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秸稈該如何合理處理?

頤養歲月


如何徹底解決農村的秸稈問題,該如何處理?


農村的秸稈如何處理一直都是個問題,其實只是單純的把秸稈處理掉,不難,一把火燒掉完全可以解決,但是因為野外焚燒秸稈確實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秸稈產生的煙霧等氣體也會對空氣造成汙染,況且國家現在也是三令五申的禁止野外焚燒秸稈,而且這幾年也是越來越重視了,那是不是秸稈沒有了處理的方式了呢,畢竟秸稈屬於有機物,有很多方面都可以用的!

一、秸稈還田處理

雖然在提倡秸稈還田,這種方法確實好,不但解決了秸稈的問題,還可以給土地增加肥力,但是處理不好,會造成土地的二次汙染影響第二年的耕種,畢竟秸稈中含有細菌還有蟲卵,秸稈必須得充分粉碎髮酵處理才行,只是在電視上聽說過,到我家這邊還真沒有見過這樣處理的,所以只要能夠有好的處理方式使秸稈發酵好,這種方法還是很科學的!

二、統一打包集中處理

我家這邊的玉米基本都是收割機進行秋收的,而秸稈也是在地裡被粉碎了,之前也是想著秸稈還田,所以都沒有處理,等到第二年開春時,根本就沒有腐爛,而是成片的在地裡,導致土地不實誠鬆軟根本就沒發耕種,後來就有了專門打包這些粉碎後的秸稈的機器,都是打包好成卷的,一個大概有五百斤左右吧,統一運到電廠做為燃料發電用,這種方法還是比較好的,最起碼農民的耕種不受影響,而且還處理了秸稈的問題!

三、創新的秸稈處理方式

我家這邊有一個是生物顆粒的加工廠,剛投產不到兩年左右的時間吧,像收割機粉碎的玉米秸稈,大多數農民都不會要的,這個加工廠就回收這些進行加工成生物顆粒,成品就是一種顆粒式的燃料,其實就是把秸稈徹底粉碎後在進行壓縮,也是剛開始生產,不知成效怎麼樣,但是這種新型的加工處理方式還是值得推廣的,畢竟秸稈每年都是上萬噸的產量,還是很有市場的!

四、秸稈發酵提煉乙醇汽油

我家這邊有這種乙醇汽油的加工廠,現在主要是靠玉米發酵後提煉,而秸稈中也是含有澱粉糖等有機物的,也是完全可以考慮的,況且這種生物汽油要比傳統的汽油產生的環境汙染要小得多,尤其東北這邊玉米的主產區更是需要這種創新處理方式,來解決秸稈的問題!

五、擴大養殖業也是可以消耗一部分的秸稈

養牛養羊的都知道,家裡必須得備有乾草料,而秸稈就是最好的選擇,粉碎後科學的儲藏然後做為牲畜的口糧也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現在農村的養殖都是散戶,而且規模有限,自然消耗的秸稈也是微乎其微的,養殖場產生的牛糞等也是非常好的農家肥料,這就可以行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模式!

總之,對於秸稈的處理問題,一定要可持續發展才能走得長久,而以上我所提到的這幾種方法,一個是需要政府和企業的扶持,再有就是專業的技術人才的支持,才有可能規模化的進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模式!

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草根小閆


農村秸稈處理的方法:

一個是作為牲畜飼料,入腹還田,增加有機質。

二個是在不是富裕的農村用作燃料,燒水做飯取暖。如果光用電氣取暖做飯,豈不是對有限資源的浪費。

三個是秸稈還田,但是必須深耕,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有的地方雖然有秸稈還田,但是在土壤表層,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四是以鄉鎮為單位擠壓成塊狀便於運輸,送到有關企業,作為燃料。


用戶6417028716


在農村,以前秸稈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來燒火做飯,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地方已經不用秸稈燒火做飯了。於是,秸稈處理成了難題,好多農民於是在在家地裡點火進行焚燒,產生大量濃重的煙霧,造成環境的汙染,同時,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國家為了整治農村秸稈禁燒,出臺了相關政策,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每年都到了小麥和玉米等作物收穫的季節,往往實行專人包村禁止秸稈禁燒。那農村以後的秸稈應該怎麼處理呢?

