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不少人宣稱自己撿到過隕石,有什麼方法可以確定撿到的石頭是隕石?

手機攝影師帥哥


實話實說,我小時候還真的撿過許多這樣的鐵疙瘩。

我鄉下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小村莊,周圍都是比較矮小的丘陵,山頭也都不高,只是比較鬱鬱蔥蔥而已。

那時候家裡窮,基本沒有啥零用錢花。大熱天的想買根冰棍吃,都囊中羞澀,簡直愁人!


我和幾個小夥伴就開始想辦法了,聽大人說,廢鐵也能賣錢,於是我們合計著去挖廢鐵。

去哪裡挖呢?我們老早就知道鄰村有一個火磚廠,燒磚需要用很多煤,每當那些外省過來的運煤車經過村子馬路時,總會從車上丟落一些廢鐵。(其實我也不知道啥原理。)時間久了,就全部給車輛壓進泥路里面去了。

就去村子外頭那條馬路挖!大夥兒一致決定。

馬路基本都是坑坑窪窪的泥石結構,我們拿著榔頭就開始挖,沒有具體的地點和方法,就是一頓亂挖!


不一會兒,零零碎碎的廢鐵就挖出來不少了。其中還混雜著一些黑疙瘩,個個如狗屎般橢圓型大小,黑漆漆的,表面還佈滿密密麻麻的小坑,還特別硬。反正我們幾個拿榔頭敲都敲不碎。

我們哥幾個都知道這東西叫啥:天星屎。這是大人們告訴我們的,他們是天上星星,不小心落入凡間了……

小夥伴們都不要,嫌這些東西醜。我倒是覺得挺稀奇的,就個個拿回家用一個鐵罐子裝了起來。

後面因為把老房子拆了,這些東西都找不到了。(大概率是給家裡人當垃圾丟了唄!)

誰知道若干年後,隕石如此珍貴?如果當時保留下來那一大鐵罐子隕石,估計現在我都發了!


耂江不糊


本人08年開始收藏隕石,接觸的真正隕石並不多,大部分是礦石和冶煉產生的爐渣。這兩年隕石炒的比較熟但有價無市。以我個人鑑別隕石的經驗,在沒有任何檢測設備的情況下可以用以下方法做初步判斷:1、看熔殼,隕石在墜落過程中速度達到每秒11千米以上,與大氣層摩擦產生3千度以上的高溫,地球上不管任何物質表面都會在瞬間融化,所以真正的隕石表面絕對不會有凸起的岩石顆粒,一般也不會有尖銳的稜角,大部分像水滴的流線形狀(低空爆炸的隕石除外)。2、隕石高速墜落融化的外殼形成融流線,不論是哪種形態墜落的隕石融流線的方向性都很強。3、不論任何形態墜落的隕石總有一個面先撞擊地面形成撞擊面,隕石墜落過程中表面受到3千多度的高溫,熔殼裡面岩石從外到裡逐漸受到高溫,所以在隕石撞擊地面時撞擊面大部分會有撞擊面變形。這是我十年來總結的在沒有任何儀器的情況下對隕石的初步判斷,如果不符合以上條件就要特別慎重了。以上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只供參考。


大漠遊客3



玉見沈華


是玻璃隕石!



手機用戶5491395461李


第一都認為是隕石是被網上的星友誤導了,很多人為啥總說自己的石頭是隕石,那種隕石稀有就是是那種隕石,無非自欺欺人,隕石從外表來看無非氣印 溶殼 流紋 微弱磁 ,只可惜很多人連最起碼的對這幾項特徵理解也是錯誤的,外表看隕石 近五十年隕落的是可以辨別七七八八,五千年前隕落的隕石你怎麼去判別外表呢 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外表鑑別隕石 權當娛樂 玩玩罷了

科學鑑別隕石才是王道 ,也是國際隕石協會全球隕石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結晶,所以一切看似隕石的隕石不一定是隕石 ,有些看似隕石不是隕石亦有可能是隕石,冷靜收藏 開心為主



中歷隕石元素分析


判斷一塊石頭是不是隕石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目測,第二種方法是科學檢測。

目測隕石要根據隕石的條件和特徵綜合判斷,首先從外表熔殼區分,隕石的外表熔殼與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熔殼都不一樣,隕石的熔殼是在高壓高溫高速下熔融,有高速的動感,自然流暢。地球的任何熔融融都缺乏高速動感,這是外表熔殼區別之處。



沒有明顯外熔或完全失去外熔的疑似隕石,要從內質成份與結構組織上來判斷。隕石的種類不同,內部結構組織和成份也完全不同,判斷時根據具體類型而定。


在目測判斷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就要考慮用儀器做科學檢測,既然是做科學檢測,應選擇國家正規專業單位,科學檢測的結果是最準確最可靠。


星之緣A


只記得黑龍江省樺南縣在七十年代確實出現過隕石。當時是在天上落下的隕石把大田砸了兩個巨大的天坑。人們也議論紛紛,但當時科普知識不是像現在這麼普及,人們也沒有當回事兒。有的人把隕石拿回家砌牆了。


海納百川79年兵


我收藏的兩件鐵隕石



金牛座67


這個,專家請看看。



用戶石建設


理論上隕石遍地都是,只是大多數我們都不認識,有些專家鑑定隕石也僅僅認出一二。近來研究隕石,在100倍放大鏡下,發現拋光隕石不管是石隕石還是鐵隕石,大多數都有類似韋曼紋,在高溫高壓高速運動中融化後的物質再次凝結形成晶體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