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中國歷史上,大明享國276年,僅次於唐朝,居於第二。大明與眾不同,以強硬著稱,在強硬中崛起,也在強硬中滅亡,“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堪稱強悍之王朝。大明之強悍,自然就誕生出一批優秀之名將,個個可獨當一面,戰功赫赫。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十位、孫傳庭,陝西人,明朝末年著名將領,屢次擊敗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堪稱農民起義軍之剋星。主要戰績是,黑水峪之戰,告訴闖王高迎祥“魏延子午谷奇謀”之策壓根行不通。此戰,孫傳庭設伏子午谷,幾乎全殲農民軍,高迎祥被俘虜,而後送往北京凌遲。對此,魏延若是地下有知,肯定會慶幸諸葛亮不採納自己計策,實乃險棋也!潼關南源之戰,十面埋伏,李自成僅率18名騎兵逃跑。可惜,如此之名將,硬是被崇禎逼著出戰,因準備不充分,孫傳庭後來敗亡潼關。《明史》載:“傳庭死,明亡矣。”果然,孫傳庭死後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明朝滅亡。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九位、盧象升,江蘇宜興人,玉面書生一枚,大明王朝後期最彪悍之戰將,屢次追著農民軍吊打,麾下“天雄軍”更是驍勇無敵,因打仗太過勇猛,人稱“盧閻王”。1639年,盧象升率“天雄軍”出戰滿洲鐵騎,連破營壘十餘座,若不是楊嗣昌拒絕發兵,滿洲鐵騎估計有得受了。可惜,如此猛將,鉅野之戰時,楊嗣昌、高起潛擁兵30萬卻不救援,盧象升身受24箭而亡,京師震動。更可惜的是,因楊嗣昌阻撓,盧象升被暴屍八十多天才得收殮,兩年後(楊嗣昌下臺)才得以拿到撫卹金。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八位、袁崇煥,廣西藤縣人,進士出身,大明後期最優秀戰將,攻防兼備,堪稱大明之長城。1626年初,袁崇煥僅憑1萬餘人鎮守寧遠,擊敗野豬皮努爾哈赤,使其抑鬱而死。1627年,在寧遠、錦州兩處擊敗皇太極,使其不敢隨意侵犯寧錦防線。1629年,在北京廣渠門、左安門,再次擊敗皇太極,贏得京師保衛戰之勝利。可惜,崇禎疑心太重,以“通敵”罪名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南明時期,弘光帝為其平反;清朝乾隆爺也為他平反。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七位、李如松,遼寧鐵嶺人,武將世家出身,大明萬曆後期最牛將領,用兵如神,敢於打惡仗、血仗,悍不畏死。“寧夏之亂”時,李如松掛帥出征,親自抵達第一線指揮戰鬥,將“黃金家族”後裔哱拜打得懷疑人生,附近蒙古各部落絲毫不敢增援自家人。“壬辰倭亂”時,李如松掛帥入朝作戰,將豐臣秀吉麾下十餘萬陸軍擊敗,揚大明之威風。可惜,此人因叛徒出賣行動計劃,中了土蠻汗埋伏,戰死沙場,否則努爾哈赤怎能掀起腥風大浪。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六位、李成梁,遼寧鐵嶺人,悍將李如松之父親,萬曆年間著名戰將,與抗倭名將戚繼光並列,稱“南戚北李”,胡適說他是200年一遇的名將,其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李成梁鎮守遼東期間,蒙古、女真等各部落無不被其吊打,誰敢冒頭就將其打服,不服就再打,打到服為止。但是,李成梁為了貪功,對蒙古、女真並不是真的往死裡打,而是有所保留,給大明留下了巨大隱患。此外,李成梁對自己曾經的家奴野豬皮(努爾哈赤一詞本就此意)一味包庇,還想借助其力量去佔領朝鮮,自立為王,因而對其發展壯大視而不見,終釀大禍。李成梁死後不久,努爾哈赤立刻起兵反明,宣佈建國。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五位、戚繼光,山東登州人,世襲武將世家出身,明朝中期最優秀的將領,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此人不是一般名將,除了戰場立功無數,更重要的是自己還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陣型,並寫成《紀效新書》、《練兵紀實》等軍事理論,算是專家級人物。