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提起歷史上鉅貪權臣,和珅當之無愧名列首位。

形容一個人之鉅富,有一個成語叫富可敵國,可這個成語已經不能形容和珅的富有了。在和珅家中查出了整整八億兩白銀,而當時的清王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僅僅為七千萬兩,光白銀這一塊就是清王朝十幾年的收入,這還不算黃金以及各種古玩字畫。

由於和珅的奸猾,深得乾隆皇帝之寵,手握重權後肆無忌憚地斂財,大肆培育自己勢力,其勢力大到可以左右清朝走向、皇儲建立的程度。可都知道,後來的嘉慶皇帝將和珅拿下,擁有億萬財富的和珅,臨終也只得了白綾數尺。

真可謂:富可敵國有何用?數尺白綾了一生!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而嘉慶和和珅之間究竟經歷了怎樣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

一,從孤兒到總督孫女婿,和珅其實是一個胸懷奇才之人

史料載,和珅出生並不顯貴,父親只是福建一個小小的副都統,公元1750年和珅在副都統家出生,三年之後,母親因難產而離世,不過這次其母用生命換來的人,在日後也成為了清朝乾隆年間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大人物,他就是和珅的弟弟和琳,日後和珅能在朝中為所欲為,和琳在京外擁有兵權這是重要因素之一。

也許是冥冥中有所註定,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和珅九歲那一年,父親身染重病駕鶴西去。滿門嗚咽之中,年僅九歲的和珅和六歲的弟弟相擁而泣,父母離世,這對年幼的兄弟成為了孤兒。

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責任,其實就是靠血緣關係作為紐帶來維繫的,父母離世後,和珅兄弟該何去何從?父親留下的家裡再也沒了與他們有血緣關係之人,誰來同情他們?誰來照管他們?

有人提出將這對可憐的孩子掃地出門,這時候多虧了一個老家丁站了出來為和珅兄弟說話,緊接著其父的一個小妾也附和,在這兩個人的反對聲中,和珅兄弟才得以有一個暫時的安身之處,不至於流浪街頭,乞討為生。

如果沒老家丁和性格良善的這位小媽的幫助,一個九歲一個六歲的兩兄弟,除了流浪乞討,想來也沒有更好的生存之道,那麼就不會有後來清朝官場和珅兄弟的呼風喚雨。

有句話叫是金子總會發光,是鋼釘總會冒尖,胸有智慧、智商拔尖之人,即便成長在芸芸眾生之中,也能靠自身實力拔地而起,脫穎而出。和珅大概就屬於這一類人,經過他的奮發,終於考上了當時清朝內務府成立的專門招收旗人中的優秀者的學堂——鹹安宮。

來到京城求學,這是和珅人生的第一步飛躍,和福建相比,京城的繁華可不是一點點的懸殊。京城讓和珅見識到了人間的繁華,天地之廣闊,一個夢開始在不同常人的和珅心底開始醞釀,面對高大的宮殿,寬敞的大街,和珅隱隱感到自己不可能是一個默默無聞就淹沒於歷史的常人……

在鹹安宮求學過程中,和珅成績那是名列前茅遙遙領先的,在這眾多的優秀同學中,和珅可是優秀中的優秀,不一般的表現,學識的優異,終於引起了很多官員的注意。

在這許多欣賞和珅的官員中,就有一個叫馮英廉的,他是直隸總督。清朝的總督那可不一般,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諸如眾所周知的林則徐、丁寶楨之流,就是清朝的總督,何況馮英廉那是直隸總督,直隸總督是清朝特殊總督,可是位列諸總督之上的大人物。

身為封疆大吏的馮英廉,眼光可是獨到的,他認準了和珅這個小子並非池中之物,日後必成大器,於是將他的獨孫女馮霽雯嫁給了和珅。

一個男人,如果能娶到大貴人家的女孩為妻,條件無非就是兩個,要麼你身在鉅富之家,和女方家門當戶對;要麼就是你滿腹學識、相貌堂堂,除此之外,門也沒有,和珅就屬於後者。要知道馮英廉家可是世家大族,而此時他能將孫女嫁給尚是一個學生的和珅,那可不是心血來潮。

從此,幼年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的和珅攀上了名門顯貴之家,這為日後他的飛橫騰達創下了堅實的基礎。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二 由於乾隆壽命太長,三十五歲還是太子的接班人嘉慶

嘉慶皇帝,全名愛新覺羅•永琰,是清朝正式入主中原後的第五個皇帝,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小和珅十歲。嘉慶皇帝能聞名於世,主要的因素就是他拿下了歷史第一鉅貪和珅並將之正法。

