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對於戶外人來說,最熟悉的場景莫過於清晨在大自然中打開帳篷,呼吸充滿泥土味的清新空氣。被陽光、鳥叫、蟲鳴叫醒簡直就是常態,

叫醒戶外人的不是夢想,因為夢想早已實現

本文結合廣大驢友經驗以及實際使用體驗,介紹常規露營基礎裝備。讓儘可能多的初級戶外愛好者明確需求和預算,能夠獨立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裝備。著急買一套裝備去露營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到最後,有現成的裝備清單,也可收藏慢慢看。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一 選擇目的地

想體驗戶外露營的朋友首先要選擇好目的地在哪(高度、交通),其次是什麼季節去,然後才考慮當天往返還是露營,通常新手露營會選擇難度係數為0.5~1地方,剛開始選擇難度太高的路線會被虐的很慘……如果一開始不知道哪適合新手,可以加一些戶外Q群問問當地的驢友。

以帝都為例,適合新手露營的地方有1、百望山公園 2、香山公園 3、莽山公園 4、紅螺寺 5、上方山 6、妙峰山 7、雲蒙山 8、百花山 9、霧靈山 10、海坨山;去之前一定規劃好路線,以免耽誤行程。

難度排序由低到高,最好循序漸進,公園裡的臺階較多而野山多為土路,前面幾個公園因晚間清客需要走到野山方可露營,海坨山是北京最佳露營地曾被評為十大非著名山峰。夏季露營還是很舒服的,山裡比城市涼快一些,通常露營的時間為

五月至九月,五月和九月晚間山上稍冷可以帶一件薄羽絨服御寒,六、七、八月山上的時候需要很有可能會下雨需要帶雨衣,天時地利就可以登頂紮營了,皮皮蝦我們走!

裝備清單

一、帳蓬:

首先你需要實際的去體會一下帳篷內部的空間是否合理,抗風性能如何。其次帳篷的防水性能要可靠,帳篷的搭建是否方便(當然搭建的速度也還要和你是否熟悉帳篷有關)。

有了這些選擇因素,我們就可以看看哪些帳篷是適合我們用的。如果你去登雪山,那麼對於帳篷的抗風和搭建的功能要求比較高,如果你只是普通露營的話,那麼

防水性要求就比較高了。如果你自駕車旅遊,可選擇大型的帳篷,一來並不需要你背它,二來大的空間環境能讓你心情的享受野外樂趣。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帳篷有三個頂級小廠:hillberg、stephenson‘s 和bibler(可惜被BD收購了)stephenson's純粹就是家庭式作坊嘛,平時實在找不到,想買還要訂做。

如果買帳篷大廠的最好最好,高端的帳篷選擇餘地比較大:nemo、big anges、MSR科技含量高,保修也方便。

BD、vaude、marmot、TNF也算能排上世界級的品牌。但是上面這數家價格基本在1000以上,慎重考慮,對於新驢來說一次選購非常昂貴的帳篷不是明智的做法。

其實國產帳篷也完全夠用,牧高笛,kailas、luxe、SNOWWOLF、K2……幾百元的價格買個帳篷其實是相當不錯的了。千萬注意迪卡儂的帳篷那是公園級的,千萬別買。帳篷杆一定要買鋁杆的,玻杆的在寒冷情況下容易斷裂,而且重量也要重不少。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1. 牧高笛冷山2AIR,價格360左右,價格是優勢,性價比極高,國內驢友使用得最多的帳篷,高普及率、良好的口碑。

2. KAILAS春暉加強版,購進價格480左右。

3. LUXE寄居者,購進價格750左右。

4.雪狼2011徒步營,購進價格260左右,價格便宜,性價比很高,設計很有特點,尤其是他的外帳可以獨立使用很有特點,價格便宜,質量還是有保證,不過離好帳篷還有距離。

5. 牧高笛T2鋁杆,購進價格240元左右,價格同樣便宜,適合要求簡單的初學者。

6. 牧高笛彩笛,購進價格360左右

(1)彩笛帶個可支撐門廳,顏色也更多

(2)彩笛2AIR與冷山2AIR的區別:彩笛2AIR結構為掛帳式;冷山2AIR結構為穿杆式。

7. K2系列

做工不錯,幾款帳篷設計的不錯,款式和重量上要是能做的更好就完美了。

技術參數解析:PU塗層是一種防水的處理方式;XXXXMM的防水指標是說明該帳篷防水的能力,一般的帳篷應該在1500MM以上。有些用於極高山的帳篷使用GORE-TEX材料來做,如果涉及到5000米的海拔,勸你還是多費些銀子買高山帳。