張廷玉編寫《明史》時對其評價:“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繼光用兵飈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繼光用兵,威名震寰宇。”可知此人非同一般。戚繼光死後兩百多年,曾國藩效仿戚繼光練兵模式,一舉擊敗太平天國,延續了大清國祚50年。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四位、藍玉,安徽定遠人,明朝開國大將,朱元璋將其譽為大明之衛青、霍去病。此人本是一介布衣,靠姐夫常遇春這層關係才得以有機會表現,並在許多關鍵性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在將星雲集的大明洪武朝,藍玉雖然謀略過人,勇猛無敵,可獨當一面之機會很少,幾乎都是打徐達、常遇春、傅友德、馮勝等人下手,很是無奈。洪武二十年,藍玉首次獨自掛帥北征大漠,在捕魚兒海一戰擊敗北元主力,俘虜數萬人,一舉成名。但是,藍玉為人過於囂張,不知收斂,尤其是太子朱標死後,他還不低調做人,最後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做成標本。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三位、常遇春,安徽定遠人,明朝開國大將,擅長衝鋒陷陣,勇猛無敵,悍不畏死,帶著10萬勁旅便敢橫行大漠,蒙古鐵騎無不望風而逃,因而被人稱為“常十萬”。1368年,常遇春作為先鋒大將攻入元朝都城,趕跑元順帝,而後追殺到上都、應昌、和林,一舉恢復中原。不過,常遇春太好殺戮,殺降太多,這時常被人詬病。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殺降不祥,常遇春在人生巔峰時刻暴斃軍中,所部由李文忠接管。不過,常遇春很幸運,他躲過了朱元璋屠刀,還可以穿著龍袍下葬(朱元璋特許,以示恩寵),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二位、朱棣,祖籍安徽鳳陽人,大明傳奇人物,史上唯一造反成功,逆襲成皇帝的藩王。朱棣早年追隨岳父徐達在北平練兵,時常出擊蒙古,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這為其日後奪位成功奠定基礎。朱棣作戰勇猛,時常充當前鋒,即使是御駕親征時還敢衝殺在第一線,將韃靼部太師阿魯臺打得落花流水,蒙古各部對其是不得不服,乖乖聽從大明的話。此外,朱棣還獨創“炮騎”結合之戰法,並屢試不爽,後來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就是靠“炮騎”結合戰術橫掃歐洲,在著名的“奧斯特利茨之戰”中擊敗反法同盟,震懾歐洲各國。對此,不知朱棣會不會投訴拿破崙侵權呢?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第一位、徐達,安徽鳳陽人,大明最牛戰將,朱元璋對其評價是:“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由此可知,徐達確實夠厲害。事實的確如此,只要徐達健在,常遇春、李文忠、馮勝、傅友德、藍玉等名將都得靠邊站,乖乖充當副手,常遇春脾氣出了名的火爆,但對徐達也是不得不敬佩。徐達厲害到何種程度呢?一生僅受挫一次,被名將王保保20萬鐵騎合圍,損失一萬騎兵後全師而還,王保保只好“望徐興嘆”自愧不如。不久,王保保又被徐達擊敗,直到死去都沒能再贏回來。

明朝十大悍將:其中一位告訴魏延,“子午谷奇謀”行不通

當然,大明優秀戰將絕對不止上述10位,李文忠、馮勝、傅友德、湯和、鄧愈、沐英、郭英、俞大猷、曹文詔、曹變皎等也相當厲害。不過,反觀大明之後的大清則是將星凋零了。之所以如此,關鍵是大明敢打,大清對強敵則妥協,自然無法培養出名將了,各位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