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清朝末年,假如執掌大權的是武則天而非慈禧,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在歷史上,大統一的王朝中,女性獨掌朝廷大權時間最長的只有兩個女人,唐朝的武則天和清朝的慈禧,兩人得以上位都有一個共同的條件,那就是遇到了一個性格軟弱才具平庸而且體弱多病的丈夫。

武則天的丈夫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封晉王,是唐朝第三個皇帝,在李世民的眾多兒子中,蜀王李恪的才具出眾,文武雙全,是李世民之後帝王地位最佳的繼承人,但是因為李恪之母楊妃是隋煬帝的親生女兒,出於對大隋復辟的擔憂,李恪被李世民排除大唐皇位競選資格,其他的兒子因年齡和過錯等各種原因淘汰出局,最後只剩下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以及李治三個候選人,太子李承乾因腿有殘疾,四子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很得李世民喜歡,李世民一直在存廢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之間猶豫不定,這就給李泰留下了遐想的空間。

清朝末年,假如執掌大權的是武則天而非慈禧,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t唐高宗李治圖像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謀反,李泰涉嫌謀嫡,謀嫡也就是想害死太子。

事發,太宗廢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時年二十二歲。次年(650)改元永徽。

晉王李治此人,才具平庸,不要說比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就是比太子李承乾也不如

此人最大特點就是心慈手軟,最大缺點就是好色。

在繼位前,李治就看上了父親的小老婆武則天,繼位後,他搞了個掩耳盜鈴的方式,把出家為尼的武則天變成了武皇后,武則天此人權欲心極重,攻於心計,手段狠辣高明,藉著李治體弱貪色的特點,逐漸掌握了朝廷大權。

清朝末年,假如執掌大權的是武則天而非慈禧,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武則天圖像

李治死後,武則天該唐為周,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稱帝后,武則天任用了很多賢臣來治理天下,武則天作為一個政治家在歷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稱,武則天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武則天善於用人還體現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創新,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開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讓大批出身寒門的子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資治通鑑》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清朝末年,假如執掌大權的是武則天而非慈禧,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武則天影劇圖

在軍事上,武后稱帝后的長壽元年(692年),武則天派王孝傑率軍收復安西四鎮,並遣軍常駐,從而結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覆爭奪的局面。長安二年(702年),武則天於庭州置北庭都護府(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護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隸屬於安西都護府,鞏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對西域地區的管轄。

經濟上,武則天提出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張以保障農時;在其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戶口數永徽三年(652年)為380萬戶,到武則天退位的神龍元年(705年)增長到615萬戶。此時均田制開始瓦解,民戶逃亡現象開始普遍,武則天對此採取了相對寬容的政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清朝末年,假如執掌大權的是武則天而非慈禧,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武則天與李治合葬墓乾陵

我們再看慈禧,丈夫咸豐短命後,慈禧靠政變上位,但是自從她上位後,基本,對一年不如一年的國勢,慈禧是視而不見,她整日想的就是如何抓權和如何享受生活,洋務運動取得的一點成績,也由於慈禧在政治方面拒絕變革,而最終在甲午戰爭破壞殆盡。

慈禧此人,治國無能,弄權有術,自她上位後,每天的生活,除了弄權就是看戲和享受生活,她每頓要吃一百零八個菜,梳頭的宮女如果不注意梳掉慈禧了幾根頭髮,下場就是杖斃,清末大太監李蓮英就是因為會梳頭,會說吉利話,才討得慈禧的專寵。

清朝末年,假如執掌大權的是武則天而非慈禧,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清朝咸豐皇帝圖

為了看戲,慈禧不僅挪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滿足自己的私慾,面對甲午戰爭來臨的危機,慈禧竟然漫不經心,甲午戰敗後,本可以整兵再戰,但為了不影響自己過生日,慈禧竟然對小小的日本屈膝投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款數億兩白銀,壯大了日本實力,為後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創造了物質條件。

後來沒幾年,因惱恨列強支持光緒皇帝,惱羞成怒的她不自量力向列強宣戰,引發了八國聯軍進北京,導致京津的無數百姓死於非命,官民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被八國聯軍戰敗後,慈禧下詔:“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意思就是衡量中國的物力財力,能給就給,願滿足侵略軍的一切要求,只要能討得各國的歡心,就行。”可見其人格的無恥和內心對列強的害怕。

清朝末年,假如執掌大權的是武則天而非慈禧,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慈禧太后圖

如果不是因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而有點人生亮點,她根本就算是一個女版的秦檜,此人的作為,比起武則天來說,真是雲泥之別

武則天是貨真價實的政治家,慈禧充其量只能算個無恥政客。

清末亂局,如果是武則天執政,憑她的遠見卓識和政治謀略,起碼中國也是一個明治維新的結果,偌大的大清一旦變法成功,遼闊的國土,數億的百姓,百多萬新式的軍隊,將化為強大的力量,所用已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將一掃而空,一個強盛的帝國將屹立在時間的東方,中國的近代史重新改變,世界的格局將重新劃分,今天的臺灣問題,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藏南問題,一切都將不存在。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不管悲喜,歷史終歸還是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