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樣做才能長壽少病?

yangbaiqiang


“長壽”,無疑是所有人一直在追隨的一種“狀態”。對於“健康”這件事來說,建議每個人都要從生活細節出發,無論是飲食,還是運動,再或是各種生活習慣。今兒個,想從生活細節和您聊聊如何做可以增加身體的“健康係數”,因人而異,給您一些小小的建議。

這7件事,建議您可以經常為之:

首要之事—“多飲水”:

如果您的腎臟不存在疾病(障礙),如果您的醫囑上沒有“減少飲水量”這一項,建議各位在生活中一定要多飲水、勤喝水,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生活中有很多疾病其實都是由飲水不足所導致發生的,比如說便秘,再比如中老年經常出現的皮膚乾燥。

每日飲水量要保證在1500-1700毫升,特殊工種或者天氣炎熱的情況下還要適當增加飲水量,用水分物質去促進身體代謝,從而就可以促進排洩物的順利排出。

唱歌是不錯的一種習慣:

在各種業餘愛好中,“唱歌”是一種不錯的“發洩方式”。唱歌這件事是呼吸肌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運動,在“美好心情”的同時,也可以鍛鍊腹部肌肉,促進身體代謝,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經常微笑:

微笑,會把您的心態變得更加積極,會把您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請不要小瞧“笑”這件事。經常微笑可以增加心臟的血流量,促進心臟的血液循壞,另外還能夠降低心臟病的發病幾率。

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微笑可以降低皮質醇等壓力激素的水平,不僅能夠幫助維持健康血壓,還可以減輕對於大腦海馬區神經元的損傷。所以,有事沒事請多微笑,微笑可以讓您的生活充滿陽光。

經常曬太陽:

曬太陽,不僅能夠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溫暖,同時可以為身體補充充足的維生素D,從而就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另外也可以降低一些癌症的發病概率;建議您在上午十點左右或者下午二點左右儘量出去進行室外活動,維生素D是不錯的身體保護劑。

經常走路:

走路是最方面、最簡單的一種運動方式。建議您在生活中可以經常選擇步行,走路能夠讓您的骨骼更加“強大”,可以讓骨骼合理支撐身體的重量,減少骨骼內部的礦物質流失,預防缺鈣等問題的發生;經常步行會讓您變得而更加年輕。

沒事多梳頭:

看似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其實好處頗豐,建議您在生活中可以經常梳頭,我們的頭部穴位較多,經常梳理,可以幫助起到按摩、刺激的作用;另外您平常可以用雙手手指梳理自己的頭髮,促進頭部血流,減輕大腦疲勞。

保證優質的睡眠:

睡眠是最廉價、最簡單的養生方式。良好、優質的睡眠可以幫助身體緩解疲勞,促進身體組織的自我修復,另外也能夠增強我們的免疫能力。所以,也減少睡眠時間需要達到七小時,適當午休,為您的身體保駕護航。

“長壽”這件事,需要您從生活實際出發,改掉不良生活習慣,科學養生,健康生活。


王思露營養師


您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黃帝內經》中的一句話——“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是:不因得病而亡,是因衰老而終。插圖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他是我眼中壽終正寢的智者。


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世界衛生組織對年齡分期進行了重新劃定:44歲以內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74歲為年輕老人,75~89歲為真正老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當“七十不再古來稀”,人們對生命的關注便從“活得長”轉向“活得好”。


然而現實情況是,中國人的生命質量並不好。數據顯示,中國人“無疾纏身”的健康壽命僅為66年,比發達國家少了10年左右。


北京調查發現,2012年,北京戶籍居民18歲組期望壽命為64.31剩餘年,而健康期望壽命僅為40.17剩餘年。這意味著,這一人群在64.31年的剩餘生命裡,有超過1/3的時間要在疾病或殘疾狀態下度過。如果長壽的代價是疾病和痛苦,其意義就值得考慮和懷疑了。


如何才能無疾而終、壽終正寢呢?或許這該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是根本,除了我們常說的均衡膳食、勤於鍛鍊、心情愉悅外,個人認為,中醫養生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


中醫強調順應天時。春天萬物生髮,應早睡早起,飲食上多甜少酸,清淡為主;夏季要午睡,適當吃點苦味(苦瓜、野菜),解暑護心;秋天重潤肺,吃些護脾潤肺的食物(核桃、銀耳、梨);冬天萬物收藏,要早睡晚起,適當進補。


中醫還講究調適身心。節制食、色、名、利等慾望,欲樂莫如為善,唯樂可以養身。(答者:健康行者,歡迎關注)


健康行者


雖然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都要面對的事情的,但是我們仍然希望自己能夠健康,能夠活的時間更長一些。而如今,隨著飲食條件的改善,我們的平均年齡與以前相比早已經提高了很多。80歲以上的老人很多都能夠自理,如何才能讓自己長壽而少病?