眾所周知,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活了八十九歲,從二十五歲登基為帝,足足在寶座上坐了六十年,一個整整的甲子輪迴,這還不算上禪讓後當太上皇的四年時間。

也許權力也會讓人握久了生厭,乾隆在位六十年時,主動讓位給其子嘉慶。但權力還是緊緊握在乾隆的手裡,準確的說,由於年齡太老的原因,權力是乾隆與和珅共享的,嘉慶不過就是一個擺設。甚至說,只要和珅一個進言,嘉慶連擺設的機會都可能沒有。

由於乾隆身體太過於硬朗,所以立太子之事他也不著急,直到公元1773年,十三歲的嘉慶被秘密立為皇儲,而且並未公開。皇儲也並不一定就能讓你接班當皇帝呀,直到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才正式將嘉慶立為皇太子,確定了合法的王位繼承權,這一年,嘉慶已經整整三十五歲!

1796年正月,握住皇權整整六十年的乾隆,不太好意思繼續下去了,於是他禪讓了帝位給嘉慶,其實乾隆真的就是不好意思了,太久了,臉再厚也是臉嘛,事實證明他就是不好意思了,儘管名義上嘉慶是皇帝了,但是軍國大事、人事任免這些嘉慶是連話都插不上的,每當商討軍國大事,都是乾隆和站在一旁的和珅說了算,嘉慶不過就是坐在那裡擺擺樣子而已。

坐在龍椅上目光無神的嘉慶,誰都看得出來,他就是一個傀儡,目無表情的他究竟心底有沒有想法?想什麼?滿朝文武不知,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事實他心底想的可多了去了,他在等時機,嘉慶深深的明白,他除了裝,除了等,別無他法,儘管他此時貴為皇帝。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三 深得乾隆信任,和珅終於權傾朝野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和珅參加了科舉考試,古代科舉考試有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科舉以八股文為主,文章也沒有一個標杆衡量什麼叫上等,什麼叫下等,很多時候,主考官的喜好就決定了你是否能金榜題名。

前面說過,和珅是身負真才實學的,對考試也是信心滿滿,志在必得。但最後不管是什麼原因,和珅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金榜上,他落榜了。

落榜後,在馮英廉的作用下,和珅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後被授三等侍衛,被挑選為補粘杆處侍衛。至此,和珅正式踏入仕途,踏出了他輝煌之旅的第一步。

而令和珅開始真正起飛的是公元1773年,這一年和珅有機會見到了乾隆,乾隆一開始就喜歡上了儀表堂堂的和珅。看來人長得帥是有好處的,至少能在第一時間給人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和珅的帥氣就成為了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和珅的才學在考官那裡落榜了,而他的才學卻打動了乾隆皇帝,這或許就是命呀,這比打動考官更來得直接。當初你打動考官,那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以後還需要多少付出呀,而直接打動乾隆就不同了,這就是捷徑,可以一步到位。

才學與巧嘴打動了皇帝,和珅自然就可以留在身邊做更大的官,這一年二十三歲的和珅就任了管庫大臣,管理布庫,由於和珅的工作能力超強,各項任務可說是超額完成,乾隆對和珅那是大加讚賞,信任有加!

從這裡開始,和珅仕途一帆風順,一年一升甚至一年幾升,短短時間,從這升到乾清門衛士、戶部右侍郎、軍機大臣等多個極為重要的朝中要職,還被乾隆特賜紫禁城騎馬,可謂一步登天,實現了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達不到的境界。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和珅徹底征服乾隆的心,還得益於一個影響很大的貪汙案件,公元1880年,雲南按察使海寧舉報大學士兼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汙,且數額巨大!身為大學士又兼任雲貴總督這樣的高級官員,竟然貪汙!乾隆震怒之下,立即派員巡查,和珅就是這次被派巡查的帶隊官員之一。

後來能成為歷史鉅貪的和珅,查處這樣的貪汙案件那自是別有法子。起初李侍饒死不認罪,沒有證據你怎麼說也不能定罪,時間一天天過去,案件毫無進展,乾隆開始生氣了。和珅親自出馬,提審了李侍饒的管家,小小的一個管家,怎麼是和珅的對手,軟硬兼施下,管家將李侍饒的貪贓枉法行為一一抖露了出來,人證物證具在下,李侍饒不得不低頭認罪。

此案順利偵破,乾隆對和珅更是另眼相看,和珅被升任御前大臣,補鑲藍旗滿洲都統,至此和珅到達了位極人臣的人生巔峰。當然和珅的收穫還有李侍饒案件的部分收繳銀兩,這不算和珅的第一桶金,但絕對算是第一桶重量級的金。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更是自詡文筆了得,酷愛古詩詞,善於觀色的和珅為了迎合乾隆之意,經過一番對古詩詞的研究,也頗有成就,絞盡腦汁寫很多乾隆喜好的詩詞讀給皇帝聽,乾隆一看,咦!這傢伙我喜好什麼他就會什麼,還做出了不一般的高度,這樣的人才不重用,豈不是埋才?

