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產後鍛鍊,應該怎麼做?

桔桔桔子


產後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足夠的耐心,切忌急躁冒進。腹直肌的損傷和骨盆修復需要充足的時間和耐心,並配合科學的運動方式以及合理飲食調節。瑜伽是一項較為舒緩的全身性運動,尤其適合產後身材的恢復。

1、蓮花坐姿

瑜伽需要心神凝聚,在練習瑜伽時,通過調整呼吸,感受精神與身體的連接,重新找回內在平靜和外在力量。

體式要點:

坐於地面,雙腳置於對側腿的大腿上方,脊柱挺直,身體放鬆,雙目輕閉,均勻呼吸,雙手自然下放,置於膝上。

2、鴿式

很多人認為產後腹部鬆弛可以通過卷腹、仰臥起坐等改善,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且危險的。如果腹直肌受損,這樣的行為不僅不會改善,而反會加重情況。

體式要點:

雙腿前後分開,前腳全腳掌著地,膝關節90度,後腿彎曲向後抬起,脊柱向後舒展彎曲,感受胸部和腹部前側的拉伸,單手在腦後握住腳尖。

3、抱肘前屈式

任何室內的一方空地上都可練習這個體式,完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你有一顆想要改善的心,現在馬上就能行動起來。

體式要點:

山式站立,膝關節保持伸直,深吸一口氣,呼氣的同時脊柱向前摺疊彎曲,慢慢俯身至軀幹貼緊大腿前側,頸部放鬆,雙手環繞腿部。


產後的鍛鍊並不僅僅是為了身材恢復,同時也能讓你保持一個愉快放鬆的心情,避免產後抑鬱,對身體健康的各項機能的恢復都很有好處哦。


練瑜伽體式


我生完寶寶150斤,生完寶寶以後正常休息,正常運動(輕運動),不要臥床太久,不利於身體恢復。晚上保證充足睡眠,白天正常輕運動,比如瑜伽(簡單的幾個拉筋動作就好,不用追求極限,達到運動效果就行。),廣播體操,原地踏步,伸展運動都不錯,(產後三個月之內不建議跳躍性運動!!)。

最最主要的純母乳餵養,消耗卡路里最大。寶寶六個月我瘦到110斤,沒有小肚子,也沒有贅肉。運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皮膚恢復彈力,在減脂的同時塑型。


打卡日常


產後鍛鍊,應該怎麼做?


1、散步,對於產後虛弱的媽媽來說,散步強度小,實現起來容易,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鍛鍊方式。

不過要注意,散步也需要循序漸進,剛剛開始散步時最好一次散步5到10分鐘,以後慢慢地增加到每次散步30分鐘左右。最好每次增加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一次一次地增加。最好以你習慣的頻率不斷地增加散步的長度。

2、呼吸運動,仰臥位,兩臂伸直放在體側,深吸氣使腹壁下陷內臟牽引向上,然後呼氣,目的是運動腹部活動內臟。


3、胸部運動,媽媽們平躺,手平放兩側,將兩手向前直舉,雙臂向左右伸直平放,然後上舉至兩掌相遇,再將雙臂伸直平放,再回前胸後回原位,重複5~10次。


這樣可以使乳房恢復彈性,預防鬆弛下垂。

4、臀部運動 ,媽媽們要俯臥,將一腿舉起,促使足部貼近臀部,然後伸直全腿放下。左右腿互替同樣動作,重複10—15次,每日2遍。這樣可促進臀部和大腿肌肉恢復較好的彈性與曲線。



以上是本人個人意見以及看法,大家有不一樣的看法請在下方留言

Mr禾


說正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組數字:

  • 45%懷孕的準媽媽們會經歷骨盆疼痛,其中的25%會有嚴重的疼痛感,7%-8%最後會變成長期的慢性疼痛;

  • 35%的媽媽們在產後會感受到有壓力性尿失禁

  • 超過50%的媽媽們在懷孕後會有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是腹肌中央的腱膜分開,會造成下背疼痛,壓力性尿失禁,和骨盆腔內器官脫垂);

  • 20%的媽媽們在自然產之後會有嚴重的盆底肌受損

  • 25%的媽媽們在懷孕過程中發生的骨盆疼痛在生產完之後依然存在


這組數據不是為了嚇唬大家,只是想和大家普及一下,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後都會出現一些問題,瞭解了這些問題本質我們才能針對性的去解決,按摩也好,鍛鍊也罷,才會更加有效果。

對於很多新媽媽來說,盆底肌損傷和腹直肌分離是非常常見的(尿失禁一般為盆底肌受損引起),所以要針對盆底肌和腹直肌進行力量和功能性訓練。例如腹式呼吸、骨盆活動度訓練、屈伸下肢訓練、夾球臀橋、大腿夾球練習、瑜珈球橋式滾動、瑜珈球橋式直抬腿等等。


