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最重大的春祭节日,缅怀祖先、扫墓祭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

而在扫墓的时候,大部人好像都会带上一瓶好酒,就着其他的水果、点心之类的吃食,一同供奉在墓前。之后举杯将酒洒在墓前,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所以今年清明节,您去祭奠先人的时候准备酒了吗?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我国社会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宽先生认为,从春秋战国的时候已经有了定期祭墓的习俗,后世称为“上冢”或“上墓”。

但也有人认为墓祭起源于汉明帝时的“上陵之礼”,而至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在清明的前二日,两节相连)上墓编入五礼,从此寒食清明节成为重要的墓祭时节。那么清明祭祀时用酒,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好像在我们意识到的时候,祭祀用酒寒食饮酒,就已经成为一种“正常操作”了。其实,在我国最早的禁酒令周公《酒诰》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祀兹酒”,意思就是说,只有祭祀的时候才能用酒,并且劝勉大臣不可耽于宴饮享乐。

可见在先秦时,酒已然成了非常重要的祭品。这一点还可以从我国的考古发现中找到答案:已经出土的青铜礼器中,酒器占了半壁江山。包括大名鼎鼎的“四羊方尊”也是在祭祀活动中用来盛酒的。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所以用酒祭祀的传统远远早于清明节,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测,在清明祭祀伊始,酒就已经成为重要的祭祀贡品了。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酒为什么会如此广泛地用到我国传统的祭祀活动中呢?除了酒是非常珍贵的饮品之外,还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先民可以借助酒进入一种迷幻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里,人能够直接沟通鬼神先祖和天地自然,然后祈求神明庇护,用酒祭祀的习俗也就由此盛行开来。

我虽然没亲身经历过这个极其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奇妙无比的迷幻境界,但是结合我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以及18年的人生经验来看——我觉得他是“醉了”!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医学上认为,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

,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

但是,你的大脑皮层是管理你整个神经系统的大家长,大脑皮层的活动受抑制之后,没有人管的皮层下中枢就开始脱抑制兴奋,然后就开始“动次打次”放肆起来,具体表现为:

情绪高涨——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兴奋话多——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控制能力下降——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反应迟钝等等,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严重的还会出现运动控制能力受损共济失调等症状。

所以当旁边醉倒的大哥控制不住寄几的时候,说明他已经进入了那个“极其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奇妙无比的世界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友谊的时刻了,

请hold住他,谢谢。

清明祭祀为什么要带酒?

如今,不知道清明节祭祀去扫墓的时候还会拎上一壶酒的还有多少人,好像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捧上一束花。但是不管带的是酒是花,人们缅怀先人的心情是始终如一的,这便足够了吧。

参考文献: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张静,《先秦酒与祭祀》

李秀均,《酒精对人体调节能力及非致命性损伤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