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狼毫、羊毫和兼毫分別適合寫哪種字體?

潛龍在暈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自古以來書者不擇筆。但對於初學書法者來說,還是應該選擇毛筆的。



第一,寫篆書,宜用兼毫毛筆。

第二,寫隸書,宜用兼毫或羊毫。

第三,寫草書,宜用羊毫毛筆。

第四,寫楷書,宜用羊毫毛筆或兼毫毛筆。寫小楷,宜用狼毫毛筆。

第五,寫行書,宜用羊毫毛筆。

所謂的書者不擇筆,就是無論寫哪種書體,用什麼毛筆都可以。張繼老師寫隸書時,就用過羊毫毛筆和狼毫毛筆,也用過兼毫毛筆,而且寫的都很好。



啟功先生寫行書時,也用過狼毫毛筆。



所以說,什麼事情都沒絕對的。對於初學書法者來說,可擇筆。對於有一定功底的書寫者來,用哪種毛筆都可以。

兼毫毛筆不但可以寫篆書和隸書,還可以寫草書和行書,若不信,可試之。



以上為個人觀點,經驗之談,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朋友們好,很高興與大家分享感興趣的問題。

要想認知這三種毛筆分別適合寫什麼樣的書體,首先要對這三種筆具有的不同特性有所瞭解。

一、硬度

1.狼毫為硬毫,彈性強。適合於書寫行、草、以及四君子、山水之畫作。

2.羊毫為軟毫,彈性弱。適合於書寫隸書、行書、草書及山水著色。

3.兼毫介於狼毫和羊毫之間的兼毫,彈性適中。適合於書寫楷書、隸書、行書及花鳥畫作。

二、字體表現

1.狼毫比較堅挺,寫出來的字,筆畫勁遒流麗是其優點,晉代的行草、小楷,皆以飄逸為主,力求簡潔遒麗。傳說王羲之寫“蘭亭序”,就是用堅挺的雞狼毫筆。

2.羊毫堅中帶柔,濡墨飽滿後書寫自能變化多端。東漢蔡邕是位大書法家兼書法理論家,他自寫的熹平石經八分,是將秦漢流行的各種篆、隸、草隸、八分、加以整理,成為東漢流行的正體八分。

一般寫招牌或者匾額聯幅都是採用羊毫筆為宜,羊毫能夠隨心所欲寫出各種字體。

3.對於有一定書法基礎的書友,想要提高自己的書法造詣,享受書法更多的樂趣,可以羊、狼兼備,臨碑用羊毫,臨帖用狼毫,才能體會到用這兩種不同的毛筆書寫所得到的不同的效果和感受。

三、適用人群

1.初學的人若求行楷草法工整流麗,應還用狼毫為上,所以書寫二王一路書風,行草手札等純狼毫書寫效果最佳。

2.書法學習久了,可以換為羊毫,便在書寫行草時其字畫線條中,自然夾帶碑意,如近人于右任等的行草書法。至於能否達到這境界,就要看個人認真學習的程度而定了。

3.對於純粹的初學者,建議採用兼毫,也就是羊毫和狼毫的混合型,硬度介於狼毫和羊毫之間,便於初學者控制掌握。

狼毫筆和羊毫筆是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選購工具常見的兩種毛筆類型,這兩種毛筆類型,從柔軟度上來說,一個較為柔軟,一個較為堅硬,它適合於不同的書寫者,在不同的書寫階段的要求上有著不同的作用。

對於一般的初學者來說,選用比較硬的筆,比如說狼毫,或者說選用比較軟的筆,比如說羊毫,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優缺點。

比較硬的狼毫在書寫的時候,有助於初學者較好的控筆,達到比較好的書寫效果。因為狼毫控筆要求非常的低,而初學者在用羊毫筆的時候能夠達到非常豐潤的效果,在藏鋒上比較具有優勢,並且非常鍛鍊初學者的控筆能力,但是缺點也就是不容易控制。

從字體上來說,羊毫較適合寫楷書行書和草書,篆書和隸書也有比較好的表現。

狼毫筆只適合寫行草書,在楷書篆書以及隸書的書寫中表現較差,因為楷書,篆書和隸書,他們的筆畫較為平直,尖刺較少,而行草書,他們的遊絲引帶需要有比較具有彈性筆來書寫。羊毫在這方面的表現要差的多,但是它的吸墨性好,可以幫助我們蘸一次墨的時候,書寫足夠多的字,使得書法整體的氣勢較為連貫。

