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明?

小名叫二小的真多


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文化?兩者的關係又是什麼?

“文化”和“文明”是兩個不同維度的概念,我從哲學層面上加以分析與比較,明晰二者的區別與聯繫,便於我們正確運用這兩個概念,並進一步加深對文化和文明的理解,望頭條的朋友笑納。

一、文化的內涵

從詞源學上看,漢語中文化一詞最早可分解為“文”與“化”,“文”字甲骨金文像一個袒胸而立,前有紋身的人,後也通“紋”,指色彩交錯的紋理,此為“文”的本義,後引申為文雅、美善之意。文雅,即對於君子之修養的贊稱:美善,則是說擁有高尚的道德標準。而“化”字則象徵人一正一倒之形,表示變動、變化和轉化。其本義為生成化育,可引申為教化之意。《札記·中庸》說:“變則化。”《呂氏春秋·過理》說:“紂剖孕婦而觀其化。”注:“化,育也”。因此,在古漢語中,文化指以文雅、美善的標準來教化、啟迪人們,詞義上與暴戾、愚昧、不學無術相對。

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能力和創造的成果。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層次,廣義文化包括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能力、物質和精神的全部產品;狹義的文化指精神生產的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有時又專指科教文衛等意識形式。

在西方,“文化”源於古拉丁語cultura,意為對土地的耕耘和對植物的栽培、照料,有耕種、居住、練習、留心、注意、和敬神的意義。後來逐漸引入對心靈、趣昧和舉止的訓練、開發和雅化等意。隨著歷史發展,文化一詞逐漸脫離古拉丁語的意思,成為一個意義寬泛,眾說紛紜的特殊概念。西方思想史上,對文化的理解較有代表性的有“人文派”和“社科派”。人文派認為文化即人類所能想到和知道的事物中最好的那一部分,此即我們常說的高雅文化。它與通俗文化、民間文化和群眾文化相對。而社科派認為,人文派觀點充斥著種族中心論,是對文化的狹隘理解,似乎只有位於社會商層的貴族把玩的東西才算是文化。真正的文化應該足多元的,那些發自內心的、來自民間的文學和詩歌同樣優美高尚。

二、文明的內涵

對於“文明”一詞的出現時間,國內外學者莫衷一是,但從整體上看,西方學界對文明的概念內涵有著基本相通的理解,即都將文明理解為與矇昧、野蠻相對的,表達人類歷史進化狀態的概念。“文明”是人類的一種進步狀態,人類社會總是從一個落後階段向一個更高級階段發展的,這個高級階段就是“文明”階段。文明代表著人類在科學、技術和計劃領域中用智慧,來征服自然界和文化世界所做的努力。

在中國古代,文明一詞,與文化意思相近,皆有啟迪、開化、文治、教化的意義。到了近代,受西方影響,中國思想界開始將文明理解為社會思想、科學技術、政治體制和民族法制等方面的進步程度。

《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對文明的解釋為: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社會進步和人類開化的進步狀態的標誌。我國學者黃旭東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不可能全部涵蓋社會進步和人類開化的進步狀態,將文明僅僅歸結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不全面的。”他認為:文明是人類生活的進步狀態,從靜態的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進步成果;從動態的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的進程。

三、文化與文明的區別與聯繫

從以上對文化和文明內涵來看,文化側重於表達人在改造客觀世界、協凋群體關係、藉助宗教意識等調節自身情感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時代特徵、地域風格和民族樣式。它多傾向於:表達人類印跡、種族風格等意義。

而文明則側重於表達人類藉助科技手段改造外部世界,通過法律道德等制度協調群體關係,藉助宗教意識等調節自身情感,從而最大限度滿足人類基本需要,實現全面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即文明足一種“程度”,是標誌社會進步的範疇。

因此,在參照系上,文化是相對自然而言的,文明是相對野蠻而言的;在表現形式上,文化可以不表現為成果,而文明作為人類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必然表現為某種成果;文明包含著一定的價值判斷、褒貶、優劣之意,而文化不包含價值判斷,只是對人類生活的不同風格樣式的概括,所以文明有價值高低之分,文化並無貴賤之別;文明是一元的,即以人類基本需求和全面發展的滿足為本質尺度,而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地域、時代條件為依據的。

