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從葛洲壩水利樞紐到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新中國創造了這些水利奇蹟

浩蕩的江河,是人類的生命之源,人們在江河的懷抱裡繁衍生息,書寫歷史。

從大禹治水,到李冰修建都江堰,再到大運河的開鑿,治水患、興水利,治水傳統與中華文明相伴相生。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更是舉世矚目。黃河小浪底、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一座座水利設施巋然屹立,構築起跨越南北、互濟東西的新水網。

從葛洲壩水利樞紐到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新中國創造了這些水利奇蹟

△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仲志餘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金沙江干流下游,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交界處,巍巍河山之間,一處宏偉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它便是白鶴灘水電站。

這是當前全球在建裝機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工程,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建成後是僅次於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歷時10多年的科研、勘測、設計和6年多籌備,2017年8月3日,白鶴灘水電站工程進入主體工程全面建設階段。

在全國政協委員、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仲志餘眼裡,白鶴灘水電站的修建,不光讓全體水利人振奮,也足以令國人為之驕傲。

從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專業畢業後,仲志餘投入到長江開發保護工作中,對於長江這條母親河,他傾注了深厚的情感。在他看來,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江水利史上就有許多激動人心的“第一次”。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一直是長江防洪的重點,1950年長江委成立後就著手研究荊江防洪問題,1952年第一次在長江中下游幹流建成國家級分蓄洪工程——荊江分洪區。

從葛洲壩水利樞紐到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新中國創造了這些水利奇蹟

△葛洲壩水利樞紐開閘衝沙

葛洲壩水利樞紐是我國在長江干流興建的第一個綜合利用工程。“興建葛洲壩水利樞紐,在設計過程中面臨了多方面的困難,其工程規模在當時超過了國內任何水利水電樞紐工程,某些項目還超過了國外的水平。”仲志餘表示。

1972年周恩來親自制定了葛洲壩工程建設新的組織領導體制,組建了工程技術委員會,解決了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技術難題。1981年1月4日,大江截流成功,也為三峽工程的成功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半個多世紀前,毛澤東暢遊長江,寫下這首《水調歌頭·游泳》,表達了對三峽工程的暢想。毛澤東等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和關心三峽工程,勘測設計、規劃論證工作歷經半個世紀。

“儘管葛洲壩工程第一次實現了大江截流,但三峽截流的難度顯然要大很多。”仲志餘說,三峽工程兩次截流的流量、落差、流速三項關鍵水力學指標都比較高,其綜合困難程度在世界截流史上罕見。三峽工程兩次截斷長江,表明我國的截流技術世界領先。

從葛洲壩水利樞紐到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新中國創造了這些水利奇蹟

△三峽大壩全景圖

同時,以三峽工程為代表的大型水電站建設,被譽為水電工程的“百科全書”。三峽工程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大幅度提升了中國的基礎工業、製造業、新興產業等領域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登上三峽壩頂,極目遠眺。放眼高峽平湖、碧波千頃,總書記深情地說:“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

新中國成立以前,偌大的國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庫,江河堤防僅4.2萬公里,許多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如今,江河大地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中國水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於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始終把水利作為農業的命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仲志餘深有感慨。

國之重器彰顯大國實力

出陶岔、過啞口、飛渡槽、鑽暗涵,南水北調的一泓清水,不捨晝夜,一路逆勢北上,穿行千里,從長江到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區。

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時提出了一個宏偉的設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也是可以的。”

改革開放後,我國綜合國力迅速強大,為實現北方向南方“借點水”的設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於是修建南水北調大型水利工程正式擺上了議事日程。

調南水,解北渴,歷時50年論證、10多年建設的夢想變成現實。2013年5月30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成功試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從葛洲壩水利樞紐到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新中國創造了這些水利奇蹟

△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河南沙河渡槽

黃河小浪底、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一座座水利設施巋然屹立,守護著億萬百姓,構築起跨越南北、互濟東西的新水網。

在仲志餘看來,從三峽工程,到南水北調,這些國之重器的打造,“需要充分的工程技術論證、可控的生態環境影響、強大的國家財力支持、持續的社會大局穩定等方面的成熟條件”。

對於三峽工程這樣的重大工程建設,一直存在爭議。仲志餘表示,這些爭議主要集中在技術和生態方面。

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在建設之前,都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充分技術論證,幾代科技工作者鍥而不捨開展創新性研究,解決了一系列複雜的世界級技術難題。

仲志餘對記者表示,三峽工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全面研究、詳細勘察、規劃論證等大量基礎工作,經過幾代人的探索和努力,於1986~1989年提出了14個專題論證報告,完成了三峽工程決策前的可行性論證工作,並於1992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1993年開始進入建設階段。

而在生態環境影響方面,三峽工程充分論證了其建設和蓄水運行對庫區陸地生態系統、水生生態系統及氣候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和建議。

“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民生工程,在長江治理保護與國家水資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仲志餘表示。

在他看來,無論三峽工程,還是南水北調工程,工程總投資均達到千億級別,需要國家財政強有力的支撐。而從論證到建設經歷了近半個世紀,從建設到運行又經歷了10多年,項目週期漫長,需要一個持續和諧穩定的國家政府和社會環境來確保工程的順利建設運行。

“這些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是新中國創造的水利奇蹟,這些國之重器,彰顯著中國的大國實力。”他表示。

大開發更要大保護

“從事長江流域規劃設計工作30多年,我深刻地體會到,重大水利工程順利實施,科學的規劃至關重要。”仲志餘對記者表示。

“2018年長江流域水資源總量為9373.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的1/3,居全國各大江河之首。長江流域2018年總用水量2071.7億立方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22.1%,流域內各水資源二級區開發利用程度差異明顯,漢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32.7%,金沙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4.4%……”這一串串數字,仲志餘爛熟於心。

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針。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在仲志餘看來,這番講話,對於我國的河流流域規劃都有著重要指導意義。在新的形勢下,作好水安全綜合規劃,保障流域綠色、高質量發展,意義非凡。在他看來,保護與發展不應對立,不能談工程色變。

“當今,重大水利工程的論證必須以新時期治水方針為指引,系統謀劃重大水利工程格局,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充分論證,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堅實的支撐。”仲志餘說.

三峽工程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自從2007年6月三峽工程右岸22號機組投產發電以來,綠色電力的生態效益日益顯著。年直接減排二氧化碳0.858億噸,發揮了巨大的生態效益。此外,工程防洪減災效益也十分顯著。

在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方面,早在10多年前,就專門成立了動植物保護研究機構。目前,因三峽水庫蓄水而受影響的植物已全部得到有效保護,中華鱘等長江流域珍稀特有魚類的人工馴養和繁殖技術也獲得重大突破,守護長江的“生態屏障”初步構築。

水治則天下寧。在仲志餘看來,從過去“小水大災”、洪水氾濫,到現在“大水小災”、有序應對,黃河、長江、淮河、珠江……一條條安瀾的江河見證了治水的輝煌成就。

“經過70年的治理與保護,我國逐步形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大水網,構建起各流域梯級水庫群,實現防洪、供水、發電、航運、水生態與水環境等多目標聯合調度,保障了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安全。”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水利建設,從注重工程建設向資源節約保護,再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更加尊重自然,注重人與水和諧,突出治水的綜合性、整體性、協同性。”仲志餘對記者表示,守護好我們的江河,讓水環境更安全,人們的生活也將更美好。


記者:朱婷

審核: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