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中國公司“黑科技”突破了計算機節能極限

重磅消息!

正在烏鎮召開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頭戲——代表全球頂尖科技的15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

這其中,有一個項目尤為亮眼,那就是中國本土企業“中科曙光”的黑科技——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它的出現,突破了計算機節能的極限,解決了當下業界的最頭疼難題之一。

中國公司“黑科技”突破了計算機節能極限

要知道,一直以來,在中國的互聯網應用走在世界前列時,我們的核心技術、底層技術卻是短板,難免受制於人。

而像中科曙光這樣的中國本土企業,能靜下心來在高技術領域努力突破,並收穫成果,對整個產業都是強大的正向刺激!

瞭解“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的強悍,你就能明白這種“刺激”多麼有意義。

01

“能耗”讓數字經濟“頭疼”

當前,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日新月異,社會各領域對計算力的需求倍增,令分析、處理數據信息的互聯網數據中心增長迅猛。

無數機器不停地運轉計算,才能應對天文數字般的信息湧入和輸出。而這種激增的背後,卻是能耗的急劇上升。

在2016年,全國數據中心總用電量已達1200億千瓦時,超過三峽大壩當年的總髮電量。

今年7月,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則透露,目前中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已連續八年以超過12%的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總耗電量將達到2023億千瓦時。

中國公司“黑科技”突破了計算機節能極限

已進入高密高電時代的數據中心背上了“吃電巨獸”的稱號,但如果嚴控數據中心的規模,又與大數據的發展產生矛盾。

畢竟,在人手一隻智能手機的時代,每個人幾乎都在無時無地無縫接入網絡,相關應用需求只會增加不會衰減,而這些都需要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來支撐。

高密度數據中心用電量大,高能耗不僅會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也會造成全社會能源的巨大浪費,還會制約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數據中心的效率並降低能耗,就成為了行業重點。

02

黑科技強悍在哪裡?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著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等便利,可能不會意識到,這些便利的背後,需要具備足夠強大的核心計算技術,而數據中心可謂集中體現核心能力的參照物。

目前,綠色、環保也是衡量數據中心實力的一個指標。

現在有不少國外數據中心通過採用燃料電池、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作為電力來源,以“綠色”電能實現數據中心的環保。

中國公司“黑科技”突破了計算機節能極限

也有如Facebook這樣的公司,在寒冷地帶建立數據中心,直接採用大自然的冷空氣替代常規的冷卻機組,以減少傳統數據中心在空調方面的巨大投資。

但對數據中心來講,首先是可靠性,然後才是可用性。對很多企業而言,將數據中心建在遠離用戶、遠離主幹網絡的偏僻極端自然環境中,並不具備普適性。

所以,挖掘數據中心“內部”的節能空間更為重要,而這就要依靠技術的支持。

目前,數據中心依然以風冷為主,但這種傳統方式已經很難實現節能目標,由此推動了製冷效果更強悍的液冷技術的興起。

曙光推出的“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就是採用浸沒相變液冷技術,顛覆了傳統的製冷方式,突破了風冷技術的冷卻極限。

它將服務器芯片、主板在內的所有計算部件浸沒於液態冷媒中,通過液體相變為氣體帶走熱量,從而實現高效散熱。

這種冷卻技術使系統性能提升5%以上,而PUE(數據中心總設備能耗/IT設備能耗)突破性地降至1.04(全球數據中心PUE平均值為1.58),相當於40瓦的功率即可冷卻1000瓦的設備,而傳統的風冷系統則需要500瓦到1000瓦的功耗。

如果全部採用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那麼全國數據中心每年可節電400億度,相當於1/3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

技術創新能帶來多大收益,從曙光“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中可見一斑。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環境效益,黑科技都表現出了它的強悍!

03

悶頭做事,造中國的高技術!

從硬條件來看,硅立方單機櫃功率密度可提升至160kw,是傳統風冷數據中心的4-5倍,計算能力超強。

它不僅可以支持科學研究,還可以廣泛支持AI、大數據、雲計算等多種應用的融合創新,為科學探索、產業升級提供先進計算力。

中科曙光總裁歷軍透露,在德國、在美國展出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時,圍觀者巨多,“是全球首個能夠大規模商用的”。

中國公司“黑科技”突破了計算機節能極限

目前,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態勢仍然向好,各行各業都在向數字經濟轉化,“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這樣的強力計算產品若廣泛應用,可以給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堅實支撐。

中科曙光透露,硅立方已在北京、南京、山西、甘肅等多個省市建設應用,促進了城市的創新發展。

比如坐落於山西綜改示範區的硅立方先進計算中心,已為多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了計算服務,帶動了太原乃至山西產業轉型升級。這實在是一個好消息!

市場的熱烈反饋證明了中國信息技術企業在核心技術方面的實力和創新能力,但技術沒有捷徑,只能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去鑽研。

歷軍表示,對於浸沒相變液冷技術,中科曙光2010年開始有想法去做,之後一直在開發,九年來沒有停止鑽研,對產品、技術不斷打磨,從未懈怠。

如果是浮躁的企業,可能等不了這十年八年,所以“一旦要幹就得下定決心”。

當然,前行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曲折,“一定要有耐心,得等”,歷軍說:“就是橫下心來,3年能幹成幹3年,5年能幹成幹5年,5年不成就10年”。

作為國內信息技術領軍企業,中科曙光技術實力強大卻頗為低調,埋頭在計算技術的基礎環節領域耕耘。

如今收穫“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這樣的世界級的甚至顛覆性的技術成果,既證明了中國企業在計算機底層技術領域的實力,更彰顯出中國人持之以恆、奮進不止的精神!

其實,前段時間發生的諸多國際貿易糾紛,已經讓業界形成了共識:要拋棄一切幻想,不能依靠他人。

在核心技術領域,中國企業必須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必須能達到世界水平!我們需要更多勤懇苦幹的企業,以不懈努力和堅韌毅力創新中國自己的高技術水平。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行動起來,摒棄雜念,踏實前進!祝福中國的高科技,祝福中國企業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