一是實行秸稈還田。秸稈粉碎後還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提高其活性;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蓄水保墒,調節地溫,抑制雜草;促進作物生長髮育,提高作物產量等。以前由於一家一戶生產面積小,大型機械無法進行作業,造成秸稈粉碎還田困難,但是隨著土地的流轉和規模化生產,大型收穫和粉碎機的應用,秸稈粉碎還田將會越來越多。

二是作為飼料或是原料。可以將秸稈粉碎髮酵處理後作為牛、羊等家畜的飼料,也可以加工處理後食用菌種植的菌棒原材料,降低生產投入。

三是進行秸稈沼氣化處理。秸稈可以作為沼液池的原料,沼氣可以用來生火做飯、照明或是發電;沼液和沼渣是優質的肥料,在農業生產上可以替代一部分化肥的用量,減少投入。

四是進行工業處理,製造各種商品。最多的就是用來造紙,隨著木材資源的緊缺,秸稈作為造紙原料將會應用越來越廣泛。也可以製作成無甲醛的秸稈板等。


首都農業人


把秸稈在耕地裡直接燒掉是不可取的,不但汙染環境,還會讓土地板結,不利於農作物生長。

秸稈渾身都是寶,首先說麥秸,那可是造紙的上佳原料。


另外麥秸編織工藝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去年一家農戶,用拔下來麥秸(帶根拔,那可是個力氣活),然後編成麥秸席(俗稱高秸),長兩米,寬一米,厚十公分,這玩意兒冬暖夏涼,柔軟,防潮,還防褥瘡。


從前沒有聯合收割機時,各家各戶每年都會打上兩領自用。扯遠了,接著說,這家農戶一畝地的麥秸,最後織了四十多領麥秸席,50塊錢一領,沒半天時間,就被出門打工的農民工搶購一空,

加上糧食,一畝地賺了三千多。後來有人直接找上門,要常年大批量訂購。玉米下來的秸稈,打包壓實後可以代替煤炭發電,也可以粉碎後做大牲畜的飼料。


花近高樓1


往年農村裡田裡的秸稈大都會拉到家裡面生火做飯用,秸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基本上每年的秸稈剛剛夠燒。記得小時候街道里到處都是堆放的各種柴火,孩子們也經常會鑽進柴火垛裡玩捉迷藏。街道里隨意堆放的柴火也容易發生火災,尤其到了冬天的時候時常會聽到人喊“走水啦”,“走水啦”。


隨著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使用電,燃氣最方便。用柴火做飯的時候越來越少,在有柴草不能進村的規定,地裡面的秸稈成了雞肋般的存在。圖一個省事人們往往在地裡面就被燃燒殆盡,還能燒剩下的草木灰也被當成了肥料。



過去做一頓飯用不了多少的柴火,也容易被自然淨化。集中爆發的秸稈燃燒使得村子裡面的空氣質量變的很差,到處都是濃煙味,整天的煙熏火燎造成了環境的汙染。也發生過火勢太大不能控制連了營情況,秸稈的合理使用是農村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來講,農村裡處理秸稈主要有三種辦法。


最早農村裡有一段時間沼氣池非常火熱,不少的人都在家裡建造了沼氣池。秸稈用於沼氣池中不僅能發氣,漚好的也是上好的肥料。不過因為門檻,技術等原因早期的沼氣池大部分都廢掉了。現在大型沼氣池比較火熱,也需要大量的秸稈,也算合理的利用。


最常見的就是秸稈還田,老家裡大部分的秸稈都直接粉碎到地裡,作為有機肥料。雖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對於土地的地力有著顯著的提高,還能改善土壤的結構,有著增肥增產的顯著作用。

農村裡各種養殖火熱,也不乏一些大型的養殖場,秸稈利用好了就是上好的飼料。不少農戶都把秸稈賣給了養殖場,雖然價格很便宜,但多少也能增加一點的收入。


其實秸稈還有更多的作用,秸稈賣給發電廠發電,秸稈可以製作乙醇,秸稈的建材更有很好的爆文效果等等諸多的作用。只是對於農村來說平均沒有幾畝地,自家的秸稈也很有限,不足形成規模。另外也缺乏秸稈相關的利用加工設備,所有才使得秸稈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


