“壽穴”。豈料,壽穴初成,第二天即被掀翻,如此往復竟達三次,這位潘姓地主百思不得其解,也找不到掘墓之人。就在其“壽穴”第三次被掀翻的當晚,一位慈眉善目、長鬚白髮的土地公公前來託夢,告訴他:“這裡不是你的墳基,而是蘇州‘米自量’、陸狀元家的墳基”。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竟有這樣的事?潘姓地主大惑不解,於是,就租了船親自前往蘇州查詢。但他遍尋蘇州,也打聽不到“米自量”的所在,只好悻悻而歸。回程途中,帶去的米剛好吃完,於是就向周圍居民打聽購米的地點,一位好心的居民告訴他,你就到閶門內下塘街“米自量”那兒去買米好了。他們陸家行善積德,你去買米,不給錢或隨便給點錢都行,量多少米可根據你自己的需要而定。潘地主一聽,大喜過望,立即搖船到下塘街,並告知他家修墳被掘的故事。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閶門內下塘舊照

原來,當時陸潤庠尚未高中狀元,而其父及祖父、曾祖父均為蘇州名醫,並世居於蘇州閶門內下塘街,陸潤庠為其第七世孫。為了懸壺濟世,其父輩一面行醫積德,一面又開了個“小米行”,專門用於賑濟窮人,人稱“米自量” 。

陸潤癢的父親陸懋修聽了潘地主的話也很好奇,隨即一起趕往湖州肇村,但見東西兩山對峙,氣勢雄偉,風水極好,西邊一座山宛如靈龜,人稱龜山,東邊一座山宛如四腳蛇,世稱蛇山。陸懋修當即決定將壽穴選定在這裡。

說來也奇,後來,陸潤庠果然高中了狀元。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拙政園遠香堂

我們再說回拙政園,在遠香堂裡有一副52字的長對,就是陸潤庠寫的,陸潤庠的書法極好,有口皆碑,他和洪鈞雖然“一紅一綠”都是狀元,性格卻截然相反,並且還有一段扯不斷的關係。

陸潤庠的女兒陸玉珍,嫁給了洪鈞的兒子洪洛。可是洪狀元卻是風流倜儻的新派人,娶了花船女為妾,也就是後來的賽金花。當時,性情保守的陸潤癢對此事就非常不滿,後來洪鈞去世之後,賽金花想回洪家,被拒。一方面因為賽金花是妓女出身,有辱洪家聲名,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是,洪鈞的兒子洪洛也剛剛去世,陸潤庠的女兒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賽金花如果回去,就成了一門兩代寡婦,很難相處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 賽金花

賽金花也算是有個性,就搬去了上海重操舊業,迅速成為名妓。這下,陸潤庠的臉上掛不住了,每次聽到上海方面關於賽金花的傳聞,就好像被人打了幾個耳光。於是,陸潤庠聯合幾位士紳把賽金花趕出了上海,賽金花這才北上天津,後來成為了名聲赫赫的“賽二爺”。——用當下的時髦話來講,這算不算是一種“互相成就”呢?

回頭再想想,拙政園裡這座別緻的“鴛鴦廳”裡竟然懸掛的是這樣兩位性格鴛鴦,又相愛相殺的親家狀元的兩塊題匾,真的是太應景了。

陸潤癢,蘇州的最後一位狀元

出品方 | 喜悅聲創

監製 | 樂軒

主播 | 馬穎

後期/排版 | 多多

- 圖片均來自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