打地釘時要對著帳篷以45-60度角紮下去,以取得最穩固的效果,帳釘如果呈90度打在地上的,這樣的受力較弱,遇到風大時甚至可以把釘拔出來。每次使用完畢,一定要清洗乾淨,並放置在陰涼處晾乾,帳篷忌暴曬。存放時儘可能的攤開放,長時間卷放在帳篷袋裡印褶處會有傷害。

二、墊子:

對一個驢友而言,在戶外晚上能夠睡個好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墊子而言,

保暖度、重量、舒適度、耐用性和大小等依次重要。墊子是阻隔你身體與外界(地面)冷空氣間的熱交流。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她在你身體與地面之間隔絕出一層不流通的"死空氣"(Dead Air),並利用你身體的熱量逐漸提高這層"死空氣"的溫度,使之成為你身體與地面間熱交換的一個屏障,從而發揮保溫和防潮的效果。而墊子的高效與否則取決於她所能

保存的"死空氣"的多少和阻止空氣對流的能力。

如果有條件,儘量選擇遠離水邊的地方露營,很多時候,睡覺稍微一偏,或者腿啊胳膊啊,深出防潮墊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哪怕有防潮墊,也要注意防潮的措施,在帳篷下墊一些乾草甚至樹頁,也比光是帳篷好很多,選擇一些小的石塊甚至樹枝平鋪在潮溼的地上,然後再找一些樹葉鋪在上面,然後再架帳篷。

1. 山之泉加厚蛋巢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上圖是2011年11月登頂四姑娘山么妹峰的強人孫斌和李宗利均使用的是50元的山之泉蛋巢,在5900米的C2營地,-20度8級大風的環境下紮營休整一天,第二天成功登頂,其性價比可想而之。

2. 普爾蘭德(pureland)六邊型

3. 自充墊

國內品牌太多,質量參差不齊,就不推薦了,下面推薦幾個知名的國外品牌:

(1) 迪卡儂ultralight, 3季的版本只有500多克,4季的770g,這多出50%不會是浪費,考慮到冬天露營的需要就買了4季,價格250-350。

(2) Big Agnes Sand Mountain Insulated Air Pad,價格500+,想睡那上面我現在只能做做夢。

(3) Exped 瑞士精品,synmat ul7是隔熱最好的充絨充棉的防潮墊,評價非常高,可能是目前四季墊中最輕最暖的,價格1000+。

(4) Therm-A-Rest NeoAir

超輕自充氣墊,美國精品,價格1000+。

4. Therm-a-Rest蛋巢,很好很好的墊子,山之泉就是模仿他家的蛋巢,只是個人覺得還是太貴了,接近300了,不推薦;不過如果你打算登7000米以上,這幾乎是必須的裝備。

三、棉睡袋(-5度以上使用):

同一條睡袋,在同一個環境下,也許我用著舒適,你會被凍得一晚無眠。(或者反過來,這與體質以及當時兩人的狀態有關)對於棉睡袋和羽絨睡袋,專業的驢友更傾向於使用棉睡袋的。雖然在重量和壓縮體積上目前纖維棉的技術還無法與高品質羽絨相抗衡,但平均的保暖性以及水溼以後的表現,在長距離的穿越中還是體現得較羽絨睡袋來得好。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對於新驢來說一開始可以買個杜幫7孔棉的睡袋,睡袋的舒適溫標在負五度以上,這樣的睡袋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合適,關鍵是便宜,可以很輕鬆的去體會露營的快樂。不要一開始就去買個重量很大或者價格很高昂的睡袋,浪費你的錢; 等你需要更低溫標的睡袋的時候去買個好點的羽絨睡袋吧。

1. 萊德005款,棉睡袋,購進價格150左右,7孔棉,每平方充棉400克,非常厚實,睡袋背面有RDP萊德釘防滑皮,使睡覺更舒適、安穩;但是做工有線頭,細節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Ontrip 350 09款,棉睡袋,購進價格180左右,7孔棉,每平方充棉350克,頭部和腳部都加厚設計;北地強烈推薦的。

3. 寄居蟹 350 -15度款,棉睡袋,購進價格145左右,7孔棉,每平方充棉350克;拉鍊質量一般,在寒冷環境下容易發硬拉不攏。

4. KAILAS 棉睡袋,購進價格798左右,THERMOLITE棉,每平方充螺旋中空棉400克;YKK拉鍊,超輕面料,塗硅包裝袋,重量僅1.8KG。

四、羽絨睡袋(-5以下使用,冬季的羽絨睡袋充絨須在700-1000G以上,不然都冷):

