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恩生於害”你碰到過這種情況嗎

“恩生於害”這句話來自姜太公流傳下來的道家經典《陰符經,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像父親打兒子,兒子捱打很痛,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人,這就是“恩生於害”。領導人對部下亦是如此。

“恩生於害”你碰到過這種情況嗎

中國有句老話,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幫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難中救濟一下,他永遠感激,但幫助太多了,他永不滿足。往往對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結果反對自己的,正是那些得過你恩惠的人。一個人的失敗,往往失敗在最信任、最親近的人身上。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這種人並不一定是存心害對他有恩的人,像拿破崙在兩個人的心目中,被認為他不配當英雄,一是他自己的太太,一個是他的一個老朋友,因為太親近,相處太久了,就有不同的觀念,在不知不覺中,會做出一些有害的事來。這都是因為恩與害往往是互為因果的關係,所以“恩生於害”這句話很重要。

“恩生於害”你碰到過這種情況嗎

而它的原理來自生克的法則,生人者也克人,恩與害,兩個對立相存,沒有絕對的一方。現在青年人談戀愛也知道,愛得愈深,恨得也愈深,這也就是“恩生於害”的原理。

“恩生於害”你碰到過這種情況嗎?歡迎留言談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