應該看到,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一定風格樣式的特定民族,在特定地域的生活實踐必然產生一定形式的文明。從社會演進的角度看,文化與文明是互相繼承的,多樣的文化造就高度的文明,文化的量變醞釀文明的質變。正確區分二者的概念很重要。

無論作為我們學習研究的理論基礎,還是日常的語言運用與使用,但更重要的是從概念區別中看到聯繫,在理解任何一種文化和文明的時候都能夠有一個客觀的、歷史的視角。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思維技術


我寫了篇文章,題目叫《我的母親是一位不識字有文化的人》。轉錄如下。

我的母親不像我父親那樣是個四十年代畢業的大學生,她一字不識,但在我心裡,總感覺她像我父親那樣有文化。

我幾歲時,父親身陷囹圄,我們全家的生活全賴母親一個人勤苦支撐。母親沒日沒夜勞作,卻始終沒有放鬆過對我們的管教。除了節衣縮食送我們進學校讀書,在家裡從不向我們抱怨生活艱辛和自己勞累,經常教育我們要走正道,認真讀書,勤勞節儉。母親能講"首孝悌,次謹信‘’這樣的育人名句,能講"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象"臥冰求鯉","行乞養親"等我們聽過不下十遍。有時侯母親還會給我們講"孟姜女哭長城","朱買臣休妻"這類故事。至於民間諺語,則是母親常用來教育我們的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怕山高,就怕腿軟;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勤快勤快,有飯有菜;懶惰懶惰,挨凍受餓"。那時家裡燒煤,添煤加火時,母親也會邊教我們做邊說:"火要空心,人要實心"。那時候我覺得奇怪,母親不識字,從哪裡知道這麼多?問母親,她告訴我,我外公是位教書先生,常用這些知識道理教育母親一輩,這些知識道理又經母親傳承到我們這一代。

母親辛辛苦苦一輩子,她身上體現了我們民族的優秀品質,也傳承了不少優秀的民族文化。

文化是什麼?是人類不斷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更多時指的是精神財富。"文",《說文解字》說,原來的"文"字像一個正立著的人。母親像一個"文"字。"文"字像個堂堂正正的人,"文化"呢,文以化人即為文化。文化內涵豐富,無論以那種形式,身體力行的、口頭的、文字的、圖像的等等,能用之於教化人的皆為文化。文化的生命力彌久不衰,原因即在於此。


黔首乙


顧名思義,“文明”與“文化”,以文相通,以明示人,以化感人,一靜一動,彰顯輝映。

共同點都是治心之“文”,而不是治身之“武”,“文”是自覺服從,“武”是被迫服從。“文”是理、義、情、藝,“武”是刑、養、信、用。

一、“文明”就是給人看、促人學、激人進步的“文”物,包括文字著作、書畫作品、影音表演、雕塑、建築工藝、風俗信仰、佩戴飾品、歷史文物等,形式各異,但都是精神結晶。

二、“文化”是行為舉止的禮儀,是彰顯精神的實踐。“文化”是既美化自己精神,又開化他人精神的行為。

三、“文明”既是“文化”的工具和平臺,“文明”又是“文化”的產物產品。“文明”是死的,“文化”是活的。

四、“知識”只是“文化”的前提條件,但“知識”遠不是“文化”。“知識”既可以促進文化,同時也可能阻礙文化,“知識”是死的,“文化”是生命精神的綻放,“文化”是鮮活的。

五、“經濟”“政治”中有“文明”規範,也有“文化”精神,但“經濟”就“經濟”,“政治”就是“政治”,他們與“文明”“文化”只有緊密關係,卻沒有必然聯繫。嚴格地講,世界上只有“精神文明”,根本沒有“物質文明”。

(蔣榮清,2019.11.17)






學林金喜鵲


什麼是文明、文化?看似極為普通的一個問題,但要真正說明白,難度還是有的。

看了好多朋友的回答,總感覺還是似是而非。

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難以進一步解釋!