注意:同等溫標的睡袋,羽絨的要比棉的重量至少輕30%甚至更多,但是價格可能是後者的兩倍。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1. 黑冰,性價比超高

2. 天石,國內一線大牌

3. HW,太貴了,發燒友可以考慮。

4. CAMP,ARTCIC 600不錯。目前國內做的最好的羽絨睡袋可能是意大利的CAMP睡袋了,加工廠就在重慶。

5. MHW, 國外頂級

6. MARMOT, 國外頂級

五、爐頭:

1. 步林

步林跟火楓原來是同個廠子。後來2個老闆拆夥了,設計常仿些大品牌,質量還行,細節上還需要提高,性價比是最大的優勢。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1)B2這種整體式便攜爐頭適合負重穿越,對體力要求較高的線路。

(2)B3、B6這種分體式大爐頭非常適合在戶外煮火鍋,大盆燒菜使用。

(3)B5是最輕巧的分體式爐頭,非常易攜帶。

2. 火楓

質量比步林稍好,主要是細節和設計方面更優秀些,價格也同等要貴一些,一分錢一分貨吧。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1)FMS-103等同於步林B2。

(2)FMS-104等同於步林B3。

(3)FMS-105銷量最大的爐頭,設計合理,火力大,重心低,穩定性極強,且摺疊體積小。

3. KOVEA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1)CAMP-4 有集熱絲和預加熱氣管,火力要比火楓FMS-105大的多,重心低放東西更穩固,腐敗的時候比較好用,但價格比FMS-105貴了近一倍,而且摺疊後體積也較大。

4. MSR 經典反應堆,5000米以上高原常用

5. JETBOIL

6. Optimus crux

六、套鍋: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1. 步林

(1)C2套鍋,2-3人鍋,通常比較適合兩個人使用,銷量大,口碑好,關鍵是價格有優勢。

(2)C8套鍋,3-4人鍋,通常比較適合三口之家使用,配個小茶壺,做飯同時燒水喝茶必備。

2. 火楓

(1)FMC-202等同於步林C2。

(2)FMC-206等同於步林C8,只是茶壺換成了個小鍋。

3. 步林勇敢者

(1)青花瓷系列套鍋,進口鋁材內壁陶瓷燒結易清洗,不沾性非常強大。但就是瓷容易被掛掉,鍋底要變黃,出現黑點;價格比步林、火楓都要貴。

4. SNOW PEAK 009T不錯

七、徒步鞋和登山鞋:

具體登山鞋介紹,可看之前的一篇文章:

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

如果你的經濟寬裕的話,可以選擇比較高檔的徒步鞋,1K以上的鞋基本都會包含GORE-TEX,GORE-TEX XCR ,KINGTEX, SYMPATEX防水透氣材料以及 VIBRAM,CONTAGRIP鞋底等科技含量較高的材料和技術,歐洲尤其是阿爾卑斯附近國家的鞋的品牌一向都是優秀戶外鞋的代表。

LOWA、La Sportiva、Asolo、Scarpa這四個的確是公認的大牌;產品線都很全,覆蓋了低幫徒步到高海拔登山的所有用途。這幾個品牌大部分產品都是歐洲生產,常見的是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等;高端產品在意大利或者德國製造;少部分低端產品在亞洲製造(中國、越南等)

八、揹包:

購買揹包之前,應先將所有調整帶鬆開,再加上不少於最大載重一半的重量,因為若無重量就無法知道揹包背起來的感覺、揹負調整範圍是否合適,在戶外店試背時讓店家放數個帳篷、睡袋、套鍋、氣罐等適量物品,測試揹包有負荷的舒適度,這樣你就可以初步知道這款揹包是否適合你。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這一份報告是於2008年2月正式發佈

Osprey 很強大,TNF也不差,除了CamelBak,其餘都已經在中國銷售了,而且也是目前國內市場上主流的揹包。Osprey目前已經是在全球市場市場表現出色,關鍵就在於它不斷的創新能力,產品更新換代極快。

根據上述排名,推薦你去戶外店看看Osprey和Vaude的揹包,它們一個是隻作包,另一個是做包起家,在店裡看好之後,去網上買吧,價格如果不是便宜得離譜,可能是真貨。

一般男士或身體條件較好的女士可以考慮用70L左右的揹包,揹負裝備裡所有東西,還外加食物和換洗衣物,洗漱用品。如果男女同行或身體條件中等及偏下的女士只可以考慮45-55L右的揹包,揹負雙人增加部分的裝備,外加的只能是小許的食物或零食。