鄉下小土著


如何對農村秸杆處理問題,已經成了當前熱議的話題,以前我已多次回答了這個問題,今天夲不想再重複了,可一時興起,再筒單談談我的認識。

說天氣汙染,引起了霧霾,是農民焚燒秸杆造成,我認為不無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多少年生活習慣的認可,不是一天一時形成,是多年傳統養成。既然禁燒秸杆,就要想出秸杆處理的辦法。專家可以認為焚燒秸杆汙染,那麼就應想出如何合理利用秸杆產生利益,也可早曰研製一些秸杆處理方面的設備,對秸杆很好的利用。農民焚燒秸杆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又不想讓秸稈變成利益。國家制定了禁燒秸杆的處罰辦法,也應配套處理了秸杆的各種補貼,這樣農民對禁燒秸杆就會心服口服,與以積極的配合。

我們當地目前對於秸稈的處理是實行了粉碎還田,這樣既肥了田,又避免了汙染,是一種秸稈處理的好辦法,政府又對秸杆還田戶予以補貼,農民們也比較滿意。

存在的問題是有很多地區屬於坡地,地塊分散不適以深翻,還有就是渠道及溝塄雜草也難處理。農民們的普遍反映是,糧價越來越低,種地越來越不容易,農村.農業.農民,路在何方,路在哪裡?

振興三農,不應只在口號,應落實在行動裡,讓我們共同努力,把黨的好政策貫徹好,把農村建設的更加美麗!





李增喜3


近些年農村大多已不燒柴火,搞養殖制沼氣的農戶也在少數。況且因環境保護環保局明令禁止焚燒秸稈,其實秸稈有更好的利用方式,如下:

  1. 將秸稈鋪在田裡,讓其慢慢腐爛,作為肥料被土壤吸收;也可以將秸稈翻壓在土壤裡,“這樣更有利於肥料的吸收,並且使莊稼更抗旱、抗鹽鹼”。除了直接還田,還可以收集起來,鋪在果園裡,不僅可以起到除草的作用,腐爛以後還可以改良土壤。
  2. 秸稈還是一種很好的飼料來源,經過粉碎、發酵處理之後,秸稈可以給家畜提供粗纖維飼料,被禽畜消化吸收後,排出的糞便、尿還可以再還田做有機肥料。

兩種方法相比較,更推薦第一種


吾家有米


要徹底解決農村秸稈問題,首先要使農民真正富起來,水,電,天燃氣,取暖方便並用得起。不然有錢的用,錢少得不用,還是不行。因為靠地的收入解決所有開支真難,所以利用秸稈還可解決當誤之急。

真正要解決秸稈問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除一部分直接用於養殖外,另一部分可加工飼料或加工原料,剩餘部分不能燃燒,只好漚肥處理,這樣才能徹底處理掉。


李爾勳1


可以做牛羊馬飼料,不會的可以關注我有視頻



鄉野行


秸稈處理是個農村的老大難問題。燒吧,造成空氣汙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呼吸道疾病等。不燒吧,堆在地裡就是個麻煩,影響下一茬種莊稼。

過去一直是一把火解決問題,不僅草木灰能作為肥料還田,還能燒死害蟲。但國家三令五申禁燒秸稈,有的農民就偷著燒,這一直是讓基層管理者頭痛的事。這個問題隨著各地推行秸稈的“能源化”和“資源化”利用,開始出現轉機。

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將秸稈通過氣化爐進行厭氧焚燒,產生的可燃氣可以發電。另一種推行時間更長些的方式是將秸稈發酵後製作沼氣,直接作為做飯的液化氣、管道沼氣,或者也用來發電。

“資源化”利用包括上面所說到的兩種方式,在產生沼氣的同時,也有沼液、沼渣等“副產品”,這些其實可以用作葉面肥,或與其它來源的農業廢棄物如牲畜糞汙等一起做成有機肥,還可以與化肥混合成復混肥。

此外,近年來有一種將秸稈炭化的技術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加工成炭黑作為活性物質改良土壤,對農作物提高品質大有作用,還減少了農業生產的碳排放。也許今後將迎來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