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我在朋友圈發一些勵志短語,卻發現被越來越多的人拉黑?

官風


很常見的現象,勵志故事、心靈雞湯現在已經成了反面教材,還在發這些東西的人,或者很欣賞這些東西的人,只能說還沒長大。

遇到挫折的人發這些雞湯,一是希望勉勵自己面對困難,二十是期望大家的共鳴。說實話,這不會讓別人共鳴,再者,要下決心非得讓別人知道也顯得幼稚。

女人可能更容易接受這些雞湯觀點(女同胞輕點打),但是不久就拋諸腦後,也僅僅是一時感慨,過後還是走自己的軌跡。

老婆有時給我看別人發的雞湯文,感慨說的多好呀!我的回答是,沒有生活主見的人才熱衷別人給的雞湯,要怎麼做自己都有答案。也許有些偏激,但就是這個觀點。

喜歡雞湯的朋友也別生氣,你有喜歡的理由,我有反對的觀點,很正常的事情。毛主席說過“求同存異”,他老人家都沒指望大家觀點一致。有些人非要把自己的觀點讓別人接受,免不了吵吵生氣,何苦來的。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喲﹌


3為極致


如果我沒有傻過,那麼我可能無法理解你的疑惑。但是,我像你一樣傻過。

幾個月前,我也不斷地在朋友圈發送勵志短語。我每一次想要氣餒的時候,就自己鼓勵自己,然後把鼓勵自己的話寫在朋友圈,甚至微博。這樣的朋友圈我一共發了523個,也包含其中132個轉發的勵志文。

或許我會一直這樣做,一直到被所有的朋友都拉黑。但是,我停止了。因為我看到一句話:朋友圈是你的展示區,而不是你的心情表述區。

我當時被這句話驚呆了,但是我認為有道理。朋友圈就像是一個展臺,透過這個展臺,朋友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換句話說,你展示什麼,在朋友心中你就是什麼。

一個朋友圈裡都是豪車,美女,游泳池,國外度假村的女人要麼真的是白富美要麼就是外圍網紅。而一個朋友圈裡都是養生科普,轉發祈福,什麼不轉不是人的女人多半是個沒怎麼讀過書的老太太或者村裡的媳婦。

朋友圈,你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可能有的人,正縮在東北的馬路牙子邊上哆嗦,卻發了一個海南風景的朋友圈,還寫上一句“海南島的陽光真好”。可能有的人,飯都吃不上了,卻百度一個五星級美食大餐的圖片,發個朋友圈說“這個餐廳的大廚水平一般般”。

如果你不成功,你說的話再有道理,也沒人願意聽。而如果你像馬雲一樣,那麼你隨便在一個燈光昏黃的KTV裡說一句:差點死球了。也有百萬人爭相圍觀。

每天在朋友圈看到雞湯,如果不想喝,那就拉黑。這是他們的選擇,畢竟雞湯喝太多,容易長胖。況且,你愛喝的雞湯,為什麼朋友圈裡都要喝呢?


職場小致


看見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前兩年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家樓裡有一夥幹安利的,天天在那組織人演講、勵志。也經常看見他們連鼓掌帶喊口號的,把一些手足無措、面帶微笑、眼神呆滯的大爺大媽抬進去、扛出來。

有一天我在緩臺閒逛,他們中間的一個小夥子,眼露精光,一看就是雞血打的足足的,迫切需要找個人交流一下,急於分享一下他成功路上的感悟。他也是倒黴催的,相中我了......

他剛起了個頭,我就說:其實人生不需要那麼多的大道理,不需要那麼多複雜的理論,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我們很多人不去執行,比如說認真。認真是很簡單的道理,小孩子都懂,但是,在我們的人生中又有幾個人做到了認真呢?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人生,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事業,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的對待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還有:堅持。道理也很簡單,小孩子都知道,但我們的人生中,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堅持呢,堅持自己事業,堅持自己理想......

根本不需要什麼成功學,也不需要那麼厚厚的成功學教材,更不需要什麼大師指點,只要你在事業和生活中能做到:認真和堅持。那你就能成功......

給他講了一個小時以後,小夥子心悅誠服的走了。看著他稚嫩的背影,我任由四根頭髮在空中飛舞,心裡默默的說:孩子還是太嫩。

雖然是我有心制一下這小夥,秀一下水平,但道理還是沒錯吧?