1. Mystery Ranch

DANA先生出來後新建的品牌,超頂級。

2. OSPREY

夠經典,國外市場佔有率第一,價格高。打包系統非常出色,而且自重比較輕,在各種比賽和活動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設計很獨特,現在又可以定做腰帶了,揹負非常的合身,1K以上的價位物有所值,強烈推薦。

3. Gregory

很受人推崇的包包,感覺面料比較薄,揹負不錯,舒服

4. GRANITE GEAR

5. Dana Design

以前是超高端,好包,不過背的人很少,價格貴。現在企業的大腦DANA先生走了,就沒有那麼神奇了。

6. ARC‘TERYX

大量使用最新的科技材料和最新的設計,質量一流,價格一流,去北京三夫看看就知道。

7. Ferrino

腰帶偏軟,更適合登山滑雪,徒步的話很難揹負比較重的裝備,設計很有新意。

8. Karrimor

英國的牌子,英國的傳統,一切都很中庸。

9. Mountain Smith

美國加州,腰包和相機包做的很出色。至於大包,自重較大,揹負性能優異,適合重裝徒步。

10. Cerro Torre

韓國的牌子,設計也是融合了很多國家的風格,確實比較適合亞洲人的體形。

11. Vaude

德國一個非常優秀的牌子,東西非常好,就是價格低一些就好了。

12. Big Pack

新款的包包腰帶設計有很大的缺陷,自己調節幾乎不可能。質量沒有問題,背的人越來越少了。

13. Deuter

背的人很多,設計出色,融合了德國人的嚴謹和美國包的新穎設計。

14. ACOME(阿珂姆)

德國品牌,現已經國產化了,據說研發基地還在德國,中國只作為生產基地和銷售地區。

15. MARMOT

做的很好的,就是價格貴。

16. JACK WOLFSKIN

性價比很高的包包,正品的話質量非常好,不然怎會獲獎。

其他的一些性價比高的揹包:

KAILAS

Pureland

Sea to summit

KELTY

Lowe Alpin

提醒:揹包還是自己去試背一下才知道你背起舒服不,因為每個人的提醒是不同的,適合我的就不一定適合你。

戶外服裝分為三大類:排汗層,保暖層,保護層。

排汗層:快乾衣或內衣。

保暖層:主要是抓絨衣,也可以是羽絨內膽。

保護層:衝鋒衣,軟殼。

九、衝鋒衣和衝鋒褲:

衝鋒衣的選購原則:少而精,高端一件,低端1、2件,平時穿著玩玩,夠用了。高不高、低不低的,就不要考慮了。另外,衝鋒衣儘量選擇鮮豔色彩的,一方面漂亮,一方面萬一掉溝裡了容易被發現。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雪狼,牧高迪,慕士塔格,屬於國產品牌中相對銷量較大的,防水是肯定的無問題,但透氣效果就不是很行啦,但普通旅遊,走走普通的線路其實無所謂的。價格一般在400-800元左右。

國外其他頂級大牌排序的話:始祖鳥、Pata(巴塔哥尼亞)屬於第一集團,TNF(the north face)、MHW(山浩)、Marmot(土撥鼠)、Mamunt(猛獁象)屬於

第二集團,其他品牌SD、OR、Stoic等等屬於第三集團

始祖鳥:超一流的做工,超一流的設計,超一流的價格;

Pata:超一流的做工,一流的設計,一流的價格;

MHW和土撥鼠:一流的做工,二流設計,一流的價格;

猛獁象:一流的設計,二流做工,一流的價格。

十、抓絨衣: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內穿抓絨推薦一個性價比無敵的迪卡儂神衣,淘寶價49元,月銷8000件,除了靜電比較厲害點,其它都可以。外套抓絨KAILAS的很好看。

十一、快乾衣褲:

KingCamp,探路者,雪狼,Kolumb,Fire-Maple,BIG PACK,Eamkevc,Carava,基本上絕大部分的快乾衣褲品牌都還不錯。

十二、登山杖: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我認為登山杖是和鞋一樣重要的東西,她的作用在需要的時候會無限放大,也就是說越艱險的環境,她的作用就越明顯。登山杖在長距離的徒步中可以有效的幫助你節省體力,維持平衡,防止扭傷,用處很多。一定要相信科學。有經驗的驢友不僅可以讓登山杖幫助自己走路,而且可以讓她有更多的用途。

