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馬雲功成身退,從“十八羅漢”到十萬人帝國,管理哲學這樣練成的

隨著馬雲的一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正式宣告了馬雲在阿里的使命已經圓滿完成。

回首二十年前,馬雲聚集了18個人開創了阿里巴巴。到如今的十萬人超大規模,阿里完成了質的飛越,馬雲也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管理智慧。

馬雲功成身退,從“十八羅漢”到十萬人帝國,管理哲學這樣練成的

其實一個人走向成功是容易的,但是帶著一群人走向成功,那簡直是人生中最難也是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了。

馬雲是如何一步步把阿里管理到十萬人帝國的呢?

1

勇於承擔

在阿里巴巴之前,馬雲就接觸過互聯網,做的是中國黃頁,據馬雲說他賺了500萬。雖然有幾百萬,但是創業不是享受,比如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於是馬雲找了16個之前的員工和朋友,加上他和他老婆組成了一個18人的小團隊。

在創業之初想要團隊團結一心是比較難的事情,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件事能不能成。阿里創業之初十八羅漢很多東西都沒見過,也沒做過。馬雲只是鼓勵他們只管努力去做就好,失敗了結果我來承擔。敢於承擔是你走向領袖的第一步。

2

樹立威信

十八羅漢中有個人是個高材生,懂技術。因此在這些人中,他基本是技術的最高決策者。但是它存在一個較為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不願承擔責任,很多時候喜歡嘰嘰喳喳的。此時,馬雲使用了一招“借刀殺人”的方法。

據馬雲說:“有一天為了改個東西,我跟那個創始人討論到半夜兩點。結果我四點多收到了阿里COO關明生的電話,他告訴我他已經把那個創始人給開除了”。不過,經過這事以後,剩餘的創始人突然覺得馬雲不是跟大家玩玩的,如果不好好幹的話,創始人也可能被開除。創始人團隊也因此變得更加團結向上了。

馬雲功成身退,從“十八羅漢”到十萬人帝國,管理哲學這樣練成的

3

制定企業願景

阿里巴巴自成立以來就喊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口號。

在阿里巴巴遇到資金困難的時候,軟銀孫正義帶著幾位投資人在一條遊船上面見了馬雲。當時是12月份,天氣冷的直打哆嗦,但是身在船上,投資人們哪也去不了,只能聽馬雲在那裡激情澎湃的演講,馬雲對投資人說道:“會有那麼一天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說出這話之後,不管投資人信不信,反正馬雲是非常堅信的。

4

團隊精神

阿里是一個非常講究團隊精神的企業,每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有一次阿里巴巴的機房要進行大規模的搬遷,搬遷的要求是不能出現任何的磕碰意外。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沒想到在全體人的努力下,完美的完成了。

馬雲曾表示:“不希望用精英團隊,如果只是精英們在一起肯定做不好事情,如果你認為你是英雄,你是不平凡的,請你離開我們。”

5

執行力第一

任何企業的能夠高效運轉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套保障目標完成的組織、流程、制度等的系統,而執行力則是整個系統能夠運轉的核心。阿里巴巴對於執行力十分重視,並擁有著名的阿里巴巴執行力管理三板斧系統。三板斧指的是定目標、追過程、追結果。

沒有執行力,再好的計劃也是空談。馬雲對此做過評價:“一個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和一個三流的創意,一流的執行,我寧願選擇後者”。

馬雲功成身退,從“十八羅漢”到十萬人帝國,管理哲學這樣練成的

6

用績效考核員工

馬雲在2001年花費巨資招來了擁有15年GE工作經驗的關明生,出任阿里巴巴的COO。關明生在2004年出任阿里巴巴的首席人力官,現在社會公認的是關明生一手打造了阿里的核心價值觀,而阿里的核心價值觀就是績效管理。

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分為兩個部分:價值觀+業績。兩者各佔50%。阿里將員工分為狗、野狗、牛、兔子、明星等五個等級。狗的意思是既不符合阿里的價值觀,業績也很糟糕的員工。而阿里是將員工按照3-6-1原則劃分的,30%優秀、60%一般、10%表現較差。很明顯狗類型的員工就是阿里3-6-1原則中的那個1,那麼也是淘汰的對象。

馬雲功成身退,從“十八羅漢”到十萬人帝國,管理哲學這樣練成的

也正是因為績效考核,推動者阿里有序快速的發展。

如今,馬雲功成身退,卻給阿里留下了一套優秀的管理體系。勢必將推動者阿里向成為102年企業的目標而前進。

馬雲功成身退,從“十八羅漢”到十萬人帝國,管理哲學這樣練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