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在五代時期,沙陀騎兵堪稱是最勵志的團隊(僅次於他們的就是蔡州軍),沙陀騎兵中誕生了6個皇帝(李克用、李嗣源、李從珂、石敬瑭、劉知遠和郭威,郭威雖然是漢人,但也是沙陀騎兵指揮官出身,李嗣源、石敬瑭、劉知遠還都是橫衝都這隻部隊出身的皇帝)、禁軍大將49人、節度使77人。沙陀騎兵部隊還多次擊敗契丹騎兵,一度把耶律阿保機打得沒脾氣。沙陀軍中最著名的十三太保更是在民間成了猛將的代名詞,沙陀軍將領如此能打和他們的戰術需求密不可分。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沙陀本來就是突厥的一個小部落,全部族投靠唐朝時,只有1萬人上下。在晚唐的烽火中,沙陀軍成了唐朝的王牌部隊。沙陀軍是代北番漢聯合武裝,集團的地域性遠遠超過了民族性,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真正的沙陀人並不多。自李克用一脈相傳的沙陀軍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漢人,沙陀騎兵人數並不多,沙陀騎兵往往集中在“從馬直”(李存勖親軍)、“橫衝都”等少數精英部隊裡。沙陀騎兵契丹同行比起來馬匹更為缺少,後晉朝年間沙陀軍只有3萬戰馬。沙陀騎兵在面對戰馬數量佔絕對優勢的契丹騎兵時可不敢託大,他們往往採用步兵集團充當肉盾,沙陀騎兵瞄準重點進行突擊的戰術。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在面對步兵為主、騎兵相對較差的後梁大軍時,沙陀騎兵的花樣就更多了。沙陀騎兵對抗後梁軍時特別喜歡發揮騎射優勢,沙陀騎兵的指揮官也都是騎射高手。李嗣源就有箭射飛鳥、無所不中的射箭技術;石敬瑭這個人渣還是左手射箭的高手,是李嗣源麾下左射軍的指揮官.......沙陀軍最著名的騎射戰例就是柏鄉之戰,此戰後梁軍集中了白馬都赤馬都“龍驤”、“神捷”等精銳部隊,但卻被以李嗣源為首的沙陀軍用騎射戰術反覆攻擊,不但人員損失嚴重,後勤補給線路還被掐斷。這才有了後梁軍一怒興兵,被沙陀軍打得全軍覆沒。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沙陀騎兵還善於用小集團突破戰術進行突破和補防,經常打出反敗為勝的後果。作死小能手李存勖就經常弄險,搞得自己被敵人包圍,也正是因為沙陀騎兵援助給力他才沒有被敵人生擒或幹掉。在胡柳坡之戰裡李存勖一度腦抽,讓輜重部隊先行,自己帶著精銳的沙陀騎兵和銀槍效節都步兵衝擊敵人大陣。沙陀騎兵後發先制,打得後梁軍大敗,後梁軍在敗退時卻撞上了李克用的輜重部隊,連鎖效應引發的混亂讓李克用左翼部隊大亂,李克用大將周德威當場戰死,差點就要逆轉戰局。結果還是沙陀騎兵以小集團衝鋒及時搞定了敵人,挽救了戰局。公元898年李嗣源還騎兵衝陣擊敗過後梁頭號大將葛從周,當場替李嗣昭報了一箭之仇。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沙陀騎兵人少,但主將很猛,指揮官都以善於鬥將著稱。李嗣源在柏鄉之戰中生擒後梁精銳部隊白馬都兩員大將,在和元仁欽的對射大戰中更是身中七箭不退。李存孝更是沙陀騎兵中的頭號猛人,是《冊府元龜》一書中猛將的典型代表。


這群騎兵出了六個皇帝,為何李家十三太保這麼猛,鬥將奔襲是關鍵


此外沙陀騎兵還善用小規模敵人騷擾作戰等戰術,這對指揮官的素質要求極高,李克用手下的太保們人人能打也就毫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