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黃瓜種殖需要懂哪些技術?

陸興畢


種植黃瓜因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的設施,其栽培技術也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品種栽培技術也有區別,但它們都有相同的共性,主要介紹一下它們共同的管理技術措施。



1,定植。 定植前整地施足基肥,一般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7000公斤,加入30-50公斤的過磷酸鈣,還可以200-300公斤的餅肥,草木灰50公斤,棚黃瓜的基肥可高於此。

露地氣溫達到12-15℃時,大棚栽培的,在地溫達到13-15℃時可定植。

2,定植後的管理。 一要中耕除草蹲苗,二是插架和植株調整,分為綁蔓,掐卷鬚和雄花,打杈,摘心,疏花,掐老葉病葉。



3,水肥管理。 澆好定植水,緩苗水,催果水,結瓜盛期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表面見幹見溼,否則會化瓜多,畸形瓜多。

注意追肥,幼苗需氮肥,生長旺盛期追有機肥加磷鉀肥,結瓜盛期可隔一次水追一次複合肥,以少施勤施為原則。

4,病蟲害的防治。 苗期防猝倒病,立枯病,生長期防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白粉蝨,蚜蟲,茶黃蟎,紅蜘蛛,黃守瓜,蠐螬,螻蛄等。



最後就是適時採收換毛毛了!

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啊,只從這點理論上你是學不會種黃瓜滴,只有通過理論➕實踐,呢才知道種地的不易哈!


悠然見東山


黃瓜種植需要懂哪些技術?

黃瓜,也稱胡瓜,一種葫蘆科一年生藤蔓或攀爬草本植物。為主要的溫室植物之一,經過培育的品種也可以在露地種植。是由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黃瓜本身及黃瓜籽含有豐富的營養,包括鉀鹽,維生素A,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鈣磷鐵等,可以促進皮膚光潔柔嫩。那麼種植黃瓜需要懂哪些技術?


黃瓜種植時間。春黃瓜種植時間是根據它的定植期來確定的,它的苗齡為四十到五十天,一般種植時間在定植前四十到五十天。日光溫室育苗時長五十到五十五天,加溫溫室四十五到五十天。秋黃瓜一般在霜降前七十天左右種植,移栽時間可以提前七到十天。

黃瓜具體種植方法。

精選種子進行催芽處理。應該選擇產量高,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好,適合春季露地種植的品種。在播種前需要放在二十五攝氏度溫水中浸泡六個小時,然後取出來,用溼布蓋著,放在二十五度的環境中進行催芽,一天過後取出來播種。



土地選擇與播種。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地方種植最好,在播種前進行翻整土地,同時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使用化肥一起作為底肥,這樣的目的是為了以後施肥方便,同時保證黃瓜苗期有充足的養分吸收。

定植與田間管理。定植前可以噴灑一次殺菌劑,用百分之五十多菌靈溶液,或者可殺得七百倍液。定植要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採用“水穩苗”的方法,即在壟上開溝澆水,等水未滲透時開始放苗,株距三十二釐米左右。定植完成後,每隔三天澆水一次,花期儘量減少水量。進入結瓜期後,需要進行追肥一次,每畝用科威泰水溶肥八公斤和硝硫基複合肥十到十五公斤。



如果想要提高黃瓜的產量,可以進行搭架和摘心,摘心每個月進行一次。總之,種植黃瓜不需要懂很多的種植技術,只要按照步驟進行,做好管理工作就可以了。我是小李,專注於分享農業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小李帶你走進農村,體驗種植生活!


小李說農事


黃瓜種植需要懂哪些技術?

答案:農民黃瓜種植最基本的要懂得水的管理、肥料的使用和病蟲害的防治。

水的管理。

農民種植黃瓜無論是大棚種植,還是露天種植,水的管理非常重要。黃瓜幼苗移栽時要澆定植水。這次水一次性澆透。如果在幼苗期到開花之間,久晴不雨,澆水就要看土壤墒情而定。此時要中耕鬆土,讓黃瓜根透氣,能正常生長。開花結果期,黃瓜需要充足的水分。若是晴天,三至五天沒有下雨,就要每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不要澆得太重,土壤馬上就能澆水吸乾為宜,一天一次。千萬不要在高溫天氣澆重水,防止高溫高溼誘發有害病菌危害。澆水過多,土壤表層板結,需要即時中耕鬆土。



肥料的使用。

黃瓜在移栽時,先要施足底肥。底肥以熟透的農家肥為好,如豬糞、雞糞等等。若是化肥,可用復混肥,每畝用量為100斤。黃瓜苗定植後,也就是移栽7~15天內,要追苗肥。苗肥以氮肥為主,可用人尿糞澆灌,還可用尿素水衝灌。開花結果期,要施磷鉀肥,如,草木灰和過磷酸鈣混合施用,另外,可用磷酸二氫鉀,加硼肥葉面噴施,每週一至二次,連續兩至三週。


病蟲害的防治。

黃瓜在高溫高溼時要預防赤黴病、蔓枯病、黃斑病、炭疽病等等有害病菌的危害。在葉面噴肥時可以加進百菌清或多菌靈稀釋成1000~1500倍溶液噴霧。還可使用其它廣譜抗病菌農藥。

