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如何改革近体诗?

近体诗需要改革吗?

近体诗只是中国诗歌文学形式下面的一个小分类。属于中国古代诗词里面的格律诗,虽然是旧体诗的主流,但是从整个诗歌层面上来看,近体诗不需要改革。

如何改革近体诗?

因为他的格式划分已经成熟。当我们作的古诗遵守句长(五言、七言),遵守平仄(平上去入),遵守对仗(颈联对仗),遵守格律诗用韵规则(平声韵,一韵到底),我们的诗就是近体诗。

如何改革?民国时不就是改革了吗,创造了新诗体——现代诗。这是大的改革,如果要小改,那就是或不守平仄,或不对仗,或转韵,可这些都是古体诗啊?有谁改革越改越回去的?这是不是个笑话?

咱们还是用书法来做比较,要谈对书写字体的创新可以,徐静蕾不也除了“徐体”?可是隶书、篆书、楷书不都还用得好好的?为什么?因为字体只是书法文字下面的一个小分类,可以创新,现有的没什么好改进的。近体诗也一样,可以创“梨花体”、“眼瞎体”,可这跟近体诗有什么关系?

提出这个问题来,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认同近体诗的音韵美,又不愿意被近体诗的平仄格律所限制。可是我们改革了它的这些所谓“枷锁”,看看现代诗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不是不可以创新,古诗是一种艺术品,不是不能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书法也是一种艺术品,也能作为招牌挂着,但有谁平时写字会用毛笔字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一定是高于生活的。我们不至于谈什么敬畏,只是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来会让人尴尬。

毛笔字是这样,近体诗也是这样。我们钻研、赏析、写作、交流,都可以。但你平时喝酒的时候忽然来一首近体诗,如果不是一桌子都是诗人,估计下次人家不带你玩。

近体诗不会再成为流行诗体,就好像谁都不会再日常使用笔墨纸砚一样。

如何改革近体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