於是,和珅升至文華殿大學士,仍然兼任吏部、戶部主官。到後來和珅一身兼任十幾個朝廷要職,可謂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更要命的是由於乾隆的絕對信任,和珅手裡可以握著朝廷官員們的身殺大權,所以巔峰期的和珅那是手無大權,為所欲為,滿朝官員都噤若寒蟬,不敢對之有所不敬。這簡直就是太歲了,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這期間,乾隆由於對和珅的寵信,將自己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為妻,這樣一來和珅不但是權臣,更是多了一個皇親國戚的身份,

或許有人會問了,影視劇裡敢於與和珅斗的人多了去了,諸如劉羅鍋、紀曉嵐之流,不是在朝廷上將和珅鬥得啞口無言,處處難堪嗎?影視劇與史實那是大相徑庭的,看看就好,別信以為真。

是的,劉墉、紀曉嵐等是那個時候的清官,嫉惡如仇,但是面對和珅這樣的超級人物,他們雖然痛恨,也無可奈何。

依仗乾隆的信任,和珅跋扈到什麼程度呢?這裡有參照,跋扈到太子嘉慶也不得不對之唯唯諾諾,如有不慎,嘉慶的繼承人身份都玄乎,和珅權力大到可以左右皇權的繼承,可以想象大到什麼程度。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四 面對不可一世的和珅,嘉慶皇帝只能選擇示好

嘉慶皇帝,親眼目睹了乾隆後期的吏治腐敗、貪汙成風,給朝廷帶來了極壞的影響,身為親王的他,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了痛恨貪腐之心,尤其對和珅這樣的朝中鉅貪,更是恨到牙癢。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嘉慶被正式冊封為太子,反腐的心態漸漸的顯露了出來,可是很快聰明的嘉慶就發現,即便頭上頂著未來皇位繼承人太子這個頭銜,他對殘酷的現實仍然無能為力。

從和珅那雙令人恐懼的眼光中讀出了危險,嘉慶知道自己表現出來的反腐心裡,碰觸了和珅的利益,更知道和珅與老爸的關係,老爸那是唯和珅的話為實情的,如果自己我行我素下去,只需要和珅一句話,自己的太子頭銜隨時被拿下。

而事實上,和珅為了監視嘉慶的舉動,在嘉慶身邊安插了很多眼線,嘉慶的一舉一動都在和珅的掌握之中。和珅甚至有了向乾隆進言換掉嘉慶的太子地位的打算。

嘉慶當然沒有笨到被人安插了眼線而毫無察覺的地步,他表面裝得毫不知情,但刻意收住了自己痛恨和珅的外表,平時一言一行都和和珅保持著高度一致,嘉慶的行為也通過這些眼線不斷地傳到了和珅耳朵裡。

收到這些報告的和珅開始慢慢的放鬆了對嘉慶的監視,也慢慢的從心裡去掉了換掉太子的想法,既然嘉慶是這樣一個和自己言行一致的人,那麼這正是和珅想要的。

在嘉慶被正式冊封為太子時,和聲送了玉如意當賀禮,本來嘉慶對和珅也沒有好感,甚至憎恨,這賀禮平時也就壓在箱底,眼不見心不煩。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自從發現和珅有對自己不利的心裡後,嘉慶一反常態,將玉如意時常拿出來把玩,一副愛不釋手的表現。並作了數首詩詞《詠玉如意》,然後將《詠玉如意》手稿在眼線面前故做出隨手一放的姿態。

當然這些詩詞的內容很快就會傳到和珅耳朵裡,和珅一聽,笑了,哈哈,原來嘉慶這小子也不過是一個庸才,這樣的庸才即便繼位,哪裡會是我和珅的對手呢?任由他去吧。

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趁著新年的鐘聲,清朝唯一的一次禪讓大典正式開始,在皇位上坐了整整一甲子的乾隆將皇位讓給了兒子,嘉慶紀年正式開始。

當太子時對和珅忍受吞聲,這下可是皇帝了,嘉慶以為可以實施自己的主張,按照自己的想法規劃發展方向了,可嘉慶很快就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狡猾狡猾的老爸,這是讓位不放權,大權仍然握在老爸手裡,和珅依然擁有對大清朝的話語權。

如果硬要給此時的大清朝權力來個排名,乾隆絕對第一,和珅第二,名譽上是皇帝的嘉慶充其量就是一個三把手而已!稍有不慎,別說整頓吏治,自身都難保安全!

