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血脂指標明明在正常範圍內,為什麼還要降?

心一康


經常有患者或者一些朋友問我:“張大夫,我的血脂在正常範圍內,是不是我的血脂就是正常的,就不用服用降血脂的藥物?”其實,這個問題表面看簡單,因為大家都以為沒有箭頭,當然就是正常了。但是,對於血脂而言,我們是不能這樣認為的。其實血脂的水平,應該對於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要求。

舉個例子,對於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我們要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儘量控制在1.8 mmol/L以下,或者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基礎水平降低30-50%以上。基於這樣的要求,我們會根據患者的基礎病情,比如說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肥胖、家族史、高齡等進行綜合評估。此時,患者的血脂水平很可能在正常範圍內,但是並不代表患者的血脂水平已經達標,可能會讓一些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甚至還可能根據患者的情況,聯合應用依折麥布。

因此,張大夫想和大家說的是,血脂在正常範圍內,並不代表是達標的,而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張之瀛大夫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醫生,傳播正確的科普知識,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血脂正常了,為什麼還要吃降脂藥?為什麼還要降得更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血脂是什麼?有什麼危害?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類物質,通常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

血脂升高的主要危害是:血脂沉積到血管壁,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如冠心病、腦梗死、頸動脈肢體動脈粥樣硬化等。



血脂達標,可以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消退,減少併發症發生

血脂各項指標都有不同的參考值,但對某些患者而言,血脂的控制目標是與參考值不一樣的,因此,千萬不能只看箭頭哈!患者不宜自行根據化驗單的結果自行調整藥物。

血脂達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疾病的發生,減少疾病的復發。然而,不同情況下血脂目標水平不一樣。



不同患者的血脂目標按什麼劃分?

1、 目前血脂目標劃分,取決於是否具有其他危險因素,如吸菸、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肥胖,是否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

2、 血脂目標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標準。

高血壓患者血脂目標

1、 高血壓+沒有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4mmol/L。

2、 高血壓+1個以上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

3、 高血壓+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8mmol/L。

冠心病、腦梗等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脂目標

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搭橋)、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等患者,均屬極高危人群,對於這些人群,指南推薦LDL-C目標值為<1.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脂目標

合併≥1項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就屬於極高危人群

LDL-C水平越高,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越大。因此,糖尿病患者降LDL-C,低一些更有益。

血脂指南建議,極高危糖尿病人群應降低LDL-C<1.8mmol/L或降幅≥50%

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糖尿病的朋友,你們的血脂達標了嗎?

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頭條”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對於體檢指標來說,通常的血脂四項的通常標準是,總膽固醇不超過5.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超過3.4,甘油三酯不超過1.7,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低於1.0,有的報告單上標準或許略有差異,但不會差異太大。

是不是血脂指標在這些範圍內,就不用控制了呢?一般情況下,對於健康人群,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來說,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對於有一定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來說,僅僅將血脂控制在標準範圍內,有的時候還是遠遠不夠的。

除了血脂指標以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綜合評估通常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1. 年齡,比如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

2. 是否吸菸;

3. 是否肥胖;

4. 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

5. 是否有高血壓;

6. 是否有糖尿病;

7. 是否有慢性腎病。

通過綜合上述多個方面的綜合評估,可以判斷未來十年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幾率,如果這個幾率超過10%,那麼就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血脂指標的控制就有更嚴格的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3.4以下還是不夠的,應當控制在2.6以下,而且對於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減掉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值),也應該有所控制,控制在3.4以下,才會有效的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另一種情況,就是已有冠心病的朋友,這種情況,就屬於心血管疾病的極高危患者了,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復發,對於血脂的要求則更加嚴格,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指標是1.8以下,而非高密度脂蛋白的指標是2.6以下。

對於上述談到的兩種情況,如果在體檢報告單上,血脂本身並沒有顯示異常,但是由於身體的心血管風險情況,屬於高危或極高危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還是應該合理的應用藥物來調節血脂,儘量的使血脂達標的,血脂達標,能夠更好的穩定斑塊,減緩動脈硬化進程,減少血栓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方面。

最後再來單獨說一下這位朋友的具體問題,35歲,有輕度脂肪肝,血脂各項指標並不超標,醫生說還要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不知道具體的數值,不妨這樣來猜測一下,或許您的各項血脂指標都不超標,但卻都在邊緣上,比如總膽固醇到了5.1,低密度脂蛋白到了3.2,甘油三酯也超過1.5,身體也體重超標,本身又有吸菸喝酒的不良嗜好,肝臟還有輕度的脂肪肝情況,那麼這樣的情況下,考慮降血脂也是沒有問題的,降血脂不一定非得要服藥,可以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減肥、加強運動,清淡飲食,戒菸限酒,通過將不良的生活習慣,改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來改善血脂的代謝,把血脂進一步的降下來,如果真的能夠改掉壞習慣,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您的血脂指標不但可以更好,輕度的脂肪肝逆轉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藥師談健康


化驗單上的血脂指標是針對於健康人群的

對於已經患病的人來說,血脂中的標準應更為嚴格。

輕度脂肪肝是肝細胞內脂肪細胞堆積過多而引起的病變。健康人正常的“血脂含量”也相對較高,對於疾病的恢復十分不利。

脂肪肝可能會合並多種疾病

患者還會根據病情降血壓、降血糖、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治療等。對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還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

脂肪肝的類型多

除了酒精和油膩食物,一些激素藥也可能導致脂肪肝。查明病因後要遠離不良習慣,控制較低的血脂水平,遵循醫囑服用降脂藥。也需要定期檢查血脂含量,以瞭解用藥及身體的狀況。


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健安生活】!


健安生活


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保持在正常範圍以下的血脂水平,這樣對於預防其他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比較有幫助。


好消息:您想更加健康長壽嗎?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橙醫生心腦課堂每日為您送上實用、靠譜的心腦血管科普知識。


橙醫生健康課堂


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功能是將脂類由肝臟向外週轉運,LDL增高會引起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增高,形成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功能是將脂類由外週轉運至肝臟分解代謝,其值增高有利於脂類的分解代謝。


LDL的升高與冠心病發病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正常值應控制在2.07~3.12mmol/L,3.15~3.61mmol/L為邊緣升高,超過3.64mmol/L為升高。要考慮到自身的體重是否偏胖、是否有吸菸史、是否經常酗酒、是有有家族高血壓病史等因素。如果以上都符合,就屬於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血脂標準應該控制的更為嚴格,還需進行降脂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