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武則天真的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嗎?

老王頭說歷史


武則天殺死自己的女兒嫁禍王皇后應該是真的,雖沒有直接證據,但從此事的前後發展可以略窺大概,放在當時的形勢下,武則天非常有必要這麼做,才能打開關隴集團的缺口,進而摧枯拉朽,達成政治目的。武則天先嫁太宗,侍疾時與時當太子的李治眉目傳情,暗生情愫,李世民死後被髮落到感業寺出家,二人仍藕斷絲連,登基當皇帝的第二年,李治到感業寺進香,看見武則天,舊情復燃,心潮澎湃“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這裡涉及到對唐高宗李治的評價定位,世論一直以為李治懦弱無能,而從武則天再進宮一事,未必沒有李治的操作在內,據載當時後宮關隴貴族的代表王皇后和南朝蕭氏的代言人蕭淑妃爭寵,二位女人鬥得雞飛狗跳,王皇后漸落下風,急需引進外援,發現李治與其後母武則天有此前情,王皇后便自作聰明,向李治請求召武氏進宮,以期與她合力扳倒蕭淑妃,李治自然滿口答應,在時宮前武則天已有身孕,進宮後生下第一個兒子李弘。(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有王皇后的地位,武則天的心計,二人聯手,蕭淑妃自然招架不住,又不識時務,不改變專橫跋扈、驕傲囂張的個性,變本加厲,一味使性,惹得唐高宗生厭,不久失寵。(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王皇后扳倒蕭淑妃後,才驚覺前門拒虎後門迎狼,新進的武則天並非如她所想的百依百順,二人開始互相防備。進宮三年後654年,武則天為李治生下第二位兒女,即女兒安定思公主,公主滿月後,王皇后前來探視,逗著小孩子玩,走後不久,公主就死了,武則天便向李治哭訴皇后有意悶死公主,李治勃然大怒,有了廢后的打算。

據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記載,認為是武則天嫁禍王皇后,而舊唐書卻沒有作出如此猜測,從之後的廢后風波,連根拔起關隴集團,連續打擊王皇后的舅父中書令柳奭,宰相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來看,安定思公主的死,正是系列計劃的引子。王皇后身居中宮,六宮之主,又是李世民欽點的媳婦,雖有爭寵卻無失德大過,很難下手,必須從大方面比如善妒毒辣無德等下手,動搖她的根本,後續才能展開,以武則天的性情為人,自己殺死女兒栽贓嫁禍完全無壓力。(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而王皇后,則完全沒有必要殺死一個女嬰,王皇后雖然沒有生下兒子,但有養子李忠,已立為太子。如論爭儲需要,則要殺死李弘才有意義,公主再受寵也永遠無法當太子,沒有必要殺死。如果是一時不慎,小孩子悶死在被子裡,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平民家庭有可能出現,放在皇宮裡是不可想像的,那是當一大批宮女奴僕如無物。


南方鵬


關於武則天是不是真的,掐死自己親生的女兒

正史都有記載,唐高宗李治永徽之治五年(公元652年)武則天生下長女安定公主,就在定思公主出生一個月。

王皇后過來看望小公主並逗她笑。等到王皇后離開以後。武則天看到周圍沒有人!就順便將安思小公主給掐死。小公主被殺之後,

武則天又蓋上了被子掩飾。等到唐高宗李治到來的時候,假裝去看安思公主,然後發現女兒已死。就哭天喊地。哭聲驚動了侍從,侍從都說,王皇后來過。

唐高宗大怒說:皇后殺了我女兒。武則天大哭著數落皇后的罪過。到這時候王皇后已經沒有任何辦法解釋清楚了。從此開始唐高宗李治,就有打算開始了“廢王立武”

武則天是一個心狠手辣,有政治頭腦的女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所以說武則天是中國唯一一個女皇。感謝您的閱讀,請給個贊吧!