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把事情搞得那麼複雜,也不需要把事業、人生擺的有多崇高,多神秘。只要我們把握住最簡單的道理:認真和堅持,你就能走向成功。不把心靜下來,坐不住凳子,認真不起來,堅持不下去,什麼花裡胡哨的雞湯都是涼水。

勵志短語和心靈雞湯,是技巧。認真和堅持是決心。相信我,在困難面前,起作用的是決心,技巧很少能解決問題。當你有勇氣和決心去面對困難的時候,你肯定會發現,困難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嚴重。

我是做培訓的,經常會有學生問我,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我也通常會告訴他,這個問題你自己能解決,但我不會告訴你怎麼解決。把學生逼到那,只是鼓勵他,然後告訴他一定行,然後你就會發現,他們真的就行了,真的自己就把問題解決了。

我自己的人生觀比認真和堅持還要簡單,我的座右銘只有一條:堅強的決心。因為我認為態度能解決一切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是態度的問題。

認識我的人覺得我嬉皮笑臉,放蕩不羈,嘮嗑全是胡說,不正經。然後我工作做得漂亮,大家就以為是偶然的。實際上我的人生觀是這樣的:理想,是用來執行的,事業,是幹出來的。理想不是用來說的,事業也不是說出來的。活擺在那裡,你光動嘴,活也下不去。說沒用的,幹有用的,是我的準則。

天天說啥都沒用,還得看關鍵時刻你能不能頂上去!

而以我40年的人生經驗,天天談理想,談人生,談事業,發雞湯勵志文的這些人,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嘴上說的越漂亮,幹事兒越不靠譜。

成功學、雞湯文、勵志故事......這些東西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真的一點用都沒有。我們東北有句俗語:好話說三遍狗都不樂意聽。這些東西本來就沒用,然後你總是發,肯定是擾民。

如果僅僅是擾民,我估計也不至於被很多人拉黑,我估計還是你嘴上說的好,真正辦事的時候頂不上去。在大家的眼裡你是個辦不成事的人。如果你辦事能力強,大家需要你,就算你擾民,大家也會捧捧場,沒事敷衍你兩句,點個贊。


銳度何老師


你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我談談我的看法:

1、被人拉黑,是一種他測也是一種自測:

我跟你講個笑話,是真事,有一次我在健身房,看見我們一個女同事,在一邊往臉上噴水,然後過了一會一條朋友圈就出來了:揮汗如雨,為了健康的身體......其實那人根本就沒做什麼運動,要不是被我碰見,我還真以為這是個上進的好姑娘。


我說這個故事的意思就是:有些人只有上進的心,沒有上進的真實行動,所以當朋友圈裡面有這種瞭解的朋友,看到一些這樣的消息時,就會拉黑掉,這是一種厭惡的表現,所以我說這個被人拉黑能用來自測就是這個意思。

他測是什麼呢?如果你是踏踏實實的在上進,而且是在上進的路上發的感慨,那麼拉黑你的人也就不是你的朋友,拉黑了是好事,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嘛,那也不用惋惜了,人家主動拉黑你,好過你將來發達了,主動去拉黑人家,周總理就講過:走上坡路的人總是低著頭的,走下坡路的人才是昂頭挺胸的,這沒有什麼好在意的。

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平等交往:

現在這個社會,人的意識形態出現明顯的各自獨立性,大家越來越強調個性,不願意被同化,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大同”的心態,不要試圖強行的去同化任何人,這是一種尊重他人的態度,只有先尊重了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大家做朋友本著平等交往的心態,現在一般人都兩個手機,兩個微信,一個生活用,一個工作用,工作與生活儘量不混在一起,這就說明了問題,也許你覺得的好東西,在別人眼裡根本不值一看,別人羨慕的生活,在你眼裡不值一看,這都很正常,沒有必要去追根溯源,一句話:朋友靠緣分,道同志合就是朋友,道不同志不和就是個認識的人。

勵志的東西,也有一些是毒雞湯,每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為什麼成功學現在不再火?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不如門口天天擺攤賣腸粉的,任何東西都要學會借鑑的去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尋找自己的人生。

好了,回答問題,上廣告

走出債務泥潭 就上陽光叢生網


陽光叢生網官方號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圈好友,我不拉黑你,但我會屏蔽你,不管大家是拉黑你,還是像我這樣的屏蔽你,其實都是一個心態,心靈雞湯喝多了,就想吐,具體到大家為何會拉黑你,我想,原因如下:

1、大家都是成年人,道理都懂,不需要去被鼓勵。我們都是成年人,甚至你的朋友圈的朋友們,好多甚至都是老年人了,他們都經歷了太多的人生風浪,經過了太多的成功與失敗,人生的閱歷,領悟非常透徹,所以,你發的所謂勵短語,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小兒科,何況,大家都是成年人,見多識廣,根本就不需要那些勵志短語來激勵自己。


