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鬆採樁後老栽不活,原因在哪裡?

愛花草的農人


山松採樁後老栽不活,無非是採挖、栽植、養護出了問題,如何避免?

採挖。

  1. 採挖季節。山松受傷容易流樹脂,應選擇在休眠期的2-3月採挖。如果山松樹體、根系較小則時間放寬些。如果季節不對造成流脂,必然會導致營養流失,並引起傷口感染,甚至爛根,造成死亡。


  2. 採挖方法。山松根系少,受傷難恢復。採挖時儘量帶大一點的完整土球,儘量多留細根、鬚根。如果鬚根、細根少,可分年採挖,第一年挖槽切斷一邊的主、側根,將傷口削平,塗木工膠防止流脂,再回填營養土,促發細根,第二年再切斷另一半的主、側根,回填營養土。第三年再將其根盤完整挖起。對枝幹也分年初步修剪,山松枝條少,萌芽力低,儘量少疏枝,所留枝條必須帶有葉片。

栽植。

山松一定要帶宿土栽植,要現挖鮮栽,儘快下地(或用盆)栽植養坯,以保持根系、樁材新鮮。栽前疏除過密枝條(應謹慎),將全部針葉剪短一半,對大的剪口塗木工膠封口防止流脂。以松林中的根菌土為營養土,潮土幹栽,栽後第二天澆透水置於蔭處緩苗十天半個月再逐漸接受光照。

養護

  1. 養護場所。春、秋、冬季可置於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暖溼潤處養護,夏季中午需遮陰,防止針葉焦枯。

  2. 土肥水管理。“幹松溼柏”,平時保持保持盆土溼潤而偏幹,不幹不澆,高溫時經常對枝葉噴霧保溼,生長期控水可利針葉短小。山松耐瘠薄,施肥不宜過多、過濃。每3-4年翻盆換土一次,以2-3月為好。

  3. 造型修剪。山松枝條少,造型以蟠扎為主,修剪為輔。看樹造型、因勢造型。每年3-4月摘去新芽長的1/2-1/3,以促枝短葉翠。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木頭工程師”,謝謝!

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山松盆景素材來源主要是山採自然老樁。大多數的人採挖松樹老樁,成活率低。養不活。原因有很多。關注我,我把一切告訴你。

一,季節合適:

採挖松樹的老樁,大約在冬季11月到來年的清明前。這時候出去休眠的時候。樹體細胞活躍降低,樹液流動緩慢。採挖的時候勢必留下傷口。傷口過量的流失樹液,那麼成活就降低了。

二,採挖方法:

野外生長的松樹,大多數主根發達,鬚根少。鬚根只在松樹頭部有零星的幾個,淺土層下10到15公分左右。與松樹的根生菌一起生長。所以再採挖松樹的時候,一定要帶有完整的土球。可利用野外雜草根系發達優勢,先在松樹旁邊種上幾顆根系發達的雜草。牛津草,牧草等。後期開挖容易形成土球。

三,栽種方法:

栽種前,修剪根部的傷口,平滑無毛邊。移栽以後根系暫時性失去吸收養份及水分的能力。適當修剪枝條。枝條粗度控制在1公分以下。塗上癒合劑。

栽種的土壤可以使用,田園土混合紅磚碎渣少量原生土。三種土混合栽種。“淺種深埋”栽種的時候,淺種,坑的深度,花盆的深度,能立穩松樹就可以。然後堆土包包圍松樹頭部。

四,養護管理:

栽種好的松樹,固定松樹,不搖動,不鬆動。在第三天在澆透水。保溼枝條主要使用噴霧方式。澆水以後覆蓋塑料袋包裹松樹頭部,前一個星期,不可以再有大量水,流到花土中。持續每天給枝條,松針噴霧保溼。


喧城靜屋園藝館


山松,別看普通,不過這種植物特別適合作為盆景,因為大多數山松長相奇特,造型優美,而且樹皮有著鱗片狀開裂,顯得格外的蒼老遒勁,配上四季蔥翠的枝葉,可以說妙趣橫生。造型較美的山松盆景,賣上幾萬元應該很容易的,不過山松的移栽,成活率是有名的低,養護好也是一個難題,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解山松的生活習性。

下面簡單說說山松的生活習性,幫助大家走出移栽和養護的誤區吧!


一,山松移栽要注意山松的什麼生活習性?

老手都會知道,山松和普通的盆景不同,它這種植物和蘭花相似,它是有名的根菌共生,意思是說要想山松健康,穩定成活,必須維護這種根菌共生的環境。我們在山上發現了野生的山松,採挖時由於山松常常生長在岩石之中,無法多帶原土,大多是裸根的,所以原土中的菌類無法攜帶,缺少了所愛的菌類,根系基本無法適應,所以極易造成山松的死亡。

這時,我們採挖山松時,如果根系確實無法帶土坨的話,也要多挖採根系下面的土,因為土中含有山松所愛的菌類啊。等上盆時,用原來根系的土栽培,效果最好,即使土塊鬆散了,也要帶上,帶土就是帶菌,就是攜帶山松根系所愛的根菌共生的環境。


二,栽培養護時,要注意什麼生活習性?

我們知道,栽培山鬆一些朋友老喜歡消毒,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剛剛講過,山松喜歡一些菌類,而我們在消毒時,不可避免的要殺死這些菌類,既然殺死了山松所愛的菌類,又怎麼能求山松服盆成活呢?