中國通史視頻


這個女兒叫安定(思)公主。她不一定是武則天所殺,但在安定公主死亡後所引發的一系列事件中,武則天確實是最大的受益者。

安定公主,於公元654年出生。

據《資治通鑑》和《新唐書》記載:

武昭儀生下安樂公主後,有一天,王皇后專門到武則天的寢宮看望這個小公主,順便趁此機會見見皇帝,只是,來到武則天的寢宮後,武則天卻不在寢宮中,而武則天身邊的宮女告訴王皇后,說昭儀去花園採花了。

王皇后見武則天不在,唐高宗也不在,只見正在床上睡覺的小公主看起來很是可愛,於是就心生憐愛之心,並伸出手來逗她玩。

不一會兒,小公主就睡著了,王皇后見武則天和唐高宗都沒有回來,於是就獨自回到自己的寢宮中。王皇后剛走,武則天就從側室走了出來,一直走到了床前,伸手就掐住正在熟睡的小公主,小公主還沒有哭出聲就沒了動靜。之後,武則天又拿起被子把小公主蓋好,讓小公主看起來像是在熟睡。


再接著,武則天就偷偷跑到花園裡。

一直等到唐高宗下朝來到昭儀宮時,武則天就假裝剛採好花的樣子,向李治請安,當唐高宗問及小公主時,武則天很自然地走到床前,準備抱起小公主,掀起被子一看,只見小公主臉色發紫,脖子上還有手印。

武則天假裝用手一探,當即大叫道:

“怎麼會這樣!”

唐高宗上前一看,發覺自己的親生女兒居然沒了氣息,頓時勃然大怒,於是就喚來了昭儀宮的宮女。宮女們嚇得急忙跪地磕頭,直說自己不知情,然後又對唐高宗說,王皇后剛才來過昭儀宮,讓我們守在門外,我們在門外還聽到了王皇后逗小公主的笑聲。

這一下子,唐高宗就斷定是王皇后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而武則天則在一旁求情。

這一求情,直接加深了李治廢后的念頭。沒過多久,王皇后就被廢了,而武則天又設計陷害唐高宗的另一位寵妃——蕭淑妃。

就這樣,武則天以親生女兒為棋子,除掉了兩大競爭對手,奠定了自己的後位。


至於這件事的真偽,實際上只有武則天自己知道,畢竟,武則天不可能將自己殺死親生女兒的事情告訴史官。於是乎,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和《唐會要》就說武則天的親生女兒是暴卒,而成書於宋代的《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則繪聲繪色寫了武則天設計殺害親生女兒並陷害王皇后的過程。


金兔歷史


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國武周時期女皇帝(唐朝初中期), 本名武珝(xu),後改名武曌(zhào) ,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一生中共有四子,二女。分別為長子李弘,次子李賢(有爭議,一說為他姐兒子,為搶權而搶走),三子李顯(中宗),四子李旦(唐睿宗)。安定公主還有最出名並且跟武則天最像的太平公主。

因為武則天只有兩個女兒,太平公主是因造反被她自己的侄子唐玄宗所賜死,所以題主所問,武則天殺了自己的女兒,應該是說安定公主,事情的起因也是高宗李治引起的。因為唐高宗不喜歡自己的皇后王皇后,偏偏獨寵昭儀武則天,根據後來的歷史走向,武則天也是個心狠手辣的人,為了上位也是想盡腦汁。據野史記載,有一天,王皇后去武昭儀宮裡看望,慶祝武昭儀生了個小公主,王皇后雖然對武昭儀各種不爽,但同為女人,母性大發,倍加喜愛這個小公主,反覆的抱在手上,後面走後還念念不忘,武昭儀見王皇后喜歡,又恰逢唐高宗即將到來的時辰,便把小公主掐死,放在床上,蓋上棉被,在唐高宗來的時候,故意說想哄小孩子,然後恰巧小公主夭折,恰好王皇后剛走,這泥巴掉褲襠的事,王皇后想賴也賴不掉了。當然,咱們也不是當事人,也不知道這事是真是假。


