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漢正街(舊時稱正街)是漢口城市早期興盛的代表。

凡在武漢生活的老人,沒有不知道漢正街的。漢正街是漢口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從形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見圖12)。早在明成化初年,由於漢水改道,使緊靠漢水的正街一帶,成為過往船隻避風的好地方,故築基造屋的人便多起來,而且沿街兩旁增加了不少店鋪、行棧,接納往來客商。到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正街一帶便形成市鎮了。

明崇禎八年,通判袁焻築了長堤後,漢口水患大大減少。不久,又沿漢水修建了宗三廟、楊家河、武聖廟、老官廟、集稼嘴等碼頭,碼頭的興起,使漢正街更加繁榮。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街“兩旁皆有民房,中間街道可容車輛”。至此,正街便成為“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的鬧市。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由於貿易往來頻繁,街道日漸繁榮。乾隆四年(1739年漢正街修起條石路面,同治三年(1864年)郡守鍾謙鈞又主持修建了新碼頭、萬安巷等碼頭,交通往來更加方便。整條漢正街上起礄口,下接花樓街,已是“廿里長街八碼頭,陸多車轎水多舟”的全漢口鎮最大的一條商業街。這時的漢正街居民,除由本省荊州、孝感等縣遷來的外,還有從山西、陝西、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遷來的商人。當時有二首《漢口竹枝詞》道:“石填街道土填坡,八碼頭臨一帶河。瓦屋竹樓千萬戶本鄉人少異鄉多”;“茶庵直上通礄口,後市前街屋似鱗,此地從來無士著,九分商賈一分民。”都是當時情景的寫照。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漢正街因其形成歷史較早,舊時的寺、廟、庵、堂、會館公所等亦多在此建立。沿線有宗三廟、武聖廟、老官廟、大王廟沈家廟及紹興會館、湖南會館、淮鹽公所、金庭會館等。明、清官署也多設在此,如仁義巡檢司署(在今楊家河正街)通判署(在今淮鹽巷)、淮鹽局(在今武勝路口)、行臺署(在遇字巷)等,故漢正街又稱為“官街”。清雍正五年(1727年)後,漢陽縣在漢口分設仁義、禮智兩巡檢司。金庭公店(今金庭巷)以西為仁義司,轄居仁、由義兩坊;金庭以東屬禮智司,轄循禮、大智兩坊。當時竹枝詞雲:“金庭以上屬仁義,以下都歸禮智司”,便是指此而言。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百年前,漢正街一直是舊漢口鎮的商業精華之所在。舊漢口鎮之商業有所謂的“上八行”(商號行棧,聚會點設在沈家廟)和“下八行”(為手工藝作坊)。據《漢口小志》稱:最著名者俗稱“八大行”,即鹽行、茶行、藥材行、什貨行、油行、糧行、棉花行、牛皮行。從漢正街自明清以來的經營發展歷史看出,西段糧、什、油、棉各業較多;東段則以藥材、參燕、金銀行業為主;中段百貨、布匹、山貨、海味、紙張等業較多。舊時漢正街帶的手工業作坊多為划行歸市,前店後坊,自產自銷。許多街巷多以行業命名,如淮鹽巷、豆腐巷、茶葉巷、竹牌巷、花翎巷、燒餅巷、打扣巷、錢板巷、燈籠巷等,正如《漢口竹枝詞》所云:“街名一半店名呼”。但當時漢正街主要是“洋貨”與“廣貨”之類的大商店。《漢口竹枝詞》中“洋貨新奇廣貨精,繁華不數漢東京”,正反映了當時的特點。由於豪商大賈們不屑於經營小商品,故清代的漢正街,只有零星流動的小販和小百貨鋪面出售小商品,尚未形成一定規模的小商品市場。到清代末年,漢正街已是東起集稼嘴,西至礄口,全長約十餘華里,北邊與小夾街大夾街、漢中路平行,南邊與漢水街平行,兩邊大小巷道數以百計。由於漢正街緊鄰漢江和長江商船穿梭,貨運便利,自然形成商業中心。1920年《夏口縣誌》

中,曾載詩三首,記述當時漢正街之繁華。其一雲:

