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提前“猜中”2017四川高考作文題

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提前“猜中”2017四川高考作文題

6月7日,成都林蔭街7中高考考點,信心滿滿的考生走出考場。譚曦攝

頭一天看了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那一年,我的高考”專題的四川考生,今年高考寫作文肯定賺到了。本報主題策劃提前一天“猜中”今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題“我的高考”,看過華西都市報的讀者,面對同題作文想必文思泉湧。

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提前“猜中”2017四川高考作文题

這並不是華西都市報送給考生的第一份“大禮包”。2009年,本報刊登的《歷經2000年,秦代“五尺道”保存完好》一文,被高考命題專家選入當年四川卷文綜第Ⅱ卷第39題的材料閱讀,分值4分;2015年,本報承辦的“四川首屆書香之家”評選活動再次入選當年高考四川語文試卷,原文經過一番改頭換面,變成分值3分的選擇題;今年,本報策劃的“那一年,我的高考”“撞臉”四川高考作文,分值60分。

從入選到“猜中”,華西都市報與高考的緣分不言而喻。緊扣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聚焦文化中國,正因為華西都市報旗幟鮮明地履行了這些新聞、社會、文化屬性,日常新聞和主題策劃得以進入命題老師的“法眼”,屢次出現在試卷上。

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提前“猜中”2017四川高考作文题

一則新聞變成文綜材料

2009年5月5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田富友、羅暄在本報12版上刊登了《歷經2000年,秦代“五尺道”保存完好》一文,記錄了省文物專家前往宜賓縣橫江鎮考察一事。雖然原文只有寥寥數百字,卻在距離高考只有一個月的時候,進入命題專家的視野。本報報道內容入選當年高考四川卷文綜測試第Ⅱ卷第39題的閱讀材料,且材料出處標明“據《華西都市報》2009年5月5日第12版”。

細心的讀者發現之後專門致電本報:“希望華西都市報越辦越好,來年還有更多的文章進入高考試卷。”

原題再現:

39、(60分)交通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古今中外,人們都十分重視交通建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公元前220年開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陽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東北、東面和東南輻射的一批稱為馳道的帝國道路。在漢代,隨著帝國的擴張,道路系統大為擴大。(摘編自《劍橋中國秦漢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學家在宜賓縣考察了始建於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來,該處就是由四川到雲南的重要通道。專家認為這段約350米長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備了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據《華西都市報》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朝道路系統的修建在當時有何影響。(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歷史價值和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利條件。(4分)。

一場活動變成考題選項

2015年6月10日,2015年四川高考試題及參考答案公佈,有細心讀者發現,語文試卷第一大題第4小題源自華西都市報當年5月1日的“書香之家”報道,分值3分。

同樣是在距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的時候,本報整版刊登了題為《書香天府四川首屆“書香之家”評選揭曉》的報道。報道原文:“4月30日下午,書香天府·四川首屆‘書香之家’評選暨‘全民閱讀優秀川版圖書’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古色古香的杜甫草堂仰止堂舉行。現場揭曉了20個書香之家、10個書香之城、10個書香校園、10個書香之鎮、10個書香社區、10個書香企業的獲獎名單。”

這段報道原文經過修改,成為當年語文試卷第一大題第4小題的A選項。

後來據一位考生講,她所在的學校獲評“書香校園”,獲獎牌匾掛在學校的櫥窗。考試時看到這道題目,“才覺得這是與我們最接近的題目”。

原題再現: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首屆“書香之家”頒獎典禮,是設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舉行的,當場揭曉了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企業、書香社區等獲獎名單。

……

一個策劃“猜中”高考作文

6月7日,2017年高考首日。臨近中午,四川卷作文題目新鮮出爐,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考試結束,立刻有讀者在朋友圈歡呼吶喊“幸虧讓孩子每天閱讀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

為何讀者如此激動?原來在頭一天,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用兩個版,推出了“那一年,我的高考”主題策劃報道,紀念恢復高考40週年。不僅無意中“猜中”了分值60的高考作文題,而且邀約了著名央視主持人敬一丹、著名媒體人奉友湘等撰文回憶高考往事,無論是妙筆生花的編者按,還是情真意切的回憶錄,都為廣大考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和思路。

原題再現:

22.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與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