好了,以上就講到這些,文中觀點,僅代表“術球”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關注“術球”,一個見到有趣的問題就忍不住想回答的人,給你更多精彩)


“術球”愛歷史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掌權的女性並不少,別的不說就說“呂雉,武則天,蕭太后,慈禧”他們幾個都是實掌大權,而且時間並不短,但只有武則天正式等基稱帝,君臨天下,正式獲得了皇帝的尊稱!她是65歲登基,帝號15年,最後被逼退位,不久去世!她的能力,狠毒,才幹也是男人不及! 14歲進宮成為李世民的才人,她是獲得過李世民的寵幸的,但之後一直被受冷落,李世民並不喜歡她這種剛烈,男人的性格,更喜歡溫柔的徐慧妃,但在宮裡武則天就好像進了一所學校,一所政治大學,親眼目睹許多悲歡故事,自己也經歷著“驚濤駭浪”,也更明白生存的艱難,同時也學會了很多保護自己的技能,知道了“權利的好處”明白了自己只有獲得權利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先要活下去,所以其實她年輕的時候並沒有想以後會君臨天下,活下去才是當務之急,李世民將死之時她搭上了太子李治,施展本事迷住年輕的太子,李世民去世後,面臨她選擇出家為尼,本以為她會淹沒在青燈古佛旁,但她不甘,抓住機會再次勾住李治,她比李治大4歲,早已經是風韻技能頂鋒時刻,李治欲罷不能,宮中王皇后又與蕭淑妃鬧得不可開交,煩死了!機緣巧合中被王后請出用來對付蕭妃,一步一步的,武媚娘慢慢掌握了主動權,用的一個狠手就是“掐死自己新生之女嫁禍於王皇后”!致命的一擊讓王皇后徹底沉淪苦海,永不翻身,蕭妃當然更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我相信傳說中“掐死親生女兒”是真的,武則天她是什麼人,她為了鬥倒對手下此毒手是做得出來的,從結果來看她賭贏了,絕對的致命一擊,從過程來看,她並沒有預謀,完全是一時之念,稍縱即逝的機會不容她多想,人類毒不食子的最基本常情讓王皇后百口莫辯,讓當時的人,和現在的人始終很難相信武則天會幹出來,但是我相信“事實如此”這就是真的!那個時候武則天面臨你死我活的鬥爭,王皇后必須要下位,她也是懷孕生子多次,剛生下小公主並沒有呵護多久,而且是公主,古人重男輕女,一個小丫頭根本不值一提,武則天想生還可以繼續生,所以武則天絕對做得出來,就“人性”來說,下手殺害自己的骨肉嫁禍她人,真的是畜牲不如,可是在那種情況下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不下雷霆之手,哪天武則天就要死在別人手裡,公主活下來也沒有好的未來!那些說是假的人“太幼稚善良而有點迂腐無知”!


陳一逛


宋朝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的長女即高宗李治的第三女,出生後才一個月.王皇后來看過這位小公主之後,武則天就把女兒“扼而殺之”。懦弱的高宗大怒,於是把王皇后貶為庶人。

時隔一千多年了,再來作精確判斷是痴人說夢!現在允許我作以下猜測:

1.死於二氧化碳中毒。

我們看,我國古代宮庭取暖的方式多為房內置一大銅爐,裡面壘好木炭,點火前門窗緊閉,大家知道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後,會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環境能引起人中毒,表現為頭痛、頭暈等症狀,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引起反射性呼吸驟停而引發突發死亡”。

這裡,小公主出生於永幑五年正月,死時才一個多月。就是說從出生到死亡,都置身於寒冷的氣候下。況且武媚生產不久,禦寒能力弱,在室內以上述方式生火取暖,從而導致小公主二氧化碳中毒死亡。

