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戰國初期,魏國聯合韓、趙兩國攻齊伐楚

三晉分家以後,改變了自春秋以來晉、楚、齊、秦四強爭雄的戰略格局的。當時秦、齊、楚三個大國中,秦因內亂,政局不穩,無暇外顧,被魏國佔去了河西之地。

齊國則趁秦魏爭奪河西之機,於公元前413年發兵攻魏,攻陷黃城,進圍陽狐。

在齊國西進的同時,楚國也於同年北上攻魏,進至上洛。公元前391年,楚國又出兵攻韓,奪取負黍。

戰國初期,魏國聯合韓、趙兩國攻齊伐楚

趙、魏、韓三國聯盟

趙、魏、韓三國處於秦、齊、楚三個大國的威脅之中,而且三家分晉後的一段時間內,並未得到周天子的承認,政治地位也不穩定。

共同面臨的威脅與休慼相關的利益,促使三國走上了聯合行動,共謀發展的道路。魏國以其國力和威望,加上魏文侯實行的聯合韓、趙的外交政策,自然而然地成為三晉的領袖。

戰國初期,魏國聯合韓、趙兩國攻齊伐楚

三晉利用齊國內亂政局不穩,大敗齊軍於廩丘

公元前405年,齊國田悼子去世,發生內亂,齊人公孫會在廩丘叛投趙國。齊國派田布率軍進攻廩丘。面對齊、楚咄咄逼人的攻勢,三晉早就打算予以軍事報復。

這時,魏已擊破中山,正回過頭來東擊齊國,顯示三晉的威力。而齊國國君新喪,內部不寧,廩丘又是濮北的軍事重鎮,勢在必得。於是,趙派孔青率五萬軍前往救援,魏、韓也出兵,三晉聯軍同齊軍戰於廩丘,大敗齊軍,擊殺齊將,得車二千,得屍三萬。

聯軍獲勝後,將軍孔青打算合葬齊軍死屍以為京觀,炫耀武力。趙國中牟人甯越建議孔青,送還齊軍屍首,以為內攻之計。他認為齊軍戰敗,已經損失巨大,再讓它遠來迎屍,必影響農事,耗費錢財,加深齊統治者與民眾之間的矛盾。

這樣,三晉不僅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也削弱了齊國。

戰國初期,魏國聯合韓、趙兩國攻齊伐楚

周天子承認三晉的政治地位,三晉繼續南下伐楚

廩丘戰役的第二年,三晉聯軍再次出擊,攻入齊的長城,聲勢大振。翌年,周烈王承認現實,正式加封魏斯為魏文侯,韓虔為韓景侯,趙耤為趙烈侯。

三晉重創齊國之後,便轉鋒南向,尋求對楚進行軍事打擊。公元前400年,三晉聯軍進攻楚軍於乘丘。公元前395年,魏文侯去世,太子擊繼位,是為魏武侯。

公元前391年,三晉聯軍又打敗楚軍於大梁和榆關,從此大梁為魏所有。魏還進一步取得襄陵等地,勢力延伸到黃河以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