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為什麼足太陽經主“筋”所生病?

《靈樞·經脈》篇載,足太陽主“筋”所生病,為什麼用“筋”字來概括足太陽經穴的主治病症呢?這主要應從足太陽經的分佈部位來理解。

為什麼足太陽經主“筋”所生病?

足太陽經行身之後,所經過部位筋肉分佈最廣,從項、背、腰、尻以及下肢,包括斜方肌、骶棘肌、臀大肌、股二頭肌、腓腸肌等。因其筋肉突出,故在十二經筋中,足太陽經筋排列在首位。足太陽經所出現的病症也是以筋病為主。如“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胭如結,瑞如裂”等。這些病症,同時又是足太陽經穴所主治。《靈樞·經脈》在歸納足太陽經所主病中,就有項、背、腰、尻、膕、踝、腳皆痛,小指不用”等症。臨床應用,下肢部的委中、承山、崑崙、京骨等穴,都有利腰腿、舒筋急的遠道作用。各部穴的鄰近治療作用,自不待言。

為什麼足太陽經主“筋”所生病?

足太陽主“筋”所生病的主要緣由,已如上述。這正如張景嶽注說:“周身筋脈唯足太陽為多為巨。其下者結於踵,結於踝,結於膕,結於臀;其上者,挾腰脊,絡肩項,上頭為目上網,0下結於頸。故凡為攣、為弛、為反張戴眼之類,皆足太陽之水虧,而主筋所生病者。”

此外,足太陽又稱巨陽,能“為諸陽主氣”(見《素問·熱論》人身的陽氣內可養神,外可柔筋。《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王冰注:“然陽氣者,內化精微,養於神氣,外為柔軟,以固於筋。”這仍然不能離開足太陽的分佈部位去理解。可知,足太陽不說主“膀胱”所生病,而說主“筋”所生病者,正是著眼於外經所過部位特點的緣故。這也是各陽經的共同特徵,陽主外,不以其所屬腑為主。

為什麼足太陽經主“筋”所生病?

楊上善《太素》注說:“足太陽水,生木筋也,故足太陽脈主筋者也。”前引張景嶽注也是從足太陽之水虧來解釋筋病,這與“陽氣者…柔則養筋”意思相近,但不必從“水生木”的關係作解釋。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