當時嬰兒死亡率高,群眾普遍缺乏養護知識。

2.死於武媚(即後來的武則天)之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武媚有強大的使命感,二次宮後,要板倒門閥、除卻關隴集團,達到參政議論大權獨攬的目的,就必須上位,很明顯王皇后的存在使自己的政治理想難以實現,所以就扼殺自己的親生女兒以達到嫁禍皇后的目的。

不要驚訝,後來的武則天為實現政治抱負,毒殺自己親生兒子的事都能做得出,何況扼殺出生才一個月,母女還沒建立任何感情的嬰兒呢。


希望星晨58298869


武則天,今山西人,死於705年,至今1300年有餘!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正統女帝!其死後立無字碑,可見其非同一般,胸襟之如濤濤江水無以復加!好了,不拍了,拍也無用嘛!

其十四歲進宮只是一個小才人,相當於弼馬溫之職吧!但確被李世民,賜號“武媚”!大家可想其姿色,後靠其能力,不斷上位,自創文字,多不勝數,今你我熟之,為其自命為曌,取其日月當空,燦爛環宇!於齊天大聖之自封,無不英雄所見略同也!

武媚,六十七稱帝,在位十五載,多權略,會識人,用人,其間賢才盡出其力!為開元盛世,埋下篇章!

劇《新唐書》《資冶通鑑》記載,武后確實殺了自己女兒,嫁禍王皇后而殺,遂高宗將其廢,而上位!細分析皇后再殺也不會,幹出這般蠢事,太沒水準,無異自取滅亡,能當上皇后的人會幹出此事?

第二種說法就是武媚美若天仙,心若蛇蠍,為其上位,手段盡上,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以示弱高宗,廢其皇后,得以百般恩寵,曰夜纏綿,以慰其所憐!

正所謂虎毒不識子,公主其幼為孱弱多病,巧逢王皇后看之走後,病故!武媚藉機嫁之!

歷史是一面鏡子,明得失,照你我!但有時更是一位小姑娘,任由郎君妝盼!

你是哪位郎君呢!











小泉vlog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上的唯一女皇帝,不過提到她如何登上皇位的過程,可以說是心狠手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甚至有傳言說她剛入李治的後宮時,為了獲得在後宮的地位,曾親手掐死自己的女兒,以此來陷害王皇后,讓李治有“廢王立武”的打算。那麼,武則天是否為了上位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

《新唐書》和《資治通鑑》都有武則天殺死女兒的記載。說的是安定思公主出生後一個月,王皇后前來看望安定思公主,王皇后走出去後,武則天趁沒人將女孩掐死,又蓋上被子掩飾公主的死。正好李治前來看望武則天,武則天假裝打開被子看孩子,突然大驚,哭到說女兒已經死了,還問身邊的人是怎麼回事,身邊的人都說:“皇后剛剛來過這裡。”李治勃然大怒,說道:“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則天於是哭泣著數落王皇后的罪過,這就是武則天殺女兒排除王皇后的記載。不過《舊唐書》和《唐會要》並沒有具體的記載。


很多人可能覺得武則天不會對自己的女兒下手,畢竟是親骨肉,年紀還小,俗話還說“虎毒不食子”。可是,大家要想到當時武則天的局面,她當時在後宮中最大的對手就是王皇后,王皇后的家族是唐朝皇室的姻親,屬於關隴貴族軍事集團,背後勢力強大。可武則天背後依靠的只有李治,就算李治是皇帝,他也很難扳倒關隴貴族集團,所以武則天要找個辦法來解決王皇后,而用她女兒的死就可以把王皇后從皇后位置上拉下來。

武則天為了上位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日後也有傳言說她直接或間接害死了他兩個兒子李弘、李賢,況且在宮廷的腥風血雨中,武則天要是不心狠手辣,也很難登上皇位


