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雲南最是神秘、優美,充滿無限無可能與遐想!但是還有一個地方,集合了日月的光華、大地的精靈、山水的交匯,充滿活力蘊藏著多彩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它叫“臨滄”!

初食捕捉萬家燈火裡飄出這一縷人間煙火,走進著名的“核桃之鄉”雲南臨滄。

臨滄古稱為“緬寧”,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佤族文化發祥地之一,是中國佤文化薈萃之地。佤族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也被稱為“世界佤鄉”。除了佤族外,臨滄還居住著22種少數民族,世居的少數民族有11種。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這裡是無數奮鬥者的家鄉。他們漂泊一生,不論外面世界如何精彩最終回到故土,只因它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濃郁,傳承著一代人無法取代的記憶!

“苦呼別”

彝族的春節,過七天七夜。 在家裡的供桌上,擺上七塊糯米粑粑、七碗肉、七碗飯及兩節甘蔗,兩束草煙。初二起在打歌場中豎起一架梯子,在梯子邊的桌子上,點上蠟燭,擺上茶葉、草煙、糯米粑粑。晚上開始打歌,邊打邊對唱,互祝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在除夕這天,要把犁耙、海簸等大農具封上紅紙,在杵臼及石磨眼上放滿糧食,並故意多煮些飯,讓大年初一吃剩飯,預祝糧食多得吃不完。一些村寨的俐侎人有春節慶豐收的活動。


“臥”節

滄源佤族的春節,臨近春節,婦女割好馬草,舂好糯米粑粑,釀好水酒;男子修溝引新水。除夕之夜,打歌場要栽好一棵青松,晚上要請德高望重的老人來家裡酹酒祝辭,如有的祝道:“樺桃樹葉發了,松樹葉茂了,凶歲隨著舊歲去,吉祥伴著新年來!”祝詞表達了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熬壽歲”

鳳慶的傣族,除夕晚上“熬壽歲”。天將明專心聽麂子、公雞、黃牛叫,認為麂子先叫一年雨水好,公雞先叫一年雨水一般,黃牛先叫預示一年雨水少。初一至初五打陀螺,初八過小年,正月十五過元宵節,殺雞舂粑粑,獻祖宗及前輩。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吉打”或“寧打”

景頗族的春節,正月初一起三天任選一天,青年男女們帶上糯米粑粑上山玩耍,唱歌跳舞。正月十五,耿馬賀派鄉的景頗族還舉行隆重的“目瑙縱歌”,最熱鬧時,遠在德宏、緬甸的景頗族和其他民族也趕來參加。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獻龍”

鎮康一帶的苗族,大年初二或初四舉行“獻龍”,祈求風調雨順。初三起跳三天的蘆笙舞及丟包。正月初一至十五,鳳慶的苗族還過“朝花山節”,苗語又叫“他查”,由主持人選一場所,大家身著節日盛裝,到山場吹蘆笙,打歌、對調、賽弩,盡情歡樂。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原始部落下的傳統習俗

叫魂——是民間舊時漢族的一種治療心理創傷方式。小孩、兒童、成人若受驚嚇所致,以致魂不附體,此時即須叫魂收驚,使魂魄歸來,除病消災,但各地方式不一。

流傳至今的叫魂方法有兩種,一是文字記載叫魂法;二是民間口頭簡易叫魂法。文字記載叫魂法比較複雜,此叫魂法需選一天被驚嚇者地本命屬相為吉日。請一位道師或法師來書寫“叫魂牒式”、“叫魂口詞”、“叫魂疏式”。然後要在叫魂吉日的前一天晚上到廟房或神房發牒。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木鼓舞——佤語稱之為”稿克羅”源於佤族拉木鼓祭祀活動.木鼓祭祀活動一年一次,每年佤歷正月初舉行,歷時15天。木鼓舞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佤族民間最具凝聚力,最原始古樸,粗獷豪放,震撼人心,激情飛揚的舞蹈,是佤族史前民間舞蹈的典型代表。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新米節——在每年農曆八月中旬舉行。當穀物開始成熟時,頭人召集有威望的長者商定吉日。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摸你黑狂歡節——每年5月1日至2日的中國佤族司崗裡摸你黑狂歡節是臨滄佤族人最為隆重的節日。在節日期間,佤族人把神奇草磨成藥泥,互相抹在對方臉上,表示祝福,經醫學家檢驗,他們的神奇草——“娘布洛”藥泥,具有消暑、美容、美顏的奇效。佤族是一個以黑為美的民族,黑色是勤勞的象徵,是健康的象徵,因此“娘布洛”的顏色是黑的。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臨滄飄香,味至天堂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佤王宴——是佤族農耕文化和酒文化的縮影,原為佤王用來招待部落首領、異族使者及尊貴客人的最高接待盛宴,以長著稱,包含了各種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滄源牛乾巴——滄源牛乾巴選用佤山半野生壯態下放養的黃牛精肉,經當地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營養價值高,色香味獨特,香酥可口。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澳洲堅果——雲南臨滄為全球最大澳洲堅果基地。澳洲堅果又名夏威夷果,果仁營養豐富,含油量70%左右,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9%,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是用於加工高級糖果、巧克力、食用油、化妝品的名貴配料,是目前世界堅果類中價值最高的品種,被譽為“堅果之王”。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鳳慶"滇紅"茶——臨滄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餘年的種茶製茶歷史。其中鳳慶,是滇紅茶的誕生地,全區茶葉面積達65萬畝,年產量達2萬多噸,面積和產量均為雲南第一。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鳳慶核桃油——鳳慶核桃栽種歷史悠久,據專家考證,距今約有3000多年。是傳統的出口創匯商品,有“中國核桃之鄉”之稱。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由鳳慶核桃仁為原料,壓榨而成的植物油,為鳳慶有名特產“核桃油”。其油脂含量高達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樹上油庫"的美譽。在國際市場上,核桃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同橄欖油一樣備受消費者青睞。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走進世界佤鄉“臨滄”,萬家煙火捕捉一方風情


萬千城市總有你鍾愛的!

初食捕捉到的臨滄是古樸的,是婉約的,也是風情萬種,活力無窮的...

它有很多名字,很多樣子,很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