總之,農民種植黃瓜最基本的要懂得水肥的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1)移苗法在育苗盤內裝入爐灰、沙子、鋸末等整平後澆透水,把已催芽的種子均勻地平放在育苗盤內,上面蓋1釐米厚的沙子。播種後冬春季節把育苗盤最好擺在地熱線上,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以便保溫、保溼,但不要把薄膜和沙子貼得太緊,造成氧氣供給不足,影響出苗;夏季則可以放在蔭棚下,並注意營養土的溼潤。晝夜保持25~30℃,24~36小時後陸續出苗時,立即去掉覆蓋在育苗盤上面的塑料薄膜。(2)貼小芽法將營養缽裝上營養土後,澆透水,把經過催芽的種子一粒一粒平著擺在營養缽的中央,每個營養缽放一粒種子,播種後覆土1~1.5釐米。為了提早出苗,在冬春季節經常在營養缽下鋪設地熱線,上面加蓋塑料薄膜,待幼芽頂土時把膜撤掉。營養土塊播種前要把水澆透,否則會直接影響根系生長。

當有80%左右種子破土出苗後,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0~25℃,夜間13~16℃,防止高溫造成小苗徒長。因為黃瓜的花芽分化早,第一片真葉展開之前就開始花芽分化,再加上黃瓜的根系再生能力弱,一旦斷根很難恢復,所以應該當子葉展平時,就立即移苗,既可以少傷根,又可以不影響花芽分化。正常管理出苗4天內應該移苗結束,黃瓜苗必須移栽到營養缽或營養土塊上,移苗時除了澆透水以外還要保持較高的溫度,以便促進新根生長,縮短緩苗時間,氣溫白天保持25~20℃,緩苗期間有條件的最好進行地熱線加溫,一般3~4天后新根長出,長出新葉,標誌緩苗期結束,開始進入成苗階段。

為了防止黃瓜“戴帽”出苗,播種時應注意把種子扁平放在營養土面上,不要把種子立著插在營養土上,而且要輕輕按一下種子,使種子與營養土緊密接觸,覆土1~1.5釐米厚,用輕型基質時還可以適當加厚。

子葉出土到真葉破心是下胚軸最易徒長的時期,應在子葉出土後立即降低地溫和氣溫,地溫降到18℃左右,白天氣溫20~25℃,夜間氣溫15℃左右,如果夜間氣溫超過17℃,幼苗明顯徒長。白天儘量增加光照,使子葉儘快綠化。如果白天弱光加上夜間高溫,不僅可加快徒長,而且容易導致猝倒病發生和蔓延。


陳小妹兒


黃瓜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其營養價值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元素等,而且還具有清熱解毒、健腦安神、美容等功效。那麼黃瓜種植技術要懂哪些技術?



首先糾正以下黃瓜種植,不是種“殖”,但只要大夥知道意思就行,沒關係。黃瓜種植需要了解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即黃瓜生長的整個過程所需要注意的,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需要了解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首先要選擇購買優良的抗病、耐熱、耐澇的品種,比如目前比較受歡迎的有津研5號、津春4號品種等。然後黃瓜種植地選擇,條件允許的話就要選擇地勢較高、向陽、排水性好的田塊進行種植。每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千克,蔬菜專用肥50千克作為基肥埋入土壤中。



在4月下旬就把培育好的黃瓜幼苗用來定植,株距離保持25釐米左右即可。定植後就是追肥要注意的,定植以後馬上追肥一次,然後再過半個月再追肥一次,一般3次左右即可。肥料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一畝地大概施650千克左右,後期生長澆水也要注意,以每次少量澆水,澆多次的原則進行。



最後等黃瓜生出卷鬚的時候就要綁蔓,把它綁定在竹條上,綁蔓、引蔓,使它向上生長。與此同時注意及時摘除病葉、老葉、修剪側蔓等,發現紅蜘蛛、蚧殼蟲等蟲害及時噴灑藥物防治。還有就是採收後,選擇長勢好的黃瓜留種子,洗幹、曬乾、貯藏在乾爽地方。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歡迎下方留言,喜歡就點贊,右上方關注,謝謝大家!🙏🙏🙏🙏🙏🙏】


鄉村波比


其一,選種。必須根據不同栽培季節和方式選擇適合的品種。比如春露地栽培可選津春4號,津綠4號等,棚室內則選津優一號、津優二號,越冬茬則選津優二十、津優三十等。其二,浸種催芽播種,凡是包衣種子均直播,無須催芽。只有白籽才可以催芽。一般黃瓜畝植四千株左右,株距三十釐米,行距五十釐米,每穴一棵,棚室內可用軟繩牽引瓜蔓,隨長隨落,露地需搭架栽培,除非地爬黃瓜。其三,日常管理。比如去瘋杈,綁蔓,等,不詳述。其四,水肥管理,黃瓜需水較多,但在座瓜前需控水,以防徒長,一般根瓜座住後才澆水,大致要全田百分之六七十座瓜。以後常澆但水量不要太大,一般七天一次,每兩水施肥一次。上限是尿素40斤,可加硫酸鉀15斤,也可用複合肥等,現在的液態肥也可選用,但不是每次都用。其五,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是苗期猝倒病,需用普力克等灌根。座瓜以後主要是霜黴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等,可選擇霜疫清等藥劑加鏈黴素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紅蜘蛛、薊馬、斑潛蠅、茶黃蟎等,可選用阿維菌素殺蟲殺蟎劑噴霧防治。棚室內也可用煙劑。限於篇幅及個人水平,其它不再詳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