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国产化大硅片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半导体全产业链的眼光看,最基础的一环是材料产业,没有材料可谓是“无米之炊”。半导体材料细分起来有成千上万种,而其中的半导体大硅片可以说是半导体产业最基础、最直接、最核心的材料,没有之一。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半导体硅基材料正在朝大尺寸和功能化方向发展。从尺寸演变上看,从上世纪90年代的4英寸、5英寸、6英寸硅片,到现在的主流产品8英寸、12英寸(300mm)硅片。18英寸(450mm)的硅片一直在研发中,目前尚无商品化产品,也看不到产业化时间表。

从功能化方向看,一方面是应用于处理器(CPU、GPU)、存储器(DRAM、NAND FLASH)、逻辑电路(ASIC)的硅基大硅片,另一方面是从体硅材料向SOI材料发展的趋势,相比体硅,SOI的优势在于抗辐射,延续摩尔定律,并有超越摩尔的发展趋势。

国产大硅片: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大硅片材料,目前还处于被国外大公司垄断的格局,尤其是300mm硅片,全球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和垄断态势,并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在硅片材料市场,三菱住友(SUMCO)与信越(Shin-Etsu)两家日本厂商长期占据全球硅片市场一半以上份额。2016年12月,环球晶圆(GWC)并购MEMC,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硅片厂商。2017年2月,SK集团接手经营LG Siltron,LG Siltron 更名为SK Siltron。2017年5月,SUMCO决定砍掉大陆武汉新芯的硅晶圆订单,优先供货给台积电、英特尔、美光等大厂。2018年硅片材料全球Top 5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1%, 300mm硅片Top 5的市场份额约98%,垄断度与集中度非常高。


国产化大硅片进入快速发展期


▲ 2016年硅片市占率


国产化大硅片进入快速发展期


▲ 2017年硅片市占率

中国的300mm晶圆制造版图

目前,中国大陆正在掀起一股300mm晶圆制造建厂热。据统计到2018年底,12英寸(300mm)晶圆生产线已投产14条,还有15条线宣布在建并预计2020年前投产。


国产化大硅片进入快速发展期


▲ 中国在建和已投产的300mm晶圆制造生产线

(数据来源:中科院微系统所战略研究室)

据统计,中国300mm硅片需求将从2019年的Q3约57.4万片/月增加到2020年Q4约72万片/月。

从300mm晶圆厂设备安装产能和300mm硅片出货量对比来看,目前300mm晶圆厂总的规划产能(含在建项目)是1080万片/月。SEMI预测2020年300mm晶圆厂设备安装产能为563万片/月(约为规划产能的52%)。随着晶圆厂安装产能的提升,300mm硅片需求量将进一步上升。

半导体硅片技术发展路线

集成电路在摩尔定律指引下不断微缩(scaling),到28nm开始分岔,一条是按照FinFET结构路线继续微缩,一条是走向FD SOI。FinFET的代表企业是TSMC、英特尔和三星电子;FD SOI是三星电子、格罗方德、ST和HLMC。

SOI,绝缘体上的硅(Silicon-on-Insulator),是一种功能性高端硅基材料,是差异化功能性集成电路衬底材料。它的特性有:全介质隔离、抗辐射、抑制短沟道效应、高速、低压低功耗和低成本。

SOI作为高端硅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4G/5G手机射频前端、物联网/传感器、3D人脸识别等领域。在国防电子、硅光子、手机、传感器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有SOI的应用。在手机应用领域的RF器件,占了SOI总用量的60%。

国内硅片企业发展现状

在经历了一波晶圆制造代工建厂的高潮后,硅片材料产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期。据统计目前在建和规划的硅片企业有十几家:华东片的徐州协鑫半导体、德州有研艾斯、宜兴中环领先、上海硅产业集团(新傲、新昇)、杭州中欣晶圆、衢州金瑞泓,以及嘉兴中晶半导体;中西部的郑州合晶、西安奕斯伟、宁夏银和半导体、重庆超硅半导体,还有大家不怎么熟悉的邛崃超硅半导体、自贡经略长丰、钦州中马启世等。

综合以上国内企业的特点,虽然有量但其发展质量让人堪忧。尤其是国内12英寸/8英寸发展现状呈现小而散(14家),缺乏国际竞争力;其次让人担忧的是将来全部投产会不会产能过剩?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从现在各公司公告的规划的12英寸月产能之和已经达到了692万片,这个数字已经大于了世界总产能总和。

上海硅产业集团董事长李炜告诉我们:“各公司公告的8英寸(重掺)硅片产能严重过剩,8英寸(轻掺)硅片需要在技术上突破,在成本上需要与Top5去竞争。目前来看12英寸硅片只有上海新昇取得了产业化突破,其他厂家还处在研发阶段。“

单晶硅片成长史

让我们来看看那张著名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到,集成电路生产用材料元素,已从1985年的约10个元素,上升为2015年的约50个元素。30年发展了约5倍。这个数字从侧面反映了半导体材料技术的进步。

谈到硅单晶,我们必须感谢一个人,这就是波兰科学家扬•邱克拉斯基(J. Czochralski)。他发明了提炼单晶硅的邱可拉斯基法,又称直拉法,这是一种用来获取半导体(如硅、锗和砷化镓等)、金属(如钯、铂、银、金等)、盐、合成宝石单晶材料的晶体生长方法。他在1916年就发明了这种方法,直拉法最重要的应用是晶锭、晶棒、单晶硅的生长。

