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媽媽們一定要知道的9個輔食誤區,準備輔食前一定要看

寶寶發育到一定的階段,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然而添加輔食也是一門不易的功課,一不小心寶寶就會拉肚子、反感輔食也反感母乳,眼中還會影響寶寶的身體機能發育、養成不好的習慣。這九個誤區,媽媽們在準備輔食前一定要看!!

媽媽們一定要知道的9個輔食誤區,準備輔食前一定要看

Baby boy eating oatmeal

誤區一:餵奶時不顧忌孩子的心理需要

不管是母乳餵養,特別是奶瓶餵養的人工餵養,一定要把孩子抱在懷裡,要一邊喂一邊跟孩子交流,讓孩子生理上、心理上都得要得到滿足。

誤區二:過早加入了配方奶粉

有的媽媽雖然母乳餵養,卻過早的加入了配方奶粉,問她為什麼?她說感覺我的母乳很稀,這是完全不對的。因為母乳80%都是水,所以本身就是很稀的液體,只要你有足夠的母乳就可以堅持4到6個月,而且完全夠你的孩子營養髮育的需要。

誤區三:過早的添加輔食

國際上一般要求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所以不要過早添加輔食。尤其是有些孩子,母乳還很足的情況下,媽媽4個月就開始添加各種米粉、蛋黃等等,就把孩子在母乳中獲取的營養剝奪了。

誤區四:添加輔食首選蛋黃

好多家長覺得蛋黃這個營養物質又好,又補充蛋白質,含鋅也高、含鐵也高,其實,首先添加的第一個輔食應該是含鐵米粉,因為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對於蛋黃容易消化吸收。像蛋黃有的孩子愛過敏,建議8個月以後再加。

誤區五:泥糊和奶混在一起吃

寶寶添加米粉或者泥糊狀食物,有的媽媽說很省事,可以把這個泥糊狀食物和奶混在一起就可以了嘛,這也是一個誤區。因為添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給增加營養,另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咀嚼是需要鍛鍊的,讓他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才可以。

誤區六:為了夜間不餓醒睡前喂濃奶

古人有一句話,胃不合則媚不安,孩子睡覺的時候腸胃道蠕動本身就不是那麼活躍的,過濃的牛奶不利於消化,稀稠度一定要按奶粉的衝調說明。不要為了讓他睡大覺,而去給他吃過濃的食物,也許適得其反,還會傷害孩子的消化系統。

誤區七:兩頓奶之間添加輔食

如果在兩頓奶之間加輔食,有的媽媽會很忙的,隔兩小時就加一次,隔兩小時就加一次媽媽很累不說,孩子總是在加輔食的時候處於半額半飽的狀態,孩子飢餓感不強的時候,吃起來就不是很香,因為餓是最好的下飯菜。

誤區八:7、8個月胃顆粒細膩的輔食

7到9個月,孩子就進入了食物的質地敏感期,這個時候進入質地敏感期,再加上孩子7、8個月逐漸開始長牙了,牙齦有癢痛的感覺,所以他特別喜歡吃稍微有點顆粒、稍微比4到6個月粗糙一點的輔食,對於他牙齦的摩擦感也幫助他出牙。

誤區九:過早的給孩子加鹽和調味品

1歲以內,我們寶寶的食物中不需要加鹽和任何調味品,過早地攝入鹽對孩子的身體和腎臟都是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