2、再好喝的東西,喝多了,也會膩。勵志短語也如此,也許,會有一部分人起初看了後會覺得寫的不錯,對自己的人生有鼓勵,但時間長了,就會膩了,你時不時發一下還可以,但經常發,看多了,也就膩了、煩了,不想看了,所以,把你拉黑了。

3、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度。對於勵志短語,不是不能發,而是怎麼發,是很有講究的,隔一段時間發,也許,效果會好一些,如果天天發,時間長了,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抗,覺得你老是發這些沒有營養的東西,就會反感,不想受這些東西“毒害”,所以,拉黑了。


其實,你不僅可以不時發一下,也可以跟其他內容一塊發,豐富自己的朋友圈,內容多一點,五花八門,這樣,就不會覺得你的信息單一,也不會出現審美疲勞,更不會被拉黑了。

4、強制灌輸,物極必反。朋友圈就是這樣,你沒法對不喜歡的內容進行屏蔽,如微商廣告,你屏蔽不了內容,只能屏蔽這個人,甚至拉黑這個人,大家不想接受你這些心靈雞湯,過些已經“吃膩”了的心靈雞湯,對你有抗拒心裡了,你卻沒有意識到,繼續發,其結果必然遭受北拉黑。


對於我本人來說,平常已經是很少上朋友圈了,因為,朋友圈的陣地徹底地丟失和淪陷了,但時不時還會去看看,看到有發微商的,三次,我會屏蔽掉。

一般來說,你時不時發下微商、吃喝玩樂、曬旅遊、娃娃等,都是挺好的,也知道朋友們的最新動態,但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一個度,不能每天都發同樣的內容,如曬娃娃,每天發,又如吃的,天天都要發吃的,甚至今天吃一袋方便麵,也要曬一下,這樣,就有點誇張了,受不了,就自然屏蔽了。

我一般來說,是不會隨意屏蔽人的,但那種過度曬某一樣東西,或者天天發微商賣產品的,不好意思,朋友圈不是生意場所,也不是大市場,我一律屏蔽。如今,仔細看了下,朋友圈,被屏蔽的人,估計有三分之一,但基本是屏蔽過度曬的人。

最後要說,不管是屏蔽還是拉黑,是他的事情,曬,是你的事情,你如果願意繼續,請go on,他要屏蔽你、拉黑你,也是他的自由和權利,互不干涉。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首先我想說的是,勵志短語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是有激勵作用的,每個人都有那麼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做不好,覺得自己特別失敗,感覺自己對生活好像失去希望一樣。

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看到朋友圈發勵志的短語,我就感覺突然有了動力一樣,但是當有個人在朋友圈天天發這種雞湯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厭煩心理。

就好像在朋友圈看到了微商的動態一樣,只想立馬屏蔽掉此人的動態,還朋友圈一片清淨。

有兩點是我們必須明白的。

一是大家厭煩的不是你的勵志短語,厭煩的是你的動態。你隔上一段時間發,大家可能還比較喜歡看你的動態,但是如果太頻繁了,就會讓大家厭煩。

就好像如果你有個好友,半個月或者發一次動態,你可能會專門去贊他的動態,但是如果你一個好友天天發動態,剛開始你可能會給他點贊,但是時間一久,你看到他的動態就會看一眼就帶過了。

二是你認為是勵志短語,但是對別人不一定有用。其實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朋友圈是個分享生活的地方,但是大家總是樂於看到那些開心、正能量、有意義的東西,你天天發那些所謂的勵志短語,在別人看來未免矯情,不切實際。

聽勵志的話是需要心情的,如果這會兒你心情很好,突然一個人給你發一段勵志的話,你覺得你會有所感觸嗎?不會,反而覺得他有點破壞心情,不切實際,久而久之,再勵志的話,也會被大家認為是毒雞湯。

所以綜合以上兩點,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拉黑你。我建議你最好是自己瀏覽一些勵志短語收藏起來,自己看看,激勵自己就行了,不需要一一分享。

畢竟有些東西對你有用,對別人不一定有用。就好像父母總是給我們分享很多鏈接一樣,我想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從來都沒點開過,但是我們都知道,那是父母對自己的關心。