文明,文化,文,文字,這幾個概念是很容易混淆的。名者,聖人所以紀物也。又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可見名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把文,文字,文化,文明放一起來探討一下。

1、文。

文這個字,在古漢語中是通紋的——通假字,紋路的文。文原本的意思就是紋路。用刀或者硬物做記號,這個記號形成的紋路就是文。

2、文字。

當把這些紋路意思固定下來,某一紋路僅代表某一個意思,這就是所謂的字,是為文字,但後來把文擴大了意思,能表達很多連貫信息的字組合在一起,也叫文。行文以記事嘛。是為文章。

3、化。

什麼是化?把東西打散然後均勻排布叫化。均勻是為了什麼?為了一致。把不同形狀,性質的東西,雜而形之,大家都差不多一樣了,是為化。化的目的是為了一致性,統一性。

4、文化。

用文這個東西來教化人,目的使大家的思想統一,把差的化成好的,把落後的教化成先進的,把粗鄙的教化成懂禮儀,知廉恥的,這必須用系統的文所承載的思想來統一,這個變的過程就叫文化,通過了文而化之的人,叫文化人。我們講:這個人有文化,實際上是說這個人是被文洗了腦了,成為了一個有思想、有和組織共同的三觀的人了的意思。

這種情況通常是通過書籍來實現,有的也用吟唱詩詞歌賦,語錄戒律來實現教化,不識字也可以進行教化。現在的渠道就更多了哈,標語橫幅啊,電視電子媒體,門戶網站來實現。

還有一種,就沒有多大的現實影響力,時間空間都沒有在現在看來影響有多大的文明現象,也歸納為文化的範疇來命名。這個我們留在“文明”去講。

5、文明。

文明是指一種文化,影響時間長,地域廣的這麼一個現象的存在,就叫文明。

首先我們先把“明”搞清楚。什麼是明呢?明:日月嘛。明莫大過日月,日月是天底下最明,普照最廣的,也是最久的,沒有比日月普照更廣更強的了更久遠的了吧?

文明,就是以文這個東西,象太陽月亮一樣來照亮人心。

日月光輝使我們能清清楚楚看見東西,有文化使我們的心長期亮堂堂,不糊塗,並且很多人,很多地方都受益,這就是文明。

總結一下:

文明的三要素:文(承載物),廣度(空間廣),久遠(時間久)。基本上完全具備這三個要素的文化才能叫文明。

比如三星堆文化,為什麼不能叫三星堆文明呢?一、我們不能確定他的影響力有多大,時間有多久。即使有很高價值的藝術品出土,也不能叫三星堆文明,而只能叫文化。文字表述是:古蜀國有可能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用這樣謹慎的文字表述這個事情。紅山文化同理,不能叫紅山文明。

再比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而不叫四大文化古國,原因就在這裡。

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為什麼叫文明古國呢?那是因為這些國家創造的文化,影響地域廣,時間長,我們中華文明,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民族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所以能叫文明古國,而不是文化古國。

文明的載體是文,還有載體:雕塑,建築,音樂,書法,繪畫等實物藝術品,靜美的物件來承載和傳播文明。這些東西是文化的傳播方式,思想是其內涵,是其靈魂。沒有思想的藝術品,他不是文明的表現。

文明文化的關係如下圖:

綜上所述,從文明和文化的名詞意義可以看出:文形成字(字實際上就是一些紋路而已),由很多字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連續信息記錄和表達,叫文章的文。用這些文章書籍承載的思想來統一人心,教化人心,叫文化。把文化發揚光大,影響很多人、很多地方,並且影響時間長,就叫文明(用文讓大家明白)。當然,文明會促進文化的發展,這是一定的。


劉卓易


文化與文明,是相互相存的東西,它就象一個人的上下軀體,形成了我們上下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

又一個比喻,文化是一個人的軀體,文明是一個人的靈魂。文化底蘊越深厚,文明之花就越絢麗。這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社會也是這樣。

但我又認為: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又是幅員遼寬,民族眾多,其人口數量又佔世界上四分之一,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文化與文明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也無論從那方面,都是博大精深、光彩奪目的,這也就成為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共同去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的思想動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沿著更加正確的目標,不斷前進,最後一定會到達一個至善至美的境地。

但是中華民族要想置身於世界強者之列,還有很多路要走,其中文化與文明就顯得尤為重要,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從文化與文明中盛放出來的一朵最為美麗的花。也只有我們的科技力量強大了,我們的文化與文明才能整正地立於不敗之地,而且還會不斷地發揚廣大。



5643346295358


我的理解,主要是在‘’化‘’和‘’明‘’上去認知。

化即變化,消化。領會,融會貫通。

明即清楚,明白。明顯,公開顯露。

一,文化

文化是一種很廣泛的概念。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

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遊離於物質之外,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二,文明

是歷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共秩序、良好風俗的總和。


手機用戶81182905331


個人的看法:

當文化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必將產生對應的文明,包括人衣食住行的生活習慣,及約定成俗的規則,特色建築,文字。

文化不會消失,但會碰撞,融合,同化,但階段文明會消失,隨文化而產生新的文明!