山松還有喜歡微乾燥的習性,意思是說山松的根系不喜歡過多的水分,我們平常的栽培習慣是定植後馬上澆水,其實這就違背了山松的生活習性,不愛水的,一下子澆了這麼多水,受傷的根系怎能承受?所以山松死亡也在情理之中。正確做法是使用微溼的沙質土壤進行栽培,等適應一段時間,土壤乾燥時再進行澆水,才能提高成活率。

再者,山松樹內儲存的養分比較多,栽培後,即使根系沒有吸收水肥的能力,枝葉也能維持一定的蔥翠時間,一些朋友看到山松栽培四五天,沒有變黃就以為已經服盆了,就不在噴水,也不在遮光,可以想想,這樣山松會成活嗎?其實山松的服盆時間還是比較長的,有老手總結,山松的服盆時間甚至要幾個月,因此栽培山松要有耐心等待,有耐心去呵護,操之過急必然會致使山松的死亡。



三,總結

當然,移栽山松還要注意時間,儘量趕到春季發芽前,萌芽力強,而且蒸發量小;還要注意多帶鬚根,注意保溫保溼,通風透氣等等。養活山松,需要我們付出的太多了,特別是養活山松大苗,難度更高。

希望大家走出移栽養護的誤區,養護養好山松,讓我們的生活更美更好,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和看法,水平限制會有不當,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吧!


愛花草的農人


山松養不活,主要是季節問題,一般在每年的2-3月份採挖,怎樣才能提高山松的成活率呢,一、如果條件允許,可在每年的2-3月份斷根處理,第二年再採挖,這樣處理過的山松基本可以成活。二山松是全日照植物,採挖回來後千萬別種在蔭棚裡,而應露地種植,澆水見幹見溼,溼度太大更容易造成死亡。


拈花惹草過生活


植物成活的關鍵是保持植物吸收水分與散失水分達到平衡狀態。

那為了保證移栽成活,首先我們儘量減少植物水分的散失;


移栽前可噴施葉面肥及抑制蒸騰劑減少水分的散失,移栽前若樹冠較大可在其樹形基礎上進行適當的修剪,修剪後及時對傷口進行塗抹處理,避免流膠及病菌侵染。


其次保證水分的吸收,儘量保證土球大小足夠一般沿滴水線確定土球大小(視具體情況)。對土球噴施生根粉+惡黴靈,由於山松為直根系樹種,主根粗長,側鬚根細少(水分及營養物質靠它吸收),導致植物剛移栽後水分及營養吸收立即減少,噴施生根粉+惡黴靈能快速是植物生長側根,防止根腐病發生。


移栽時儘量對樹木的朝陽面進行確定不變,對樹坑進行殺菌(福美雙)消毒處理,避免毛根病菌侵入造成根腐病導致死亡。


移栽後第一遍定根水澆足,澆定根水同時可使用氨基酸水溶複合肥確保根系的正常生長。後續澆水視其土壤情況,避免澆水過多。


定植後,使用殺蟲殺菌劑對其整體處理,防止流膠病及松大蚜等常見病、蟲害發生導致植株死亡。


由於山松喜歡弱酸性土壤,避免土壤鹼性過大,可使用腐殖酸或生物有機肥定期改良土壤環境。

若種植後山松出現發紅發黃情況,及時進行殺菌處理,同時檢查根系是否有根腐病發生,對根部重新做生根處理。


我是“花花聽我說”,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溝通交流,園林養護、植物種植,家庭園藝,病蟲害防治等相關問題均可隨時溝通,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點贊。謝謝!


花花聽我說


山松採挖必須注意採挖時間。一般講以休眠後期、芽眼飽脹、未萌動前為好。此時樹樁樹液未流動,採挖截鋸後營養損失少,愈傷性能好,有利於回覆生長。但是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樹種或同一樹種樹齡不同,採挖的時間也不相同,這就要正確對待,靈活掌握

樹樁成活與採挖的季節、離土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合季節採挖、離土時間短、育樁方法正確,成活率高,反之成活率差。但是有時遇到好樁,又過了最佳的採挖季節,或符合採挖季節,但由於某些因樹的根系損傷程度大,這就要人為地造合適的環境,讓樹樁慢慢復元氣,促使傷口癒合、細胞分化,萌發新根。正確地掌握光照、溼度溫差三者之間的關係,是育樁成功的關鍵。

採樁分帶泥採挖和裸根採挖兩種。帶泥採挖適用於不耐移植的樹種,如九里香山松、黑松等難髮根的樹種。首先對要挖的樹樁進行初步修剪,把不必要的枝、幹鋸除,使樁形緊縮。然後在樹根外圍3到6倍幹徑左右的地方開溝深挖,用手鋸、剪把根口截平滑,到一定的深度後向中部斜挖,最後將主根鋸掉使整顆樹樁根部的泥坨保持完好,用包裝帶和包裝布把整件泥坨進行包紮,不讓泥土散鬆掉落。

樹樁採挖後最好儘快運回截樁、假植。如果要幾天時間後方能運回的,必須保持樹幹的溼度,不讓強風吹和烈日曝曬。可用溼布或禾草等物品遮蓋,樹身噴水,但泥士以不沐水,少淋水為好

裸根採挖與帶泥採挖基本相同,只是不帶泥坨,但要儘可能保持鬚根和幼根的完好。裸根採挖的最大優點是方便,大部分樹種都適合,只要採挖季節適合,根系保存完好,離土時間短,養護正確成活率也很高。

當然,適合裸根採挖的樹種,有條件帶泥採挖則成活率更高








第一盆


生活太好了不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