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航拍雲南建水雙龍橋,如此優美獨特的古代橋樑,卻沒被圍起來售票


在世界橋樑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21世紀的中國橋樑水平代表的是國際橋樑的最高水平。確實,目前中國的橋樑建設水平遙遙領先於各國,早已成為中國基建的響亮名片。這不僅是對中國橋樑的一種認可,更是對中國智慧的一種稱讚。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長江和黃河流域就出現了數十座浮橋,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黃河浦津浮橋,它是春秋時期秦晉兩國的關隘,經各朝修繕後一直保存到唐代。到了唐宋時期,我國的橋樑建造技術更是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趙州橋,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

時至今日,中國大大小小的橋樑更是數不勝數,能叫得上名字的橋樑就有75萬之多。當然,這些橋樑不可能每一座都聲名遠播。在雲南建水卻有一座算不上很知名,但是卻很值得講述的古代橋樑,這就是被著名橋樑學家茅以升譽為十大古橋之一的建水雙龍橋。


雙龍橋也叫做十七孔橋,因橋上有17個孔洞而得名。據說,因為該橋坐落在塌衝,瀘江兩條河流匯合在一起的地方,有一橋鎮鎖雙龍的意思,顧名雙龍橋。橋身全部都是用石塊砌成,全長148.23米,寬3米。

從高空往下看,建水雙龍橋就像一艘橫臥在江面上的巨型樓船一樣,17橋孔一字排開,孔孔相連,猶如長虹臥波,美不勝收。水面上倒映著兩岸的綠植,為這座橋樑增添了一股幽靜絕美的氣息。

雙龍橋可以算作是雲南古橋中最具美感的藝術作品之一。橋上建蓋了三座飛簷式的閣樓,兩端的閣樓較小,中間的閣樓大而壯觀,藝術價值極高。

雙龍橋最早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當時只修建了3個橋孔,到了道光年間,又修建了14個橋孔和之前的3個橋孔相連,形成17橋孔。不過到了咸豐年間,雙龍橋遭遇了戰火,一夜之間化為了灰燼,倒在了建水河上。到了光緒年間,當地居民才想起了昔日燦若天庭的古橋,便合力修建了石橋上的三座閣樓,重新將雙龍古橋拉回人們的視野內。

不過,好日子沒維持多久,雙龍古橋便再一次遭遇劫難。近代護國戰爭中,潰敗的敵軍一路西逃,逃到了雙龍橋上時,他們一把大火丟向了北端的橋亭。剎那間,熊熊的大火猶如惡龍一般,不停地吞噬北端的橋亭,阻擋了追兵,為潰敗的敵軍爭取了逃亡時間。等到大火熄滅後,三閣橋樑只剩兩閣橋樑,灰頭土臉的殘喘在建水河上。後來,經過修繕之後,雙龍橋才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


橋樑中間的樓閣為坊式結構,一共有三層。亭閣之間層簷重疊,簷角交錯,十分的大氣磅礴,彷彿一隻停歇在水面上的神靈鳥獸一般。每個簷角末端都掛有一個風鈴,風兒刮來的時候,內部的鐸舌輕輕的碰擊鐸體,發出悅耳的鈴聲,給這座古橋平添了一股莊嚴的氣息。

如此一座具有極高歷史價值,又非常美麗的橋樑,自然也是中國古建築的瑰寶之一,所以2006年的時候建水雙龍橋就被列為了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國內大部分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也都會成為吸引不少人前往的旅遊景點,建水雙龍橋自然也不例外,每天慕名而來的遊客自然也是絡繹不絕。

但是與其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的知名景點不同的是,建水雙龍橋是不需要門票的。雖然是一個著名景點,每天也有不少遊客專程前往觀看,但是卻沒被圍起來收費。這點還真的是令人頗為驚喜的。

未來會不會圍起來收門票還未可知,但是本身就極具觀賞價值的建水雙龍橋配合周邊的自然風光以及雲南白族村落的景觀,讓這一帶以及成為了很多攝影愛好者的必去之地。

蔚藍的天空,潔白的白雲,從高空俯瞰建水雙龍橋,雖稱不上是多麼壯觀的建築,但是其與周邊風景融合的精美也著實令人著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