文明是文化的外在表現。文化是文明的內涵。

說著腦了就亂了,舉點實例:

字既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明的證據。

抖音上西安摔碗,是文化的表現,但在我們這裡,摔盆碗表示不吉利,也是當地文化的表現。

說的遠一點,蚩尤被炎黃所滅,部落之人或逃或歸順,時至今日,全國各地給初生小孩做的老虎頭鞋子,只有山東的一個地方,做出來的老虎是帶雙角的,這是文化的傳承(有興趣可以搜下紀錄片),苗族人的裝飾同理。

舉例中鞋及裝飾是文明,雙角是文化的表現。文化需要文明做為載體。

考古,挖出的城牆,當時的生活用具是文明出現的表現,但城牆及生活用具所表現出方法,藝術,文字是文化。

到此為止吧,這是我對文明及文化的理解。


奔向遠方32


何謂文化?文化具有三層寓意,

(1),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宗教、科學等。(2),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佈地點為轉移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女仰韶文化、龍山文化。(3),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何謂文明?文明具有三種寓意,

(1),文化,物質文化。(2),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的,文明禮貌、文明經啇。(3),舊時指有西方現代色彩的風俗、習慣、事物。

綜合上述,我們應該弄明確大家最關心的兩個問題。

啥叫沒文化?就是不懂文學、不懂藝術、不懂教育、不懂科學,不會運用文字,不知一般的文字知識。

啥叫不文明?沒禮貌,沒文化修養,視角封建,習慣陳舊,不適新時代,滯後新潮流。

對文化及文明的理解,尤其是對沒文化,對不文明的解說不一定準確,歡迎友們指正。


琵琶嘴


“文化”的漢語詞典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的,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沒有人類行為,就沒有文化。

“文明”的漢語詞典解釋是: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的一種存在形式。從詞典的含義可以看出,文明來源於文化,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的含義要比文明更廣。在現代漢語中,“文明”指一種社會進步狀態,通常與“野蠻”一詞相對立。

文化與文明這兩個詞彙有含義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化指一種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著某種文明,但是沒有文化並不意味著“野蠻”。

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不同條件為依據的;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類基本需求和全面發展的滿足程度為共同尺度的。

從廣義上說,人類的文化是指人類總的生存方式(或模式),包括了人類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一切表現,也包括了其中好的和不好的方面。而人類的文明則只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好的一面,即文化的優秀成果。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因此,中國的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應得到保護和弘揚。另外,還需要基於時代需要,不斷予以創新。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明之一,具有獨特的道德禮儀和真善美品質,值得一代代繼承和發揚。


山會長


咱先來說文化。

文化簡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之”。什麼意思呢?就是以文來教化世人,這個過程中形成的一切就叫文化。

《周易·賁卦·彖傳》說:“(聖人)觀天文以察時變,觀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是我們中華文化裡最早將文和化放在一起的用法。

天文就是天象,如雲雨霜凍等,人文就是就是人類的風俗、習慣等等。

人文最大的表現形態是“語言和文字”,所以文化後來就是指以文字化成天下,就像今天一樣,我們把掌握懂得較多文字的人稱作文化人。

英文也有類似的意思,英文的文化叫culture,本意是在什麼什麼之上種植什麼,和漢語的本意一樣,就是在什麼什麼之上繡刻花紋。漢語的“文”就是“紋”。

所以,我們人類,文化就是人類之上的花紋,它使得人類越來越像人。一句話,文化就是使得人類距離動物越來越遠的存在物。

在距離動物的路上,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化,相同或者類似的文化形態形成一個大的種類,這個大的種類我們叫文明。

文明是文化集成的種類,或者叫類型。根據文明形成的基礎,世界上大致形成幾大種類,農耕文明、遊牧文明、海洋文明、工業文明等。

中國文化屬於典型的農耕文明,蒙古屬於遊牧文明,西方文化屬於海洋文明,不過現在基本都進入了工業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