面對軍國大事都是老爸和和珅說了算,而他們卻當坐在龍椅上的嘉慶不存在的局面,嘉慶再一次表現出了他的隱忍之術,將自己偽裝得嚴嚴實實。

他深深知道,老爸在世一天,自己終究不能將和珅動半根毫毛,強動受傷的必須是自己。

面對這個龍椅上呆頭呆腦、毫無主見的笨小子,和珅心底那簡直就是樂開花了,就這樣一個笨傢伙,即便老頭子走了,我和珅搞定你那就是教幼兒園孩子寫字那麼簡單之事,何須費勁?

可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和珅怎麼也想不到,就是這個笨頭笨腦的傻小子,讓他的幸福生活進入了倒計時。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五 兄弟手握兵權,讓和珅更加肆無忌憚

在湘黔交界,群山壞繞、樹木蔥蘢、溪水潺潺、鳥語花香,這裡風光秀麗,民風淳樸。苗族同胞世代居住在此,自給自足,好一片世外桃源。而滿清入關後,由於殘酷的統治,官府的強徵暴斂,經常激起苗民們的反抗,在乾隆六十年,由於徵糧過重,終於激起了苗民的大規模起事。

清朝朝廷吃驚之下,急忙派遣雲貴總督福康安為主將,四川總督和琳為副將率軍鎮壓苗民同胞。

這個和琳就是前面說過的和珅的弟弟,和珅得勢後,通過他的操作,其弟弟慢慢的就一步步爬了上來,最後做到了四川總督的高位。和珅就算有真實才學得到乾隆賞識位極人臣,但是和琳不見得就一定有才識,但人家是總督,這是不爭的事實,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句古話是有道理的。

戰爭中,福康安染病身亡,身為副將的和琳自然就接過了主將的擔子,最後還真率領軍隊平息了苗民起事。

因此也就掌握了這支部隊的控制權,和琳朝外手握兵權,這更讓和珅更加肆無忌憚了,毫無節制的徇私舞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可以說瘋狂到極點,膨脹到巔峰。

此時的和珅到達了人生的巔峰,他說一絕不允許朝臣們說二,也沒有人敢說二,乾隆年輕時尚且寵信和珅,現在耄耋之年,更是為和珅之話可信,至於龍椅上的嘉慶,那就別提了,在和珅眼裡他算個毛。

六 榮華富貴享盡後,白綾數尺了此生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生老病死,誰都不可抗拒,長壽如乾隆,終究有終點。公元1799年正月,人們還在歡慶春節,一生抓住皇權不放的乾隆終於在皇宮駕崩,這一年他八十九歲。

老爸駕崩,嘉慶知道機會來了,他隨即對老爸的喪事做出了安排,安排和珅主辦喪事,嘉慶這一招可夠聰明的,將和珅安排在老爸的靈堂裡,就等於切斷了和珅與外界的聯繫。或許嘉慶這個安排還有別的用意,就是你既然鼓弄了老皇帝大半輩子,你就在他身體旁邊結束你的一生吧,生死兩相依!

然後,嘉慶緊鑼密鼓的安排了自己的親信迅速控制了各個要點,一切妥當,嘉慶馬上率人衝進靈堂,宣佈了和珅二十大罪狀後將之押入死牢,隨後派人查抄了和珅的家,並在和珅府邸收查出白銀八億兩以及為數不少的黃金和古玩字畫。

這些和珅積累了一生的鉅額財富盡數充公。

和珅一家老小,全數逮捕受到連坐,只有豐紳英德因為娶了公主,在固倫和孝公主的求情下免於連坐,但也被降職處理,從此不再被重用。

和珅與嘉慶的博弈,終究是嘉慶技高一籌,和珅的結局就是註定

半個月後,嘉慶派人給監獄中的和珅送去了一條白綾,看見白綾,和珅知道自己已經無可退路了,提起筆寫下了一首絕命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

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日水泛含龍日,

留取香菸是後身。

作詩完畢,將白綾套在頸上,懸樑自盡!一代權臣鉅貪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一生。

佛語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文/納雍趙遠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