從上述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狼毫筆和羊毫筆,因為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優勢和缺點,所以它們適合於不同的書寫環境,但是有一種筆兼顧了這兩者之間的優勢而彌補了他們之間的缺憾,就是兼毫筆。如果純陽豪或者說純狼毫的筆,並不能適用於你的書寫,那麼選用兼毫筆也是不錯的選擇。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寫不同書體,自然要選擇最適合的毛筆,毛筆選的不對,就要多費不少勁;毛筆選對了,就省事多了。年前小編給大家分享過一篇文章是〖啥帖選啥筆,適合最重要〗,那麼今天小編給書友們聊聊『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的毛筆選擇。

1、篆書毛筆

篆書有大小篆之分,其書寫的方法大致是一樣的,主要是有其文字繁簡的差別。大篆較繁,小篆較簡,其書體的結構也就由茂密變得較為疏朗。結體上,大篆接近於甲骨文,結體錯落有致,呈自然質樸之美。其用筆純用中鋒,用力勻平,流轉自如。小篆的結構是以大篆演變而來,其結體較大篆更為工整齊律,呈勻稱整飾之美。其用筆不但純用中鋒,而且筆勢更為圓轉流暢,顯得朴茂端重。

篆書經數百年的演變,其字體雖有狹長、寬扁、尖削凝重之不同,但有共同的特徵就是從不規則的形態而漸趨於規則的弧形圓寫,從方峻的筆劃變為勻稱的線條,而習學篆字大都有相當筆齡,握筆相當穩健,因此可選用羊毫毛筆來書寫,尤其長鋒羊毫或長鋒兼毫更能臻於至善境界。

2、隸書毛筆

隸書是將小篆的書體去其繁複、增減其體而創立。結體更為端正整齊,呈秀麗端莊之美。其用筆,如以漢隸為例,主要是橫畫的變化,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盡情地舒展,呈委婉波狀之勢。如果說,篆書以弧筆著稱,那麼隸書則以波勢見長。

隸書其字體仍存篆意,多逆筆突進,字體寬扁,波礫呈露。因此用筆必須宜於逆筆中鋒書寫,所以用羊毫毛筆或兼毫毛筆來書寫較易表達。如果以狼毫毛筆書寫,筆鋒較健且尖,對於回鋒、逆筆,必須更用心方能達到效果。

3、楷書毛筆

楷書是為規範草書的漫無準則和減省漢隸的波磔而由隸書的發展而逐漸演變而成的。楷書的結體呈平穩方正、典雅端莊。其用筆歸之於『永字八法』,即點、橫、豎、撇、捺、挑、鉤和轉折八法,十分強調用筆的筆力、筆勢和筆意,講究相互之間的長短結合、曲直並舉、剛柔相濟的藝術效果。

楷書一般來說是靜態的書體,運筆速度較緩慢,注重筆壓的加力,因此必須選用筆鋒尖齊,筆腰較強健的毛筆,所以以狼毫和羊毫製成的兼毫筆為主,兼毫筆之筆鋒柔暢,筆腰有力富彈性,在於點劃、轉折方面,容易收放。純羊毫毛筆的筆性較柔,除特別嘉好者,甚少人用來寫楷書,欲用純羊毫毛筆寫楷書,必須功力足,運筆認真,才能達成效果。

臨摹各家字體亦需選筆,寫柳體字,最好用狼毫毛筆,其次用兼毫毛筆,歐體字用筆亦以狼毫毛筆、兼毫毛筆較適宜,若選用筆鋒筆頸部位較細直的更易發揮字韻。顏體字大都藏鋒圓渾、厚重,以兼毫筆較宜表現,如使用狼毫筆則必須選筆鋒、筆項較豐盈飽滿者,只要輕按即可,若以細直的筆鋒毛筆寫顏體,必須加重用力,在落筆、轉折、收筆之間,有深厚根基者方能達成,否則寫出的字往往枯澀單調,無法顯露顏體之美。

4、行書毛筆

有人以為行書是從楷書中衍生而來。其實不然。行書和章草都是在正楷創立之前就已發明了,是與楷書並行不悖的書法。行書的結體介於楷草之間,近楷者則稱『行楷』「近草者則稱『行草』。而楷書的每一種類型在行書中都有對應的形式。行書用筆比楷書活潑,而又沒有草書的放縱,運筆生動靈活而富有生氣。

