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時候感覺那些年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切糕”現在很少見到了,這是為什麼?

述夢者


切糕,一種來自新疆維吾爾族的美食,原名瑪仁糖,外地人根據其販賣特點,將其稱為“切糕”。

前幾年,切糕幾乎是遍佈中國各地的大街小巷。2014年的時候,我在長沙理工大學唸書,單是南校門就有幾位商販在一起競爭切糕事業。不過我不敢買,甚至看都不敢多看幾眼,生怕看了也要給錢。

曾經火遍街頭巷尾、一度佔領車站市場的切糕,為什麼到了現在,幾乎再也看不到了呢?

經過查閱相關資料,我得出兩個原因。

一、價格不親民

對於切糕,傳統大眾都有一種和我一樣的感受,到處都流傳著切糕“刀太快”的傳聞。前幾年,甚至有這樣一種趣聞:

一男子與女子相親,男子相貌平平,言談一般,女子卻腰如約束,秀色可餐。相親過程中,女方間接性地問了南方有無存款、車房,結果男子一無所有。

此時女子納悶了,“你什麼都沒有,還敢來和我相親?”

男子略感難堪,沒有說話。女子考慮到男方感受,打算隨便客套兩句後走人,繼續問,“你父母是做什麼的?”

“賣切糕的。”

最後,他們過上了相敬如賓、同床共枕的幸福生活。

一網友在社交平臺感嘆道,“本來是20元一塊,說好的只買20元的,可他切完一塊,告訴我70元,還說只要切下來了就必須賣出去。我死活不願買,和他吵了起來,後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我就趁機跑掉了,不然真不知道不買會怎樣。”

往年裡,曾流傳出“維漢大學上賣切糕,日銷售額超10萬”的新聞,刷新了人們對新疆切糕的認知。

如此宰客的售賣方式,傳得遠了,口碑嚴重下滑,自然就沒人敢買了。

二、日益嚴格的管制

以前賣新疆切糕的,幾乎都是推著小車在人流量高的地方售賣。一方面妨礙了公眾交通,讓人不好走路;二方面沒有正規的經營證件,食品安全無以保障。如今對於街頭小販的管制已經日益嚴格,新疆切糕這種“遊牧式”售賣小吃也將漸漸消失。

相對於這兩個原因,個人覺得切糕消失的原因,第一點起碼佔比80%以上。口碑是基礎,如果沒人再敢買,就算擺再多的攤位也無濟於事。

切糕本是新疆的民族美食,由核桃仁、玉米飴、葡萄乾、葡萄汁、芝麻\t、玫瑰花、巴丹杏、棗等原料熬製而成,口味酸甜得當、清香襲人、獨具嚼勁,無人工添加劑,不僅是新疆當地美食,更受中國五湖四海的各大旅行者青睞。

除了本身美味之外,切糕受歡迎的原因,還有與它由來的傳說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相傳,切糕的發明者是一位生命垂危的夫婦,夢中受神靈啟發,歷時3年尋找製作切糕的食材,終於製作成功。吃過切糕之後,該夫婦不僅大病痊癒,孩子吃了切糕後更是喜中狀元。

出於美好的祝願,很多父母都給自己的孩子買些切糕來吃,可是儘管市場需求如此強烈,切糕那“一刀切”的口碑,也讓中國的父母退避三舍,更斷送了自己的未來。

下次見到切糕,你會買嗎?


走川西吃喝玩樂


當年我們這裡也很多呀克西賣切糕,我也差點被強買強賣,還好我當時硬氣,賣切糕的立馬軟了;

那天看到切糕想吃,我很清楚的問他:多少錢一斤?賣切糕的:5塊。我:給我一斤……稱完問我要50塊,我:什麼?賣切糕的大聲重複:50塊,我:不是一斤5塊嗎?為什麼是50塊???賣切糕的:是一兩5塊。我:那不要了。賣切糕的手裡拿著刀大聲衝我喊起來:已經切下來了怎麼辦 ??? 我當時血一衝頭就怒了,也大聲衝他喊:切下來關我屌事?剛才我問多少錢一斤,你說5塊,現在你特麼說50塊 ??? 當時整條街都看過來了,賣切糕的不敢出聲了,我可沒完,當場把還想買切糕的人全趕跑了,用當地話說:他們是騙子,不要買……臨走時指著他臉:你特麼再讓我看見這樣騙人,叫人X你,艹 ;切糕佬欺軟怕硬,屁都不敢放一個


飛奔的仙道


這話問到我心坎兒裡了!我曾經在十年前在火車站買過一次切糕,結果一稱需要30多塊錢,我不要了,結果那夥賣切糕的人都圍了上來,而且目露兇光,嚇得我只好把錢交了,現在還記憶猶新!


有所為律師


2010年,內蒙古呼和浩特火車站,我親眼所見:一個人問賣切糕的人“多少錢一斤?”,賣切糕的回答“40”,那人說“要一斤”。等切糕稱完之後,賣切糕的新疆人說300元,買切糕的人和新疆人理論,賣切糕的新疆人手裡抓著刀大聲吼叫“一兩40”,然後搶奪過對方的錢夾子,拿走(搶了)了300元,此時,被搶的人身邊已經圍了好幾個新疆同夥。


中炮兒


看了好多評論,覺得你們這些內地長大的傢伙好可笑呀!幾個維族大叔圍過來就嚇得乖乖掏錢……作為一個新疆長大的漢族人,這麼多年了我的感覺維吾爾族就是單純的喜歡扎堆,不管多大的事一會兒功夫就能圍一堆人過來看熱鬧。你是買東西覺得貴,不買不就行了心虛啥?法治社會他們還能吃了你?膽小鬼!我這邊逛巴扎周圍全是維吾爾族沒有幾個漢族人,不是照樣溜達,想買買不想賣就走。


90年大大


這輩子到目前就買過一次,應該是20年前,當時沒什麼網絡網友,當時好像是說20一斤,切了大概1公分寬,10公分長,20公分高一小塊,好傢伙,一斤多,20多塊,雖然覺得有點貴,但還是沒墨跡,直接買單了,當時就決定了,這輩子就買這一次。後來聽多了他們的“事蹟”,才感到後怕,慶幸自己當時的“英明”之舉。


城市獵人141160940


新疆人太壞了,隨便就動手打人,哪怕我只是個小姑娘,初中生。


從回23歲


看到一大堆說切糕原材料貴的,都是哪裡來的舔狗,一個騎三輪車賣切糕的被 電動車撞翻了,這些切糕要價3萬多,不包括三輪車和人的賠償哦,這新聞都沒看過是啊,我就幫你們回憶回憶。我就想知道不到100斤的切糕,拿什麼原材料做的值3萬多,100斤的蜂蜜才多少錢?


1861870534


打怕了,我們這邊原來也是一幫賣切糕的騙一個老太太,結果老太太兒子挺有勢力的,來了一幫人把那幾個賣切糕的打的老慘了!那幾個人滿臉是血啊!車也砸了,還把切糕扔了一地啊,打完人就跑了,警察來了,也抓不到人啊!也是不願意管他們!騙!偷!警察也不惜的搭理他們!


乘哥


切糕的價格是比較貴的,看過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片子的都會知道,它是各種堅果用葡萄汁蒸發後粘在一起的,應該說是價格不菲的,我們直觀的感覺肯定是麥芽糖加堅果的,一般認為不會太貴,又由於賣切糕的都是新疆的維族人,漢語能力有限,平時的買賣習慣又有很大的不同,很容易就會造成衝突,其實我們應該是誤會了那些賣切糕的新疆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