你每次看到勵志短語總想著分享給大家看,即使你是出於好意,但是別人不一定喜歡。


——END——

你喜歡看朋友圈中的勵志話語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勵志短語,也就是心靈雞湯,曾經風靡一時。實際上,偶爾看一下聽一下,或許會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要是經常發,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往往還給人一種說風涼話或者“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的”感覺。

我老家村子裡的一個微信群裡,有一位大叔,每天發一些有關健康,養生的文章或鏈接。初期村裡人也沒人說什麼,後來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厭煩。最後大家一致聲討,聲音很難聽,就差開罵了。

按理說,告訴人們一些健康養生知識,也不是什麼壞事。但他實在發的太多了,今天告訴人高血壓要多吃蒜,明天又告訴人多喝醋,人們實在是煩不勝煩。

心靈雞湯,也是一樣,偶爾發一點,或許還會給人一種清流過心之感,久了,跟推銷東西的一樣,沒有人願意看。

事實上,對於一個飢餓的人,你告訴他怎樣解決飢餓遠比告訴他怎樣克服飢餓來的實在。

所以,現在人稱之為:“毒雞湯”,可見人們的厭煩之情。

那麼,讓人厭煩的事情,你還要繼續作嗎?


大漠綠海和諧音


朋友,現在沒有多少人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所謂的勵志、雞湯的東西了,因為大多數人不相信雞湯,並且你發的那些東西只想讓別人看到或知道你的心情不好,你總是這樣,也是會影響別人的情緒的。所以,你要切記一句話,“朋友圈是用來展示的,不是讓你發洩情緒的地方。所以,建議你今後再發朋友圈多發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這樣我想就不會有人要拉黑你了。

1、發正能量的文字和圖片。一般來講人們更喜歡積極陽光的事物,因為它能給人們帶來正能量,讓人賞心悅目,受益匪淺。

2、發比較奇特的文字或者圖片

現在的人們,基本上都喜歡新奇的事物,特雖是對神秘莫測的東西,都想用一種好奇的心去了解。所以,你要多發一些大家不熟悉不瞭解的知識或者趣聞,讓大家長見識,增知識,自然會倍受青睞。

3、發有實用價值的

發一些能夠幫助人們的知識或者技巧,比如陽臺上種花的技術,美食的分享等等。另外育兒的,教育的,養老的等等,這些具有實際操作性的知識,大家喜歡。

4、發比較個性化的,罕見的內容

中午吃了什麼美食,去哪裡旅遊了,在哪裡見到了稀罕事。最好是發一些半隱私半公開的內容,很多人比較受關注的內容。

5、發簡單明快的

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各種資訊如多如牛毛,大家沒法有太多的時間瀏覽長篇大論的文章,長篇大論,不會吸引大家的眼球

切實,不要在朋友裡做廣告,發商品,發多了,刷屏了,自然大家都煩了,就會把你給拉黑。


點樂生活


勵志短語,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心靈雞湯!雞湯這玩意,從理論上來說很有營養,少喝點滋補強身,喝多了反而對身體有害!一些洗腦用的心靈雞湯同樣如此!

微信剛出來的時候,心靈雞湯也就隨之而來。剛開始,大家感覺很好玩,也挺有道理,所以很多人都喜歡轉發!時間久了,卻發現生活還是那個生活,雞湯卻不是原來的雞湯了。很多雞湯,已經不是過去的洗滌心靈了,而是戴上了功利的帽子。於是很多人就開始反感,遇到喜歡發雞湯的人也就黑無赦!

在很多人看來,一個正常的、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人是不會每天連篇累牘的發心靈雞湯的。大家普遍認為,以下三種人最喜歡發雞湯文字。而這三種人恰恰是大家所不喜的。

一,微商。做微商的喜歡發勵志雞湯,其核心無非就是圍繞“財富”和“機會”兩個詞。相信我們就是相信機會,加入我們就是抓住財富。剛開始很多人也曾熱血沸騰,可是慢慢發現,財富並不是唾手可得那麼簡單。

二,傳銷。搞傳銷的人也喜歡發雞湯,手法和微商如出一轍。微商好歹還有實物產品,傳銷基本就是空手套白狼。張口不離財富,閉口不離事業。大家都不傻,那就是坑,誰跳誰後悔!

三,虛偽。還有一些人既不是微商,也不是傳銷,但是也喜歡發一些口號類的勵志句子。這樣的人不是做人虛偽就是別有用心。有些話,自己都不見得信,卻發到朋友圈想讓別人信,怪不得大家反感!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還很年輕時看雞湯,覺得很勵志很觸動,待閱歷多了,才發現,雞湯大多是凌駕於現實之上的矯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