行書的運筆速度較快,有緩急的變化,筆劃的抑揚變化較多,筆順也稍改變,而筆劃由一筆進入另一筆時,往往以線連貫,僅具脈絡,而不清楚分界線。為了把握住字體的氣韻、高雅,除書家的用心外,選用的毛筆以狼毫、兼毫毛筆較適宜,因其較易把握住頓、挫、停、收、放。如使用兼毫毛筆,則以混合狼毛及其它加健物所制者,亦相當好用,但所表達風味不同,文字的優美較柔暢、圓潤。

純羊毫毛筆在書寫行時,往往不易控制,非有深厚功力者很少嘗試,若深知筆性,運筆速度快,喜好多項變化,增加浮沉或抑揚者,以純羊毫毛筆來寫行書可謂順暢流利,另有一番風味。

5、草書毛筆

草書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而行草又因間於行書與今草之間,故一般又附於今草之中。章草是從漢隸演化而來的。章草的結體較為簡約,其運筆既有草書的筆畫,又有隸書的筆意,其主要特徵是上下獨立而不連寫,字與字間也連接不多。

今草是從章草演進而來。結體也由章草的扁方趨於長方,但字與字之間仍少連接。其運筆加強了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聯繫,並將帶有隸意的章草捺筆完全去掉,顯示出書法演變中形體和用筆方面的一大變化。狂草是草書中最為放縱的一種,其結體更為放逸奔放。運筆跌宕起伏,運轉自如。字與字多連綿,即使筆與筆之間有時不連貫,但也顯得筆斷意連,一氣呵成。

草書字體,在造形上頗有自由感,每一點每一劃都具有節奏。所產生的美感與趣味必須輕鬆流暢。所以書寫草書者,都具有多年筆齡,不限制選用筆性,頗能隨心所欲,然而為求效果甚佳,皆以羊毫毛筆為主或是使用以柔性毛料製成的兼毫筆,因為筆鋒選羊毫為主材料,筆腹筆腰配備較剛之狼毛、牛耳等其它加健物,作為支撐助力,可使筆毫柔順流暢,筆力足,不枯澀,揮毫之下左右逢源。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歡迎你與我一同進行討論,堅持對書法與藝術的嚴肅思考。


中書協職統勝書法教育


1、狼毫筆:狼毫筆的特點是潤滑而富有彈性,宜書宜畫,以畫為主。適合於書寫行、草、以及四君子、山水之畫作。

2、羊毫筆:羊毫性均柔軟,筆頭肥厚滋潤,適合於書寫隸書、行書、草書及山水著色。

3、兼毫筆:是合兩種以上之毫製成,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剛或柔,或剛柔適中,適合於書寫楷書、隸書、行書及花鳥畫作。

擴展資料:

1、狼毫

狼毫,是指用黃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筆。毛筆的一種,用黃鼠狼(鼬鼠)尾部的毛製成,故名狼毫。特點是潤滑而富有彈性,宜書宜畫,適合於書寫行、草、以及四君子、山水之畫作。

2、羊毫

羊毫,指用羊毛做成的毛筆。毛筆的一種,用山羊毛製作,屬大眾化用品。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幹化,容易著墨;陳羊毫有些剛性;穎羊毫精細,尖端透明;淨羊毫無雜質,羊毫性均柔軟,筆頭肥厚滋潤,適宜書寫行書、隸書、草書。羊毫筆比較柔軟,吸墨量大,適於寫表現圓渾厚實的點畫。

3、兼毫

毛筆的一種。用兩種以上之毫制筆,稱兼毫。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

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為主,居內,稱之為“柱”;柔毫則處外、為副,稱之為“被”。柱之毫長,被之毫毛短,即所謂有柱有被”筆。而被亦有多層者,便有以兔毫為柱,外加較短之羊毛被,再披與柱等長之毫,共三層,所以根部特粗,尖端較細,儲墨較多,便於書寫。

兼毫筆兼具了羊狼毫筆的長處,剛柔適中,價格也適中,為書畫家常用。

此外,根據筆鋒的長短,毛筆又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容易使線條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新筆鋒多尖銳,只適宜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好。

因此,兼毫筆適合於書寫楷書、隸書、行書及花鳥畫作。


愛芳書畫


對於毛筆的選擇,我這裡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初學毛筆者,建議用兼毫毛筆,為什麼這樣說,首先初學者需要感受毛筆彈性,學會逆鋒,學會藏鋒,而狼毫相對於兼毫來說,更難控制一些,彈性更大,容易漏“尖”。而羊毫呢,又太過於軟,初學毛筆如果毛筆太軟的話,不利於初學者快速上手。