雖然老人常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但是如今我們所面臨的現狀是慢性病高發,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這些慢性病的高發有著諸多的因素,但是飲食結構失衡卻佔據了最主要的因素。大多數人如今不是面臨吃不飽的問題,而是如何吃的問題。

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人的特點和飲食結構制定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國居民膳食寶塔》。這兩項內容是指導中國人飲食的原則,如果您能夠按照這兩項內容來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生命長度也得到了延伸。

也許你曾經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而犯愁,面對著各種食物也有些無從選擇。就好像去菜市場買菜,不知道應該買點什麼菜更合適一些。在膳食指南中就指出,食物多樣化的重要性。因為沒有一種食物包含了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素,多樣化的飲食結構可以讓您從不同食物中獲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來滿足健康需求。

也許人到年齡大的時候才會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這個時候開始鍛鍊身體已經有些晚了。如今年輕人因為工作忙碌而造成運動量減少,這無疑會給健康帶來風險。適量運動不僅可以調整心情,也能為健康增加籌碼。為了您的健康,請您管理好自己的飲食習慣,同時也要堅持鍛鍊。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古有煉丹術,今有保健品,沒有人不想長壽,而長壽最大的敵人是疾病,長壽少病健康的生活是大家一直夢寐以求的,那麼怎樣做才能長壽少病呢?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分為不可改變的(基因等)和可改變的(生活方式等)兩個部分,而其中生活方式佔比60%,所以想要長壽少病關鍵還是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給大家提以下幾個小建議:

  • 定期體檢,隨著年紀的增大我們的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早發現,早干預,防患於未然,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 民以食為天,食可為人體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但更有“病從口入”一說,故而飲食要有節制,在慢病高發的時今要少吃高糖、高鹽、高脂的食物預防慢病的發生,水是生命之源,每日要適量飲溫水1500~1700ml為宜,關鍵還要戒菸戒酒。

  • 久坐不利健康,生命在於運動,每週應完成3-5次每次2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幫助機體煥發活力。

  • 良好的心情是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放寬心,保證愉悅的心情,當然充足的睡眠可以為機體“充電”,所以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休息亦是很重要。

  • 此外,還可以使用一些養生的小妙招,例如叩齒、拍經絡,聽音樂,適度泡腳等等。

健康不是一時興起,需要我們常久持之以恆的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以維持健康的狀態,不生病可長壽。

我是曉薇,曾於臨床工作,然感疾病預防勝於治療,顧後從事國家慢病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課題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有所獲,關注我的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可獲取更多健康資訊,如有助於您請點贊支持,有疑問可評論留言!


薇健康


怎樣做才能求得長壽少病?

健康和少病是相通的,但是現在中國慢性病爆發,各種疾病鋪天蓋地而來,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等等。我們先了解一下慢性病多的原因,形成共識的是環境、水、空氣、汙染,生活不規律、熬夜,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喝酒吃肉,食品安全問題,生活壓力的,競爭激烈,過度勞累,事物中維生素、礦物質、生物類黃酮急劇減少等。

瞭解得病的這些因素,我們就要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等方面調整,但是有些方面,作為老百姓左右不了,比如環境汙染,我們就要服用一些品質好的生物類黃酮來減少對人的傷害。舉個例子,大家聽說過唯一女皇武則天年老以後變得年輕,白頭髮變黑了,但沒有具體記載原因,不過,從帝王的權利,營養學的理論可以推斷,武則天利用權力在民間蒐集含有生物類黃酮多的食物,據為己有,導致她變年輕的。

所以,有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作息和運動,好的飲食習慣、戒菸戒酒,會調節心態,補充高品質的營養素,就可以長壽少病。


用戶6503856202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不知是否正確?

根據本人觀察,無論什麼年代出生的人,都有長壽短命之說,究其原因無法說得清楚,實例可以證明,走過戰亂時期的人活到百歲的大有人在,環境好生活富裕無憂無慮的人也會有先天不足,半路夭折的,黃泉路上無老少,人生就是這麼無情,這充分證明人的命天註定,一輩子最多百十來歲,極少數活過100歲,所以平時多關注健康,注重保養是硬道理,別怨天尤人的,把握心態,提高免疫功能,適度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適時的穿衣,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不動真氣,細心周到,及時補缺,及時調整身體,冷暖自知,剋制慾望,從容淡定安度晚年!

至於空氣、水質、環境,飲食等因素,我想如果在可控之內,及時採取措施,預防為主,化險為夷,只要不是大面積爆發性的災難,不至於都得癌症和短壽,不要危言聳聽,但也不得不防啊


坐家綻放


長壽,病少,每個老年人的原望,到晚年天有不察風雲,各種各樣的毛病來到自己身上,防不身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