单晶硅片诞生于于50年代,60年代开始从1英寸硅片做起,到70年代的2英寸、3英寸、4英寸硅片,80年代开始做5英寸、6英寸硅片。从8英寸(200mm)硅片于1990年开始投产,到2000年的12英寸(300mm)硅片投产,中间相隔了10年。2010年前后由英特尔主推的18英寸(450mm)超大硅片由于投资过大而没有完成,现在依然看不到商品化的时间表。

单晶硅圆片按其直径分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300mm)及18英寸(450mm)等。直径越大的圆片,所能刻制的集成电路越多,芯片的成本也就越低。但大尺寸晶片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也越高。单晶硅按晶体生长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拉法(CZ)、区熔法(FZ)和外延法。直拉法、区熔法生长单晶硅棒材,外延法生长单晶硅薄膜。直拉法生长的单晶硅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二极管、外延片衬底、太阳能电池。区熔法单晶主要用于高压大功率可控整流器件领域。外延片主要用于集成电路领域。

大硅片生产工艺技术

现在一般的概念8英寸(200mm)以上的尺寸都可称之为大硅片。大硅片的生产工艺技术也是从拉单晶开始,不仅仅是面积增大带来的工艺复杂度增加,而且在其他诸多控制因素上要求更高了。例如:对氧含量及其径向均匀性、杂质控制、OISF控制等等。而其中对缺陷控制、氧沉淀控制、电阻值定量,以及掺杂及其径向均匀性的要求也更高。

行业专家说,硅片核心技术史是一个挑战极限的过程。例如晶体生长,已经到了完全消除原生缺陷的完美状态。表面洁净度,其颗粒尺寸19nm,要求1/100个 PM2.5。片内平整度要求指标10—100nm,好比1000公里只能有1-10cm的起伏。而金属杂质对大硅片更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指标,其表面金属含量要求是1x10的7次方原子/平方厘米,好比在1千万硅原子中不到1个金属杂质。体金属含量要求是1x10的9次方(原子/立方厘米),相当于1000倍地球人口找不到1个人。

从晶体生长的发展方向看主要是提高可用晶体的有效长度。其次是面向应用晶体的研发,存储器件近完美晶体,射频器件超高阻10000欧姆-厘米,功率器件超低阻0.001欧姆-厘米。

颗粒的尺寸也在不断演进。半导体工艺从40-28-20-12nm技术节点的摩尔定律进化,颗粒尺寸也按照37-26-19nm尺寸演进。不仅对颗粒的尺寸有要求,数目也要求在个位数。

大硅片对平整度的要求更加苛刻。由于EUV的延迟,促使英特尔在22nm节点及之后的14nm、10nm首推了double、triple和quadruple的图形化,对硅片的局域平整度(site flatness)提出了苛刻的10nm要求。

上海硅产业集团的国产化使命担当

半导体硅片材料在市场中呈现“倒三角”的地位,半导体硅片120亿美元市场规模支撑了4800亿美元的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和大于20000亿美元的全球电子应用系统市场规模。

大基金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的硅产业集团(NSIG),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硅材料产业及其生态系统发展的公司。NSIG皆在通过投资、并购、创新发展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硅材料产业综合竞争力,通过国际并购和国内投资建立国产大硅片产业平台。

上海硅产业集团着眼于全球布局,旗下海外公司有控股11.5%的法国Soitec,100%控股的芬兰Okmetic。

Soitec是全球最主要的MEMS硅片/SOI供应商,专注于定制化、高附加值晶圆产品,同时具有200mm硅片量产技术能力。Soitec是全球最大的200mm、300mm SOI生产商,SOI市场占有率超过70%。芬兰Okmetic是一家200mm硅片供应商,原全球第八大硅材料公司。也是全球最主要专业提供MEMS等传感器领域的200mm/SOI等特殊用途的硅片供应商。

硅产业集团的国内布局,旗下有上海新傲(控股89.2%)和上海新昇(控股98.5%)。

新傲聚焦SOI业务,寻求SOI差异化发展路线,目标建设国内高端SOI生产线。目前有6寸8寸线各一条,12寸工厂已建好,待时机投资生产线。2018年新傲营收创出历史新高,主营收入突破7亿元。其中外延业务同比增长38%,创历史新高,SOI销售实现翻番。新傲有计划建立300mm SOI生产线,年产能100万片。

新昇聚焦300mm硅片研发与产业化,也是第一家国产大硅片量产企业。新昇2014年开建,2016年10月31日,采用直拉单晶(CZ)法成功地拉制出第一根大产率300mm硅晶棒。2018年正片通过认证 达产10万片/月 NPS研制成功,销售实现翻番增长。2019年逻辑28nm、存储正片等开始认证,第一百万片产品下架。现有产能已达10万片/月,扩建后可达100万片月产能。

上海硅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将按照“一二三”的发展战略:“一站式”硅材料供应商;两个平台:“大尺寸硅片”和“SOI特色硅片”;三条路径:自主创新发展、对外合作并购、建设生态体系。

上海硅产业集团董事长李炜告诉我们,“成立硅产业集团的意义在于借力国家集成电路政策的推动,以实现国产大硅片的战略需求。大硅片研发与商业化道路尤其艰难,技术人才,产业积累,缺一不可。现在新昇的国产大硅片已经突破了从“0”到“1”的第一关。“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企业实现从“0”到“1”的第一关,更重要的是实现从“1”到“∞”的国产大硅片的终极跨越。这个目标,不仅是硅产业集团的使命担当,也是我们全体半导体人的使命担当。

(文章产业数据来源于上海硅产业集团,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