兼毫是用兩種以上之毫制筆。一般以狼毫或紫毫(紫色兔毛)與羊毫合制而成。

狼毫,是指用黃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筆。小楷狼毫就是用黃鼠狼(鼬鼠)尾部的毛製成,特點是潤滑而富有彈性,宜書宜畫,以畫為主。

羊毫,指用羊毛做成的毛筆。毛筆的一種,用山羊毛製作。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幹化,容易著墨;陳羊毫有些剛性;穎羊毫精細,尖端透明;淨羊毫無雜質,羊毫性均柔軟,筆頭肥厚滋潤,適宜書寫行書。

上面簡單介紹了兼毫、狼毫和羊豪,其各自適合寫的書體大家也就明白了,兼毫各種字體都可以書寫,狼毫寫篆書楷書較好,行草書就是羊毫為上。









梧桐樹下有三金


秦國時,人們用竹籤寫字,蘸墨很不方便。當時的大將蒙恬帶兵在外作戰時,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王。有次他靈光一閃,剪下一條兔尾巴插在竹管上寫字,可是不吸墨。他就隨手甩到一邊的石灰坑裡,結果又被他發現經鹼水浸泡的兔毛變柔順,吸墨了,於是就有了毛筆。

考古發現最早出土的毛筆,是在湖北曾侯乙墓。當時的毛筆,竹製的筆管,將兔毛用麻絲纏繞包裹在筆管外邊形成筆頭。

蒙恬後來不斷改良毛筆,用羊毫為表,狼毫為裡,夾在枯木中加以捆綁。再後來工匠不斷的改進工藝,毛筆就成了後來必備的書寫工具。

從屬性來講

狼毫筆鋒較勁健,彈性較好;羊毫筆鋒長且柔軟,吸墨量大;兼毫趨於兩者之間,比狼毫的儲墨量大一些,比羊毫的彈性大一些。

從價格來講

一般意義上,狼毫製作原料稀少,所以比較貴重,真正的狼毫比較少見;羊毫價格便宜,且經久耐用;簡毫建有狼毫和羊毫的長處,價格適中。

從書體來講

狼毫彈性好,筆鋒銳利,適合寫晉唐小楷,魏楷中鋒利的刀鋒味,也適合用狼毫來表現。

篆書適合用羊毫或者兼毫,但是像鐵線篆這樣要求筆筆精緻的書體來說,用狼毫比較容易把握。

而隸書用什麼毛筆也不能一概而論。像圓筆舒展一路的可用羊毫,如《石門頌》;像波挑分明一路的就可用兼毫或者狼毫。

至於行書、草書可用兼毫或狼毫表現出流暢性。

其實,什麼毛筆適合什麼書體,也不是絕對的,這個跟書家不同的審美觀念有關。不同時期在不同場合下,對毛筆及字體的選擇也會不同,這說來也是書法美學中的辯證法。

我是【寫字吧】,期待你的【關注】!


寫字吧


羊毫毛筆,吸墨含墨較強,善於書寫淋漓類的書體。當然,也能寫出較堅挺的字出來的,這個也是根據作者性格而來的。羊毫彈性強,要好羊毫才會達到彈性強。

一枝好筆強性好劣,主要是根據書寫過程中,筆毫在書寫時,需要變換動作時的還原程度快慢,決定毫毛的強性之強弱。還原快、還原如作者意,就是筆毫彈性好、彈性到位了!

至於兼毫筆,屬於中性筆毫,書寫可能不及羊毫、狼毫。也是個人習慣行為。

上述三種類型筆毫,各自有各自的長處持點。多實踐就自然知道掌握好了。書寫到了一定時間、功夫了,筆也是無所謂的事情了。


石千石519


初學者首先要練的是基本功,姿勢,筆力,運氣,側鋒或轉鋒等等,羊毫很軟,不好把控,比較適合練筆力,有了筆力再用比較硬的狼毫會輕鬆多了。我一開始習字就是站著、懸腕


燒得洛夫斯基


每個人的手力,書寫習慣和追求的藝術效果不同,使用的筆也就不同。對於書法而言,熟習筆的重要性絲毫不比學字的重要性小。所以對一支筆的探索不可止於泛泛分類。


漁翁58752516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