體創運動康復


首先 產後訓練要看你是產後多久了,一般產後3個月到6個月進行鍛鍊為佳。

還要就是生完孩子後會有一些身體上結構的變化,例如 骨盆前傾 腹直肌分離等現象,那麼這些問題會造成腰肌勞損 肌肉緊張從而壓迫到神經導致頭痛,腹直肌分離的話會,要知道我們的肌肉是來保護我們的內臟 腹直肌一旦分離後就不能有效的保護我們的內臟。產後小腹凸起這也是骨盆前傾造成的 如果想減掉小腹的話。


必須先改善自身的骨盆前傾,也就是下交叉綜合徵,先解決自身的問題再進行運動,還有自身的骨骼肌 也就是肌肉,肌肉起到的作用是穩定我們的關節,這個至關重要,不能一味的減肥,也要進行力量訓練。

怎麼去改善骨盆前傾呢,首先我們的放鬆緊張的肌肉 就是我們的腰部 豎脊肌,正是因為腰部肌肉來拉扯才會形成骨盆前傾,所以先放鬆,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大腿的肌肉也是需要放鬆。

我們怎麼去練呢?

放鬆完後我們需要去最一些腹部的一些動作,因為腹部已經是沒有力了,比如仰臥起坐,注意!!這裡的仰臥起坐和一般的不同,一般做仰臥起坐我們都會用手抱頭 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這樣做你會借到頸部的力量,這樣對我們的頸部也是有傷害的,我們手要放到腹部的兩側,呼氣的時候用力做一個卷腹 同時兩邊的手要向腹部中間擠, 為什麼要這樣做的 這個動過可以改善你的腹直肌分離,如果不會腹直肌分離不用這樣做, 雙手放在胸口上即可 8到12個位一組,做4到6組即可。


關於腹直肌分離評測的方法可到健身房讓專業的教練幫助評測

自己也可以評測,自己平躺,身體放鬆 讓小夥伴用手在往肚臍上方斜著往下戳 注意 斜著!!

如果能戳下去就是腹直肌分離了。


以上就是解決方法 希望對您有用 加油!!!!


表哥說健身


女性的子宮在寶寶出生後,開始“縮水”復原。大約產後6周,子宮體就基本恢復到原來的大小。產後瘦身進行得太早,太劇烈,就會影響到子宮復舊,引起子宮出血、感染及陰道膨出。特別是舉重等訓練可使腹壓增加,引起子宮暫時性下降和子宮脫垂。因此,產後有膨出和脫垂的寶媽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增加腹壓。

產後媽媽在鍛鍊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強度:不管是盆底肌運動,還是其他運動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過分追求強度,以免適得其反;

建議嚴格按照G動APP的鍛鍊指導進行產後恢復訓練,效果會更好!

2、堅持鍛鍊:堅持才是鍛鍊的根本,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無法達到鍛鍊的效果的;

3、調節呼吸:正確的呼吸不僅給運動提供所需的氧氣,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產後膨出和脫垂的媽咪,要注意運動中,切勿使用腹式呼吸,以免增加腹壓。

4、運動前準備:盆底肌運動鍛鍊前要注意排空膀胱內的尿液,以免憋尿給泌尿器官造成傷害。鍛鍊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姿勢,讓身體肌肉可以更好的放鬆。

5、產後媽咪瘦身不宜太早:自然產、沒有產後大出血情況的媽媽、在生產後2-3天可以下床走動,惡露較少後就可以進行盆底肌運動;產後惡露完全排盡後,可以做一些柔軟體操或伸展運動。

6、補充營養,合理作息:鍛鍊時要注意多補充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桔桔桔子


科學產後恢復鍛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產後恢復也是3分練7分吃,所以吃的健康和規律非常重要,要少吃油膩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高蛋白營養食品,雞胸肉,魚等。同時少吃多餐,吃個5-6分飽即可。

2-合理的、科學的訓練計劃,去健身房一般教練都會給你一個很好的建議。

3-睡眠也非常重要,不能熬夜。早睡早起!

4-每天多笑,保持良好的狀態有助於產後恢復哦!


逢言職場


1.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有助於增加盆底肌肉力量,促進會陰部血液循環和會陰切口的癒合,還能預防產後尿失禁。盆底部肌肉容易產生疲勞,所以凱格爾運動適合每天短時間多次重複。

2.

卷腹

這個練習有助於調節腹部肌肉的力量。如果一開始感覺不到腹部肌肉,也不要感到氣餒,恢復力量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這和產婦在懷孕前的個人體質有關。


L宅先生


產後42天后你可以做盆底肌鍛鍊,G動app 你的盆底肌鍛鍊專家


小G紅薯


視頻來自優酷波波健身,動作簡單容易堅持,動全身,每天堅持半小時,加上節食,一個月後有效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ac6000780f6da62dbb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