歷史百家爭鳴


武則天是被人們議論最多的歷史人物之一,她實際參與大唐朝政前後達半個世紀。但是她遭受的爭議也最多,比如說她掐死親生女兒,然後嫁禍於王皇后這件事。

我覺得這極有可能是一個黑武則天的事件。

關於這件事,《新唐書》和《資治通鑑》都有記載,情節大體一致。說是武則天生下了可愛如玉的女兒,李治非常喜歡。王皇后知道後,便前來看望這個小公主,不禁一陣喜氣,抱了抱這個小女孩。她很是誇獎讚歎一番,便走了。那時候的武則天想著幹掉王皇后,卻又苦於無策。於是,她出了狠招,自己把女兒掐死,然後嫁禍於人。

按照史書的說法,李治回到太極宮後發現女兒死了,便氣急敗壞。問怎麼回事?武則天如此這般地說了情況。李治大怒,武則天哭哭啼啼。王皇后的苦日子來了——被廢了。

按照司馬光們的說法,武則天心眼真是壞到了極點。她既狠毒地掐死了女兒,又順理成章地嫁禍於人,是一個不可饒恕的毒婦。

但是,這些記載很不符合邏輯和情理。

進入李治後宮這件事本身,就是武則天對王皇后的勝出。李武之間的愛火純真而濃烈,絕對再不可能有王皇后什麼事。

武則天的前兩個孩子是她在後宮中的立足之本。她不可能,也沒必要對自己親生骨肉下手。王皇后和武則天之間的爭鬥是不可避免的。當王皇后淪為弱者的時候,武則天已沒必要出此陰招。(至於這個孩子怎麼死的,估且不分折了)

這件事被唐代以後的史學家寫得細膩生動,其實不過是歷史排斥女性的心理所致。


文蹤旅跡


武則天想扳倒王皇后有一千種方法,沒必要犧牲自己的女兒

我覺得自己親手殺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武則天想扳倒王皇后的手段有很多,在兩人的這種明暗鬥爭中,王皇后根本不是武則天的對手,基本重傷王皇后後武則天全身而退。



“武則天打王皇后是新手局,王皇后對武則天就是地獄級難度了”

在早期的《舊唐書》中,只是記錄了安定公主暴斃,後來成書於宋的《舊唐書》《資治通鑑》才寫得更詳細,指出是武則天親手掐死自己女兒。後人寫得比前人還細緻,腦補的可能性比較大。

那時候武則天當皇帝也是不為後來文人所客觀容納的,說點壞話 ,妖魔化她,也是很正常的,像商紂王的鍋也是後人一點點給加上去的。


武則天也不是濫殺無辜的人,況且她對自己的女兒都很好,像太平公主,一直是武則天的小棉襖。雖然對兒子殘忍了點,但也沒殺兒子,那是爭皇權,即使如此也沒趕盡殺絕啊!

安定公主的死很可能是自己突然暴斃,以古代的條件,嬰兒的脆弱,也是很有可能夭折的。而武則天是很善於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的人,她只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栽贓給了王皇后而已。雖然身為一個母親連女兒的死都利用看起來很殘忍,但是這也是武則天的身為政治家必備的條件吧,不然一個女人,很難在男權的世界中殺出一條通向皇位的路



武則天是王皇后引進宮對付蕭淑妃的,後來發現引狼入室,想要再對付武則天。但是她萬萬沒想到,比起武則天,蕭淑妃簡直就是一隻溫柔的兔子,自己也只是另一隻兔子,最後落得成為人彘。

在武則天心中,這些後宮鬥爭只能算是她人生中的小打小鬧,但是從這些小打小鬧裡你能看出她的魄力 她的冷靜縝密。對內向李治表示無辜,對外聯合李義府、許敬宗對抗王皇后背後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傳統關隴勳貴的實力。

李治也不是一個沒有腦子的人,他也有野心,比起代表著關隴集權利益的王皇后,有才能有魄力的武則天更適合他,武則天才是能和他並肩戰鬥的人,因為他們要開啟的寒門子弟的時代!

再次反證法,即使沒有安定的死,王皇后的謝幕,武則天開始走向舞臺,這也是必然的。


又暴露了自己是武則天迷妹的事實了~(๑ `▽´๑)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