1. 萊德

Ryder7075性價比很高,60元左右。

2. Robinson魯賓遜

算現在性價比非常高的杖了,炭素的一般在150多塊一根。

3. LEKI

eagle價格200左右,LEKI初級杖。

4. BD

Trail Back價格200左右,BD初級杖。

5. masters

還有就是注意怎樣正確的使用登山杖:上坡的時候杖是放在自己的身後,下坡的時候是放在自己身體前;過河的時候不要用登山杖來幫助隊友過河,在一些雜誌上看到這樣的場景,這都是很危險的!千萬記住登山杖橫向不能承受比較大的力;走碎石路面的時候把登山杖的雪板取下來,走硬石路面要加上杖尖保護套,她可以增加摩擦力和穩定性,同時還能保護杖尖不被磨損的過快。只要不是非常危險的路段一定要把手腕套進腕帶裡,不是用手來握著杖,而是通過腕帶讓杖跟著你前進。

十三、頭燈:

不建議去買20-30塊左右的山寨,很容易壞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1. 山瑞

國產大牌,質量相對可靠穩定,建議選擇價格100左右的。

2. PETZL

大牌,價格貴,一般人承受不起

3. 普林斯頓(飛鷹推薦)

它的EOS這款,號稱是LED之王,對得起這個稱號的,缺點是LED長時間如果夜行的話,白光會讓你對路面判斷不準確。優點是使用時間長,而且很亮,是非常亮。

4. UltraFire強光手電筒

C8價格56元,月銷近3000件,小巧又方便,平時都可以用。

5. Supfire強光手電筒

C8價格88元,月銷近5000件

十四、地席地布:

單人帳買2人地席,雙人帳買3人地席,這樣更厚實,防潮效果更好。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地布要根據帳篷的底帳尺寸和外帳結構,選擇合格的大小,可以考慮地布大小把帳篷門廳的位置覆蓋到,這樣裝備放在門廳,不容易被弄髒。

十五、運動防護:

1. LP 733,788, 733CA 788CA.有效保護膝蓋,尤其是下坡。

2. AQ

十六、羽絨服:

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越高的羽絨。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1. 天石的玄武岩、雪線、雨花石、軒轅石

以上4款均採用90%的鵝絨,充絨量在100克以上,穿在衝鋒衣裡面,能夠保證5000米以上,甚至8000米的防寒,防風,保暖。價格雪線在1000元左右,雨花石在800元左右。

2. 華巍HW超輕羽絨服,95%匈牙利進口白鵝絨,蓬鬆度800,充絨量110克,國產大牌,性價比也相當突出。

3. THE NORTH FACE

經典的大品牌,產品系列齊全,在羽絨服領域照樣可圈可點,可惜淘寶假貨氾濫影響了一部分驢友的認同。

4. MARMOT

MARMOT在羽絨製品領域的地位有目共睹。推薦越南產的Marmot Guides Down Jacket,淘寶銷量可觀。

5. MountainHardwear

優秀的戶外品牌,羽絨服也是同樣優秀,真品的普及率還不是很高。目前很多朋友購買也只能找美國代購。

6. OZARK

OZARK是國內驢友較早接觸的羽絨服之一,通過其商場渠道佔領了較大的大眾市場。

7. BLACK ICE的天權,天璣

戶外羽絨服的強勢品牌,因為其高性價比和優良的品質成為了國內眾多驢友喜歡的羽絨服,是國產戶外羽絨服的代表。優質白鵝絨能夠滿足6000米以下冬季登山、戶外的需要。500元左右的價格更能被廣大消費者接受。

十七、水具:

1. 水袋:鴨嘴獸,SOURCE,MSR

2. 水壺:SIGGS

3. 淨水器:MSR,康迪

Mount Jefferson Wilderness, Orego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Ben Lomond Saddle, New Zealand (saltyfoto)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Mt Aspiring National Park (saltyfoto)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Joffre Lakes, Canada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Somewhere in Alaska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Robson Provincial Park,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 Utah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Crater Lake, Orego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 Washingto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Parque Nacional de Aiguestortes, Spai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Kiruna, Swede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Simien National Park, Ethiopa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Al Jissah Beach, Om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Ross Lake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 Washingto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Coast Mountains,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Santa Cruz, California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Gros Morne, Newfoundland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以下照片來自俄羅斯攝影師Oleg Grigoryev的攝影集《帳篷內的晨望(Morning Views From the Tent)》。

Big Allo Lake (3150m),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Kulikalon Lake,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Muddy Lake (3600m),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Near Mirali Peak,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Lake Alaudin,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Mirali Peak,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Chimtarga (4700m),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Fann Mountains,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Fann Mountains, Tajikistan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我的夢想不是躺在床上被鬧鐘叫醒,而是在帳篷中被世界各地的第一縷陽光叫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