漢口通江水勢斜,兵塵過後轉繁華。

朱甍十里山光掩,畫蠲千檣水道遮

北貨南珍藏作窟,吳商蜀客到如家。

笑餘物外無營者,也泊空灘宿浪花

其二雲

雄鎮曾聞夏口名,河山百戰未全更。

竟流漢水趨江水,夾岸吳城對楚城。

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

梁園思客偏多感,直北滄茫是帝京。

第三首則專寫漢市人物之逐利心情,詩曰

看他汲汲爭名客,笑爾紛紛逐利人。

以勢以財以權力,年年月月又晨昏。

清末民初漢正街一帶商業繁盛之情況,於此三詩中可窺一斑。漢正街按商賈佈局,此街可分為三段:東段起自集稼嘴,迄至利濟路,為其精華所在,而沈家廟一帶為最盛,此段最著名之店鋪有上下謙祥益兩家疋頭號,為山東鉅商孟椿林獨資經營。封火圍牆,店門寬闊,宛如衙門。櫃檯左右懸巨聯:“齊紈蜀錦堆山積;蘇繡浙綢似海藏”,可見其氣派之大。金號則有寶成樓、老鳳祥。中藥鋪有劉有餘堂參燕藥店西藥鋪有鄭大有藥房。陞基巷內有景陽樓、老大興、張漢記牛肉館,均包治筵席。另有黃金大戲院,日夜兩場放映周璇、李麗華、周曼華等主演之《西遊記》、《三笑姻緣》《碧玉簪》等古裝片和時裝片。其他雜貨店、香菸店、小吃店遍處皆是。另有李鐵頭、王立鵬等人,經常在集稼嘴、利濟路一帶赤膊扎腰,練大刀、玩棍棒招徠圍觀者,有時竟達數百人;練功完畢,即兜售狗皮膏藥、大力丸,藉以謀生餬口。利濟路至武勝路之間為漢正街中段,此段距離短,店鋪較有名者有車益記茶葉店、老交泰雜貨糕餅店、萬鶴齡國藥店、大江酒樓、老天成槽坊等。利濟路修成後,幾乎成為算命、看相、測字之中心。懸掛有“六道人”、“必先知”、“蘇松樵”等招牌。武勝路至礄口則為漢正街上段,亦即西段。此段街道雖長,但商業並不繁榮,僅有雜貨糕餅店、酒樓一、二處,餘皆家居,但有普愛醫院(現為武漢市第四醫院),醫院附近之循道會為漢口市第二女子中學。醫院上行數十步有“五豐槽坊”,規模頗大。釀製之漢汾酒多銷往外縣。另有一家“聚泰和槽坊”,規模較小。此外還有廣成和鐵鍋廠,專制大小鐵鍋,銷往市內及外地。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日寇侵佔漢口時期,漢正街呈現畸形變化,鴉片煙館、妓女院與賭博場盛行。鴉片館稱為“售吸所”,漢正街東段及中段各巷道內,大多設有售吸所,其內吞雲吐霧,烏煙瘴氣,毒害老百姓不計其數。漢正街東段較大巷道內,均設有旅館,如月宮飯店等,經營者為青紅幫頭子傅坤山等人。進入這類旅館之人多為市井無賴之徒。他們以旅館為基地,開房間、打麻將、“叫條子”,吃喝玩樂,無所不為。漢正街之賭博場設在中段乾豐里長城飯店內,設有單雙、牌九、二十一門等大小賭檯。各賭檯主持人均為來自上海之青年,綢衣綢褲,油頭粉面。賭檯四周有彪形大漢坐高凳上監視。賭場老闆為青紅幫流氓頭子鄧堂。鄧與日寇憲兵隊勾結,開設四家賭場,聚賭抽頭,日進斗金,除進貢一部分與其日寇主子外,餘下的均歸鄧堂一人享用。抗戰勝利後,漢正街之烏煙瘴氣依然如舊,旅館叫條子街道野雞拉客一如日偽時期。鴉片館則轉入地下,賭場雖取消,但旅館中亦可進行小賭,而青紅幫惡勢力又與國民黨軍、警、憲、特相勾結,作威作福不減當年。解放以後,國家經過恢復和發展,確立了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改造了私營商業和手工業。20世紀60年代,漢正街一些大的商店如謙祥益綢布店,改建擴建成百貨商場,原享有盛名的汪玉霞、久康等食品廠,也擴建為礄口食品廠等國營工廠。70年代,漢正街在原有街道的大體佈局下,條石路面已翻修成平坦的水泥馬路;磚木結構的鋪面也大部分改建,並興建了樓房,增設了醫院、影院郵政局、銀行、旅社、餐館等。至80年代以後,改革的春風,使古老的漢正街進一步煥發了青春;開放的浪潮,使小商品市場得以恢復和發展。

它以全國開放最早而名噪天下,堪稱“中國對內搞活的成功典範”,號稱“天下第一街”。

號稱“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形成前後

90年代,漢正街逐步向專業化、大型化、綜合型室內市場發展。通過期改造工程,兩座計4.6萬平方米的中心市場共引進4300多戶個體攤位。從此結束了以街為市,以地為攤的歷史。新完工的60萬平方米的漢正街三期改造工程,使

漢正街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城之一。(資料整理來源於:武漢史話叢書之礄口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