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慢性胃炎怎樣養胃?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那麼慢性胃炎怎樣養胃?

慢性胃炎怎樣養胃

慢性胃炎怎樣養胃?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食。以一日三餐為主,要選擇容易消化的飲食,避免吃堅硬、生冷、粗糙含纖維過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每餐不可過飽,少吃零食,以免增加胃的負擔。

2、慢性胃炎者不宜大量喝啤酒。飲用一定量的啤酒,病人會比較普遍地感到上腹脹滿,燒灼感加重,噯氣頻繁,食慾減退;萎縮性胃炎患者飲後症狀尤為明顯。

3、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如瘦肉、雞、魚、肝腎等內臟以及綠葉蔬菜、番茄、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4、減少對胃黏臘的損傷。進餐時宜細嚼慢嚥,使食物磨碎並與唾液充分混合。既有助消化又減輕胃的負擔,保護了有病的胃黏臘。

5、胃酸少者,應經常吃一些酸味食物。慢性萎縮生胃炎、胃酸過少的患者,可吃一些如酸牛奶、醋煮的菜餚以及酸性水果(山楂、蘋果、桔子、草莓)等,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加食慾。

6、胃酸過多者,應忌食容易產生酸的食物。如蔗糖、甜糕點、紅薯以及刺激胃酸分泌的濃茶、咖啡、酒類、濃肉湯等。可多吃蘇打餅乾,以中和胃酸。有明顯腹脹時,應儘可能不吃或少吃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土豆、紅薯、洋蔥、煮黃豆等。

7、減少食物對胃的不良刺激,忌菸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長期進食過熱過酸及燻烤食物。避免長期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強的松等。

慢性胃炎的食療方1主食類

主要有米飯、饅頭、麵條、麵包、包子、餃子、混沌、粥等品種。由於每個患者病情不同,飲食習慣有差異,對主食的選擇也會不同。但總體來講,發酵的食物比未發酵者宜消化;含餡的食物往往不易熟透和餡過於油膩、粗糙而使之不易消化;粥是最值得推崇的養胃護胃食品。吃粥可以作為胃病的輔助治療方法。

2肉類

可以擇新鮮瘦嫩的豬肉,雞胸脯肉、水鴨肉、魚片等,經精細加工烹飪後食用;不能食用油膩、陳腐肉食。人們通常以為牛羊肉、狗肉、為大補食品,多食能強壯身體,但牛肉肌纖維較粗的食之不宜消化;羊肉狗肉味甘性熱,為補陽之品,而胃炎患者辨證多屬鬱熱陰傷兼溼熱內蘊,食之更助火傷陰,不利於病情故以不食為佳。

3蛋類

蛋類的補益作用人所共知,但每日不可多食,以1-2個為宜,胃病病人應選擇最易消化吸收的軟蛋羹形式來烹飪食用。

4奶類

喜歡飲牛奶而無腹脹、腹痛或腹瀉等乳糖不耐症發生的胃病患者,可適量飲食,每日250克為宜。但胃酸偏低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最好不飲或少飲牛奶,因為牛奶一直被認為可以中和胃酸,而在治療胃酸過多的潰瘍病時大量飲用。

5豆果類

黃豆的營養價值很高,但因其內部結構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原因,許多人吃了炒、煮、爆的黃豆往往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瀉。豆製品比黃豆要容易消化,但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胃病患者吃後會出現上述情況。紅小豆、綠豆、大棗等食品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利溼、健脾和胃功能,但其豆皮、棗皮難以消化,有時還會誘發潰瘍病出血,故應熬成粥食,並棄皮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