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32條引流方法教你引流做大流量

此文從品牌、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推銷、廣告、公關八個重要營銷環節一一解剖流量。

解剖流量之前,先預覽流量公式:有效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32條引流方法教你引流做大流量

1. 品牌

品牌自帶強大的引流功能。買空調人們想到的是格力,因為格力品牌具有強大的流量吸引力;為何大牌入駐天貓能讓淘品牌屍橫遍野,只不過因為淘品牌的流量吸引力遠不如大牌;如家的位置可以稍微比其它酒店的位置差一點,但目標顧客還是會順著導航自己找過來。

2. 產品

好的產品能夠形成流量池,能使顧客重複購買,口碑相傳,牢牢圈住一群忠實顧客,並且只要產品持續優質,流量池會越來越大。就如我自己幾乎每天早上都會去樓下的包子店買包子,因為我很喜歡啊,於是我就被它牢牢的圈住在它的流量池中成為忠實顧客;當年小米就是靠極致體驗的MIUI系統在MIUI論壇裡圈住了一波鐵桿米粉發家的;再比如我是一個理髮店兩年多的老顧客,但我前些天在那裡理髮不是很滿意,於是我就琢磨著下次換個地方理髮。

3. 價格

一是價格自帶引流功能,免費、低價或補貼能吸引顧客。如招徠定價,如免費定價,如某某取暖桌搞促銷時的“超低特價998”,如嘀嘀花錢請你坐車等等;二是優秀的定價能夠促成交易,提高流量轉化率。如某極端案例:某衣服定價199塊沒人買,定價2008很快就被買了。優秀的定價是在洞悉顧客心理的基礎上,儘可能多的賺取顧客的money,還讓顧客感覺十分滿意。

4. 渠道

渠道本身就是為流量而生。京東接入微信,不就是因為微信巨大的流量麼;麥當勞一全套流程精心計算開店選址僅僅是因為流量;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還不都是為了爭取流量,多走些貨。

5. 促銷

促銷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流量,促銷的精髓就在於聚集大量的人氣,形成狂熱的購買氛圍,讓那些想買又不想買的顧客在氛圍中做出購買的決定。就拿雙十一來講,低價吸引天文級別的流量,購買氛圍中斷理性判斷讓消費者分分剁手。說以說促銷一是能吸引流量,二是能提高流量轉化率。

6. 推銷

推銷不是吸引流量而是去尋找流量,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Good,成交。對於直銷企業,推銷是最主要的流量來源;對於不少廠商,銷售代表對接客戶也是其命脈;各終端的導購也是企業重點環節。推銷是所有營銷環節中最短兵相接、最接地氣的部分,也是每個營銷人必備的營銷功底。

7. 廣告

廣而告之的使命就是為了吸引流量和提高流量轉化率,吸引流量和提高條轉化率的能力決定了廣告的銷售力,衡量廣告優劣的唯一標準就是是否具備銷售力。腦白金廣告沒多少審美藝術,但鑄就了銷售奇蹟;加多寶的廣告也並沒有太多的創意,但鑄就了銷售奇蹟。因此,廣告的預算往往也會在營銷預算中佔巨大比例。

8. 公關

公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有一個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即讓企業擁有可持續的流量和提高流量的粘性(轉化率)。如三星Note7這次失敗的公關來看,除了三星電子股價的暴跌和銷售額利潤的同比環比下滑等直接影響,公眾對三星電子產品的好感認知都會大打折扣,以後真的想買三星的產品都會猶豫一下;再來看加多寶的汶川地震捐一個億,名利雙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流量既能支撐企業亦能淹沒企業,如何把握看公關。

上文從品牌、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推銷、廣告、公關八個重要營銷環節剖析了企業流量的重要性。既然流量如此重要,那麼如何具體為企業引流呢?

講到這裡,不急著回答,先來講講馬雲提出的“新零售”。馬雲認為:“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必須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儘管在商界舉足輕重的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認為馬雲是在胡扯,但我認為馬雲講的是有道理的,當下零售確實正在發生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改變。商業業態在變,營銷手段當然也要隨之改變,那麼到底該如何引流呢?

我認為不論主體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的企業都應該要學會同時向線上和線下要流量。

線上(供參考):

1. 微博引流;

3. qq引流,qq號、qq空間、qq群、qq部落等巨量流量入口;

4. 支付寶引流,口碑網,到位,生活號商業屬性強;

5. 分類信息網引流,如58、趕集、人人等;

6. O2O平臺引流,如美團、大眾點評、美團外賣等;

7. 視頻引流,針對目標顧客相關視頻植入/PS廣告,秒拍視頻植入廣告;

8. 直播引流,如映客、鬥魚等;

9. 圖片引流,針對目標顧客PS廣告;

10. 郵箱引流;

11. 短信引流;

12. 論壇引流;

13. 問答引流;

14. 百科引流;

15. 博客引流;

16. 淘寶內部引流;

17. 專欄媒體引流,如今日頭條等大眾性質媒體和市場部網等專業性質媒體;

18. 知乎引流;

19. 喜馬拉雅音頻等引流;

20. 豆瓣引流;

21. 電商助攻實體流量,天貓、京東、蘇寧上定價比實體貴;

線下(供參考):

1. 選址,如麥當勞;

2. 終端形象,如OPPO;

3. 廣告引流,電視廣告、戶外廣告、終端廣告、單頁海報等;

4. 促銷活動引流,超低特價、送禮品、抽獎、籤售會等;

5. 贊助活動引流,一讚助的名義做促銷和打廣告;

6. 商家聯盟引流,共享客戶;

7. 抱大腿引流,和強勢品牌合作;

8. 推銷引流,招聘大量銷售員,如安利;

9. 價格引流,如樂爾樂特價超市、淘寶;

10. 產品或服務引流,如iphone、海底撈;

11. 品牌引流,再小企業也能有自己的小品牌,口碑;

我簡單地列舉了線上 21種引流方法和線下 11種引流方法,可能分類不是很嚴謹,但沒關係,線上和線下的引流方法本就該組合使用。

例如:小米不得不在線下開小米之家實體店,理由很簡單,線上的流量已經無法再支撐像小米這麼大的一個體量了,必須向線下要流量;同樣是線上發家的三隻松鼠聲稱:“2019年三隻松鼠要在線下開 100家店,未來三至五年開 1000家”,三隻松鼠也要來向線下要流量。

再如:某咖啡店加入了美團,是因為美團能帶來該咖啡店本身很難捕捉的到的流量;該咖啡店辦了個公眾號,分享了很多咖啡文化,漸漸有了不少咖啡愛好者;該咖啡店的經營者在當地相關論壇裡比較活躍,微博也玩的比較多,當地不少愛喝咖啡的人都從論壇和微博裡知道了這家咖啡店。這就是典型的線下向線上要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