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權益基金審批提速!這些基金公司嗨了 準備“大幹一場”

權益基金審批提速!這些基金公司嗨了 準備“大幹一場”

外匯天眼APP訊 : 權益類公募基金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10月起監管層開展公募基金產品註冊機制改革優化工作,主動權益類、被動權益類、混合類、債券類4大常規產品進入“快速註冊程序”,大幅提高註冊效率,比原註冊週期縮短2/3以上。

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積極性大幅提高,尤其針對權益類產品上報非常有熱情,積極做好相關產品上報方案。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越來越多的權益產品出爐,公募權益基金規模將持續壯大。

權益基金進入“快速註冊制”

10月份之後,主動權益類、被動權益類、混合類、債券類4大常規產品可納入快速註冊程序。其中權益類、混合類、債券類基金註冊期限不超過10天、20天、30天,比原註冊週期縮短2/3以上,遠低於法定6個月的註冊週期。

“上週五也聽到相關通知,權益類、混合類產品獲批速度會快很多,事實上過往的簡易通道也是要求20個工作日審批,但因為各類型產品上報太多,沒有非常嚴格執行,按照現在規則確實審批速度會快很多。”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而從目前新基金審批進度表來看,近期有部分權益基金審批速度明顯較此前更快,從上報到受理到獲批,前後僅20多天。

對此,也有不少基金公司產品人士也在籌備自家新基金上報方案,會盡快上報一些權益類產品。“我們非常重視佈局權益基金,尤其是在目前市場點位背景下,也比較看好未來權益基金髮展。”

不過,在一位基金公司銷售人士看來,審批速度非常重要,但也並非權益基金髮展最關鍵的因素。“事實上,幾年前推出產品審批簡易程序之後,審批速度已經大幅加快。從權益基金角度而言,銷售端是否賣得動,還是得看基金公司整體管理能力及投資業績等,發行只數和募集資金不能完全劃上等號。”

上述基金公司銷售人士也指出,除去產品審批因素之外,從對權益基金髮展上看,今年確實有兩個相對長期利好的影響:一是,之前從銀行及券商等一線銷售端了解到,房地產市場今年沒有明顯起色,分流了部分資金進入公募基金,若是投資者對房地產上漲預期發生變化,對權益類基金銷售將帶來長期利好;二是,近段時間,最近各家銀行渠道在做保險銷售合規性檢查,銀行渠道的保險銷售業務出現收縮,也利好基金銷售。

加強主動管理能力

權益基金正迎來較好風口,基金公司除了積極佈局外,還要加強鍛造自己的主動管理能力。

一位基金公司電商部人士也看到當前基金公司發展權益類基金的急迫性。“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強項在固收領域,目前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幾家大型第三方銷售機構都在接洽,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固收產品上線各大互金平臺只是時間問題。除此之外,在現金管理類產品上,最近一年,銀行類貨幣基金的理財產品規模快速提升,基金公司推出的貨幣基金髮展承壓。從各大資管機構的比較優勢上看,基金公司強項在權益投資上,未來想在大資管領域競爭中勝出,確實需要依靠權益基金。”

“絕大多數基金公司都明白,從基金公司整體規模、公司利潤及提升業績等各方面角度上看,需要大力發展權益基金這一道理。但事實上,基金公司想做和是否能做好權益基金,這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上述基金公司銷售人士指出,觀察業內權益基金做得較好的幾家基金公司可以發現,做好權益類基金,公司內部需要有一個很好的投研團隊支撐,團隊從搭建到磨合發展,需要三至六年時間沉澱,持續長期業績能夠有所體現也需要若干年時間,不是一兩天時間就能做好。

據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士也表示,其實今年以來公司就將發展權益基金作為重點戰略,在人才、機制、產品等各個角度尋找突破口,關鍵是打造權益基金的投研團隊,“我們在這塊上會加快投入力度”。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很多基金公司總經理一屆任期只有三年,這就要求基金公司總經理需要幹滿任期,除了幹滿任期,總經理也需要懂投資,知道如何構建投資體系,讓投研人員有所發揮。這一兩年情況更為嚴峻,基金公司高管變動頻繁,部分高管也不懂投資。”上述基金公司銷售人士稱。

在上述基金公司銷售人士看來,也不是所有的基金公司都能走上厚積薄發的發展路徑,有些基金公司想做好權益基金,但又不能沉下心來踏踏實實打磨業績,都想著快速見到規模成效,不停地追逐風口,一會兒去做分級基金,一會兒去做保本基金。但公募基金二十多年發展變化也告訴大家,短期的東西不能持續,基金公司需要有長期發展思路和投研體系再能走得更遠。

實際上,從基金行業權益類產品規模來看,8月底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分別為1.12萬億、1.69萬億,而在去年底這兩個數據還僅為7568.84億元、1.39萬億,今年發展迅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